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逆天-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这兄台,你看,我这个朋友连李太白的诗风,都不知道,刚才的话,不过是一派胡言乱语罢了,当不得真的。”萧兄笑道。
马云还没有说话呢,那江兄竟然不识好歹的说道:“哼哼……自潘先生之后,江南士子真的丢人啊,萧兄,要是你在栖霞山,想必就是钟陵一流的人了。”
马云脸阴沉了下来,这个姓江的,显然也是心怀李唐的士子了,妈的,李景当政,到底给你你们什么样的好处,让你们这么怀念他。
那萧兄也显然有没有想到这人竟然这么不通情理,他一时哑然,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那江兄看了眼马云说道:“我来金陵就是为了吊祭潘先生,早就听说这金陵楚国的走狗很多,想必你也是其中一个了,大丈夫死得其所,你大可以抓了我!”说着,这人头一抬,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马云怔住了,刚才他还以为这人不过是个愣头青而已。可现在看来,这人书的读的不怎么样,可也不是什么傻子,他竟然也看出来自己来者不善了,而且还摆出一副死于国事的高昂姿态。死国事来成全自己的名声,这群王八蛋想得美,老子……老子要搞臭你们!
马云微微一笑:“江兄,你是江南西道的人吧?”
“不错。”那人脖子直耿耿的说道。
“那江兄觉得什么样的君主,才是好皇帝,好大王呢?”
“礼贤下士。”
“李景礼贤下士吗?那为什么会有五鬼乱政,为什么会发行大钱,盘剥百姓呢?”
“哼哼,那是冯延巳这些佞臣欺上瞒下,使皇上被蒙蔽而已,至于发型大钱、盘剥百姓,别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这本来就是楚国的阴谋罢了,他们就是想让我们大唐内乱!”
马云本来还想和这江兄,辩驳辩驳什么是好皇帝,什么是坏皇帝,把他那个“一切为人民服务”的高调给唱出来。结果“楚国的阴谋”这话就像一声惊雷在马云的耳边炸响,这……他们怎么知道的?这事情做得极其秘密,再加上五代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宏观经济的概念,如果不是有意的想对付李唐的人,根本不可能看出楚国的布局啊,而且雪云加入了以后,这个运作全是在江南进行,和楚国的关系彻底剥离开了,这计划应该是天衣无缝才对啊。这个家伙怎么可能知道呢?
马云又看了眼这个江兄,这人没有半点城府,就算不是个愣头青,也是一个被人拿着当枪使的人。马云问道:“江兄,你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呀?”
“还用听吗,大家都知道的。这位兄台,你是楚国人,还是我们李唐的人啊!”那江兄问。
“江兄,哪有什么楚国人、李唐人,咱们现在都是大楚的百姓啊。”那姓萧的急急的说道。这人心里恐怕是后悔死了,今天真不应该跟着这个愣头青出来啊。
“江兄,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啊,这罪名说大了,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啊,你难道不怕吗?”
“这有什么好怕的,大家都是这么想,他还能把天下人都给杀了不成?你要是抓了我进大牢,就像东汉当年的党锢之祸一样,江南西道的士子们立刻都会行动起来,救援我的,我就会想东汉李膺那样,为士林所仰慕。”那江兄不仅满不在乎,还有点憧憬的说道。
“萧兄,你也这么看吗?”看着那江兄有“***分子”的倾向,马云转头问另外一人。
“小人是淮南人士,和这江兄,只是在金陵读书时认识的,这……大楚在淮南深得民心,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对都大王都是一片拳拳赤子之心。”这江兄越说越远,这萧兄也没办法再站在他那边了。至于这江兄所描述的那个“一呼百应”的场景,姓萧的压根就不信,江南西道的人,真的那么忠君爱国,为什么楚军入侵的时候,不表忠心,反而现在搞这种活动呢。而且楚王现在已经明确表态了,“不嗜杀,不怕杀”,不乱杀人,可是也不怕杀人!这个时候还望刀口上撞,那就真是傻子了。
马云站起身子,冷冷的看了眼这江兄,说道:“就像萧兄说得那样,淮河以南都是大楚的百姓,在下自然是楚国人。或许有一天,整个天下的百姓都是大楚的百姓。哼……告辞了。”说着马云也在吃饭了,带着自己老婆怒气冲冲的走了,他出了门,立刻吩咐李二狗严密监视这两个人,等他们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立刻锁拿,送往刑部交给吴宏处理,严刑拷打,一定要问出他们背后的主使!
马云的好心情陡然没有了,他原本以为随着栖霞山诗案的审理,对江南士林的分化,这前朝的遗老遗少应该渐渐开化才对,结果,淮南的形势果然是好转了,可是江南西道的形势却是岌岌可危。
回到宫中的马云,还刚刚坐稳,顺义侯杨文竟然跑来觐见。这杨文是雪云的族弟,刚刚释放出来,在金陵一直都是小心谨慎,别说结交大臣了,大门就不怎么出。
听到了马云宣他入殿的命令,这杨文手里抱着一个木匣子,低着头走了进来,躬身施礼之后,他唯唯诺诺的说起觐见的原因来。竟然不是他要见马云,而是姐姐雪云要他过来替自己送些东西给马云。
说完,杨文就将木匣子高举过头顶,由张顺接了,交给马云。马云打开木匣子一看,里面是一个小册子。马云信手翻开,上面记着:四月二十日,栖霞山诗案发,二十二日,有士子酒后说道:若非楚王放人放的早,现在刑部早就被人围了!……五月二十一日,有士子从江南西道而来,由于金陵宵禁,很多人不得不怏怏而回(这一天是斩杀潘佑的日子),六月十日,金陵的酒肆开始传唱大王的诗词,十一日,在城西的客来酒肆就有士子污蔑大王是“诗贼”……马云翻开看了看,上面一笔一笔的记载着,自栖霞山诗案一来,金陵酒肆街面上的流言。
马云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心中突然升起一团疑云,莫非,有人在背地里和我们大楚作对?
马云思索着,转眼看了下杨文,正好杨文在偷偷看他,一下子把杨文吓了一条,马云一笑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杨文支支吾吾的说道:“大王,小臣……小臣的姐姐年纪也不小了,小臣,小臣没有别的意思啊,请大王赎罪!”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的,马云想了想明白了杨文的意思,这人一是请罪,二是想借机提醒自己,马云笑了下,随便宽慰了他几句,打发他走了。杨文走了以后,马云立刻传召李骧、赵普觐见!
为什么要传召这两个人,除了他们是心腹之外,一个管着军情司,一个管着捕风房,都是侦查机构。等他们来了之后,马云就把雪云呈上的小册子,扔给了他们。这只是金陵的变化情况,如果和江南西道和淮南等地的情况,相互对照,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见这小册子上记载的这么详细,李骧还好些,毕竟军情司的主要职责不是对准地方的,而是侦查军队内部,还有周围势力的军队部署情况,可赵普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这……这雪云的小册子,比捕风房的还有详尽,这不能不让他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作为捕风房的头子,当然知道前一阵子“楚王要纳杨县君”的传闻,他也能感觉到马云对雪云的好感,这个时候,马云突然抛出来这个东西,这雪云的情报竟然比他还详细,这是不是说明楚王对自己不信任呢?这雪云手里的关系网是不是马云授意建立的呢?
不过,在有压力的同时,赵普还有那么一点的轻松,作为“捕风房”这样一个机构的头子,权利是很大,可是也惹人嫉恨啊,中央的拓跋恒,地方的石文德,天天都在盯着自己,生怕自己利用这“捕风房”作出什么不法的事情来。现在要是多了雪云手里的这个机构,两下相制衡,自己身上的压力也减少了,对以后掌管“捕风房”的人来说,也避免他一手遮天的机会。
看着赵普有点走神的样子,马云登时明白过来了,他说道:“赵爱卿,对于杨县君的事情,你要秘密盯着,没想到她……恩……幸好她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恩,先不说她了,你们看看这小册子上记载的,寡人怎么觉得,这里面有黑手啊!”
正文 第137章 兄弟,来科考不?
第137章兄弟,来科考不?
马云的话,让赵普明白了,这雪云姑娘手里的情报网,恐怕是她多年来自己建立的,对杨雪云这个前朝的前朝王室,赵普也是派人紧盯着的,不过盯得不是她,而是那个杨文罢了。但现在这事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应付这些士子不合作的问题。
“大王,你的诗作在六月十日在金陵传唱,而在十一日就大面积出现了诗贼的说法,这要说没有人在背后支持、鼓动,哼哼……肯定是做不到的。可有一点,这金陵的名门望族处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不是投靠了我们,就是闭门不出;而进入六月之后,为了避免流言从金陵散播,我们又加强了进入金陵的人员管制,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这么多读书人反对的声音,这……这有些奇怪啊?”赵普说道,事实上捕风房在金陵还是相当薄弱的力量,单是监控名门望族、在市井上散布有利于朝廷的言论已经牵制了捕风房的主要力量,对进入金陵人员的监控,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从二、三、四月的礼贤下士的温和作风,到五六月抄家灭族的强硬手段,软硬两手都用了,效果不能说没有,比如淮南对楚国的认同感已经在增强,可是江南西道,软硬都不吃。伤脑筋啊,伤脑筋啊!
马云苦恼着,踌躇着,读书人不合作真是麻烦事,当年满清是怎么做?大兴文字狱,这可定不行了,咱是要大力发展中华文化的,也不是腰斩中国文化的。北宋是怎么做的?马云苦笑了,一点印象都没有,做一个基层的现代人,谁会没事关心这些东西啊。
“大王,那些人会不会不是什么读书人,而是……平头老百姓啊,毕竟他们只是穿上学子服,念两句歪诗,然后评论了一下罢了。”李骧忽然说道。
“李爱卿,言之有理啊,金陵不可能会突然出现这么多读书人的。哦,对了,寡人下午送到刑部的那两个人可曾招供了吗?”马云一愣。他一下子想到了,目前李唐的国子监一类的官办学院,愿意继续学习的士子,都被吸纳进了马氏大学堂,天天上课,不愿意的,则遣返回乡。至于打着“求学”的名字,在金陵闲逛的士子,则也被遣返回乡了,这个时候,金陵那还有那么多在街上瞎逛游的士子啊?
“招了,那个萧俨一到刑部就招供了。萧俨和江为原来都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伪唐覆灭之后,萧俨就继续进入马氏大学堂读书了,而那个江为则回家了,这江为昨天才到的金陵,因为他们两个是同窗,所以,两人一起上街喝酒,结果却被大王给碰上了。”赵普说道。
“那个叫什么江为的招了没有?”
“嘿嘿,这个人刚进刑部还是一派慷慨激昂的样子,可吴宏的刑棍只打了一棍,这江为就疼得哭爹喊娘,立刻就招了,这人原来是掏钱读的国子监,学识很差,没有考上我们的大学堂,只能回家,这心里就难免有些怨恨,他是吉州人,吉州的欧阳广在伪唐覆灭之后,经常性的赋诗追思,这江为也就这么成了欧阳广的学生。欧阳广让他来金陵找徐锴,准备请徐锴去吉州讲学,结果江为就在勾栏里听了大王的词曲,居然还有人说什么是……是偷盗的,所以,这江为就信以为真了。”赵普不屑的说道。
马云一撇嘴,这江为看来不外乎一纨绔子弟,受了些委屈,难免就满腹牢骚,听人蛊惑一下,就觉得自己是手握真理。哼哼……说他是“愤青”都是侮辱“愤青”这个词。
“这欧阳广不是隐士吗?不好好在山里面呆着,他讲得什么学啊?”马云阴森森的问道。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欧阳广就是不出仕而已。”赵普说道。
“不出仕,不出仕怎么来的这么大的名气啊?难道还有人像咱们捕风房一样的给他做宣传吗?”马云奇怪的说道,这年月没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类的东西,一个一心做隐士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啊。
赵普笑了:“这人三年前曾经金陵诣阙上书,说他在建州见了陈觉,在汀州见了查文徽,他说这两人文气十足,也统帅有误,还说这边镐虽是行军大帅,确实措置偏颇,既不能布仁义于福、建,又不能震军威威慑群小,最后下结论说泉州留从效、福州李文进早晚必然叛乱。这书呈上之后,李景直接就抛之脑后了,直到李文进、留从效相继叛乱,李景这才想起欧阳广,于是派人招他到金陵,准备让冯延巳出题考试一下,结果这欧阳广,说什么这不是人主人尊贤待士之意,不肯就试。这欧阳广是吉州太和县人,于是,李景就授予他吉州太和县的县令,结果,欧阳广也拒绝了。这么一来,欧阳广的大名就在金陵传播开了,这人一旦在金陵出了名,就很容易被淮南、江表的人知道,于是,士子们都称他是贤人。”
“哼哼,贤人,贤个屁,他无非是觉得李景给他的官职太小了,如果李景给他一个侍郎的官职,想必他早就巴巴赶到金陵来当官了。寡人现在找他做个侍郎,你们觉得怎么样啊?”马云问道。
李骧看了眼赵普,摇了摇头,说道:“大王,这个人不是江为那种涉世未深的小子,他现在都已经明确的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了,如果大王一纸诏书,他就欣然从命巴巴的赶来,恐怕整个士林都会鄙视他的为人的,这种人最在意的就是一个‘名’字,恐怕是不会同意的,如果他一旦拒绝了大王的诏令,他的名声说不定还会在江南继续上扬。”李骧的话确实是实情,不过,他也算是给赵普说了句好话,李骧作为枢密使,只负责军方的时候,现在军队上风平浪静,改编唐军也没有出什么乱子(一个重要原因是唐军都是新兵,让他们回家种地,这些人都各个兴高采烈的),可是,在政务方面,特别是读书人这块,反对楚国的声音不绝于耳,本来嘛,像欧阳广这样的人,楚军在到达江西之后,立刻对他进行招揽,十有**这人会投降的,可是楚王当时忙于军务,根本没有空暇,而到了金陵之后,楚王更多的是安抚名门望族、降官商贾,这么一来,朝廷内部就没有什么空缺官位了,于是,这欧阳广由此失望,没有了“利”,就只能求“名”了,这才站到了楚国的对立面。因此,楚国在收拢江南士子的时候,肯定出了遗漏的,真要追究其责任来,眼前的这位刑部尚书,是难辞其咎的。毕竟,徐仲雅主管考核官员,而范质主管经济,这位刑部尚书其实不太管刑名,他更像是第三平章事,像楚王马云的私人秘书,他没有及时的提醒楚王,注意收复这些“隐士”,也算得上是失职了。
那边赵普也是感激的看了眼李骧,幸好拓跋恒不在,不然恐怕就要弹劾自己了。赵普脑筋急转,他建议道:“大王,咱们是不是应该把淮南的情报力量,调入江南西道,这淮南已经安定了下来,现在只剩下江南西道的士子,还偶有怨言。咱们是不是应该对江南西道严加审查啊。”
“不必了,一个淮南在经济上顶上三个江南西道了。淮南一定要稳,至于江南西道,他们想玩,我们就好好的陪他们玩一玩!”马云恶狠狠的说道。
听着马云杀气腾腾的话,李骧连忙说道:“大王,这些士子都是受了蛊惑,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子啊。”
“人嘛,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他所图的无非是名利,寡人已经重开科考了,算是给他们一个台阶了,还不知趣的话,就把他们放一放。士子、孔圣人门下,嘿嘿,传旨给江南西道学政,让他扩大明识科、明算科的招收名额,恩,对了在江南西道再特旨开明经科,看那些士子们的报考情况,如果他们不参加,就取消了进士科。恩,再传旨,这解试的通过名额,由报考人员决定,如果今年报考的人员少,那么下一届解试的通过名额就要下降!我看他们到底是想要那个虚名,还是想要实利!”马云说道,他顿了下,又说道:“降低明识科的报考门槛,只要真有本事,哪怕他是个大字不识木匠,也可以参加,哼……通过之后,先送到学堂读书两年,然后到工部供职。这些个士子不是清高吗,哼哼,老子……寡人偏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才能,有品行,书读的少不是问题,寡人可以派人教!那群士子都喝西北风去吧。”马云明白,正在上蹿下跳、指责楚国的都是些自以为是人才的进士科读书人,至于明经科那些人,相对来说都是识时务为俊杰的聪明人。
赵普眼睛一转,说道:“大王,您看是不是在江南西道也扩大进士科,同时命令捕风房在江南西道暗暗放出风声,说今年进士科报考人员较少,很可能全员通过。这么一来,江南西道那些顽固分子,说不定就会放下身份,巴巴的赶来参加考试了。”
解试是在7月份举行,别的地方考生爆满,可江南西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