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陌刀战阵不仅仅可以打野战,还可以打巷战。打巷战的话,陌刀依然是不可匹敌。

    陌刀战阵开路,神挡杀神。佛挡弑佛,不可阻挡。

    攻占城门后,就再也没什么能阻挡唐军了,唐军如同涌动的海潮般涌入城里,进行一场屠杀。

    “大王,赶快逃吧。”有大臣一见唐军砍杀凶狠。落到唐军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提醒南天竺王一句。

    “逃。”南天竺王心想也对,绝不能落到唐军手里,还是逃出去的为好。

    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每个城门前,都有一队唐军在严阵以待。

    杨思勖既然打定主意要屠城,当然不会让他们逃走,派出唐军守住所有的城门是必然的。

    唐军入城后,大开杀戒,所过之处,一片赤红。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城里一片赤红。到处都是红色的,就没有不红的地儿。

    “哗哗。”鲜血顺着道路流淌,通过城门。流入护城河里,发出淙淙的流水声。没过多久,护城河就变成了红色。

    这是一场屠杀,一边倒的屠杀,整个战斗持续了半天就结束了。

    南天竺王和群臣被俘,押到杨思勖面前。

    他们胆颤心惊。脸色苍白,跪在地上乞命:“恳请唐军高抬贵手。饶我一条小命。”

    杨思勖骑在马背上,瞥了南天竺王一眼。冷冷的道:“砍了。”

    “饶命啊!饶命啊!”南天竺王一下子就尿了,想要求饶,却是没有机会了,唐军手起刀落,他就人头搬家了。

    他的人头在地上滚动,嘴巴张阖,仿佛想问问杨思勖,他都求饶了,为何还要杀他?

    “我说了要屠城,定要屠城!全砍了。”杨思勖没有丝毫怜惜之心,一声令下,唐军把群臣全给杀了。

    “开始屠城!”杨思勖淡淡的下达了屠城令。

    屠城,这种事儿很残酷,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命令,然而,杨思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如同这是家常便饭似的。

    南天竺百姓被赶了出来,一群群的集中在一起,唐军开始收割他们的生命了。

    唐军手里拿着一根木头,这是用来量身高的,超过这根木头者,都要死。

    大人,当然是不用量,直接杀了就是。

    要量的是小孩,一个接一个从木头下经过,没有木头高者,可以活命。超过木头者,必死无疑。

    “你出来。”一个唐军兵士指着一个身高只比木头稍高一点点的小孩喝道。

    “我只高一点点。”这个小孩吓得不轻。

    “一点点也是超过了。”唐军把他拖过来,手起刀落,斩杀当场。

    xxxxxxxxxx

    王舍城,王宫。

    李隆基正在处理公处,神情专注。

    “太子,不好了,不好了。”人精高力士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发生甚事了?”高力士胆识不凡,他如此惊惶,必是有天大的事情发生,李隆基猛的抬起头。

    “太子,杨思勖屠城了。他屠城了。”高力士额头上渗出冷汗。

    “屠城?”李隆基猛的跳起来,脸色大变。

    他是要立威没错,可也没想过要屠城,因为屠城太恐怖了。

    高力士叫嚷道:“屠城呀,这可是屠城呀。凡三尺以上者,皆被他斩杀。南天竺王城有数十万人,他这一次斩杀了二十多万呀。”

    “二十多万?”李隆基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李隆基尽管早就知道杨思勖是个狠人,却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之凶狠,竟然敢屠城,还是一次性屠杀二十多万。

    “快,叫张说他们前来商议。”李隆基的额头上都冒出冷汗了。

    二十多万条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尽管李隆基有屠尽突厥百万之众的经历,可眼下的天竺与突厥不同。突厥是人人皆兵,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战场,唐军是不得不屠尽百万之众。

    而天竺,百姓是百姓,军队是军队,这是分开的。李隆基可以屠尽天竺军队,要屠杀二十多万百姓,他还真狠不下这心。

第四十二章 治理天竺() 
“甚么?屠城?杨思勖屠城了?”张说赶来,得知杨思勖屠城的消息后,目瞪口呆。

    张说的胆识自是不用说的,只是屠城这事儿太过吓人了,就是以张说的胆识,也是心惊肉跳。

    “他真的屠城了?太子,你没骗我吧?”张说兀自不信。

    李隆基有些无语,摇摇头,道:“我也没有想到,杨思勖竟然敢屠城。我是要拿南天竺立威,只是想屠军而已,没想过屠城这事,他竟然敢做,真是好狗胆。”

    屠军,李隆基绝对敢干。屠城,李隆基未必敢干,因为心理负担太大了。

    屠军好说,那是军人,他们在战斗,杀掉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屠城就同了,杀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尽管是敌国的百姓,也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只有那种特别凶狠残暴之辈,才敢这么干。

    “他怎么敢屠城呢?”张说愣愣道。

    扪心自问,张说他肯定不敢下达屠城的命令。

    “张说,你说这事要如何处置?”李隆基的眉头拧着。

    “太子,屠城这事说起来吓人,也未必就不失为一妙法。”张说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着道:“我们进军天竺以来,太过顺利了,没能立威,若是能因此而立威,吓破天竺人的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嗯。”李隆基点头,道:“这要看这事传开后,天竺各地的反响了。”

    话刚落音,立时有人送来最新军报。

    李隆基接过一瞧,嘴巴张得老大。好一阵惊讶。

    “太子,何事?”张说忙问道。

    “还能有甚事,杨思勖屠城这事的影响来了。”李隆基把军报递给张说,道:“眼下看来,还不错。原本还有些人在零星的抵抗。听说了这事儿就一哄而散了,再也不敢闹事了。”

    唐军攻占天竺,这是初步控制。完全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不少地方还有零星的抵抗。杨思勖屠城的消息传开,这些势力再也不敢与唐军为敌。作了鸟兽散。

    “哦,有这好事?”张说接过军报一瞧,不由得笑道:“天竺人还是怕狠的。薛直屠军,虽然对天竺人有不错的威慑力,却远远不及杨思勖屠城。”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大食的东方总督优素福是一个狠人,凶狠残暴,嗜杀成性,他可以在呼罗珊一次性屠杀十二万人,这下好了,大唐也有一个狠人,优素福有对手了。太子。与大食大战,一定要把杨思勖派过去。他与优素福这个狠人遇到一起,一定会很精采。”

    优素福在呼罗珊的所作所为。早就给泥涅师打探明白了,李隆基他们自然是清楚。

    “也有道理。”李隆基点头,道:“狠人还得狠人来治。优素福凶狠残暴,嗜杀成性,遇到杨思勖这个狠人,看他还能有甚招?”

    “呵呵。”张说倒是颇为期待。发出一阵畅笑声。

    “不过,屠城这种事儿还是少干为妙。偶尔干上一次。还能有不错的威慑力。若是做得多了,就会激起仇恨。会让天竺百姓仇视我们。容杨思勖回来后,我要好好训斥他一顿。”李隆基眉头一挑,一脸严肃的道。

    “应该的。”张说也觉得应该敲打敲打杨思勖。

    “南天竺已灭,天竺已经被我们征服了,接下来就是治理的事了,你来得正好,我们好好商议。”李隆基招呼张说坐下。

    张说坐来,道:“太子,天竺可不比吐蕃,地域更广,口众更多,需要处理的事务更多,光靠我们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置好。以我之意,应当把宋璟调来,有他相帮,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吐蕃很小,而且口众少,要处理的政务不算太多。就是这样,李隆基他们也累了个够呛。而天竺的疆域比起吐蕃大得多,人口多得多,要处理的公务就更多了,要是不把宋璟调来,光靠李隆基和张说,会累死他们。

    “如此甚好。”李隆基大为赞成,道:“我要趁着向父皇报捷的良机,请父皇多派些官员前来天竺。”

    要想彻底控制住天竺,必须要大量的官员到来,不然的话,不可能做到,这是必然的。

    “太子,我们要先议出个章程来,容宋璟到来后,只需略加修改,就能处置了。”张说提议道。

    “不错。”李隆基赞赏的打量一眼张说。

    张说不愧是大才,什么事儿都想到头里去了。

    宋璟从吐蕃赶来,需要一些时间。李隆基他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议出个章程,拿出大方向。宋璟一到,只需要稍加合计,就能实施了。

    “张说,想必你已经深思熟虑了,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治理天竺?”李隆基道。

    “深思熟虑不敢说,只是有点想法。要是有不到之处,还请太子指正。”张说的开场白一完,直入主题,道:“天竺疆域辽阔,而又离大唐太远,大唐要想推行郡县制,难度比较大,不太可行。依我之意,还是靠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

    “你是说以夷治夷?”李隆基概括一句。

    “是这意思。”张说点点头,道:“用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我们大唐只需要控制这些治人的天竺人就可以了。”

    这办法和英国佬在印度干的事儿如出一辙,英国佬就是凭着这一办法,统治印度长达四个世纪。

    张说能提出这一办法,其才智非常了得。

    “详细说说。”李隆基道。

    “太子,依我之意,仍然可以在天竺设立国王。有了国王的虚名,行事就方便多了。”张说看得很深远,道:“为了防止天竺的势力过大,就要把天竺肢解。我们可以在天竺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

    天竺疆域很大,若仅仅是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国王的话,他们的实力不小,唐朝控制起来有些吃力。若是把天竺肢解,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每一个国王拥有的土地不大,口众不多,难以为祸,唐朝要控制就容易多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可行。”李隆基当即就准了。

    “为了更好的治理,这些国王又分属于不同的地方大臣。我们可以设立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分派五个能臣坐镇,他们只需要管理好国王就成。”张说的办法多的是。

    这类似于英国在印度推行的“总督”,总督不直接插手具体的治理事务,只需要管好国王就成了。

    当然,为了防止国王作乱。国王只是虚位,有名无实,真正的实权控制在这些大臣手里。这些大臣可以管理安排人手,就是绕过了国王。

    具体治理的人手由坐镇这里的大臣指派,这一招相当有威力,这些人一定会俯首听命。

    “至于驻军一事,我以为必须驻军,只是不能驻得太多。”张说眉头一挑。道:“大唐尽管口众多,可要是大量驻军在天竺,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依然得实行‘以夷治夷’之策。我们只需要在天竺驻守少量的军队,然后从吐蕃调人,让他们前来天竺驻守。”

    唐朝的口众不少,有三千七百多万,能够招募的军队不少。可是,也不能大量驻军天竺。因为那会使得唐朝的机动兵力变少,会让唐朝在战略上有些被动。而且。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以唐朝的强大。也难以胜任。

    把吐蕃人召集起来,训练他们,武装他们,要他们驻守天竺,就是一个好办法。

    唐朝只需要在天竺驻守少量的军队,充当核心就行了。这些唐军只需要威慑住吐蕃人,吐蕃人就得乖乖的听从号令,天竺也就在唐朝的控制之中。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吐蕃人一定会很开心。因为唐朝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吐蕃人驻守天竺,就会得到不错的军饷,比起他们在高山密林里放牧收入要高得多,吐蕃人一定会乐于干。

    “在这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天竺人,训练他们,武装他们,容我们以后征服了西域诸国,可以派他们前去驻守。”张说道。

    “啪!啪!啪!”李隆基轻轻击掌,大为赞赏,道:“张说,你提出了一个好主意!非常好的好主意!”

    用吐蕃人来镇守天竺,再用天竺人去镇守西域诸国,这就形成一个循环,环环相扣了。唐朝只需要威慑住源头的吐蕃人,就能让他们俯首帖耳。

    李隆基和张说拿出章程没多久,宋璟就风尘仆仆的赶来,三人再略加商议,听取了宋璟的建议,稍加修改,治理天竺的纲领就确定了。

    然后,就是实施的问题。

    天竺人中不乏有才干的人,只需要把他们选拔出来,让他们奔走,唐人在后面监督就行了。这治理事务,进行得相当的顺利。

    xxxxxxxx

    长安,大明宫。

    李旦正在处置公务,神情专注。

    “陛下,太子军报。”贾铭乐呵呵的前来,禀报道:“太子不负陛下厚望,已经征服了天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哈哈!”李旦这次没有任何怀疑,而是欣然接受,仰首向天,大笑不已,道:“朕复位没多久,就征服了吐蕃和天竺两国。贾铭,你说,朕之功业如何?”

    “陛下的功业快要赶上太宗皇上了。”贾铭忙凑趣。

    李旦复位时间不长,连灭两国,这是天大的功业,他不能不喜。贾铭一句凑趣的话让他倍儿欢喜,笑道:“赶上太宗皇上?还有些差距,虽然差得不多,毕竟还有差距。”

    唐太宗牛闪闪的皇帝,李旦虽然高兴,也不会自大到自以为可以赶上唐太宗。

第四十三章 一路向西() 
李旦的心情非常好,先是欢喜了一阵,又想显摆一番。

    “嗯,朕得把这事儿向娘说说,让娘也欢喜欢喜。”李旦这不是为了让武则天欢喜,而是要在武则天面前显摆显摆。

    任何一个儿子,若是有了得意事儿,都想向父母说说,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李旦虽是皇帝,也不例外。

    主意一打定,李旦赶去武则天的寝宫。

    没过多久,就到了武则天的寝宫,一瞧之下,他大为惊讶。

    只见武则天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看着地图,一动不动。李显和李重润父子,则是站在武则天左右两侧,陪着她看地图。

    武则天的眉头时而拧着,时而舒开。

    “老八,你来了?”武则天听见脚步声,扭头一瞧,只见李旦满脸喜色,点点头,道:“老八,可是三郎征服了天竺?”

    “娘,你又知道了?”李旦颇有点小郁闷,有如此一个聪明绝顶,见机明快的老娘,他连显摆的机会都没有。

    “你都写在脸上了,娘还能不知道?”武则天眉头舒开,脸上泛起笑容,赞道:“这个三郎,挺能折腾的啊,这么快就把天竺给征服了。好!不愧是我的孙子!”

    虽然李隆基逼迫武则天退位,但作为奶奶,李隆基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她不能不欢喜。

    武则天不仅欢喜,还非常自豪。

    “这么快?”李显有些不太相信。

    “三郎这小子特别能折腾,快点有何好奇的?”武则天却是不以为奇,淡淡的道:“天竺与吐蕃不同。征服天竺没甚好欢喜的。”

    “呃。”李旦脸上的笑容消失。

    以他想来,征服天竺是天大之喜,武则天竟然说这没什么好欢喜的,这不是扫他的兴么?

    要是换个人,他一定会发火。可这是他老娘武则天说的。他有火也不能发,只能自个儿忍着。

    “老八,你一定在想,娘是不是扫了你的兴?”知子莫若母,武则天这个聪明的老娘一瞧便知李旦心里的想法。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李旦哪会承认。

    “征服天竺固然是喜事。却不如征服吐蕃可喜,为何?”武则天自答自问,道:“天竺固然疆域辽阔,口众多,物产丰饶。然而,从吐蕃出发,征服天竺有着太多的便利,征服天竺是情理中的事儿。”

    说到这里,喘口气,接着道:“反而是征服吐蕃更难,因为吐蕃地处高山密林,易守难攻。就是秦皇汉武,还有太宗皇上,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皇都无能为力。三郎能征服吐蕃。既是三郎了得,又是侥幸。说是侥幸,是因为都松芒布结亲征,给了三郎良机。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任凭三郎了得,也是莫想征服吐蕃。”

    这话非常在理。因为吐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险要,易守难攻。尽管华夏有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牛哄哄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李隆基也不可能征服吐蕃。就算李隆基在大非川把吐蕃军队重创,哪怕吐蕃伤亡再惨重,只要都松芒布结还在,就能守住积石山。

    李隆基能够征服吐蕃,确属侥幸。

    “尽管征服吐蕃是侥幸之举,然而,若无三郎的了得,抓住良机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