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整个祖陵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唾沫。具体数字没法统计,反正巡查人员罚款的收入,都够维持整个陵寝平时的维护工作了……。

    不必去评说某些让人无语的做法,也不必去钻牛角尖非得以这种行为来挖掘所谓的民族劣根性,趋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中国这么大。有慷慨赴死的革命者,那么有一些小心眼儿的凡夫俗子有有什么奇怪?全世界不都是这样的吗?

    广大的中国民众是痛快了。李鸿藻和清廷的官僚们却觉得脸上十分难看。他们拿着大清的俸禄,做着满清的忠臣孝子。如今“君父”被侮辱,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得“主辱臣死”,想方设法的报仇呢?

    只可惜,做不到。

    整个清廷上下其实是被杨浩的疯狂给吓蒙了,吓坏了!

    紫禁城随后被开放成旅游景点,神秘的乾清宫皇帝宝座,也可以在近处看一看。据说这短短一年来,光是紫禁城大门的铜钉泡钮都被人摸得光闪闪亮灿灿,里面的铜鹤狮子之类的,更有被摩擦走形的危险。管委会不得不拉起围栏来禁制游客乱上手。

    总之,仅仅是一个紫禁城,就把京城旅游业给拉动起来,这得夸奖杨浩是生财有道呢?还是评判他丧心病狂利令智昏?

    反正皇权尊贵已经被踩在脚底下,失去了神秘感,皇帝那宝座也就不在显得那么值钱了。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危险思想传扬,这时候谁要跳出来想当皇帝,估计都可能被唾沫星子喷死。

    这种风气非常危险。然而清廷已经被吓怕了的,他们根本不敢指望还能回去,慈禧太后都三番五次的通过娘家沟通了蒙古,建立一条从陕北直通外蒙的逃生路线。真要到了大军压境的节骨眼上,兰州他们是不想去了,干脆一鼓作气到蒙古去。再不然,就只能奔着通古斯去了。

    据说,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家啊!

    现如今,英国想以康藏为筹码,换取对满清的支持,帮助他们抵抗杨浩革命军。这笔买卖做不做得呢?显然刚毅根本不在乎那片高原荒地还在不在,丢了就丢了吧,反正如今东南膏腴之地都没了,不差那点儿。能保住大清,都值了。

    这朝廷,终究是满人的啊!

    李鸿藻干脆一声不吭,其他汉臣们也是牢牢地闭嘴。丢不丢国土,那是人家满人的家事儿,汉臣老老实实当孝子贤孙就好了,做主的工作还是看着就好。

    不过也不是所有满人大臣都跟刚毅似的那么颟顸。素来睿智明白的端方冷着脸站出来,反驳道:“奴才以为不妥。英国人之心天下皆知,其欲壑难填,非只是要占了康藏就能收手。倘若我朝默然许之,且不论究竟能换来其几分武备支援。只看其正兵也难敌杨逆,可知英人之装备,定不见得高明。而其阴险狡诈,比不肯将第一等武备交予我等。设若以劣等武器搪塞,则我何如从湖广辗转购进之物更利?”

    刚毅梗着脖子叫道:“那自是不同。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哪里有钱去买军械?况且照你所说,经湖广之手,只怕最终钱财都要流入杨鼎世的夹袋,这岂不是资敌么?!还不如一文不花,只用区区贫瘠之地,得西洋第一等强国之不绝来援。此乃两厢便宜也!”

    李鸿藻听得胸口阀门,心中冷哼:“好一个刚毅!不愧是说出‘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等千古豪言的大臣!将那康藏丢的痛快直接,竟令人无言以对!”

    端方听不下去了,愤然喝道:“怎么能如此论断?本官不治兵学。却也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明明有更好的武器不用,却要拿西洋人的破烂来充数,这是要糊弄哪个?再说了,今日朝廷答应了英国人,给他们康藏,明日俄国人来索要西疆,我们给还是不给?!”

    刚毅差点脱口说出“给就给”的话,但话到了嘴边。却猛地刹住了。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里还轮不到他做主,帘子后头那个不吭气的娘们。才是正主儿啊!

    西疆能随便卖吗?当然不行!大清国如今最大的荣耀,便是拥有一个超迈前古好几代人的统一版图。看看大清舆图的规模,那是除了汉唐羁縻之地,亘古未有之宏伟领域啊!

    前些年,左宗棠抬棺收复回疆,这才过了十几年啊。这事儿可是收到了杨浩和革命者们公开表彰的大功勋。不管大清造了多大的孽,此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做法。是怎么称赞都不过誉的。

    帘子里的那位主儿,当初却正是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真正当家人。暗地里不知道多少回,拿着《国闻报》上的专刊赞誉以为得意之举。

    如今为了自保,刚毅却要把那片流了无数鲜血,付出巨大代价,保全住的国土拱手想让,这是要自打脸皮吗?还是诚心要跟太后老佛爷过不去?

    刚毅脸上那汗唰啦一下渗出来,身子抖得跟筛糠一样,甭提多狼狈。

    端方见目的达到,冷哼着补上一句:“朝廷现下暂时困难,却仍是中国之正朔,祖宗之地不可轻言放弃。列强向来拉帮结伙,一旦许了英国人康藏,不但俄国人要趁火打劫,那法国人可是图谋云南许久了的。”

    剩下的话,不用他说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口子开了,以后大家都要背上一个卖国贼的骂名。

    满人官员且不提,起码汉人官员们是绝对不肯背黑锅的。所谓清流,求得就是个百世流芳的清名。虽然历史一般是他们写的,里面可以随意涂抹,但事实毕竟不可抹杀,人民之口还是会流传真相的。

    卖国贼,不好当。

    众大臣没有话好说,全都等着帘子里的那位下决断。

    慈禧太后听到这里也是没法儿了,幽幽一叹道:“朝廷日见艰难,杨逆咄咄紧逼,咱们也不能关起们来闹家务。所谓得道多助,洋人三番五次的也不过是为了赚钱嘛,可以跟他们谈,土地不可轻易让出去。”

    她如今已经不是有颐和园养老,打算安生过日子的老太太了。大清危在旦夕,她怎么也得把这个家当给撑起来,否则孤儿寡母的,不定能落个什么下场呢。

    洋人贪婪,谁不知道?可为了祖宗基业得以保全,只能得过且过了。

    这两头的和稀泥,意思大家伙儿也都听明白了,不能如刚毅说得那么痛快就卖了国土,却也不能如端方所言一点利益都不拿出来。洋鬼子无利不起早,怎么也得拿出点好处来先吊着他们才成。

    没有反对意见,清廷最终拟定由端方担任特使,前往与英国人交涉。

    这倒是不用他们千山万水的跋涉,英国人一直有外交人员跟着清廷,如今就在西安设了临时代办处。

    纸里包不住火,清廷打算与英国人洽谈合作的消息,一转眼传得天下皆知。

    同样有外交人员在西安的沙俄和法国,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要以西疆和云南的主权为代价。换取他们给大清国的全力支持。要钱给贷款,要军火给一堆,要军事顾问团,那也是可以大方派过来的。

    他们巴不得有机会给杨浩添乱呢,能撺掇大清国抖擞精神打起来。搞得中国四分五裂千疮百孔,却正好让他们上下其手,从中谋利。

    消息传到天津,杨浩当即公开表示:“中国之利益当由中国人民说了算。满清反动朝廷如今并非中国人民认可之主权代表,故无资格与任何国家和势力缔结约定。各国无论以何种目的,企图与满清达成的协约。都将不被中国人民所承认。在此更警告清廷众人,万不可一时头脑发昏,犯下永世不可消除的罪行!”

    对列强,杨浩不必更多的警告。反正大家早晚都得大打出手的,如今你们搞小动作。无非是让小本本上多记录一笔债务罢了。

    媒体宣传这回事,满清笨拙的好像三岁小儿,甚至都比不上自古以来造反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好歹都会传播一些“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忽悠人呢,他们如今却对整个国家完全失去了舆论控制!

    在全国各地,凡是电报能抵达的地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被杨浩推动着滚滚席卷,所有人都认定,满清朝廷这是要狗急跳墙的卖国了!

    特别是从地图上看。西疆、康藏、云南三省,连起来的地皮之大,简直形同半壁江山!清廷要把这么大块地给卖出去。这简直是要作死无极限啊!

    名义上归属满清统治的各省督抚,纷纷上折子请求“三思后行”,并通电全国公开宣布他们自己的态度:“我们绝对不支持分裂国土之行为。”

    都怕背上卖国的骂名啊!

    首当其冲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接到的不仅仅是一份传闻,更有一份分别来自杨浩和慈禧的电报,意思非常明白。让他认清形势,别站错队!

    张之洞已经老的都快走形了。干巴精瘦的小老头看上去一阵风就能吹跑了,却依然坚定的坐稳了两湖的总督位置。天下九大封疆之位。那不是随便说说的重要。他正好卡在中国版图之战略中心,进退得失决定着天下大势的变动。

    占据如此位置,身上担负的压力也是超越旁人。沿海各省的官僚们是破罐子破摔了,就等着那一天杨浩把战舰开过去,大军一路碾压,然后认栽就是。

    两湖毕竟不同。从南往北,这是江南之门户。当初南宋以半壁江山,硬生生的在襄阳顶住了蒙古大军七十年之久!可以说不得荆襄,则南下不利。

    往西,这里扼守长江,乃是入川之要隘。两湖不失,则西南半壁安稳。

    只要他张之洞坐稳了位置不动摇,杨浩想拿下西面大片国土,就没那么顺利。反过来,只要两湖在手,清廷攒足了劲儿,未始不能由此而兴兵东进,收复旧地。

    嗯,至少是幕僚们都是这么分析的,张之洞也深以为然。

    不过这说来说去,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敌对的双方,军事装备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当初南宋能抗住蒙元,那也是国力充足,武器装备落后不多。

    如今的清廷与杨浩的革命军相比起来呢?张之洞想想就感到万分的无奈,这已经不只是天差地远了,根本不在一个时代啊!

    时代,也是张之洞最近经常揣摩的两个字。他一生治学,越想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顺天时以代旧人,大清国也好,帝王将相也罢,终究是历史之尘埃。如今天下大势滚滚向前,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他们这些老家伙一定会被新力量所取代。

    挡不住了!

    张之洞把两封电报看的倒背如流,一个人思忖了半天,吩咐人把重要幕僚和新军头领张彪、黎元洪给叫了来。

    面对众人,老头子也不废话,直截了当的问:“如今朝廷和杨鼎世矛盾再起,湖广夹在中间儿左右为难,尔等可有良策为本督分忧?”

    幕僚们你望我眼,一时间都不好开口。

    怎么说?您老人家的想法大家伙儿又不是不清楚,既不想当贰臣,又不想立刻就放下手中的权利,退休养老。这么占着地方不让,凭着一股气死撑,也不过是在等着那一天杨浩杀过来,被迫下台而已。

    如今朝廷逼迫,杨浩也下了通牒一般的电报,都公开宣称谁支持清廷,谁都可能成国贼,这个骂名您老人家能当么?敢要么?

    一定是不甘心,这才想着让众人帮衬想辙啊!

    这个问题无解。众人没话好说,都干瞪眼。

    张之洞失望的看看这一帮子拿着大价钱养起来的幕僚,关键时刻都靠不住哇。再扭头看风头很盛的军官们,张彪绷着脸不吭气儿。

    黎元洪却站起来,慢腾腾的道:“以卑职之见,革命军西进之机当在数月之间。如今黄淮之地已然完成土改,下一个就要轮到湖北了。督帅或可避居湖南,或者,归养为好。”

    众人纷纷瞪起眼睛,心想这小子什么意思?让总督大人投降?!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立鼎1894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四四三章 张之洞的决断() 
黎元洪的话,好似一块石头丢进了露天粪坑,登时引发强烈轰动。

    几名幕僚争先恐后的跳起来,指着他怒斥起来:“大胆!你是什么身份?竟敢做如此狂言?!”

    “天下事自有总督大人明断,尔不过区区军汉,懂得什么?!”

    “大人身系湖广万千生民安危,岂可如你所言草率行事?哼,分明是你等这些武人见那杨鼎世兴盛,心中有了异志!”

    “他分明是想要以下犯上,莫非想让总督大人乖乖的归顺了那杨鼎世,你便可趁机捞个出身?果然是无耻之尤!”

    “必须严惩不贷!当此危急之时,不思报效总督大人提携之恩,却说出这等无恩无义的话来,莫非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七嘴八舌,群情汹汹,好似黎元洪已经犯下十恶不赦之罪,恨不能当场将他手刃。

    他的心中,对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文人嗤之以鼻,更对他们的威胁丝毫不放在眼里。

    自宋朝以来,文贵武贱已经成了传统一般。只要是王朝安定时期,文人便迫不及待的掌握一切大权,将武人狠狠的踩在脚底下。其结果究竟如何,看看两宋是怎么完蛋的,看看大明朝是怎么败亡的,即可想见。

    文人自以为掌握天下正道,将武人视作低贱奴仆。生杀予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水火不容。到头来。却把武人逼得毫无节操,更没了诚敬之心。

    若是在太平安定时期还好,一旦到了王朝末世,光会耍嘴的文人就两手没处抓挠了。这时,武人开始占据上风,于是激烈的撕逼不可避免的上演。

    今天,杨浩顶着个新时代思想大宗师的名头崛起,凭的却是手里掌握的精兵悍将。在传统文人看来。那厮依旧是个不学无术的,居然强迫着天下人看他发明的白话文,连书本都不是上下排版,改为左右横行,简直是荒唐透顶,败坏祖宗传承!

    只不过这些话他们是绝对不敢当面说出去的,只好一帮人私下里喝着掺水的烈酒,啃着三五颗茴香豆,作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姿态去批评指摘,实则全无一点用处。

    杨浩的声望如日中天。大势涛涛已然不可逆转,跟不上的旧文人心中惶恐。既没有本事跟上时代,又不肯俯下身段来屈就,于是便躲到暂时没有被革命波及的地方抱团取暖。

    张之洞乃是天下重臣,李鸿章归养之后,他就成了权势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加之两湖位处内地,他本人又是能够包容并蓄,兼通古今的一代文魁,自然就成了广大旧文人投奔的重点对象。

    现如今,湖广总督治下可谓人才济济,本身湖南两朝以来都是文风鼎盛之地,张之洞不但不必担心没有人帮他治理地方,反而得发愁怎么去安排。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却是一只茶碗面对七八个茶壶。

    另外让张总督头疼的事儿还有一样。他本人是坚定的洋务派,讲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此无论在两广还是到了两湖,都大力推动洋务,兴建各种工厂,推动工业建设。

    虽然他本人一点也不懂行,更不明白什么才是工业化,眼高手低的弄出许多笑话来,钱花了不少却收效甚微,然而其心可嘉。杨浩对他的诸多推动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办洋务,就要有相关的人才。奈何杨浩崛起之后,不断接收了整个北洋的遗产,外带着把全国的懂行精英都划拉了个干净。落到张之洞这里,只剩下几个抹不开面子的继续操持。绝大部分官僚却并不怎么懂洋务,更是将此当成贱业,始终不能全心投入。

    纵使有了杨浩的技术支援,如今的两湖洋务依然进展缓慢,步履维艰。

    面对如此局面,许多人心里头十分恐慌,他们真不知道要是张之洞倒下了的话,还能再往哪里投奔去。

    革命军政府是肯定不要榆木脑袋的旧文人,清流的名声早已被他们败坏了个干净,属于人憎狗厌的存在。并且他们这些人平时没少了仗着士人身份作奸犯科,一旦遭到清算,不死也得扒层皮。

    如今除了两广,就只剩下一个江西和云贵川几个不靠海的省份。可江西明白着掌控无力,四川又在清廷的直接控制下。云贵那么偏僻的地方,他们才不肯去受罪。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继续保持住两湖的现状。只要张之洞不死,那是过的一天算一天喽。

    黎元洪是把这帮人都看的透透的,心中十分鄙薄。对他们虚张声势的叫嚣,连答应一声的心思都欠奉。待到这帮人喊得中气不足,各自去喝茶润喉咙时,朝着张之洞拱手又道:“大人可见李合肥近日之风光乎?”

    话不必多,内容最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