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有这个命令,是因为了前方斥候回馈的消息,西夏并无动静,说明这一战给西夏带来的伤害,比王巨预料的还要厉害。

    当然这么做,会给管理带来更大的麻烦。

    不过时间过得很快,即便没有其他的意外,夏收来了,宋军也要撤回去。

    这是最后的疯狂时光,因此章楶额首。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正事。

    眼下王巨坐镇盐州,因此他们默契地做了一个分工,章楶在后方主持着政务,以及物资的调度,王巨负责前线三军,以及修建堡砦与运盐事务。

    不过也要适当的沟通,章楶只好两面跑……

    说了一会话,章楶又骑马回庆州。

    “章质夫也是一个好官,”看着他的背影,琼娘说道。

    “本来官场就是最黑暗的地方,加上变法与反变法之间的争斗,一个个钻进了牛角尖,现在那有什么好官歹官可言?”王巨嘲讽道。

    然后他抬头看着天边的月亮。

    太阳还有下山,上半弦的早月已经升到了柳梢间,因为阳光的遮掩,那份峨黄不见,只剩下一团洁白。

    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个时空,当然,另一个时空物质生活更富裕些,就象现在的运盐,高峰时几乎有六七万户百姓参加,而且自己将交易地点又往前各自推了好几十里。但一个月下来,只能运回一百来万石盐。

    换成另一个时空,用重卡来装,这点路一天可以轻松地运两三回,顶多二十辆重卡就解决了。

    虽然在那个时空,他活得如此卑微,但不会象现在这样的勾心斗角。

    王巨忽然有点想家了,尽管那个家是如此遥远,几乎无法用任何距离来衡量,不过他忽然间,只想看一看那片土地。

    王巨扭过头问:“琼娘,想不想去南方?”

    “南方,很热的。”

    “我想去南方……”

    “官人是想避一避这个风头……”琼娘猜测道,高调时就要高调,但低调时则也要低调。王巨所做的是让大家记住他的功,而非是要以此功争什么官职。

    以他的年龄,能争什么官职?况且现在王巨最不想去的就是京城。

    “不过难哪,官家未必让你去。”

    “我就是想去。”(未完待续)

第581章 最强最不要脸的吼声() 
献俘大军南下,到了郑白渠地界,引起更大的轰动。

    此战宋军伤亡数量也不低,伤亡比最大的便是柔远寨四周的蕃人,甚至三户人家就有一名丁壮在这场战役中伤亡。战后,一度让李三狗哀痛万分。

    其次便是前线的蕃军,包括蕃落、强人与缘边弓箭手。

    所以王巨对那些中立的部族施了狠手。

    每次战争到来,这些蕃人都顶在前线,那就会出现伤亡。但这些部族桀骜不驯,一个人也不出。那么战后,一样的免税,但因为他们寨中的丁壮多,也就能迅速壮大,占据更多的资源。

    大家不是傻子,最后仿佼的部族也会变得更多。这才是在史上慕容多次叛乱的原因。

    虾蟆寨之战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比如王巨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正好手中有大量战俘,在修堡砦的同时,也在修路,这个修路不仅有横山的路,还括环州。

    马路就不要想了,不过用火药轰开山壁,拓宽各条山道还是可以的,轰下来的大石块又可以铺在泥泞的黄泥路上,上面再铺上碎石片,虽不能与官道相比,但方便车马行走了,那么与外界沟通也变得方便,以后这些道路两边的村寨自然而然也会变得富裕起来。

    但在这个修路的时候,便会有意识地甄别,毕竟就是动用战俘修路,也需要成本的,火药的成本,工具的成本,每天吃的喝的成本。

    用此进一步压缩这些村寨的成长空间。

    这便是王巨说的,想吃奶,得听话。不听话只是哭闹的孩子,你们好洗洗睡吧。

    除了这两部,余下伤亡率最高的无疑就是郑白渠的保捷军。

    随着大军撤回。灵柩也运回,整个郑白渠披麻戴孝。如同末日来临一般。

    但还有人没有回来,那就是这些重伤兵,甚至还有的人尸体至今未找到。看着这支军队到来,整个郑白渠地区百姓全部涌到道路两侧,哭得天昏地暗。

    这事儿闹大了。

    王安石忍无可忍,于延和殿议事时说:“陛下,前线大捷,为何至今奖励不决?臣更不知西府诸臣如何作想。对西夏敬若上宾,然而对立功将士却若同刍狗。天下百姓非是怨西府,而是怨陛下也。”

    他在京城,也听到了许多消息。

    王巨搞的这个献俘,太恶心人了,当然,这不是恶心东府,而是恶心西府的。

    不过老百姓不知道啊,献俘的宋军出了郑白渠,开始折向东方。越来越轰动,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所以议论声也更大。特别许多人提到了奖励。

    王安石甚至怀疑这恐怕是王巨派人暗中散发出来的。

    这个奖励让百姓悲愤了。这是神马世道,难得的大大捷,但不是西夏人弱,这是三军将士拼命换来的大捷,看,这些人都伤成这样了,而且那么多灵柩也运向了四面八方。为什么朝廷不奖励,那么变法敛财是干嘛的?这个新皇帝在想什么,难道是昏君?

    不但议论赵顼。也在骂王安石。

    王安石能甘心背这个黑锅?

    文彦博,你莫要继续装傻卖疯。俺直接顶出来吧。

    “非是某不同意,乃是陛下赏赐太重。”文彦博咬着牙齿说道。

    曾布说道:“陛下。庆州战事结束近两月,然奖励久拖不决,以至民间议论纷纷,有不知事小人竟说陛下乃是昏君。不如陛下明诏天下,向天下人问策,说文公以为重奖将士,会使将士贪功开边,边事不休也。故久拖朝廷不能决之。因此请天下贤能上书,文公此言是否,如是,依文公之见,轻赏之,以示将士,休戈止战,从而使边境安定也。如非同,请陛下重奖之,而使三军激励,从此强军强国。”

    不要说什么赏赐太重了,问题是现在连皇上都要替你背黑锅!

    “竟有小人说朕是昏君?”

    “陛下如非不信,请派皇城司的人下去查访。”

    “陛下,此次王巨刻意用伤兵献俘,有违礼仪,况且百姓汹汹,臣以为背后有人在蛊惑之。”杨绘说道。

    这个不能查,一查皇上马上会动怒的。

    冯京说道:“以臣之见,不如将木棉司之所盈余,奖励给三军将士。”

    这一年木棉司利润有所增加,不过增加得有限,棉价又跌了。虽然数量不少,不过摊在十几万立功将士的头上,实际并不多。这是两就就。

    而且拖下去,未必会对文彦博有利,这是百姓不知道真相的,知道真相的,会立即扭转风向,并且三军将士也会恨文彦博一个大疙瘩,不要搞错了,你是西府首相,非是东府首相。

    至于杨绘所说的,根本不管用,王巨这就是逼朝廷发放奖励的。

    难道做错了吗?

    主要吕惠卿又回家丁忧了,曾布没有多少话语权,王安石只想将事情早点了结,如果文彦博不再坚持,这件事也就自动弥解了。

    赵顼想了想说:“就这样吧,朕再从内库调拨一百五十万钱帛交子,用作三军奖励抚恤。”

    文彦博来了精神,说:“陛下,交子不便。”

    交子不是不便,而是很方便,只是这时候大家想法还停留在实物上,那怕是货币,不管金银,或者铜币铁币,它总是一个实物,而非是一张纸头。并且宋朝现在的交子面额太大,五贯与十贯两种。

    后来的经济总量,最大面额也不过一百块钱,仅相当于两百文。

    所以一旦这种大面额交子普遍流通,就会带动着物价迅速上涨,交子本身价格下跌。那怕后来王安石将这个面额减小,仍是大面额,一贯与五百文。

    不过现在王安石还没有对交子动手,赵顼便说道:“行交子也是无奈之举。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何须如此?”

    就象四川未执行交子之前。买一匹罗须两万铁钱,重五百斤。得用一个大车子拉钱,才换回一匹罗。

    然而这一扯,又偏楼了,冯京说:“陛下,府界既淤田,又修差役,作保甲,人极劳敝。”

    这样干。百姓吃不消。

    赵顼反问:“淤田于百姓有何苦?朕曾让内臣拨麦苗,观其如何,取于淤田内的,视之如细麪然。有一僧言有旧田不可种,去年以淤田得麦。朕又派人访邻近百姓,也皆以免役为喜。虽令出钱,而复其身役,无追呼刑责之虞,百姓自愿意也。”

    淤田是良策,至于免役。未必人人喜之,否则王巨都不会头痛了。

    但它再不好,比原来的差役。肯定是一个进步。至少若没有了所谓的宽剩钱,王巨则会双手支持。

    文彦博又说道:“佃甲用五家为一保则可,若以五百家为一大保,则其劳扰可知。”

    赵顼说:“百姓岂能知道事之曲折,只知道有自己之害则怨之,有自身之利则喜之。虽五百人为大保,于百姓有何实害而以为劳扰乎?”

    也就是百姓眼光终是短浅的,看得不长远。

    也不能说这话不对,范纯仁就是用这招干翻种古的。

    王安石说道:“交子事如陛下所言。行之非得已。然陛下宜深思,财用不足。人材未有足赖者,于边事姑务静重。如能静重以待边事。则夷狄就不会为患,那么就可以专心修内政。内政已成,人材足用,财力富强,则为之无不可者。”

    这话说得很隐晦。

    何静重边事,不是安静边事,得让三军强大,外敌不敢入侵,那么专心于内政,内政有了,财富也就有了,交子可要可不要了。

    但文彦博将奖励拖之不决,马上三军都要哗变了,边事那来的静重?

    文彦博很不高兴地说:“祖宗法制具在,不用更张以失人心。”

    赵顼说道:“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又有何不便?”

    文彦博不屑地说:“国家是与士大夫治天下,非是与百姓治天下。”

    终于文彦博将这句最强最不要脸的吼声喊了出来。

    只要天下豪强权贵士大夫开心了,天下就稳了,管屁民什么事!

    但前面的民生呢?

    用时民生就有了,不用时民生……有民生哪,士大夫的民生,屁民的民生只是手中的工具罢了。

    如此,东汉是怎么灭亡的?明朝是如何灭亡的?

    然而在这里的人都是这个精英!虽然他们个个目瞪口呆,心中说,老文,你真tmd的强大,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说出来了,但不得不承认也有一点道理。

    触怒天下精英比触即天下百姓更危险,屁民们当真能与士大夫齐民吗?

    就是换王安石,王安石也不会认为普通老百姓与自己是一样身份哪。

    赵匡胤与赵普的所谓齐民,也就是给百姓多一份生机,让他们不会冻死,不会饿死,那么就不会造反了,这个天下也就会长久太平下去。

    其实文彦博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这个天下不是你皇帝一个人的天下,当然,也非是皇帝与所有百姓的天下,而是你皇帝与士大夫的天下。

    所以做皇帝的,就必须与士大夫集团互相依赖,互相利用,共同富贵。你身为皇帝,得考虑士大夫利益,而不是反过来,往士大夫身上加税,这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这句话还不能说老文说错了。

    它真是真相。

    然而它终是一层面纱,不能扯开的,就象岳飞对着赵构大喊:“你个皇帝,俺们家人一起在杭州做人质,你还担心什么!”

    让赵构怎么做想?并且这层面纱**裸揭开,成为定论,从此以后,平民百姓将会一无是处,历史也将会彻底地倒退,返回真正的尊尊时代,上古的奴隶社会!

    赵顼没有想那么多,反正他让文彦博这句话吓坏了,怔怔地,什么也说不出。

    大半天后,他反感地问:“文卿,西夏使者如何答复?”

    重赏三军将士你不同意,反而替西夏人辨护,那么这么多天过去,朕只想让宋使以后去兴庆府出使西夏,而非是在什么宥州,为什么几个使者一直不答复?

    文彦博答道:“陛下,辽国即将派使者来我朝。”

    这时候辽国派使者过来干嘛?无疑调解哪,拉偏架哪,皇上,你怕不怕辽国与西夏联手?

    总之,王安石变法有很多弊病,但文彦博与司马光这两个人真的很无耻……但是为什么文彦博一直没有下去?

    赵顼这么干,只要王巨知道了,就会越来越失望,特别文彦博这句吼声喊出来,还能继续呆在西府,就会对王巨的想法产生重大的动摇,然后赵顼还会迎来惨痛的重创……

    这时候赵顼也不会考虑王巨感谢受的,其他人同样如此。

    辽国二字,如同一块重石一下子轰在他们心上。赵顼喃喃道:“难怪……”

    文彦博心中冷哼,皇帝,你太年青了!

    但也莫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巨在盐州给老文早准备好了第三记大耳光。不过当时王巨是给司马光准备的,没有想到司马光下去了,于是老文一次次地被抽,抽得鼻青脸肿……(未完待续)

第582章 拦道() 
宋朝商人有团行,一是便于分摊朝廷的科配,二是团结起来,搞地方贸易保护。

    但宋朝社团有很多,包括艺人,象绯绿社、齐云社、遏云社、同文社、角抵社、清音社、锦标社、锦体社、英略社、雄辨社、翠锦社、绘革社……名字很好听,宋朝优雅嘛,其实是各个艺人行业,绯绿社就是杂剧,齐云社就是踢球的,遏云社则是唱赚的,同文社是耍词的,角抵社则是相扑的,锦体社则是女子交流花绣的,英略社则是使棒的,雄辨社则是写小说的,绘革社则是皮影戏,翠锦社则是行院,如果不懂行院是什么玩意呢,再说一个词,行首、花魁……

    这中间实际有许多与文学有关,包括小说,评话,诗词。

    但这些文学后面最重要的就是题材。

    宋朝弱啊,所以出现了许多军事上的小说,比如薛仁贵的故事就是从宋朝慢慢演义化的,三国演义也是,包括西游记,当然,西游记与国家军事无关。

    先是文人写出来,再放在杂剧上表演,或者让艺人说唱,说唱就是评书,但与后来的评书也不一样,在宋朝形式更多,有小唱、叫声、嘌唱、唱赚,又根据伴乐形式,分成诸宫调、陶真、崖词、鼓子词,宋朝著名的太后刘娥在做小少妇时,在京城就是(以鼓子词谋生,一边敲着小鼓,同时边说边唱,唱完了,端着小盆子向客人要赏钱,那时候她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宋的皇后、太后。比大圣还要励志啊。

    忽然就在这几天。这些相关的艺社都收到一大叠手稿。

    印刷很粗糙。不过能勉强认出来上面是什么字。

    想要快,又要成本低,所以印刷也休想精美了。

    不过要的不是这个字,而是其内容。

    至于文字的内容呢,也不是很优美。但这也无妨,它是小说,用来说唱的。在宋朝小说,类似后世的网文。快餐文化,诗赋经义是大道,词是小道,小说什么道也不是。因此也无所谓,并且它有内容,也有能唱得起来的诗与各个小令,还能要求什么呢?

    纸稿有几百张,而且为了节约成本,字印得比较小,正反两面都印了。而且纸张略大,所以一张纸印了两三千字。正好是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呢,就是庆州之战各个战役以及各个表现勇敢将士的故事。

    但眼下最热闹话题,无外乎就是庆州之战,实际没有这些故事,民间也在胡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用来说唱了。

    它来得正是时候,各个艺人拿着这些稿子,立即说唱,或者表演。

    并且它是来自最前线最真实的题材,一时间观者如山。

    朝堂上有的大臣也知道了,但开始并没有太大意,大约这是王巨配合着他那个献俘,逼朝廷赏赐的举动。

    那个古怪的献俘大军正在向京城走来,这些小故事又算什么?

    但百姓喜欢啊,以前的小说连妖魔鬼怪都出来了,百姓只是听一个乐子,谁相信,可这些小说却是无比的真实,没有神,没有怪,只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兵器的撞击,将士的勇敢,保家卫国的决心。

    所以随着这一波故事于各城市,各乡镇流传,献俘大军东上,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

    接着第二波到来。

    从东京城开始,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玩偶,有陶制品,有瓷制品,有棉绒制品,外面是绒毡,里面塞着棉花,反正木棉司里的棉花正愁着卖不掉呢。

    这些玩偶正是画匠根据各个将领的样子绘画下来,又根据这些绘画烧制或者印染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