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人看出来开始走下坡路的本质。

    这对于英国维持全球霸主的形象。十分不利!

    英国人自然也不是好惹的。多少年来,一直都是他们欺负别人、赚便宜。却从来不肯吃亏的。这一次莫名其妙给中国人涮了一把,当然要毫不客气的找补回来。

    相对软弱的自由党政府迟迟没有拿出可行的意见,他们总是顾虑的太多,反而看不清焦点。

    保守党精英们却迅速给出一个解决提案:“中国暗地里加强德国人的武备力量,我们就给俄国人提供更多的支援,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好啦!”

    这一招,堪称阴险歹毒!

    众所周之,现在的沙俄内忧外患,经济状况一团糟,名义上的六百万大军,其实能够配齐武器的撑死只有三百万,并且还没法做到一水儿新式装备,或者达到英法德三国的标准。

    许多的俄国陆军士兵,穿的衣不蔽体,饭也吃不饱,平时训练甚至使用的是拿帮着匕首短刀的木棍充数。指望他们投入战斗,那跟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不过俄国佬吃苦耐劳也是公认的,这些灰色牲口只要用一点点的给养,都能把他们变成比较合格的炮灰。

    英国人的计划便是基于此,在俄国面对远东危局一筹莫展的时候,悄悄送过去足以装备二十万陆军士兵的枪械弹药,外加一系列上个世纪替换下来的火炮,装满了几艘轮船,悄悄送到了俄国港口。

    圣彼得堡。

    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接见了押送武器装备前来,并担负着传达英国政府决策的特使温斯顿。丘吉尔海军大臣。

    沙皇先对英国人发表了一通辞藻华丽的感谢演说,之后兴致勃勃的亲自检视那些宝贵的支援武器。

    从随意拆开的箱子里拿出一支步枪,他发现这是一款非常眼熟的、采用10发弹匣供弹的老款恩菲尔德步枪。从枪身上磨损后依然清晰可见的生产标识上看,分明是来自中国。

    这让尼古拉二世立即想到了,在十几年前,中国那位奸商大元首曾经亲自主导的一次军火讹诈。当时的俄国最终也没有顶住诱…惑,买了五万条莫辛纳甘步枪。而英国人,则购买了整整十万条这种十发弹匣的恩菲尔德。

    现在,英国人居然把这种用了十多年的老货,给送到了俄国来当大礼,这是欺负老子不识货吗?

    沙皇陛下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他强压怒火,拉开枪栓看了看枪膛磨损程度,意外的发现居然相当不坏!英国人似乎一直没有怎么使用,磨损并不严重。

    这勉强还能接受啊。他的心气儿稍微顺了一些,冲着丘吉尔晃了晃步枪,问道:“丘吉尔先生,这恐怕不是新造的吧?”

    丘吉尔非常光棍的回答:“陛下,我国之前没有充足准备,没办法紧急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武器。因此,为了支援贵国的前线战事,我们把军备仓库中的武器调拨出来。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簇新,但必须承认,中国佬的产品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些枪的性能,跟新的一样令人放心。”

    他没好意思直接说,其实这批枪的质量比英国人自己生产的都好。

    当初杨浩出售军火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结果卖给洋鬼子们的枪炮,使用的钢材都来自于本世界21世纪的枪炮钢。差了一百多年的工业水准,可想而知钢材优劣差距是何等之大。

    英国人自己仿造出来的,根本比不上。

    因此,其实这一批武器,在各国内部都是当成好玩意珍惜使用的。

    这一次支援俄国之所以拿出来,也是考虑到了在远东的战争环境,到了冬天异常寒冷,英国人自家产的枪炮靠不住,出故障的概率极高,还不如这些中国来的老货可靠。

    如此来说,其实他们是一片好心啊。

    当然了,丘吉尔那么倔强自负的人,绝对不会承认英国货质量不行,他只能用这么委婉的说辞来解释。

    不过尼古拉二世本人又不傻,在确定整批武器的性能质量都跟这差不多之后,忍不住高兴起来,对丘吉尔道:“非常感谢英国盟友的帮助,我们会充分利用好这一批武器,让中国人好好尝一尝惹怒我们的后果!”

    丘吉尔欣慰的点头:“我也很想看一看,中国人被他们制造的武器打击时,是怎样一副丑陋的表情。”

    半个月后,这批武器转运到远东前线。

    寒冬降临,俄国人策划的又一次大范围进攻,正式发动。(。)

    ps:六百章了,真不容易,撒花庆祝一下。

第六零一章 悲催的远东俄军() 
乙位面,1909年11月。贝加尔湖边战略要地,伊尔库茨克。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将整个湖区的气温拉低到零下二十几度。一天一夜时间,湖区周围普遍形成足有一尺厚的积雪,不但把所有路面都给封住,就连铁路运输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现任远东军区总司令李涅维奇在警卫陪同下,艰难的行进到火车站,看到一列浑身冒着滚滚蒸汽,正匆忙往下卸载货物的列车,皱起眉头问迎上来的军官:“这是来自圣彼得堡的补给列车?”

    “是的,总司令阁下,是伟大的沙皇陛下特别分拨给我们的紧急物资。都是非常不错的武器,有英国产的步枪和子弹。”

    军官毕恭毕敬的回答,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有种事不关己一样的冷漠,公事公办一本正经。

    李涅维奇追问:“只是武器和子弹?有没有御寒的棉衣和酒?还有手套和肉蛋之类的食物?”

    军官淡漠的一摊手:“很遗憾,一点也没有。这之前,我们已经很多次向统帅部提出要求,让他们给提前准备并运过来,但结果。。。。。。。”

    不用他说下去,李涅维奇总司令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心里一阵憋气,目光因此而变得凌厉阴冷,却没有对这位显然已经麻木了的军需官发火儿。他也知道,就算暴跳如雷,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他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仅有的一点儿物资,让聚集在这里的数十万大军艰难的挨过冷酷的冬天。

    自从中俄两国开战以来,俄军一直处在极为不利的状况下。远东部队数量庞大。但装备水平极差。因为俄国工业严重不发达,导致他们连保证每个士兵人手一条步枪都做不到。

    平时,一百多万常备军还能都拿到可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但动员起来的地方军和预备役手里,就开始充斥各种老掉牙的玩意。乃至滑膛枪都在里头滥竽充数。

    再到临时动员的预备役。。。。。。好吧,他们训练的时候都是用木棍绑上匕首,以此来混充的。

    远东一战,三十万部队覆没。匆忙调集来的二十万部队凭借贝加尔湖南部山区的复杂地形,糟糕的通过条件,勉强顶住了当面中国部队的进攻。

    说起来很丢人,几个月之前他们才知道,从蒙古和满洲里方向进攻的中国士兵。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三个师的番号,就把四倍数量的俄军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连重要城市赤塔都丢掉了。

    在库罗帕特金等人撒谎蒙骗圣彼得堡的那些日子里,俄军没有一次成功的反击,防线始终卡在恰克图………乌兰乌德这段色楞格河下游的边缘。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方面一直没有攻下乌兰乌德这座孤悬于河右岸的小城,只是将重兵顶在距离不远的奥诺霍伊,与城里驻扎的三万俄军紧张对峙。

    这让人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可以发起反攻。圣彼得堡那些呆在装饰豪华的办公室里。喝着美酒跳着舞娱乐的大人物们,在等高线都没标的地图上用尺子丈量一番,然后信心十足的要求远东俄军发起反击。一定可以一举摧毁当面的敌人。。。。。。。

    但是对于整个远东军区所有物资快要耗尽的事情,他们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样。即使是库罗帕特金的谎言被戳破了,尼古拉二世气的吐血,回过神来之后,除了愤怒的解除那个谎话精的一切职务之外,也只是用李涅维奇替换掉他。甚至就连大家都在指责的妖僧拉斯普廷,都没有受到惩罚。

    李涅维奇总司令是空着两手上任的。

    当他来到伊尔库茨克时,看到的是二十多万士气低落的士兵,别说什么战斗力了。就连在山区跋涉的体力都没有。

    圣彼得堡的大人物们在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远东前线的士兵连黑列巴都吃不到。秋天里,新鲜土豆下来的时候。他们勉强从周围收罗到一些,就那么煮熟了吃掉,味道寡淡的让人痛不欲生。

    但这只是基层士兵,大部分中上层的军官因为手里有钱,家里有财,还能依靠私人邮包活得一些不错的食品酒水。

    在两边都保持克制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从胆大心黑的战场商人那里,高价买到来自中国的各种好东西。只不过,人家只要金银财宝皮毛药材之类,钞票是坚决不要的。

    只不过,中下层军官们财富有限,长达半年的对峙下来,他们也逐渐消耗的海干河落,口袋空空如也。

    这时候,战场商人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可以捕捞贝加尔湖里的鱼啊!那些都是中国有钱人喜欢的好东西。”

    俄国人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于是乎,足足好几万手里只有耗尽子弹步枪的士兵,临时转职为渔夫,拿着中国那边运过来的各种渔网,对偌大的湖区物产展开疯狂的捕捞,然后一车一车的转运向中国方面。

    ………战争爆发都大半年了,双方之间得铁路居然都没有拆毁,可见奇葩。

    除了当渔民之外,转职成伐木工的也不在少数。为了筹集必备给养,整个湖区周围的林场、牧场全部被利用起来,大量士兵进山挖矿,砍伐树木,打猎挖药材,什么都干。

    李涅维奇面对如此奇葩的状况也是醉了,他只能一而再的向圣彼得堡要求补给支援,得到的却只是来自沙皇的严厉斥责,批评他老是强调客观困难,却不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士兵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动勇猛果决的进攻。

    为此,沙皇陛下还额外运送了整整一车皮的勋章来鼓舞士气。

    李涅维奇气的差点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好赖夏天和秋天还不太难熬,巨大的贝加尔湖区有捕捞不尽的丰富物产。从中国换来的物资,让他们勉强把二十多万部队的日常饮食维持下来。………湖里产出的大马哈鱼、白鲑、鲈鱼都是好东西,但他们舍不得吃。

    就这么两边一边做着买卖。一边军事对峙,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时不时的爆发几次小规模的冲突试探,往往受伤的一方都是俄国士兵,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

    但临时凑合总是有个限度的,到了十一月,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他们客串渔夫伐木工猎人的活儿也没法干了。

    厚厚的大雪覆盖住了苍茫大地,把所有猎物藏的严严实实。一切道路都堵的没法通过,进山很可能就出不来。砍伐了树木也运不走。

    贝加尔湖上,厚厚的冰层甚至能让火车通过,哪怕用炸…药轰开窟窿,一转眼也会被冻住,根本别想采用什么巧妙办法大规模捕捞。

    这几乎等同于断了整个远东俄军的活路啊。

    得知圣彼得堡又有一批物资运来,李涅维奇总司令满怀希望的亲自来视察,结果还是跟他拿到的货物清单一样,真的只有枪械弹药,没有必须的给养。

    李涅维奇内心里咆哮:“该死的!你们哪怕给送来一批棉衣也行啊!最起码让我的士兵船上御寒的衣服,不用担心在外面行军作战的时候冻成冰块。只是送来这些武器。有个屁用!”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话是这样说的:“别看中国人一时获得了胜利,那只是暂时的。他们精心选择了温暖的春天发动袭击,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像伟大的俄军士兵一样耐寒抗冻。现在是冬天。北方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将成为我们的天然盟友,或许只需要走出去,就能从战壕里把冻僵的中国士兵俘虏了。先生们,这是上帝赐予伟大俄罗斯人的天赋,你们应该好好的利用它。”

    李涅维奇也很想“好好的利用”啊。

    不错,中国人的确扛不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进入十一月之后,他们在山区野外的活动大幅度减少,双方冲突数量急剧下降。原先被死死压制在火线上的俄军侦察兵。甚至能摸到他们防御的小镇岗哨边缘。当然,进去是不可能的。

    整个秋天里。俄军砍伐的大量木材,相当部分变成了中国边防部队用来搭建木屋、堡垒的材料。以及燃烧取暖的柴禾,可以保证他们在漫长的冬天里,不会受冻。

    出来的时候,每个士兵身上裹得鼓鼓囊囊,除了穿着在俄国那边只有军官们才能花大价钱买到的三层加绒保暖**,还有厚厚的毛衣和羽绒马甲,外面是翻毛皮袄,还有风镜。

    有这一身装备,就算跑到更远的北方海边去,恐怕也冻不死。

    可恶的是,中国士兵每个人都有这样一身装备,轻便保暖,利于战斗。

    可即使有这么好的装备,中国士兵也很少出来作战,看上去他们是打算就这么对峙着挨过整个冬天。

    或许严寒真的能削弱中国士兵的斗志和力量,可惜李涅维奇却没办法发起有效的进攻,因为他的士兵,连保证出门的御寒衣服都不齐全!

    中俄战场缓冲区间,所有山头被砍伐的光秃秃,连高大一点的树丛都没有。下雪之后,大风一吹,到处是雪窝子陷阱。丰富的水网结成冰,虽然方便了通行,同样却让人很难判断哪儿是坑,一不留神掉进去,没得救。

    更恶劣的是,中国人在许多地方埋设了地雷这种讨厌而歹毒的玩意,还明晃晃的用牌子标示出来,拉上铁丝网作为警戒线,告诫所有靠近的人这边很危险。可以安全通过的只有狭窄的几个地方而已。

    俄国人不是没试着去排雷,结果出了被炸飞一堆工兵之外,什么也没获得。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些所谓的雷区,根本就是标定好诸元的炮击目标。铁丝网、标识牌还有下面埋雷的地方,同样隐藏着容易被触发的告警装置。一旦有人闯入或者试图排雷,远处隐藏着的炮兵立即用迫击炮或者榴弹炮轰过来。

    那下场,别提多惨了。

    李涅维奇要召集起来一支可以野战的部队都不容易,哪里敢用宝贵的兵力去赌这些坑爹的雷区是真是假?要顺着中国人划定的缺口进攻?那么脑残的事情老子才不干呢!

    以前因为缺乏弹药物资,李涅维奇还能用各种借口拖着。反正他也知道,圣彼得堡那里没有哪个傻蛋会主动请缨,来替换他指挥进攻作战的。中国陆军的强大是明摆着的,谁也不想到时候背着个失败的骂名灰溜溜下台。

    但现在不成了,跟着装备到来的,还有英国的战场观察员,以及沙皇陛下的特使。他们带来了沙皇的谕令:“趁着冬天,向对面的中国人发起猛烈进攻,坚决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

    李涅维奇连发电报申辩的兴趣也没有,默默的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在一丝不苟的循着礼仪把英国观察员和沙皇特使安置好以后,他拿着统计上来的物资清单,苦笑着自嘲:“还不错,圣彼得堡那些家伙总算没有在这上面做手脚。足够十万部队使用的枪炮装备倒是都给齐全了。”

    至少有了武器,他们的士兵不用担心进攻刚刚打响,手边步枪成了烧火棍。

    不过一想对面的中国陆军那变态的机枪装备数量,李涅维奇只能无奈的摇头,罢了罢了,总归要付出一些代价,就看最后能换来什么战果。反正死的都是些不值钱的农奴士兵,拼了吧。

    1909年11月28日,俄军悄然调动一个师的兵力从乌兰乌德北部越过边界,渡过冰冻的河流之后,转弯南下包抄向中国北疆兵团前出阵地奥诺霍伊,意图一举拔掉这颗探出雅布洛诺夫山的前哨堡垒。如果一切顺利突袭得手,他们将顺势进攻前方的彼得罗夫斯克,一举扫清山这边的敌人,将战线推向赤塔。

    而就在奥诺霍伊小镇的兵营里,出使俄国回来后进入陆军的徐树铮中校,刚刚把属于他的一个团上下理顺完毕,正在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第六零二章 虎将出闸(一)() 
寒风呼啸,穿过密集的松林,裹挟着可以让人转眼间冻僵的可怕力量,狠狠的搜刮一片雪白覆盖的大地。

    徐树铮从前沿哨卡的射击孔向外观察,任凭穿进来的寒气不停地带走自身的热量,挺拔的身躯纹丝不动,敏锐的眼神硬顶着积雪反射的刺眼光芒,细细的扫过前方扇形开阔地。

    没有任何异常,除了风声,外头寂静的好似死地。仿佛北方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都已经被这股沛莫可御的寒意彻底冻死,一点不留。

    但徐树铮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这片大地上最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