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担庑┮叭伺姹荣寥烁拥牟斜遣坏比饲懒福踔猎谌鄙倬甘保橇巳舛汲裕部赡苷钦庵忠奥沟贸嗜硕砸叭伺媸翘富⑸洌土右膊辉敢庥胝庑┮叭私徽健�

    南方和北方都有强敌攻入,李隆对于国内的镇压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那些被清洗的将领和官员却一时间无法补齐,结果这也造成了朝鲜对于各地的统治力度达到了最低点,甚至想要组织军队抵抗强敌都有些困难,结果南方的倭人和北方的野人女真长驱直入,很快就占据了将近一个道的广大区域,而且两股敌人还在不停的向前推进,若是不加阻止的话,朝鲜很可能就此亡国。

    看到这种情况,残暴的李隆也有些慌了手脚,他一边派大臣分赴两边的前线督战,一边拿出朝鲜的压箱底绝招,那就是向大明求助,毕竟他们身为大明的属国,在这种危机关头,自然第一个想到向自己的老大求助,现在大明的朝堂上也是否援助朝鲜的问题吵成一团,甚至连正德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助朝鲜() 
周重收到朝鲜乱局消息后没多久,就接到了正德的亲笔来信,询问他大明是否该援助朝鲜,毕竟现在朝鲜不但国内乱,而且遭遇到了南北两方的夹击,倭人和女真人都发现了朝鲜人的虚弱,所以现在都拼命的想要多吃一口,甚至已经有了瓜分朝鲜之势,现在光凭朝鲜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赶走女真人和倭人了。

    接到正德的信后,周重也十分的为难,对于这种国家大事,他从来没有想过,可是现在随着身份的变化,他不但是大明最年轻的总督,同时还是正德唯一的弟弟,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正德忽然去世的话,那这个皇位就只能由他继承,所以有些事情他就必须要考虑。

    对于朝鲜现在危局,其实周重并不意外,甚至这种情况还是他一手,只不过女真人和倭人的进攻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因为在他的计划中,他只是想让朝鲜乱的更久一些,顺便自己用商会在朝鲜扶持出一股自己的力量,更加方便商会对朝鲜的交易,甚至有可能的话,他可以坐在幕后操纵朝鲜的政局。

    只是周重原来的计划却被女真人和倭人打乱了,他没想到女真人和倭人会这么猛,或者说是朝鲜人竟然这么没用,明明兵力占着上风,而且又是在自己的国土作战,占着地利之势,可最后竟然被人家杀的一败涂地,更是丢失了广阔的国土,若是最后朝鲜真的被女真人和或倭人搞的灭国,那周重原来的打算可就落空了。

    另外站在大明的角度考虑,朝鲜毕竟是自己的属国,虽然朝鲜人贪婪无耻了一些,但对大明毕竟十分恭顺,若是朝鲜被女真人或倭人灭掉。日后无论谁占据了朝鲜的土地,那么肯定会力量大增,这对于大明的辽东等地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威胁,所以与其眼睁睁的看着朝鲜灭亡。不如以宗主国的名义出兵帮他们一把。

    想到这里,坐在书房里的周重低头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朝鲜地图,这张地图是刘涛从金文贤那里买来的,上面标注着整个朝鲜的国土,山川河流以及城市都标注的十分清楚,虽然这种地图是朝鲜王国的军事机密,但只要给出足够的价码。金文贤甚至可以帮周重在地图上标注出朝鲜的兵力分布。

    周重根据随正德一起送来的朝鲜占据,小心的在地图上标出倭人和女真人占据的区域,然后看着地图苦思,现在倭人和女真人几乎分别占据了朝鲜的一个道。可惜这两帮人都是蠢货,根本不知道好好经营,而是在占领的区域内烧杀抢掠,导致当地的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根本没有多少人。恐怕他们本来就没打算长久的占据那里。

    “倭人不足以惧,宗氏只是对马岛上的一个小土豪,在倭国根本排不上,而且这次攻打朝鲜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朝鲜对走私的打击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这次倭人攻打朝鲜除了泄恨之外,还有就是想逼朝鲜放弃对走私的打击,只不过朝鲜人的软弱让倭人看到了机会,所以才会一直向前冲,想要捞到更多的好处。”

    周重看着朝鲜南方的倭人攻击路线,接着又是自语道:“不过倭人虽然冲的很猛,但毕竟实力有限,估计占据一道之地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现在只要有一支军队能够挡住他们的攻击势头,或是倭人内部出现什么变故,那么倭人不但会停下攻击,而且很可能还会立刻退回对马岛上,毕竟朝鲜境内可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

    看完了朝鲜,周重的目光又转向北方的女真人,现在他们已经占据了平安东道的大部分地区,另外还有咸镜道的小部分地区,这些野人不但杀人,而且还会把自己见到的一切东西都抢回去,粮食、铁器等等,甚至连死人的衣服都会被他们扒下来带走,据说现在平安东道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化成白地。

    对于这些女真人,周重的戒心其实是很大的,毕竟他可是知道,大明就是亡于建州女真之手,虽然这次攻入朝鲜的是野人女真,但是在周重看来,他们都是女真人,以周重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让女真人有增长实力的可能。

    想到这里,周重用笔把女真人占领的区域画上一圈,然后开始给正德写回信。对于朝鲜肯定是要援助的,就像几十年后的万历年间,朝鲜被战国统一后的倭国大举入侵,虽然大明当时国内也是天灾**不断,但依然派兵打退了倭国的入侵,为的就是不让朝鲜落入他人之手,以免自己的东北方向出现一个大敌,所以现在大明也不能对朝鲜的事袖手旁观。

    不过援助归援助,周重可不想大明像万历或是后世的天朝时一样,花费了大力气援助朝鲜打退了强敌后,自己却什么都不要就退了回来,这实在是太亏本了,所以他在给正德的回信中写了自己几个不太成熟的设想,主要就是如何花费最小的力量,达到援助朝鲜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大明的力量朝鲜,以便控制这个小国。

    周重的书信写好之后,立刻交给吴山,然后由锦衣卫的秘密通道飞速送往北京,半个月后正德接到周重的回信时,朝堂上对于是否援助朝鲜这件事依然不害争吵,为此朝鲜大使已经数次在朝堂上大哭哀求,只求大明快点发兵,若是再这么吵下去的话,他们朝鲜恐怕就要亡国了。

    正德本来对朝鲜的印象还不错,毕竟从各方面来说,朝鲜都是一上十分恭顺的小弟,可是上次他见到周重时,才从周重那里知道,原来朝鲜人竟然敢拐卖大明的人口,而且现任的朝鲜国王也对大明不太友好,这让正德对朝鲜的印象大坏,所以对于援助朝鲜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

    紫禁城豹房之内,正德七歪八扭的斜躺在床榻上,下面跪着两个美貌宫女正在给他捶腿,现在他的手上拿着周重的回信,正在一脸微笑的看着,当看到满意之处,还禁不住大笑两声。

    周重给正德了几个援助朝鲜人的意见,其中对于女真那些只知道抢劫杀人的野人,周重给出的意见十分简单,那就是不要派兵与他们硬拼,毕竟朝鲜不是大明,没必要用大明士兵的性命帮助他们,不过正德可以命令依附大明的建州女真攻打野人女真,当然建州女真可能会出工不出力,毕竟这些女真人虽然表面上归附大明,但实际上却自成一国,大明的政令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只要正德下达了这个命令就行了,为的就是敷衍一下朝鲜。

    只要建州女真做出攻击野人女真的姿态,到时大明再动用建州卫等地的边军他们也做出攻击野人女真的姿态,以野人女真那些简单的头脑,肯定会吓的连夜撤军,就算不是完全撤回来,肯定也会撤下相当一部分军力,剩下的女真人朝鲜自己就能抵挡。

    至于南方的倭人作乱,则是周重信中的重点,他建议正德派兵进驻朝鲜的东部,因为那里与倭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大明的商人想要到达倭国,其中有一条航线就要从那里经常,而且倭国的石见银矿也距离朝鲜东部不远,占据那里之后,说不定还能染指倭国的银矿,同时也周重对足利氏的援助。

    周重在信上将占据朝鲜东部的原因一一列举出来后,这才把援助的方法交待出来,这次他依然建议正德派四海水师前去,只要水师大军占据了对马岛,到时攻入朝鲜的倭人也就像是无根之水,再也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剩下的就只有让朝鲜人自己派兵剿灭他们就是了。

    “哈哈哈哈~,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正德看完周重的回信大笑着说道,特别是那个对付倭人的办法,更是让他十分的赞赏,不过他很快又皱起眉头自语道,“只不过若是我们大明占据了对马岛,那么攻入朝鲜的倭人没了退路,以倭人残暴的性格,恐怕会不顾一切的发疯,那可是将近五万的倭人,若是发起疯来的话,恐怕朝鲜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说到最后时,正德闭上嘴沉思不语,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二弟为什么会对朝鲜人有那么大的敌意,甚至连援助朝鲜人时都不忘算计对方一把,若是按照周重信上的援助计划,最后大明根本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主要还是朝鲜抵抗女真人和倭人,而且可能还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朝鲜人拐卖大明人口的事?

    正德想不明白周重为何会那么讨厌朝鲜人,不过这并不妨碍正德采纳周重的这几个建议,毕竟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出兵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不过周重手下的水师却此列,毕竟四海水师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为朝廷上缴一部分税收,这让正德实在有些意外。

第三百三十九章 周重出兵() 
大明大臣们对于是否援助朝鲜的问题吵了一个多月后,最后终于由正德皇帝出面,决定援助朝鲜,而且是兵分两路,第一路是辽东的建州卫统御建州女真进攻野人女真,用围魏救赵的策略逼野人女真退兵,第二路则是战功赫赫的四海水师赶赴朝鲜南洋清剿倭人。

    对于大明的援助,朝鲜使臣是感激涕零,爬在金銮殿上一直高呼“陛下仁德”。另外除了派兵之外,正德还象征性的援助了朝鲜一批武器和粮食,数量虽然不多,但却表明了大明对朝鲜的态度。

    本来对于正德执意要援助朝鲜这件事,朝中还有不少的大臣反对,毕竟现在大明的国库空虚,根本无法支撑大军远征,不过当他们听到正德对朝鲜的援助计划后,也都明智的闭了嘴,毕竟无论是出去建州女真还是四海水师,朝廷都不必花费什么钱粮,甚至四海水师上次出征还给朝廷运来一笔丰厚的战利品,占据的马六甲更是一个富饶之地,每年可以为朝廷不少税收,说不定这次也能为朝廷带来一些惊喜。

    周重接到朝廷发来的出兵命令后,立刻组织了三千人的水师,其中有战船三十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十艘战舰中,还有五艘缴获的葡萄牙战舰,当然现在操作这些战舰的是周重手下的水师,周重在逼着葡萄牙战俘教会了大明水师对葡萄牙战舰的操作后,就经常派这些葡萄牙战舰出海巡逻,这次更是挑选了五艘表现最好的葡萄牙战舰随军出征,以此来检验一下四海水师操作葡萄牙战舰的实战能力。

    这次出征朝鲜用不着周重亲自带领,毕竟他这个总督除了武事之外。手中还有无数的政务要处置,更何况他对军队的指挥也根本不懂,上次出征马六甲主要是给将士们鼓气的,不过现在四海水师经常上次的实战后,士气已经被鼓舞起来,所以周重这外行已经不需要再跟着军队乱跑了,只要坐镇总督府不让军队的后勤出乱子就行了。

    这次带领军队是常孝。现在已经被提拔为四海水师的参将,地位仅在神瑛之下,不过神瑛虽然是名义上的总兵,但是他直管陆营,水师方面的事情大都由常孝和曲烈两人分管。常孝是常遇春的后人,正德在抓捕马六甲的朱允炆后人时,其中黄家有一个附属家族姓常,同样是常遇春的后人,周重怕常孝受到牵连。就把他调了回来,常孝也知道这是总督大人对自己的保护,这让他是感激涕零,私下里多次发誓要以死相报,对他周重也十分放心,所以才把援助朝鲜的任务交给他。

    除了常孝这个带兵的参将外。随军的还有一个小太监,这个小太监名叫王良,是监军王贵身边的人。本来他不姓王,只是讨好王贵,所以干脆拜了王贵为干爹,虽然他比王贵还大上几岁,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父子之情,比如这次王贵就把王良派到常孝的军中做监军,不过周重之前已经警告过王贵和王良这些太监,做监军可以,但绝对不能插手军队的和作战,否则就把他们全都赶回京城。让谷大用再派其它的人来。王贵也知道周重是陛下眼前的第一红人,自己实在得罪不起,所以自然是满口答应。

    说起来王贵这段时间也过的十分舒坦。特别是周重打下来马六甲港后,他就一直留在那里不回来了,一来是马六甲港驻扎着重兵,所以需要他这个监军太监亲自坐镇,另外他也看出来马六甲港的油水很足,别的不说,光是周重送给他的那艘船就给他带来不少收益,几乎每月就能有几千两银子进账,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上万两,他已经把自己的老本拿出来,在船厂又订了几艘船,而且还托周重的南洋商会找了一些可靠的水手,正准备组建一个自己的船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没心思跟着常孝跑去朝鲜那种穷地方。

    常孝带领的三千水师离开时,周重亲自给他送行,因为军情紧急,再加上又需要保密,所以周重也没有准备什么送行仪式,只是亲自给各个战舰上的透彻和常孝亲自倒了一碗酒,然后陪他们一饮而尽,这才大呼一声:“出发!”

    听到周重的命令,常孝等人立刻转身登船,战舰上的子立刻响了起来,一面面船帆升起,然后站在船尾的常孝等人向岸上的周重行了一礼,这才指挥着战舰向朝鲜前进。

    对于常孝带兵,周重还是十分放心的,上次在马六甲偷袭葡萄牙人时,常孝就表现的十分出色,看样子常孝继承了他的祖先常遇春在军事上的才华,另外常孝对于葡萄牙战舰也十分看重,甚至还亲自向葡萄牙战俘学习了好长时间,对于葡萄牙战舰的应用也是颇有心得,这次之所以带上五艘葡萄牙战舰,正是给常孝练手用的,毕竟双屿港的船厂里已经在建造奇拉瓦设计的瓦伦船战舰,这种战舰结合了葡萄牙战舰与大明福船战舰的优点,不懂得葡萄牙战舰的操作和应用可不行。

    在给常孝送行之前,周重还特意找到对方密谈了好半天,主要就是叮嘱他遇到敌人千万不要硬拼,一切都以保全自己一方的力量为前提,毕竟朝鲜又不是大明,不值得他们去拼命。

    另外对于常孝这次的战略目标,周重也给了常孝很大的自由权,比如常孝他们这支军队名义上去帮助朝鲜剿灭叛乱的倭人,但是周重却只是让常孝偷袭倭人的后路,也就是对马海峡中的对马岛,只要占据这里就行了,而且万一遇到倭人的反扑,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离开,然后在济州岛上驻扎就行了,那里属于朝鲜人的领土,大明做为援助他们的宗主国,有权在朝鲜国土的地方驻扎。

    其实周重当初给正德出主意四海水师去帮助朝鲜人围剿叛乱的倭人,本来就没安什么好心,而是想着在朝鲜和倭国之间插上一杠子,日后无论是朝鲜有什么变动,或是与倭国的足利家族联络,都会变得十分方便。至于那些叛乱的倭人,在周重看来根本不足为惧,只要常孝他们在对马岛周围转上一圈,那些倭人自然不敢在朝鲜久留,只要倭人撤出朝鲜,大明答应朝鲜的战略目的也就达到了。

    送走了常孝的大军后,周重回到自己的总督府接着处理政务,其中最的就是向正德要一批番薯苗送到台湾岛,因为运到那里的灾民最多,台湾的土地虽然肥沃,气候也十分适合耕种,特别是水稻,几乎是一年三熟。但可惜那里的土地都是荒地,想要真正的成为田地最少也需要几年,可是在这几年里,恐怕那些荒地出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养活那些移民。

    不过荒地上虽然不适合种水稻,但种上番薯就没有问题了,毕竟这东西不挑地,而且产量又大,所以只要灾民们挑出几块地种上番薯,恐怕一年的口粮就有了。本来番薯是周重献给正德的,他家中也留了不少番薯种植,可是台湾那边的人实在太多了,光靠他一家的番薯苗根本不够,幸好正德的皇庄里种植了大片的番薯,去年就获得了大丰收,而且还储存了的番薯苗,正准备找几个州府推广,刚好台湾岛可以做为其中的一个试点。

    写好了奏折之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送给正德,另外周重也把家中去年储存的番薯苗全都拿了出来送到台湾种上,番薯这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