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军阀-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逆案的前途,因此史可法、张慎言等人拼死摁住崇祯建造的棺材板,不让阮大铖从棺材里爬出来,纵观整个南明史。杨波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党争贯穿了所有一切直至南明灭亡,为了推卸南明覆灭的责任,东林党朝两人头顶泼了无数脏水,扣了无数帽子,马士英在弘光朝覆灭后,被南明唐、鲁两王势力拒之门外,马士英于是盘桓于浙江一带。期间多次参与反清战役,直到在江浙一带最强大的抗清势力吴日生的军队兵败后,马士英亦遁入空门躲避清廷缉拿,后因叛徒出卖,被清廷抓获,最终不屈就义。
令人发指的是,东林党不敢直接否定马士英英勇殉国。黄宗羲等人于是便在明史上的马士英传里玩了个花招,说马士英与阮大铖等人投降了,但清廷发现马士英等人通敌,随后才斩之。东林之恶毒又何止如此?弘光朝覆灭,大臣殉难的有高卓、张捷、杨维桓等,其中张捷、杨维桓是东林党人口中所谓逆党分子,然而二人均在南京城破时自杀殉国。尤其杨维桓,是全家老小一起死节,但是他和马士英一样,在阖家死难殉国后竟然被人污蔑为杀妾潜逃而遭乱兵殴打致死,马士英死的甚为惨烈,清兵剥其皮,实之以草,时东林党人之间有玩笑,讥讽表字为“瑶草”的马士英之死为:“马瑶草生怀瑶死怀草”,可见东林党都是一帮什么玩意了,在南京城破后,清军统帅多铎和宁死不降的弘光朝礼部主事黄端伯之间的一段对话颇能反映马士英的气节。黄端伯听说赵之龙、钱谦益等人献门率众投降,在城门大书数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因而被抓捕。在审问中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
黄端伯朗言:“皇帝圣明!”
多铎问:“马士英,又怎样呢?”
黄端伯:“马士英,忠臣也!”
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
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
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
所谓南明史,就是一卷东林小丑表演的历史画卷,如此而已……
看到杨波陷入沉思,会议便自动转向总结大会,这是旅顺的传统,先是各连排组织士兵开总结会,然后汇总到各营主官,他们也要总结,讨论战斗中的各种不足和教训等,会场里气氛热烈,雷霆师打出了威风,作为各营主官面上有光,讨论起来也是嗓门洪亮。
只有一个人小心的观察着杨波,阮大铖发现杨波脸上不时露出隐隐煞气,偶尔咬牙切齿的样子,仿佛在寻人而噬,阮大铖想了想,起身朝杨波走去。
杨波从沉思中惊醒,挥手让警惕的小五等人退开,笑着对阮大铖道:“集之有何教我?请坐!”
说完,杨波起身恭敬的请阮大铖在他身边坐下,杨波的举动让阮大铖心花怒放,连称不敢,一旁有些紧张的马士英见义兄受杨波礼待,也是暗暗高兴不已。
“大人,小人有些话……”阮大铖依照礼节先给杨波行了个礼,还没说完便给杨波打断了:“集之兄,这如何敢当?集之兄年长于我,我们还是平辈论交吧?”
阮大铖心里一沉,执意道:“大铖投奔大人,自是大人手底一员。与大铖平辈论交,大人莫非是嫌弃大铖阉党身份,不肯收容吗?”
杨波闻言大笑道:“集之哪里话来?瑶草大才,杨波也只能委屈他当个骑兵营军纪官,说实话,并非杨波见外,而是暂时没想到如何妥善安置先生罢了”
听到杨波尊称自己先生。知道杨波看重他,阮大铖顿时大喜,道:“义立而王、信立而霸,大铖只是想问问大人对此话作何想?”
杨波微微一愣,继而大笑,凑到阮大铖耳边道:“先生莫非是效仿商鞅说秦孝公乎?”
阮大铖点头。盯着杨波的眼睛道:“非也,大铖学问不佳,想请教大人,这秦取天下,是王道乎?是霸道乎?”
杨波想了想,认真道:“霸道”
阮大铖又道:“霸道刚烈,始皇帝借此六王毕,四海一。然攻守之势相异,二世而竭,王者施仁政,霸者尚暴力,今观大人处世之道,大铖心有戚戚”
杨波默然不语,阮大铖准备政治投机来了。
阮大铖又道:“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敢敌也,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
杨波突然笑了起来,道:“以德服人?这套对鞑奴真的有用吗?”
阮大铖摇头:“无用,鞑奴,禽兽也,然大人之志又岂在区区辽东?”
杨波心里一震。阮大铖来了几天便看出他的志向,这眼光倒也毒辣,当下不好接话,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太平王道。乱世霸道,这话原是不错,但大人对着辽东,还是需要收买人心为好”
阮大铖道:“大人在盖州城下立威,震慑宵小,辽东莫不传颂大人毒辣之名,眼下立威已毕,也该是时候大赦了”
杨波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大赦?”
阮大铖道:“骑兵明日开始破袭海州,耀州一带地方,可命哨骑四下张贴布告,无论八旗或汉军旗,旗丁或包衣,只要自行前来投降的,绝不追究之前的旧事,守城,守屯,只要能献城来投的,仍以旧职视之,其余或献粮,献牛羊,斩伪官来投者,功加一等,雷霆旅威名赫赫,大人信义无双,大人亲口作保,只要布告一出,鞑奴所部岂不烽烟四起,满汉相疑?”
杨波有些微微动容,阮大铖的话的确是金玉良言,但他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不定。
“集之”
杨波叹息摇摇头道:“想法很好,但还早了些,火候还不到哇,皇太极还没回来,只有彻底粉碎皇太极的倾力一击,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大赦最好时机,不过明日贴上一些布告也可以,算是先打个伏笔吧?”
看到杨波从善如流,阮大铖心情振奋,主动请缨道:“小人倒也粗通文墨,这份布告便让小人操刀如何?”
杨波大笑,指着阮大铖笑到:“此事非集之兄不可”
远处提心吊胆的马士英见两人相处融洽,笑得合不拢嘴。
看到阮大铖急匆匆的要走,杨波叫住他道:“集之兄,有几点要注意,辽东苦难,多数人不识字,布告言辞不可过于深奥,通俗易懂才好?”
阮大铖连连点头:“小人省得”
杨波脸色一肃,又叮嘱道:“刚才没说清楚,这份布告是针对汉人包衣的,对于手上沾满我汉人鲜血的鞑奴,无论官职大小,重要与否,我只有两句话”
阮大铖呆住了,他不明白杨波突然之间为何会变卦,要是阿巴泰举城而降,大人莫非还要拒绝不成?
杨波点头,一字一句的说道:“两句话,不忘记,不原谅!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责任!”

第八十二章撤离

第二天一早,铁拳旅两个营便在盖州城外列阵,没有任何犹豫,鼓号一响便开始攻击南门,两门辛苦运来的六磅炮也猛烈开火,尽管声势浩大,但整个防守双方折损很小,明军根本不登城,只是靠近城墙放排枪,而城头守军则是拼命用火油和弓弩反击,阿巴泰担心重蹈复州南门失守的覆辙,下令用大块砖石木头把南门全部堵死,还派出大量马甲在北门待命,准备在明军攻城关键时刻派出来钳制明军,但双方都有顾忌,尽管战场硝烟四起,残酷场面倒是不多见。
负责破袭的骑兵营待遇非常好,每人都是两匹坐骑,一匹乘骑一匹运送辎重,徐山阻击战中活下来的老兵们都纷纷感叹,要是之前有一人双骑这待遇,骑兵营也不会损失这么多兄弟,参谋司的计划是把所有骑兵化整为零,以排为单位越过盖州对其身后的海州一带军屯破袭,过了盖州地势便徒然开阔起来,盖海之间有鞑子大片的屯田,由于各屯堡的精壮都被抽调一空,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防守,正是骑兵大显身手的好地方,再者,海州还是鞑子的产盐地,可以预计,鞑子今年冬天会过得非常的艰难。
情报司也很忙碌,各路哨骑源源不断的把消息反馈回来,他们将会为破袭骑兵提供个屯堡的防御设施,驻守人数等情报,还要分析鞑子粮食的转运路线,以及对前来投效的包衣进行甄别等等。
为了掩护破袭,第二日对盖州的攻势突然升级,明军推着各种临时制作的攻城器械开始强攻,由于猛烈的排枪把城头打得无法站人,阿巴泰只能眼睁睁的看到各种盾车,云梯慢慢被推到城下,但阿巴泰反击很坚决,一旦明军有准备登城的迹象便组织守军拼死反击。一日鏖战下来,南门下面堆满了各种被烧毁的盾车和云梯等器械,把盖州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而盖州以北也是火光冲天,骑兵一路焚烧着粮草,屠杀牲口,破坏水源。阿巴泰心急如焚,连续派出两次骑兵想要救援,但都被早有提防的明军逼了回去。
就这样,双方在盖州打了五天,阿巴泰也渐渐看出不对来,明军根本没有发动一次真实的登城强攻。但他却不得不全力以赴,明军实力占优,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假戏真做,发狠夺了盖州?所以尽管排枪猛烈,阿巴泰还是硬着头皮往城头填人命,几天下来,城头收敛了近三百多具甲兵尸体。唯一成果就是焚毁了大量明军的器械。
第六日骑兵开始陆续返回,他们在海州遇上了数百镶蓝骑兵,骑兵营损失了七十多人,斩首百余级,破袭成果相当惊人,沿途焚烧了万余亩良田,宰杀各种牲口数千头,粮仓磨坊等八十多处。缴获各种物资不计其数,杨波掰着手指计算着时日,眼下战役目的已经达成,该到撤离的时候了……
崇祯七年八月十五日,大量水师战船到达盖州西南一处简易渡口,把缴获的物资运回复州新城,救援营开始先行撤离。所有步兵只携带着武器,另外每人一把铁镐,他们将一路行军一路把沿途屯堡扒光,救援营撤离两天后明军继续围攻盖州。当晚,步兵主力也开始陆续撤离,这几天明军攻城极有规律,都是日出攻城,日落歇息,所以第二天明军居然静悄悄的毫无动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惊疑不定的阿巴泰两个时辰后排出哨骑打探,整个明军大营空荡荡的哪里有人?只有多条野狗被绑在大鼓上,用后腿不停的敲击。
这几天阿巴泰派出的骑兵都是大败而回,打探消息的哨骑在盖州以南十里处被明军强力截杀,众将怀疑明军大举撤离会不会又是个圈套,引诱自己出城决战,等到阿巴泰汇总各路消息确定明军是真的撤退了,阿巴泰犹豫半天,派出五百马甲急急追击,终于在盖州以南八十里处追上了明军主力,负责断后的燧发枪第一营得到不少马匹,士兵把火铳架在马背上与阿穆拉对峙,阿穆拉兵少,也不敢主动撩拨,眼睁睁的看着明军主力大摇大摆的行军,但要阿穆拉空手而回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明军火器营交替掩护,徐徐退走,阿穆拉带着五百马甲一路护送,双方就这样相互戒备着一直走到永宁监附近,阿穆拉数次想拖慢明军撤退的速度,但派出去的马甲很是吃了一些亏,眼看永宁监沿途的明军越来越多,明军望着自己眼神越来越不怀好意,阿穆拉生怕又被明军设计反咬一口,只能叹息数声,怏怏而回。
随着右路和中路的东江各岛明军陆续收缩,崇祯七年的辽中战役落下帷幕,战前参谋司制定的计划大多达成,不仅重创复盖鞑子主力,阿济格所领正白旗牛录损失殆尽,汉军旗孔有德耿仲明双双被俘,乌真哈超全军覆灭,复州至海州一带的军屯麦田全部变成废墟,虽然没打下盖州让许多底层士兵有些埋怨,但通过教导司的说明很快便能让他们扭转想法,除了军事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政治上的收益同样惊人,首先是逼迫皇太极南掠半途而止,随着鞑奴退兵,朝廷开始清算大批作战不利的将领,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同总兵曹文诏,大同总督张宗衡和巡抚胡沾恩,曹文诏胆敢挑战鞑奴不是关键,关键是他大败而还,这让看重结果的崇祯帝无法忍受,目前崇祯帝已经指示兵部议罪,有消息称这三人将会是贬官充军的下场,又有山西巡抚吴鑫内普剑胗弥校珈醯刍乖谟淘ブ校还肟瘫《源芪内煌⒘率瑁Π甭盟逞畈üǎ肿肺拾⒓酶裣侣洌畈ǜ抢逞哺а钗脑姥核图父稣灼旒桌戮┕ィ杂诎⒓酶竦南侣湓蚴且煌迫恢钗脑蓝杂返赖姆缪苑缬锓滞獠宦F鹦渥雍退窃谔帘ㄉ洗蚱鹆死尢ǎ锌上驳热艘彩鞘栈衿姆幔读艘淮蠖讶送凡凰担炒懒瞬簧俚淖扯『臀镒省F溆喽鞯阂渤没鸫蚪伲畈患玫呐杀习恫尚┤瞬危孕┟ぃ衲暌材芄细龇誓炅耍孀怕盟尘率盗Σ欢系呐蛘停艚舭颜庑┦屏Π笤谝黄稹�
杨波在辽东棋盘里占了先手,但能不能保住主动进攻的局面。还要在磨盘城与皇太极一战,杨波几乎百分百肯定,皇太极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忍下这口气,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磨盘城的进度。
杨波回到复州还不及休息,把军务都交给了铁牛和何九。转身便来到羊官堡视察筑城进度。
八月艳阳高照,羊官堡的工地上人群如同蚂蚁一般密集,两个巨大的砖窑屹立在羊官堡左右一里处,两条黑龙笔直冲上天空,在这两个砖窑的周边全是被挖的坑坑洼洼的土坑,这是匠人就近取土所致,烧砖相对容易。几个妇女外加一个匠人每天能烧制万余块青砖出来,也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但柴火就全靠人工砍伐了,在出兵盖州后,磐石旅专门调了两个连在羊官堡附近的山头砍伐柴火,但还是跟不上消耗的进度,另外就是筑城所需的大块石料也要到三里之外的石山上开采,为了鼓舞众人的干劲。杨波亲自慰问过砍伐柴火的士兵,又去了石山视察,山头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百青壮在搬运开采下来的石料,把半个山头都堆满了,还有许多妇女在一面往石料上浇水,一面奋力的打磨。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砖窑边上还有数个小型石灰窑,烧制出来的石灰用来制作泥灰,听到大人视察,屯务司张峰进赶到砖窑迎接。
“大人请看!”张峰进自豪的指着磨盘城对杨波介绍道:“护城河已经挖掘完成。阔两丈,深八尺有余,等新城完工后引入海水,鞑子别说打下磨盘城,光越过这个护城河就得死多少人才够?”
听到张峰进自卖自夸,杨波身边众人都被逗得笑了起来,王小羽道:“老张,你也别吹,大明那座城池不坚固?大凌河城怎么样?没有能战的军队,坚城有什么用?”
杨波望着原来的羊官堡,半面新墙已经拔地而起,巨大的脚手架上站满了人,从下面望上去,正在砌墙叠砖的工人就像蚂蚁一般,杨波操刀设计的滑轮组派上了用场,可以把砖块水泥等快速的吊上城头使用,新墙把羊官堡的旧城墙包裹了进去,这座拔地而起的北墙周长约莫五里八十步,高约三丈多,城头的垛口还未包砖,根据草图全城有两千余个,新墙留了一道空隙,城门还没有安装,按照张峰进的设计,城门与城墙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侧的城墙外凸,棱堡性设计对于城门的防护大大加强,只要杨波在城头布防十几门投掷猛火油的臼炮,包管鞑子没有一辆盾车能靠近城门。
看到眼前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杨波一声不吭,众人被新城所震撼,都在兴高采烈的发表感想,但很快大伙儿都发现了杨波愁眉紧锁,张峰进忐忑不安,不知道大人为什么不满意?
“还是太慢了!”杨波摇头,毫不客气的说道。
张峰进愁眉苦脸,大人的要求未免不近人情,这筑城又不是搓泥巴,说建成就能建成的?要是急着赶工,这磨盘城的质量如何保证?
杨波道:“咱们这次动作大了一点,我接到塘报,皇太极八月初出关,也就是说鞑子已经在路上走了近十八天,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是新城不能在皇太极回来之前大致修建完毕,咱们用什么来抵挡八旗的猛攻?”
听到杨波的话,张峰进低下头,满脸通红。
杨波见张峰进惭愧,安慰道:“我也知道你们干的不错,但现在情况有变,咱们也要有应付的对策,这样吧,我就把刚才初步视察后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说说。”
张峰进连连点头,屯务司几个人围过来,有个大眼睛的女子还弄来了炭笔和纸张记录,众人把杨波围在中间,杨波再次享受了金三胖的待遇。
“首先是要加快包砖速度,人手没问题,士兵全部发动起来,每天两班轮流,白班从日出至夜半,夜班则反之,筑城一刻都不能停,至于那些俘虏给我往死里用,东西两个门暂时不用搞,其他城防设施也要同时进行,人够了,但怎么指挥他们干活就是们学问了,咱们可以考虑流水线的方式进行,什么叫流水线?唔,我想想,这么说吧,好比你们把这些工人分成十个组,包砖,砌墙,采石,打磨等等,流水线生产指的是每一个生产小队专注处理某一个对应的工作,刚才我看采石那边就很有问题,采石的很卖力,可打磨却拖慢了速度,导致石料堆在山头无法运送,打磨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