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鲁文化-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我死后,你们将我的角埋到东墙下,来年便会发芽、开花、结瓜。结瓜七七四十九天后,你们将瓜摘下来,等到金牛再次来到河边沐浴时,你们用瓜打湾中的金牛。打中之后,金牛就会被你们驯服,听从你们的使唤。”说完,老黄牛就断气了。
  夫妻二人按照黄牛所说,将牛角埋在东墙下,第二年东墙下果然长出一棵小苗。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苗渐渐长大、开花、结果。当花落结果后的第四十九天,老两口前去摘瓜,可是来到瓜藤前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瓜,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瓜藤上的瓜为什么没了呢?原来,当地有个地痞无赖在老黄牛临死前经过老两口的门口,听到了黄牛所说的话,知道用瓜可以制服金牛。为了得到金牛,拥有数不尽的钱财,地痞时刻注意老两口家的瓜藤。后来,他发现瓜藤真的结瓜了,便算好时间在结瓜第四十八天的晚上将瓜偷走了。地痞兴高采烈地拿着那个偷来的瓜,提前来到金牛出没的地方躲起来。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出现在天空,金牛再次来到水湾沐浴。地痞悄悄地靠近,把瓜投在了金牛的身上,看到瓜打中金牛,地痞高兴地跳了出来。哪知,由于那个瓜是提前偷摘的,还没有完全成熟,根本无法制服金牛。被激怒的金牛冲向地痞,将其抵死了。随后金牛化作一道金光向西北方跑去,从此再也没有来过。金牛没了,人们就把此地称为“牛亡庄”,后来认为“亡”字不吉利,又改成“牛旺庄”。
  七、徐福岛的传说
  徐福岛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原名大福岛。据清代的《即墨县志》记载:“徐福岛,县东南五十里,相传徐福求仙住地,故名。”也就是说,大福岛是因徐福出海而得名的。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25)
关于徐福(又叫徐芾,字君房,秦朝琅琊人)出海,《史记·封禅书》中写道:“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琅琊台
  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据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登上琅琊台,在琅琊居住了3个月。在此期间,方士徐福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山上均住有仙人,如果前往
  神山,可以求得不死神药。秦始皇相信徐福所言,并派他入海求仙。在此后的几年间,徐福花去了大量资费,却没有求得仙药。
  八年之后,秦始皇再次来到琅琊台,立即召见徐福询问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徐福听说秦始皇召见,害怕受到惩罚,便寻找借口道:“蓬莱仙药是能够得到的,只是因为海上有鲸鱼阻拦,始终无法上山求仙。所以,请皇上派遣善射者一同前往,将鲸鱼射杀,然后上山求得仙药。”没过几天,秦始皇梦见与人形海神相斗,于是请人解梦。占卜之人说:“真正的海神是见不到的,肯定是鲸鱼在作祟。现在皇上的祷祠都非常周到、恭谨,只要将恶神除去,善神就会来到。”
  听了占卜之人的话,再想起徐福的话,秦始皇决定亲自和徐福出海。于是,挑选了善射之人和捕巨鱼的工具,再带上数千名童男童女和各种工匠,乘多条大船从琅琊台出发北上。一路上,秦始皇命令善射者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杀兴风作浪的大鱼。可是,一直航行到荣成山也没有看到蛟龙和大鱼,船队只得又折返向西。当行至今天的山东烟台时,果然看到一条体积庞大的鱼。射手们齐心合力将其射杀后,秦始皇便往西行去。徐福则率领船队横渡渤海前往辽东半岛,然后前往朝鲜半岛,再横渡朝鲜海峡后到达日本,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东瀛。
  当年徐福出海的地点是崂山附近的大福岛,为了纪念他,后人便将“大福岛”更名为“徐福岛”。
  八、九龙山的传说
  九龙山位于曲阜城南,莲花山东侧,葫芦山以西,巍峨高大。山上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山下绿树红花、鸡犬相闻。关于九龙山,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小白龙在东海龙王的指派下负责莲花山区的降雨任务。他勤劳善良、从不偷懒,所以当地风调雨顺,收成非常好,百姓生活得很快乐。
  莲花山下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不但心灵手巧,而且医术高明。她经常上山采药,免费为乡亲治病,村民们尊称其为药姑。一天雨后,药姑又到山上采药,一不小心跌到山崖下,摔断了胳膊。此时,完成降雨任务的小白龙刚好经过,发现药姑受伤,便化作人形搭救,为她敷药疗伤。两人相识之后,经常在山上相见,逐渐产生了感情。
  小白龙爱上药姑的事情传到玉皇大帝那里,玉帝非常生气,当即将小白龙贬下界,并罚莲花山区干旱三年。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滴雨未降,莲花山区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在饥饿与干渴的双重折磨下不得不背井离乡,有些人甚至饿死、渴死。小白龙看到自己连累了乡亲们,非常伤心,也很自责。为拯救黎民百姓,他决定舍身取义,把自己的鲜血化作雨水。于是,他找来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向自己的腹部,鲜血顿时喷涌而出,小白龙倒在地上现出了原形。就在此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暴雨过后,平原上多了一座大山,山腰处还有一条两米多高的岩石带绕山一周,从远处看就像巨龙盘旋在山上。小白龙喷出的鲜血则变成一股清泉,泉水清澈甘甜,取之不尽。
  小白龙死后,深爱着他的药姑终身未嫁,将全部心思用在为民治病疗伤上。但遗憾的是,她行医一生,始终没有采集到白果(银杏)叶,贻误了许多治病的良机。于是,她效仿小白龙,一心想在死后化作白果树。玉帝被药姑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作法让她变成一棵白果树,永远生长于村里的庙旁。
  如今,关帝庙的东侧矗立着一棵树围约36米、高约30米的白果树,尽管此树扎根于山石土壤之中,却枝繁叶茂,当地百姓经常采摘树叶治疗疾病。据说,这棵白果树就是药姑的化身。
  九、药山的传说
  药山位于济南的西北部,北依黄河,南与北马鞍山相对,西为平畴沃野,海拔125米。药山共有九个山峰,好似形态各异的莲花,所以又有“九顶莲花山”之称。据史料记载:药山曾经是我国古代医圣扁鹊的采药地。元代于钦在《齐乘》中写道:“药山,出‘阳起石’,效极佳,可入药。”
  关于药山,如今还流传着二郎神担山的故事。很久以前,济南的北郊是一马平川。当时天上有十二个太阳,人间好似火炉,大量河流干涸、庄稼枯萎,百姓们处于死亡的边缘。后来,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便派二郎神去“捉拿”为非作歹的太阳。二郎神来到人间,用扁担挑起大山追赶太阳。每追上一个太阳,他就用一座大山将其压住。当二郎神挑着两座大山走到济南北郊时,感到有些疲劳,就放下担子小憩。哪知,当二郎神休息之后打算继续追赶太阳时,那两座大山竟然生了根。无奈之下,二郎神放弃两座保存完好的二郎庙大山,继续追赶太阳。但是,这两座大山好像有灵性,在二郎神走后不久就开始增长。随着大山一天天增长,附近的居民非常恐慌,许多人都离乡远走,生怕大山将众人压住。后来,大山“生长”的事情惊动了太上老君。他怕大山压盖山明水秀的济南,就围着两座大山撒丹药。从此,山不再增长,太上老君撒的丹药则在山上生根发芽,生长出半夏、柴胡、千头菊、远志、菌陈、生地等多种药材,两座大山也被人们称为南药山和北药山,合称“药山”。
  如今,药山不但盛产药材,还柏树参天、绿荫绵绵、泉水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山上都要举行山会(庙会)。届时,各地的百姓都前来参加,场面极为热闹,药山庙会由此成为济南的两大山会之一(另一庙会是千佛山庙会)。
  

第六章 齐鲁英杰(1)
齐鲁大地西有泰山,东临沧海,在海山豪隽之气的滋润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凝重的鲁文化和空灵的齐文化又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齐鲁英杰。一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充分显示出齐鲁英杰对人类社会的信心,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渴求。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出现了多位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为齐鲁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一、军事谋略家: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叫做管敬仲,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纪念馆
  管仲的祖辈本是齐国的官员,管仲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败,生活比较贫困。管仲聪明伶俐,自幼刻苦学习,长大后精通《诗》、《书》,通晓礼仪,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年轻人。但是由于家庭贫困,为了生计,管仲只得四处奔波,相继做过小本生意、养马、服兵役……在这段时间里,他到过许多地方,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
  管仲有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叫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曾经在一起经商。经商期间,每次赚了钱,管仲总会多拿一些。对于管仲的“贪财”之举,虽然别人议论纷纷,鲍叔牙却从不计较,反而替管仲申辩:管仲不是不讲友谊,也不是贪图金钱,而是家庭贫困,多拿一些钱我情愿。后来,管仲在服兵役期间曾多次从阵地逃跑回来,许多人都讥笑他,认为他胆小懦弱、贪生怕死。鲍叔牙听到后,再次替管仲解释:管仲并不怕死,只是因为他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老母亲没人供养。
  管仲非常感激鲍叔牙,曾多次为鲍叔牙办事,非但没有办成,反而给鲍叔牙带来很多伤害。人们都说管仲没有办事的本领,但鲍叔牙却依然替管仲辩解: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没有办成是因为机会没有成熟……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管仲曾多次对人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多年之后,管仲与鲍叔牙分别成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人均为齐襄公的儿子)的老师。
  后来,齐襄公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私通,并最终杀死了鲁桓公。此时,管仲和鲍叔牙都很有政治远见地预感到齐国将发生大乱,忙替自己的主子找出路。由于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所以管仲就保护着公子纠到鲁国躲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但卫国离齐国太遥远,于是鲍叔牙就护送公子小白到齐国的南邻莒国躲避。在躲避的同时,两人都在静观事态的发展。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由于齐襄公的一些举措损害了叔伯兄弟公孙无知的利益,公孙无知勾结大夫杀死了齐襄王,自立为国君。但是,没过一年,齐国的贵族又杀死了骄横跋扈的公孙无知,导致国中无君,国内一片混乱。在外避难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在得知国家正处于没有国君的境况后,都想尽快回国,以夺得国君的宝座。此时,齐国的贵族对新君的拥立也发生了分歧,分成了很多派别,其中以正卿高溪的势力最大。由于高溪与公子小白的关系较好,所以暗中派人前往莒国请公子小白回国继位。。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齐鲁英杰(2)
公子小白得到信息后,急忙与鲍叔牙分析国内形势,然后日夜兼程地往回赶。这时,公子纠也得到消息,在鲁庄公的帮助下也急忙赶往齐国。但他们发现公子小白已经提前出发,为了使公子纠先回到齐国当上国君,管仲决定中途射杀小白。管仲亲自领兵前去截击小白,并射中了小白。看着小白倒在战车上,管仲以为他已经被射死,便带人返回。没想到,管仲的箭并没有射死小白,而是射在了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非常聪明,趁机装死,以免有人再次暗杀自己。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小白抢先回国,并顺利登上王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在鲍叔牙等人的帮助下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依照齐桓公的意思,曾经射杀自己的管仲也必死无疑,但鲍叔牙劝说齐桓公:“管仲乃天下奇才,为了齐国的强盛,请忘掉旧怨,重用管仲。”在鲍叔牙的极力劝阻下,齐桓公打消了杀死管仲的念头,将他接回国,封为相,主持政事,使管仲的才华得以全面施展。
  管仲当上齐国的丞相后,为了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根据齐国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国家富强离不开经济。因此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主张废除齐国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从而提高了老百姓生产的积极性。此外,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并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齐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其次,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有好的管理措施。管仲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新划分、整顿行政区和管理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不同部门间还可以相互监督、制约,使得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
  再者,国家是否强盛的外在表现是有强盛的军事力量。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而且应“寓兵于农”,这样才能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与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于是,经过一番治理,组成了三军,每军为l万人,分别由国君和二位上卿统治,每年春秋进行狩猎,从而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管仲的改革措施得到推广后,齐国很快强盛起来。当时,由于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且中原各国都希望联合起来抗御戎狄侵扰,为了顺应形势,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尊王攘夷”。所谓的“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因为周王室虽然衰微,造成列国相互争战的局面,但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各国“首领”,只要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助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攘夷”是指领头伐夷,这里的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他们趁着中原各国争战之机不断入侵,对各国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如果齐国能领头伐夷,就能较为轻松地得到各国拥戴。
  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并在管仲的辅佐下北攻山戎,南征楚国,扶助王室,救邢存卫,主持会盟……最终成就一代霸业。管仲为齐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
  公元前645年,管仲身患重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并询问谁可以接替相位。这位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军事家回答:“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打算任用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他善恶分明,只要有人曾经做过错事,他就终身不忘,这样是无法辅佐朝政的。”齐桓公又问:“易牙可以吗?”管仲回答:“易牙不惜烹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毫无人性可言,不能为相。”管仲说完后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推荐为人忠厚、虚心好学、不忘公事的隰朋为相国。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病榻忠言,反而重用了易牙等人,结果酿出了一场大悲剧。桓公死后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七十天都无人收殓,以至于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

第六章 齐鲁英杰(3)
管仲生前不仅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还给后人留下了巨著——《管子》。在书中,管仲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治国思想,这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孔子曾说:“齐桓公能够成为诸侯霸主,全靠管仲的辅佐。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
  二、机智过人:晏婴
  晏子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有两大特点:一是个子矮小,“长不满六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七寸,不满六尺也就是大约140米左右;二是机智过人,善于随机应变。
  晏婴,字仲,谥号平,后人也称他为晏平仲,或尊称晏子。他生于春秋时齐国莱州夷维(今山东高密)的官宦之家,父亲晏弱是齐国的大夫。公元前556年,晏弱去世,长大成人的晏子继承父位当上了齐国的大夫。
  晏子之前,齐国曾有过两个杰出的政治家:一个是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一个是管仲。太公望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受封于齐,奠定了齐国的版图。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盟诸候,创造了煌煌大业,确立了齐国在“春秋五霸”中的首霸地位。
  晏子在担任齐国大夫时,相继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约公元前581年—前500年)。此时齐国已失去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