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清-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毋虑,北京城将是南蛮的坟地!奴才定会让南蛮碰得头破血流!”
阿克敦深深叩拜,身后这批以中青年为主的满臣一同叩拜,个个一脸慷慨赴难之色。
茹喜欣慰地点头,心说留下来的都是钮钴禄氏和富察氏等不可靠的满人,这些满人还跟胤禛、十四和弘历等人有紧密关联。这些人殉了北京城自是最好,降了也无所谓,反正不能再容他们一同走上满州新路。
满州新路,靠的是另一些满州男儿,此时他们正在辽东为守家而血战。
奉天,盛京之东,苏子河与浑河交界之西,炽热的枪炮声和漫天硝烟正绕着一座寨城升腾。
“背后就是盛京,我们退无可退!”
萨尔浒城外,奉天武卫军左翼总统高晋挥着军刀,嘶声高呼,左右军将本是一脸颓色,这一声喊如一道鸣雷击在心口,人人振作,鼓起余勇,涌上战阵,带着兵丁奋勇向前。
“萨尔浒是我们满人的圣地,百年前我们就是从这里开始,夺了汉人的龙气!今日若让汉人得城,我们满人就要绝了!”
萨尔浒城上,武卫军右翼总统哈达哈一脸血污,如降世修罗一般,他拔刀呲目大呼:“杀——!”
血迹几乎已染遍军服,看不出暗青本色,城中满兵听到这般呼号,便是伤兵都拄着火枪,涌上城头,跟铁灰制服的敌军战作一团。
“满人已被打断脊梁,怎能抗我大燕精兵至此时!?定是你们督导不力!”
城东铁背山下,营帐连绵,大帐中一人身着金甲,龙头肩扣清晰地彰显着他的帝王之阶,这位新出炉的皇帝正是大燕国靖武皇帝年羹尧,他正厉声斥责着麾下军将。
军将们个个都是一身脏污,脸色惨白,显非怠战,纷纷力陈满人死战不退,部队伤损极大,已到崩溃边缘,再难为继。
年羹尧咆哮道:“所有将佐,亲上第一线压阵!此战关系到我大燕定鼎成败,胜则一飞冲天,败则万事休矣!我们再无退路!”
第九百四十九章 满州余勇,春雨乱辽东
“二皇子”年富一身血污,显也是亲上战场搏杀过了,他振作道:“莫看满人疯狂,这不过是困兽犹斗,回光返照,如今就看敌我两方,谁能咬牙坚持到底!”
将领们默然,咬牙坚持……他们在尼布楚已经咬牙坚持过几个月了。二月底攻陷尼布楚,安定北方后路后,得知英华已大举北伐,年羹尧毅然举旗。押着未经休整的部队急速南下,会合后方人马,向西一路急进。
这段时日,所有中高级将领都是强自熬过来的,年羹尧本人也已日日尿血,可被新朝定鼎大业激励着,大家都不觉苦累,出柳条边墙的英额门时,都觉打下盛京不过是举手之劳。
满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大英这些年已把满人的皮剥得干干净净,如今大英北伐,满人就是丧家之犬,他们抄满人老家,不过是打落水狗。
大燕虽新,可挣脱了满人统治,又有偌大前程可得,年羹尧部下文武人人心气高昂。年羹尧多年割据,麾下兵强马壮,还跟英华商货不绝,军械精良,军法严整。欺负鄂伦特那些新满州部族的武功不值得夸耀,冬日苦战,尽灭罗刹人,夺尼布楚这样的功绩,便是康熙都难企及,不敢说胜过英华红衣,收拾满人却是信心百倍。
当三万强军逼近萨尔浒城时,没有一人能想到,满人竟然能据守这座寨城一月之久!难道就因为这座城寨叫萨尔浒城?
当大家都开始认真起来时,机会也已失去了,大批经过整训的满人援兵自西而来,依城而战,跟他们打成了僵持局面。
此时才知,盛京已是雍正时代旧臣鄂尔泰主政,他将之前的盛京沙岭大营改为武卫军,用新军制全盘重组,再任用大批年轻满人军官,以失萨尔浒就失一族的口号,激励满人官兵奋战。兵不过两万,枪炮不齐,训练不精的武卫军,竟然生生将三万燕军拖在了萨尔浒城。
年富的判断该是对的,靠这一腔血气,满人能奋战至此,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夺得胜利!
可是……在这之前,自己这边还能坚持得住么?
年羹尧将部下们的疲怠一一扫进眼里,他不得不承认,他们已经坚持不住了。一月多来,部队死伤已过五千人,基层军官已换了两三拨。因海商还不清楚大英对大燕争夺辽东到底是什么态度,入海参崴的商船骤减,后勤也频频告急,左未生自兴龙府来信说,粮秣还是其次,后方弹药已告枯竭。
部下们再没办法坚持,可他年羹尧必须坚持,如果拿不到盛京,他的大燕就是个笑话。如果他连打落水狗的本事都没有,圣道皇帝会毫无顾忌,毫不留情地将他的大燕拔掉。
看着年羹尧血丝密布的眼瞳里又一点点聚起精光,众将暗暗叫苦。
一人咬牙出列道:“臣以为,可稍缓攻势,待三皇子大军北进,萨尔浒的满兵必会自溃!”
众人顿时沉默,一旁年富的脸颊明显抽搐了一下,投在此人身上的目光怨毒无比。
年羹尧挥手否决:“年斌一路还有红衣旁伺,我们不能将进盛京的希望寄托在朝鲜兵身上。”
年富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朝另一人投去一个颜色,那人似有默契,微微点头,眼中也闪过一丝寒光。
年羹尧转了一圈,大红披风鼓风而拂,像是年羹尧的心气,猛然喷薄。
“都上战场!朕也上!”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年羹尧决然定策,为夺得眼前这一战的胜利,他不惜押上一切!
铁灰制服,软檐布帽的兵丁在鼓点的引领下,列作横队,穿透硝烟之雾,缓缓向对方逼近,偶尔有炮弹穿透队列,碾出一道道血肉之痕,也没能撼动整个队列。
在他们对面,暗青色号褂,翻毛皮帽的兵丁的动向几乎如出一辙,顶着当面的炮火,整整齐齐列队行进,对炮弹在队列中溅起的片片血肉置若罔闻。
火枪横阵已不是英华红衣的独门绝技,随着战争步入全面火器化,相应的战法也已普及,差别只是能不能训练出来,能不能在战场上自如运用。
跟红衣比起来,燕军和清军的战阵显然已落后了一个时代,而且横阵的推进异常凌乱,每走百步左右,都要停下来重整队形,如果不是双方火炮都不够精良,两军推进这段时间,已足以丢下上千具尸体。
但两军终究脱离了旧世冷热兵器混杂的时代,已步入近代战争门槛。而双方在萨尔浒城下已厮杀得麻木至极,勿论官兵,都看淡了生死,只是机械地按照上级的军令,如求解脱一般地投入到血肉漩涡中。
三百步,整队,二百步,整队,一百步,依旧整队……
已推进得蜿蜒不平的战线推进到四五十步才停下,双方的军官几乎同时挥下军刀,蓬蓬枪声如瀑布一般轰鸣而起,绵绵不绝。洁白的枪烟将本就混沌的战场染得更为缥缈。
最初还能听得出明显节奏的排枪,三四轮后完全变调,混为瓢泼大雨,一排排士兵仆倒,前列战阵很快变得稀疏。随着军官的号令,后方的战线又推了上来,一波又一波,单独看任何一方的行动,虽前仆后继,决绝无回,却又毫无收获,有如飞蛾投火。
不管是清兵还是燕兵,都在指望自己的一枪是最后一枪,这发枪弹射出后,对方再也难以坚持,纷纷掉头奔逃,敌军阵线轰然崩塌。双方阵线近到不足二十步时,对面敌军脸上的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混杂着恐惧、麻木、侥幸、嗜血、狂躁,就像是在照镜子,跟自己一般无二。
不足二十步,当面开枪,就如被押赴刑场处决一般,这般恐惧再难忍受,当双方军官各自勉力组织起一道排枪,互相轰倒近乎一半人后,幸存者们终于从已焦灼如火的咽喉中挤出一声:“杀——!”
不约而同,双方都端平火枪,挺直刺刀,向前冲去。两道阵线轰然相交,刺刀引领着人体重重挤撞在一起,一瞬间,两股怒涛挤出一条清晰的猩红界线。
刺刀、枪托,手肘、腿脚,此时双方官兵都已完全失去了理智,就只想着将眼前的敌人刺死、砸死,不少人挤作一团,在上翻滚不定,就用牙关死死找着敌人的脖颈,支撑着他们陷入疯狂境地的念头就只有一个: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许久之后,喧嚣渐渐沉寂下来,层层叠叠的尸体仆满大地,幸存者们开始后退,他们不是清醒了,而是满地尸体将他们彼此分割开,再难聚为战阵相互拼杀。
城下野战的同时,萨尔浒城东门也上演着同样的剧目,只是舞台更为狭窄,燕军以火炮轰塌了一段城墙,冲击缺口的步兵却被清军死死挡住,上千人挤在不足五丈宽的缺口前,开始时都还有挥动刺刀格斗的空间,到最后已完全挤作一团,就只靠着整个身躯推压对方。
这场人体僵持到最后是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化解,燕军不辨敌我,以自制的飞天炮向人群猛烈轰击,而清军则回击以粗糙的手榴弹,焰光雷鸣将缺口渲染成非人间的修罗场,一切平息时,泥土砖瓦和人体混在一处,几乎难以分辨。
五月十日,清军和燕军的战斗除了因双方主帅亲自压阵,惨烈度远胜往日外,依旧没有分出胜负,到最后是淅淅沥沥的雨点将两军分开。
渐渐变密的雨幕中,一个灰衣军将喘着大气,拄着军刀,踉踉跄跄退下来,正是在年羹尧前提议缓下攻势之人。
刚刚踏上苏子河上的浮桥,两个灰衣军将迎面而来,一人问:“左志彦?”
这军将应了一声,另一军将凑上来,像是要扶他,两人身体相交,一道寒光骤闪,左志彦身体僵住,一截刀尖透背而出。
将凝固着怒目圆睁表情的死者推入河中,出刀之人低声道:“去陪你的三皇子吧。”
“别来烦我!”
铁背山下大帐,年羹尧推开年富,也不顾大雨滂沱,全身湿透,就怔怔看向西面。
还是没有打赢……满人不是已无胆气了么?为什么自己已经用上了全力,却还是打不垮对面的满人?为什么!?老天爷,你到底站在哪一面?
雨水冰凉,年羹尧的心火却烧得通红,本就已密布血丝的双眼,此时更是一片殷红。
视线中出现一丝血色,年羹尧还以为是脸上的血迹,挥手去抹,不仅没抹掉,血丝却扩散为浓浓血痕,他使劲眨眼,可那血色在他闭眼时还清晰可见。
“该死!不要……不要这时候……”
年羹尧似有所觉,僵着脸颊嘀咕着,再要抹脸,可手臂伸到一半,却随着身体颓然软下,整个人直直仆倒。
“万岁!”
“陛下!”
“父皇!”
惊呼声响起,年羹尧却已知觉全无。
春雨普降,不仅给辽东带去了生气,还带去了无尽的死亡。
五月十一日,当萨尔浒城的血战因春雨而沉寂时,连山关东南草河堡外,大队顶着小斗笠,穿着灰蓝短褂,脚蹬草鞋的兵丁正顶着细密小雨向北开进。这些兵丁有端着火枪的,有背着弓箭的,还有扛着长矛的,装备纷杂,行军队列也凌乱不堪。
扫视这支绵延十多里的长长队列,大燕三皇子年斌喜忧交加。喜的是父皇和二哥在萨尔浒始终没有进展,自己这支朝鲜军很有可能先进盛京。忧的是韩再兴的红衣已逼近辽阳,万一红衣要对他不利,他麾下的朝鲜军虽有六万之众,真正顶事的不过是五千火器军,在红衣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至于满人,先不说满人已是丧家犬,鄂尔泰纠结起来的精悍敢战之军必定全压到了萨尔浒城,否则绝不可能将父皇的三万大军挡住,在他之前,怎可能还有能战的满人大军……
“朝鲜、海参崴,都是我一手经营出来的,甚至连二哥你的朝鲜妃子,都是我帮着讨的,你就一直领军而已,凭什么以为自己必定会压在我头上?”
这个念头如毒蛇一般,跟往日一样,又悄然钻入年斌心间,想到自己有左未生支持,父亲身边还有左未生的儿子,自己的密友左志彦帮村,年斌微微笑了。
“加快速度!直入盛京城,绝了满人根!”
年斌扬声呼喝着,部下们轰然应诺。
这一声喝连绵许久,一直没有停歇,年斌和众将还以为是兵丁情绪高涨,正呵呵微笑时,笑容骤然僵住。
急呼、哀呼、惨呼,混杂在一起,自前方数里阵阵传过来。
“@¥¥%%%思密达——!”
“满##¥%思密达——!”
饶是精通鲜语的年斌,听了老半天才猛然惊醒,满州人伏击!
年斌魂飞魄散,怎么可能?这不是在下雨么!?
连山关外,武卫军前翼总统阿桂策马急进,雨水刷在脸颊上,将他那过于年轻的稚气洗脱,就只剩下一层坚如金石的气息。
“忘了我们满州人的勇武么!?不止红衣能在雨天打仗,我们满州人也能!”
他挥着马鞭高声呼喊,马鞭前方,是数路步骑潮涌而出,正狠狠撞入朝鲜兵的行军队列中。
第九百五十章 草河大捷,清鲜归旧义
阿桂是直隶总督阿克敦之子,早前英华北伐,太后哀社稷时,他就自请领军攻塘沽。考虑到其父已决意守北京城,总得留下一家血脉,太后就遣他领丰台大营,护送满人北迁至盛京。
到盛京后,阿桂又向鄂尔泰力请领兵拒敌,鄂尔泰就委他为武卫军前翼总统,整编丰台大营和辽阳大营的旗兵,负责辽阳一线防务。
作为新生代满人精英,阿桂不仅心怀卫护满人族脉之志,还开明好学,对抱守满州骑射的守旧派满人格外痛恨,认为是他们的顽固坏了大清社稷,连累满人面临灭族之灾。
自晓事起,他就如饥似渴地钻研英华军学,还受英华圣武会和天刑社的启发,与高晋、哈达哈、班第和兆惠等年轻一辈满人将领结成满州皇武社,鄂尔泰建武卫军,将这五人一并拉来,分任各翼总统,五人由此也有了“满州五虎将”的别名。
此时武卫军左右翼的高晋和哈达哈在萨尔浒城与伪燕主力血战,后翼总统班第驻守锦州,确保辽西走廊的畅通,中军都统兆惠守护盛京大本营,而肩负起辽阳防务的就是阿桂这一路人马了。
他这一面压力最大,不仅有英华韩再兴的第七军,包括两师一万多红衣和至少三万韩军,还有伪燕三皇子年斌统领的六万朝鲜军,而他的武卫军前翼就一万四五千人,装备杂乱,训练不足,唯有一腔忠诚热血。
武卫军官兵大部分来自满州八旗以及锡伯、打虎儿(达乌尔)、赫哲、鄂伦春等“新满州”各族,而阿桂统领的前翼连汉军旗人都不要,更不提汉军绿旗人。
鄂尔泰对他明言,此去是九死一生,阿桂却道:“我已抱定十死无生之志,存满州靠的不是膝盖,而是头颅!”
他率军南下时,盛京一城满人皆哭。
本已抱定死志,可在辽阳一线驻守时,阿桂却发现了一丝生机。
韩再兴的第七军放缓了脚步,占据海城后再没大动作,而年斌的朝鲜军更是小心翼翼,一日十里,如蜗牛爬一般北进。
阿桂据此判断,英华与伪燕在辽东方向并未达成默契,韩再兴明显存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而年斌则是惧怕韩再兴的军势,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分路击破的机会。当然,打韩再兴是发昏十三章,打年斌就成了唯一选择。而鄂尔泰暗中告知他的另一件事,让这丝生机也并非缥缈得难以把握。
五月初,也许是依旧僵持的萨尔浒城战局刺激到了年斌,看到有抢先进盛京的机会,再明白了韩再兴的盘算,侧翼绝无威胁,于是年斌催动大军,急速北上,即便是小雨天,也不愿停步。
雨天绝非可战之时,年斌是这么想的,然后就是眼前这幅人仰马翻的惨状了。
朝韩绵战多年,倒是锻炼出了一支强军,可年斌毕竟不是朝鲜王,他用尽了各种手段,甚至许了割辽东千里江山,才让朝鲜王李光佐调出五千精锐火器军,剩下五万多人不是地方守备,就是临时动员的农民兵。
清军自左翼多路突袭,朝鲜兵前队瞬间崩溃,年斌怒喝着部下收拾中军后队,看情形清军伏兵不算多,还有一战之力。
就在中军后队急速整队,各部如无头苍蝇,乱挤乱撞时,蹄声轰鸣,大群马队分作数个箭头,自右翼撞出,狠狠插入正混乱不堪的朝鲜军腰眼。满州人马刀挥舞,切断雨丝,扬起片片血水。
扫视已乱作一锅粥的朝鲜兵,年斌一颗心沉入冰窖,他咬牙喝道:“撤!撤回通远堡!”
此时他无比庆幸,副手李光忠还带着两千火器军和一万杂兵守在后方通远堡,这些杂兵丢了也就丢了,只要把手下一千年家汉军心腹,以及另三千火器军带回去,清军这一口也只是咬掉一块肉,还伤不到他的骨头。
沸腾的战场里,数千兵丁聚起队形,刺刀枪托毫不客气地落在挡路的杂兵身上,片刻间就自乱兵中杀开一条血路,向南退去。
“总统!年斌带着火枪兵退走了!”
“那才是朝鲜兵的精锐,绝不能放走!”
部将们情绪高涨地向阿桂请战,多少年了,大清被英华压了多少年了,满人的勇武早就埋入了时光的腐土中。可就在这存亡关头,就在这位年轻将军的带领下,满人终于又证明了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