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英来楚国的时候,彭双就交代了金陵茶社的内幕。只是刚到金陵就救了马云,然后就住进了驿站。李唐外松内紧,每次出门都有探子盯着。马云他们正在暗暗商量别的对策,没想到紫英在周府居然碰到了茶社的老板。有周府这个大招牌照着,略施小计,终于和金陵茶社接上了头。

只是茶社起步晚,虽然发展快,可是成就也不大,李唐机密的东西,一个打探不到。但对于困守于驿站,不知世间变换的马云他们来说,那些情报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主要的就两条。

第一条,就是关于李唐出兵闽中的。朱文进在福州叛乱,杀尽福州王氏子弟,在建州的王延政不得已,自降帝号,向李唐称臣请兵。李唐这边还没商量好到底是谁挂帅出兵,那边朱文进居然被部下杀死,投降了王延政。王延政大喜过望。就想通知李璟,“咱哥们事情已经办完了,兄弟你就继续休息吧,呵呵,谢谢哈。”结果,李璟不干了,他却不发兵讨伐朱文进,而是直接讨伐王延政,说王延政是篡了他二十八哥王延义的江山,得位不正。李璟作为正义的化身,五代的“希曼”,不仅要讨伐朱文进,还要先讨伐叛贼王延政。现在唐军和闽军正在建州大战。另外,还有王继昌闻讯要逃离金陵,没想到居然被发现,现在已经被软禁了起来。

这第二条,是关于驸马的。说是李璟本来是有意将明乐公主嫁给元老重臣宋齐丘的小儿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改了注意,又把明乐公主给改嫁给马云了。现在市面小民,都在窃窃议论这个香艳故事。

这两条情报虽然用处不大,可也解开了马云心中的一些困惑。

王继昌因为林仁肇跳出来救马云,而被唐兵发现,没能趁乱逃走。联想到王继昌是个疑心很重的人,所以,马云有心结好林仁肇,当下,他就和赵普一商量,准备去看看王继昌。不过,赵普却劝道:“王爷,我当时不是派人去看了吗?林仁肇林兄,还好好的,现在王继昌被李唐软禁,我们去看,难免会有瓜田李下的嫌疑。而且,我看王继昌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当时王爷您只是敬了林仁肇一杯酒,那王继昌脸色就有点难看,现在我们要是专门在跑去感谢,岂不是反而害了林仁肇了吗?毕竟,要不是林仁肇跑出来救了我们,说不定王继昌就在妙因寺趁乱甩开盯梢的,现在早跑回闽中了”

“可是……”马云有些不放心,那个林仁肇可是个猛人啊。历史上的林仁肇,可是李唐的高官。李唐一旦打败了王延政,平定了闽中,那么肯定会在闽中启用一些人才的。想林仁肇这样官职不高的人,很容易就被李唐给搜刮走的。马云看了一眼赵普,心道:我连自己大舅子的首席谋士都给弄到了荆南,这个林仁肇,既然见到了,可不能白白便宜了李煜这个小舅子。

马云犹豫了一下,直接说道:“赵兄,实不相瞒,我早就听说这个林仁肇见识不凡,善于打仗,只不过不太会做人罢了。而我们荆南正缺将领,所以我想把他给弄回荆南来。”

赵普微微一笑,心中释然了,他本就觉得奇怪,王爷怎么会突然对一个充其量是侍卫队长的人,如此礼敬呢?原来,王爷早就调查过这个人。林仁肇这么个无名小卒,王爷都了解,那么……

赵普微头略皱了皱,突然眼睛一亮,说道:“王爷,要想得到林仁肇,办法很多。现在王继昌被软禁,从王继昌手里要林仁肇,然而会引起冯延巳他们的怀疑。不如我代表王爷去一趟王继昌的住所,挑拨一二,以王继昌的性格,必然会对林仁肇下狠手,到时候,我们直接以‘保护救命恩人’的名义,去找冯延巳要人,把林仁肇给抢出来。依现在这个情况,冯延巳不会因为一个小卒,而影响我们的关系。王爷,记的了林仁肇,还全了自己的仁义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赵兄,妙计啊。”马云由衷的赞道。

正在这个时候,李二狗在门外说道:“秉王爷,外面有个李唐的小王爷求见。”

马云和赵普对视一眼,莫非是冯延巳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吗?不对呀,那不可能会来一个王爷啊。

“姐夫,你在吗?”一个稚嫩的童声在屋外响起。

居然是李煜来了。

正文 第105章 幽会

灰瓦青墙的金陵大街上,各种店铺林立的分布着,或是酒肆、或是茶楼、或是胭脂铺、或是裁缝铺,街角处偶尔还有一二算命的先生,为芸芸众生指点迷津。雨后初晴,许是受到道路泥泞的影响,街上的行人倒也不多。那些店铺的伙计们,有些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空洞的望着大街,有些干脆附在桌子上小憩一下。

宁静的气氛,忽的被一阵马蹄声打破了。李唐立国南方,马匹往往只能军中才有。骑马对于金陵百姓来说,那完全是一种奢望。能骑马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功勋国戚。那些无聊的伙计们不由得伸出头来,向街上探望。

这是一个四骏的马车,车头坐着一个国字脸、身材魁梧的汉子,正手持马鞭,赶着车,他身后是一个淡紫色四轮车厢,车厢四角雕着龙凤木檐,檐下还垂着一缕黄辑红丝穗带,随风飘浮,煞是好看。车厢右侧的垂帘半开,里面隐隐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七八岁的孩童,一个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李煜到了驿站,就强拉着马云,要他陪自己玩。而玩的地方却是一个名叫青云观的皇家道观。七八岁的小孩正是固执调皮的时候,仍马云怎么说,李煜就是不干,一定要他来这个青云观来玩。推诿不过,马云就硬着头皮,和李煜同坐一车,赶往青云观,看看这小家伙到底想做什么?哪有游玩去什么道观的。

随意瞄了几眼街上的人物,马云笑着问道:“从嘉,青云观你去过了没?”

感觉马云的口气有点轻视他,李煜小孩脾气儿,挺起胸膛,不屑的看了眼马云,说道:“我当然去过,每年还去好几次呢,哪地方我熟的不行了。”

马云暗自一笑,却诧异的问道:“哪那里一定有什么特别好玩儿的东西了,是不是养着什么动物呀?”

李煜眼睛忽的一亮,又忽而暗了下去,一脸可惜的说道:“过去,我倒是在那里麻烦静安道兄,给我养了只小白鼠,可惜后来被清宁大师给发现了,然后放生了,哎,真是可惜了。”

“从嘉,哪青云观现在是不是有了新的好玩儿的东西了?”

李煜似觉得马云有些啰嗦,白了一眼他,说道:“能有什么,哪地方我去过百八十遍了,哪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哪我们去哪里……”

李煜烦躁的说道:“让你去你就去嘛,哪里面有人……”忽的,他警惕的看了眼马云,住了嘴。

有人要见我?莫非是李璟?不对呀,如果是李璟的话,他怎么会派李煜上门来请我呢?

于是,马云心思一动,天南地北的说了起来,他别的不讲,单讲各地好玩的东西,李煜果然被挑动了起来,可惜,这家伙非常没素质,压根就不知道“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的道理,东西照拿,嘴风却一点都不漏。

就这么闲谈之间,很快就来到了青云观,下了马车一看,来的地方竟然是青云观的侧门。这皇家的道观确实不一样,九曲回廊一边的照墙上,刻得都是些道家的典故,人物栩栩如生,许多都是马云闻所未闻的事物,正要驻足细看。李煜却不耐烦的拉着他,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看了几百遍了,走吧,有人还在等着我们呢?”

马云无奈跟着他穿过回廊,越过院子,直奔三清大殿而去,一路上,遇到许多小道童,那些人见了李煜连忙低头施礼,等他们头抬起来的时候,李煜已经拉着马云跑的老远去了。

究竟是谁呢?

好容易来到了三清殿前,入口在意个两米来高的石台之上,两侧和正面个石阶,台子上面放着一个青黄色大鼎,青烟袅袅,檀香味儿四溢。

殿门口处站立的竟不是道童,而是两个穿着宫衣的侍女,殿中供奉的自然是三清真人,香案之前,蒲团之上,跪着一个披着明黄色披风的女子,似在祈祷着什么。

“姐姐,我把姐夫给带来了。”李煜放开马云的手,连蹿带蹦的跑到那女子身旁表功去了:“姐姐,你答应我的事情,要做到啊。”

马云一愣,怪不得这小子今天这么积极呢?原来是得了好处。

在蒲团上正虔诚祷告的明乐公主,身子忽的一抖,连忙站了起来,她起身过猛,身子微倾,连忙退了一步稳住身子,正要回身,却不知想到了什么,慢慢的转过了身子。她站起来极快,转身却极慢,这么的不和谐,让马云也猜不透她心中的想法。

她穿着紫红色对襟的小袄,下面是青色大摆碎花裙,一个红色绣花鞋子,从垂地的裙摆间漏了出来。她见马云愣愣的看着他,心中一甜,脸上一红,连忙露出来的脚,又缩了回去。

自洪州一别,又是十多日未见。

“你俩为什么不说话呀?”李煜纳闷的问道。

明乐公主神色一窘,问道:“听说王爷遇刺,伤势可好了些。”

马云的伤主要不在背上,而在胯下。这事她也知道,话刚出口,她就立马醒悟了过来,目光闪烁竟在也不敢看马云一眼,眉目之间透出浓浓的窘涩之意。

马云含糊的说道:“已经好了。多谢公主挂怀。”

说完之后,又是一阵的尴尬。

李煜左看右看,奇怪的说道:“姐姐,你在宫里不是整天念叨着他吗?怎么见了面都不说话呀。”

明乐两颊发烫,满脸通红,小女儿的心事,在未来夫君的面前,被幼弟毫无遮拦的说了出来,这情何以堪。

她又羞又恼,急声道:“从嘉!休得胡说。”点漆般的眸子,不由自主的瞥了一眼马云,还好,他的神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心里,却有一丝淡淡失落。忽的,她发觉马云也望向了她,连忙将目光一走,心如鹿撞,再也不敢将目光移过去。

马云笑着对李煜说道:“从嘉,你先去外面玩会儿,我有些话和公主说。”

“外面能有什么好玩的呀,我还是陪着你们吧。”李煜说道。

“从嘉再不出去,我就告诉父王,你偷偷在宫中饲养宠物的事儿。”明乐威胁道。

李煜撇了撇嘴,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出去,嘴里还喃喃说道:“看来三叔说的是对的,一男一女呆在一起,肯定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听了这话,马云只是讪讪一笑,明乐狠狠瞪了一眼李煜,脸色更红了,想说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公主,这是来上香的吗?”两人呆了半晌,马云终于问出了一句俗不可耐,一般人都懒得回答的话来。

“是啊,我是来许……还愿来的。”见李煜出去了,明乐的神态总算回复了些,轻声说道:“王爷,你就叫我慧文吧,叫公主岂不是生分了些。”说道最后,声音细小的几不可闻,但毕竟还是说了出来。

马云诧异的看了眼明乐,这个女子在人前,和人后,居然如此的不同。人前那么害羞,人后居然胆子还颇大。

马云还没说话,明乐又想想到了什么一样,回身弯腰,香案的垂帘,从下面拿出来一个紫红色檀木食匣,说道:“听说王爷被刺,我……我就学了些煲汤的方法,在宫中试了几次,只是不能送给你吃。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你来尝一尝吧。”说着看了看空荡荡的大殿,没有什么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她神情便又有些窘迫。

马云一笑,做到进来,坐在一个蒲团上说道:“我们就席地而坐吧。”

明乐乖巧的做了下来,将食匣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青花大肚罐,又拿出一个鎏金边的白玉般的小瓷碗,盛了一碗,递给了马云。

一股清香味儿,扑鼻而来。马云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正要说话,明乐就问道:“味道怎么样?我用的葛粉勾芡,放了些枸杞、鹿茸之类的东西。”

又是补肾的!

马云笑道:“味道挺好的,难为你是天之骄女,居然还为我素手调羹。”

“深院谁家待嫁娘;穿针引线绣工忙。惹蝶枝头三对半;争看;一江春水戏鸳鸯。见有人来衣袖挡;羞望;依栏假做吻花香。玉指纤纤轻弄角;偷笑;明朝彩凤舞红装。”明乐低低的念道。

马云对诗词不熟,好不好分辨不出来,可是这诗词的意思,还是弄得明白的。一片待嫁女儿心。

马云踌躇了一下,说道:“慧文,我是马氏一家,和你们李家……”突然想到那个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李煜,马云顿了一下,说道:“当然还是比过你们李家的,但我们马家也是诗书传家的,呃……,是从我爹开始诗书传家,可偏偏我不太通文墨,怕是要……”

明乐拦着他道:“没关系的,听说紫英姐姐来了,有时间我想去拜见她一下。”

马云心思一动,紫英来的事情,连明乐公主都知道了。不过,看明乐的样子,李唐他们也是默认了这种关系,不然以公主之尊,怎会去拜见紫英呢。

两人正在细聊,却见前院一阵的慌乱,李煜又跑了进来,说道:“有个人晕倒在了道观门口,国师准备施法救助,你们不去看看吗?”

正文 第106章 樊若水

李煜跑了进来,小脸蛋通红通红的,他喘了几口气,才说道:“姐夫,青云观的道士们从后门外的清水河上救了一个人上来。国师,正要施法将他救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他的神情,似乎对国师的**术极有兴趣,说着拉着马云,就要他陪着一起过去看看,完全不顾明乐公主气恼的眼神。

马云回头看了眼明乐,温柔的说道:“惠文,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呀。”

明乐神色间颇为意动,不过,却有些失落的说道:“我在这里上香好了,你们去吧……快去快回。”

看明乐的欲去还留的神态,马云料想她只是碍于身份,遂笑道:“这观里全是道兄,我们去看看国师的法术,想必也是无碍的。”说着,伸手拉着明乐的白脂般的小手,一起出了三清殿。

马云突然的这个亲密举动,让明乐两颊微红,她扫了马云,见他脸上并无什么异色,心中略定,却见李煜调皮的向她眨了眨眼睛,明乐会瞪一眼,臻首微低,跟在马云身后,向后院过去了。

下了石阶,穿过两个月亮门,沿着左侧厢房的长廊,走不多时,便到了一处静室。或是道观规矩甚严,或者道长都是出世之人,保有这一颗淡定之心。静室门口出了两个小道童侍立在外,并没有什么人围观,正里面是一张青布纱帐的小床,床上躺着一个人,床边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道人正号着脉,却是陈传,他身子左侧,还站着一个披着黄衣袈裟的三十来岁的和尚。

见有人进来,陈传并不理会,而那个和尚则是冲着马云几人淡淡一笑,并不说话。明乐在身后轻声说道:“王爷,那位看病的真人就是陈真人了,而旁边的却是净居寺的妙玄大和尚。妙玄大和尚是净居寺主持空明老和尚的亲传弟子,佛法精深,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佛家的翘楚了。”

李煜撒开了马云的手,三两步跑到床前,仔细的看了看那人,又看了看正在认真号脉的陈传,眨眨眼,不解的问道:“国师,你怎么不用**术将这人给起死回生呀?”

陈传淡然一笑,却不说话,身后的明乐斥道:“从嘉,国师正在诊病,你不要在这里打扰了。”

陈传将那人的手放回被中,站起来捻须笑道:“小王爷,何为道呀?”

李煜眨眨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由得将头扭向了后面,看了看马云。

这老道问的这么玄虚,马云只能含糊的说道:“道可是天地万物之始吗?”说完,还别有用心的看了眼那个青年和尚,道家和佛教都是玩神秘主义的,在万物起源的解释上,这两家应该会有区别吧。马云对这个东西不了解,可是和尚应该了解的,这样挑拨一下,免得不知该怎么应付陈传的问题。

陈传意味深长的望了马云,说道:“道本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然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无之与有,虽然名称不同,但同为大道所出。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静,众生之本性也应是清静无为,然而众生赋性成形之后;由于外物的诱惑、干扰,则渐渐耽于物欲、心识迷乱,丧失本性。解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静心修道,摒弃物象之干扰,体悟万法虽动不动,而归根复命,静于真性。故而人能弘道,道非弘人。”

马云眨巴眨巴眼,后来这几句倒是弄明白了,可前面又是有、又是无的,绕了几个圈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却听身后的明乐,低声说道:“国师,可是说,心中有道,道方可度人吗?”

陈传含笑点头。

马云这下子明白了,这个解释可是立于不败之地了,我救得了你,是因为你心里有道,救不了你那要怪你心里没道,真是玄之又玄,他遂笑道:“这道是用来消除心魔的,这病却只能用医术来除,国师可是这个意思。”

马云说的极其直白,神色间似乎还有些戏谑。陈传淡然笑着,却不理他,接着说道:“此人饥饿过渡,外加浸在水中多时,导致邪风入体、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