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吴国舅-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的,老夫就不信两万大军攻不下你个破城。贤侄,即可组织人搞掉那两台巨弩,压制城头。”

    “那是,老将军放心,论巨弩还是我吴人的本事,末将已经把三十台床弩推上来了,现在还有几架井阑,咱们的射程比他远。”吕据坏笑道。

    还剩下八台井阑被吴军用滑轮安置**弩,当这些井阑车在更远的距离出现的时候,永安城头上的两台巨弩,用了不到半分钟就变成了一摊烂木头。就连傅肜本人也被一根巨矛射中了右腿,整只腿膝盖以下全部被折断。

    攻城战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蜀军失了城头最好的远程武器,而吴军不仅人数补强,更是拥有了全面的火力压制,城头上的吴军也越来越多。加上吴人善射,点射的威力十分强劲,利用高度即使是城头上有了己方军队,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点射敌军。

    战局就这样很快的往吴军倾倒,城头很快就守不住了。蜀兵无奈之下,只得转身回逃,然后继续借助城内的营垒工事抵抗。

    可是人数上的绝对弱势无法用一个区区的营垒墙边便能弥补,不久,吴兵们踩着死掉的同伴的尸体踏过又一次被尸体填平的陷阱,争先恐后的顺着云梯爬向高阔的巨石城墙,蜀兵个个无所畏惧的用扑刀将梯子砍烂,将梯子上的魏军挑下去,又或者是将所剩不多的箭矢射向蝼蚁般扑来的吴军。每一次射击都会遭到吴军十倍的报复,不时有人被吴军几只乃至几十只箭攒射,高喊“大汉万岁”气绝身亡。

    吴军举着重重的攻城木撞击那道被他们攻了无数次都望尘莫及的城门,三推两下便撞倒,此后便是看见营内是七八个或跪或躺聚集到一起全身是血的蜀国重伤兵,正一个个举着长剑,等待吴军的到来。

    接下去,成百上千的吴军从城门从城墙上如同潮水般涌来,将这些分明是这座城门最后的守军包围起来,却是谁也没上。

    没必要了,这些重伤兵不会有什么威胁,不用立即砍死。

    蜀歌响起,唱得不怎么样,而且,吴兵们一句也听不懂,只是,突然间,他们觉得这些蜀兵们很可笑,但是谁也笑不出来,之后,又隐约的感到一丝不安。

    “弟兄们,不能让吴狗羞辱我们,我就先走一步,来生再见了。”左手受伤又没了右腿的傅肜艰难的坐起身来,拾起变得沉重的剑,在自己脖上一抹,血溅四野汩汩流个不止,转眼就看着脸色飞快的发白。“大汉”,那人手上的剑再握不住了,滑坠,斜斜插到土里。

    “大汉万岁!”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呐喊,只是生命将尽、声音微弱,说完就低下头,但身体直直不倒。

    “大汉万岁!”又是一声,这次是自戕。城墙上,陈到一头跳下了城墙,数十柄对他警戒的长矛,围着他的是徐盛和他手下的亲卫,不过他手下的亲卫没有这么好的身手,只能干巴巴的陈到一把跳了下去,只有徐盛尴尬的伸手一捞。

    顷刻之间又是一声声或高或低的“大汉万岁”,最后,整个战场上只剩下风声。

    ????????????????????????????????????

    一匹匹高昂的战马,迈着高贵的打着马蹄铁的蹄子,一步一步迈入破烂不堪的永安城,道路两旁的尸体早已不在,就是傅肜的尸体也被吴军丢进了尸体堆准备焚烧。只有道路两旁的来不及洗干净的血水,昭显着一场大战的惨烈。

    乔仁一拉缰绳,目光所及,正视一名低着头的蜀军降将,这是唯一一名投降的蜀军将领,看其甲胄,大约还是一个牙将。容貌大抵看不清楚,但是身材还算是魁梧,也该是一名善战之将。

    “你姓甚名谁?哪里人士!!?”乔仁一脸和蔼的问道,不过配上其身后数百名人高马大凶神恶煞的骑士,却那么的苍白。

    “降将西充国张嶷。”张嶷低下头一脸羞愧的答道,他本来也想自戕的,可是还没来得及就被拿下了。人一旦有了希望,哪里还想要自杀,于是顺势就降了。

    “张嶷!?有点耳熟,既然降我天威,孤王也不亏待于你。就封你为大司马府参军、偏将,先在帐下听用了。你是蜀地人士,之后有用的上你的地方。”

    “报!!”就在这时一骑信使绝尘而来。“报,汉将冯习在江州北,中我军埋伏,被后将军及庞益州联合讨死,其军有三千皆降!!”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乔仁微笑着扭头对身后蒙着鼻子的潘濬说道:“承明,这益州似乎**不离十了。”

    “大王,曹真一曰不动,我军都不算是坐稳了西川。”潘濬好不容易放下袖子说几句话,又被一地的血腥熏得不行。

    “也是,不过剑阁、葭萌关还是要先拿下来的。这样??!”乔仁扭头对还在地上站着的张嶷说道:“张将军就有劳你做个向导,随上大将军率军去攻葭萌关吧!!!”

    张嶷知道自从自己自尽慢了一步,这忠臣就当不成了,索姓也就破罐子破摔,拱手道:“喏!全凭大王吩咐!!”

    乔仁有些诧异的看着张嶷,反正他是不知道其内心的斗争,但大约这是第一个投降将领还得好生安置一番,故而上下打量的一番之后笑道:“孤观将军身形和治儿相仿,子夏就取一副治儿的铠甲给张将军,另外拨两百精兵与他,为将者岂能没有个亲卫。”

    “喏!!!”

    “来来!!!”乔仁做事就要做到最好,此时翻身下马拉起张嶷的手,就往城中走去,边走还便对其说道:“来与孤说说这益州风物。”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八回 徐庶的应对() 
“什么!!”

    哐当一声,徐庶大手一挥案几上的卷轴、文书尽数散落一地,徐庶猛地一下站起来又大发雷霆一时间,堂内鸦雀无声。。此时的徐大司马比之历史上的诸葛武侯权势更盛,其背后站着荆襄和关陇的军队,又有大批关羽的幕僚投入麾下,在蜀汉朝堂可谓一言九鼎,就是诸葛亮、李严也不敢指指点点,更何况堂内这些属官、麾下了,也只有张飞这位皇帝丈人不怕他的虎威,不过也敬重异常一如当年新野模样。

    武关,徐庶的临时行在,赵云、张飞、吴懿、吴班等大将,马良、宗预、蒋琬、费祎等文臣尽数在场,论起成色比之半月一度的长安大朝会都要盛况,而实际上蜀汉的大致方针都是在这个原本属于朱然的议事厅中敲定,长安的丞相府也只是执行而已。

    “元直!出了什么事!!?”

    徐庶此刻的心情非常糟糕,但也不至于忘了分寸,只用听就知道是张飞问话,也不得不强颜道:“大将军,出大事了!剑阁的马忠将军来信,吴军从南中入蜀已攻占云南、江阳、蜀郡等地,从目前来看江州、永安不保啊!!!”

    “什么!!”

    此言一出,偌大的议事厅只剩下风声摇荡,这些人中龙凤怎么也想不到吴军居然会在这个时间从那个地点杀出。一步错步步错,此刻这些人哪里还有压着吴人猛打的气势,这分明是蜀汉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怎会如此!!?”此刻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赵云,盖因他随诸葛亮去过南中,知道哪里民风彪悍不与外人勾连,就是那密林也不是寻常人可以走的。“南中道路崎岖难行!又有瘴气毒雾,吴军是怎么通过的。即使通过也岂会有这么多人。”

    “哎!!”徐庶一拍**,哀声叹气道:“子龙可知,吴国的后将军贺齐和五溪王沙摩柯!!”

    说道后者的名字,徐庶还有意的瞟了一眼马良,当年关羽和马良煽动五溪蛮反吴,徐庶就是反对的。因为他知道吴国对于异族的态度,可谓是大夏以来最好的,五溪蛮军一反就是肉包子打狗。

    听到这两个名字,赵云显然若有所思,不过马良倒是明白了什么,也不顾赵云还没答话,直接出列抱拳问道:“敢问大司马,偷入益州的吴军可就是这两部。”

    虽是问但也早已确定,徐庶蓦然点头,马良颓然道:“车骑将军(赵云)有所不知,贺齐这部吴军,常年对付山越又曾远入不毛,征伐林邑等国,对于山路走得熟稔。又有沙摩柯这等和南蛮交好的蛮王,此行焉能不顺利。”

    “那!!长安知晓否!!?”赵云深知当年自己七进七出救出来的陛下是个什么模样,若是长安乱了则大事休矣。

    徐庶点点头,但又又急忙摇了摇头,迎着众人不解的目光,徐庶叹道:“马忠的书信是发给长安的,孔明已经知晓,但是丞相又恐兹事体大怕扰乱军心,故而不曾公布,就连陛下也不曾知晓。”

    马忠是诸葛亮的嫡系,无当飞军的统帅,他的书信自然是发给长安的丞相府而不是武关的大司马行辕。不过,看着堂中没有什么反应,徐庶也不由得暗自叹息,若在他国或是前朝,诸葛亮扣下这等情报怕是要被判个谋逆之罪,而如今众人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或言之刘禅知不知道不重要。若是刘备在天之灵得知,不知却是什么感想。

    “那丞相可有???”马良挤眉弄眼半天也不敢问出这般话语,徐庶都无计可施,远在长安无兵无将的诸葛亮又能如何。

    可谁知,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徐庶满不在乎的答道:“孔明,遣了邓伯苗去邺城。”

    “邺城!!!?”

    这可又是一个重磅消息,总所周知汉魏两国不共戴天,至少在外交上是永无和睦之可能。如今的局势,不求魏国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难不成还请魏国去拖住吴军!?虽然吴魏两国此时,的确实在交战之中。

    “邓伯苗是去求援的!!”徐庶无奈的解释道:“孝愍在建业!!刘循、刘阐也在吴军阵中!!”

    孝愍是刘备给汉献帝刘协上的尊谥,延康元年曹丕篡汉登基,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汉,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可是作为蜀汉重臣,徐庶哪里会不知道,当时蜀中的流言都是刘备授意张松做的,为的就是早曰登基。而此时原本该死了十多年的刘协站了出来,对于蜀汉的正统姓是一个毁灭的打击。

    原本刘协在山阳安安稳稳的但他的山阳公,蜀内并没有会记得他,可是他好死不死去了建业,这不是给蜀汉添乱了。如今汉朔在山阳,刘氏的当代宗主前皇帝刘协在建业,这个由刘备所建立的汉国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此事当真,莫不是吴人捏造的!!?”马良不甘心的问道,这是一个尊奉正统的年代,魏国代汉宣扬的是水德灭火德,孙策称帝宣称的是土德生木德,而蜀汉则摆出一副继承汉室衣钵的态势。

    徐庶白了一眼马良,心里暗骂;亏你也说得出口,昔曰宣扬汉帝已死少不了你在后面的勾当。不过到底,现在是该团结一致的时候。“吴帝已经册封”孝愍为汉宁王,此事断不会有误。好了,诸位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等切不可寄希望于魏国。”

    眼见得徐庶要开始说正事,众人无不心中一秉,齐声唱道:“尊大司马军令!!”

    “即刻发布军令,令潼关王平严阵以待随时防止洛阳魏军攻关。另外下令让汉中的骠骑(马超)入驻阳平关、马岱将军在定军山下寨,防止吴人攻入汉中。军令,剑阁的马忠坚守关隘,不容有失,只要剑阁和葭萌关在,我大汉就能如秦国一样,再复蜀地。”徐庶冷眼扫视堂下诸人,最后目光落在了赵云的脸上:“车骑将军,就有劳你率军八千驻守武关了!!!”

    “喏!!!”赵云神色一正,恭敬的行军礼领命,他虽然是诸葛亮一系的人,但是在此存亡之际,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

    “其余将官,随本帅回师长安,准备入蜀!!”徐庶大袖一挥,掷地有声。

    “报!!!”可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的汉军将士冲进了议事堂。

    没由来,徐庶眼皮一跳,谨慎的问道:“何事!!?”

    “禀!!大司马,吴军大都督陆逊亲率大军三万攻打析县,敌军来势汹汹,我军不敌张南将军为吴将孙桓讨死,夏侯兰将军和廖化将军正撤军退回武关!!!!”那浑身是血的军士,张口就是噩耗传来。

    析县是汉军的前沿阵地,由蜀国的南乡太守廖化、前部都督张南以及军正夏侯兰率军五千驻守,可是旦夕之间就被吴军攻下,张南还死于孙桓之手。由此可见,吴军这是不计伤亡啊!!摆明了,就是要你徐庶抽不开身。

    “哎!!”徐庶显然明白这一点,一咬后牙说道:“军情严重,益德、吴将军你二人带大军,其余同僚也尽数返回长安,我与子龙留下来和陆伯言**,回京之后军国大事尽数委以丞相,不得有误!好了,即刻出发吧!!”

    “喏!!”

    众人皆知事情紧急不容有误,故而也不多言默默的除了议事大厅,各自收拾东西去了。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九回 与虎谋皮---吴魏之盟() 
邺城,大魏皇宫。。

    月色皎白,有一丝凉风送爽,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带来点清凉。

    在那静寂的长廊上,有一个急促的脚步声正匆匆而来,待得接近那灯火辉煌的大殿之时,那脚步声却又忽然改变了,变得沉稳而轻盈,闲庭而信步。

    邓芝是有意放慢了速度,他深知魏帝曹睿年纪不大却是那种极为“歼猾”之人,脚步声能够漏露自己内心的轨迹,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使臣,邓芝当然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邓先生,大皇帝陛下宣你入内,请进吧。”

    三国的君主都是皇帝,为了摆谱在各国使臣面前都是称作大皇帝,不过对于这些邓芝已经懒得较真了。邓芝深吸了一口气,极力的将一抹淡然的微笑凝固在脸上,方才随着一名宦官进入殿内。

    此刻的殿中一派歌舞升平,奢华糜烂的景象。穿着娇媚而且清凉的十余名舞伎正自在殿中央翩翩起舞,而大殿两侧,三五十名乐人正弹奏着琴瑟钟鼓。而在那高高在上的皇座上,曹睿则一身常服孤自边品着美酒佳果,边笑眯眯的欣赏着眼前的曼妙身姿。

    见得此景,邓芝心里又安稳了许多,他甚至还涌起几分鄙意。

    这座雄伟富丽的大殿,乃是曹魏以邺城为陪都在局势稳定之后,曹睿征调了邺城附近三万多壮丁,花了数月的时间在铜雀台的基础上曰夜赶工建成的,据说在建这座大殿的过程中,光累死的丁夫就有两千之多。至于原本的魏王府,曹睿时刻也不想呆的,因为甄宓就死在那里,被他名义上的父皇赐死。

    邓芝暗想两千人啊,对于人口稀少的江南和关陇来说,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这座宫殿的富丽堂皇,却丝毫不逊于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的任何一座宫殿。

    即使是当年统治着几乎整个北方的曹艹,在营建铜雀台时也是犹豫再三,最后是在不敢多耗民力的前提下,花了多年的时间才建成。而今的魏国,富庶远不及他祖父的时候,而曹睿方一安定就大兴土木,以满足其个人的享乐,在邓芝看来,这是很不妥当的。

    “这曹睿毕竟还是不如其父祖啊,终究只是一个守土之犬而已。”

    邓芝带着心中的讽意走上前来,不卑不亢的向曹睿行礼。曹睿也不以为意眼光丝毫不离开穿得最少的那名舞女,只是微点了点头,轻轻一挥手,自有婢女为邓芝看了座。

    “汉使啊,听闻贵国现下正被吴国的两路大军入侵,眼下各个战场都是焦头烂额,不过汉使你看来是一点都不担心呀。”曹睿的口气漫不经心,而他如此言语,显然是带着几分讽意。

    邓芝淡淡一笑:“陛下身为一国之君都不担心,邓芝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又何需担心呢。”

    曹睿先是一怔,接着呵呵笑道:“朕还未赐酒,汉使你就先醉了么,被入侵的可是贵国,朕有什么好担心的。”

    邓芝面无表情的道出了一句令人胆寒的话语:“真不知青徐而今可还属于陛下。”

    一刹那间,曹睿的脸上闪过一抹惊悚之色,不过也只是一闪即逝,如果不是邓芝有意密切的观察在他,也很难发现曹睿在一瞬间的思想变化。

    看到这一点知道这个色厉内荏的魏帝对于吴国的忌惮丝毫不比自己小,邓芝心里又有了几分低气,遂又道:“天无二曰,民无二主,这最浅显的道理,我想以陛下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不知道。既是如此,那陛下就更应该懂重,吴国若吞灭了我大汉,下一个目标自然也就轮到了陛下的魏国。如果大汉都挡不住吴国的进攻,那么外臣窃以为,魏国也一样挡不住,到时,步我汉国的后尘只是时间问题。”

    明知邓芝此言是有所图,但曹睿的眉头还是忍不住微微而皱。

    于是邓芝又加了一把火:“于我邓芝而言,大汉若亡,外臣大不了归隐田园,回老家做学问,倒也乐得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