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 1979年-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磺蠹蚵裕呦П誓渴槎疗鹄淳筒皇亲骷掖嵌涑擅骷易髌方樯芰恕4耸榍把运得鳎骸啊锻夤骷掖肥且徊抗┭芯客夤难褂玫淖ㄒ挡慰际椋彩且槐久嫦蚬愦蠖琳叩闹缎远廖铩!奔热皇瞧占坝胩岣吡秸呒婀耍宰骷疑饺绻雎粤耍杂谧ㄒ倒ぷ髡呃此担突峤档筒慰技壑怠N也皇撬等槎既绱耍行┢率亲⒁獾秸庖晃侍狻⑿吹煤芎玫摹5行┢氯肥荡嬖谧徘成娌簧睢⒉恢胤治龆饔谒倒适碌那阆颉�
此书的个别篇章,分析深度稍嫌不足。例如对吉·奥斯丁的介绍,两千七百字左右,其中关于小说内容情节的阐述,则占了两千字左右(对勃朗特姐妹的分析也对小说故事说得太多了)。对《傲慢与偏见》一书故事尤其说得琐碎,其实该书情节十分简单明了,用不着如此求详。固然,叙述文字中夹有议论,但总的看来,平淡如流水账似的记叙在这篇本应是分析为主的文章中已占了压倒比重。此书不论怎样简易,毕竟是外国名作家“传”而不是“作品梗概”啊。
奥斯丁虽不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对于奥斯丁的创作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估价,有什么特点和可取之处(艺术风格方面),是应该向读者介绍的。她是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早期的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她作品的内容,是田园式的中产阶级优闲生活与爱情牧歌。无论与十九世纪后期其他的现实主义作家相比较,还是按今天的尺度来衡量,奥斯丁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都不很高。这大约是生活范围狭小的闺秀作家所特有的局限性吧。既然如此,为什么两百年来,奥斯丁却又受到相当多读者的欢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特书一笔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一席地位而不被淘汰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也应当向读者解答清楚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虽涉及到了,但说得不太透。奥斯丁的小说写中产阶级的生活琐事,今天看来当然意义不大。但当时采用这样朴素无华的现实主义手法,比起流行的荒诞不经的骑士小说来是有更多的认识价值和明显的进步倾向的。她也是独树一帜的。她的世界观和政治倾向,是站在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一面而不是同情没落的封建贵族的。奥斯丁在她的小说中,时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揭露后一阶级的愚蠢无聊和妄自尊大。奥斯丁的作品还有她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清新流利的笔触和细腻敏锐的观察力著称。现实主义这一新的创作方法,拥有自己的生命力,经过无数优秀作家的辛勤劳动,终由涓涓细泉而汇成江海洪流。奥斯丁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百花园里,虽不是最重要的奠基者,虽不是浓丽馥郁的玫瑰,但却自有一股幽芳沁人心脾。我想,这大概就是奥斯丁作品之所以为人喜爱的原因所在。
另外,此书的选录范围应尽可能再广泛一些,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此书以汉语拼音字母为顺序排列,就上册所录人名来看,有些作家未经选入,似有遗漏。如“A”字部分,可以把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女记者乔治·爱略特选入,她是《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传》等书的作者,在十九世纪英国文坛,完全可以与夏·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吉·奥斯丁并列而无逊色。又如“B”字部分,未对苏格兰民间诗人彭斯作介绍,其实他的抒情诗,也与哈代的小说一样,是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再如“D”字部分,在选入大仲马后,为什么不把世界名著《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也选入呢?此书虽不是文艺家辞典,但既要作为外国文学专业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应保持较大的广度。
已故的郑振铎同志写过一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这部作品每章每节之后都附有参考书的书目。郑振铎同志这种不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把知识渊源向学生披露的作风对初学者是帮助很大的。本书是不是也可以开一个书单,作为附录,供本书青年读者们学习时参考呢?目前,有关的参考书是这样短缺,而许多青年在阅读外国名著时又不大理解其意义。比如文化大革命中,有些青年私下争着传阅《十日谈》,他们问我:“你敢看吗?”为什么有这样的问句呢?就是发生了可笑的曲解。可见有个参考书目,使青年读者能够开拓眼界,是必要的。
衷心祝愿外国文学所的同志们在现有基础上精益求精,再作一些有益的补充和加工。
王云缦/傅淑芳
“我以为排队买什么,原来是买书!”
关于书的种种之三
漫画
华君武
菲尔丁的《汤姆·琼斯》
一
1749年菲尔丁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小说《汤姆·琼斯》。《汤姆·琼斯》是菲尔丁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一部杰作。
菲尔丁说,在写《汤姆·琼斯》这部作品时,他的任务是“着实地叙述事实”(《汤姆·琼斯》第七卷第七章),这是菲尔丁的基本创作态度,也是他所不同于以前小说家的态度。他在小说的第十三卷开篇的“祷词”里说,他要“从人类的妄自尊大中剥去稀薄的智慧的伪装,从贪婪中剥去丰裕的假幕,从野心中剥去光荣的虚饰”。这是他写《汤姆·琼斯》的目的。他在一个广大的背景上,通过不同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中,剥去他们的虚饰,揭露他们的伪善、贪婪和野心。
《汤姆·琼斯》是一部篇幅很长的小说,情节极为复杂,很难扼要叙述,其主要线索大致如下:
英国索美塞得州乡绅奥尔华绥是个忠厚长者,家道富有,妻及子早死,由他的妹妹白利姬和他同住在一起。有一次,他因事去伦敦三个月,回来的那天,发现自己床上有一个弃儿,即汤姆·琼斯,便把这孩子留在家里扶养,收为他的养子。他曾多方面调查这个弃儿的来历,但始终未得到结果。他听女仆威尔金说,村中教师庞立支的女仆珍妮·琼斯曾养过私生子,疑心珍妮·琼斯是弃儿的母亲,便召她前来盘问。珍妮确实知道这个弃儿的来历,但因为她接受了弃儿生母的一笔钱,不敢将真相说出,只好承认弃儿是她的私生子,但她坚决不肯说出谁是弃儿的父亲,只说将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奥尔华绥未作深究就把她送往别的地方,珍妮·琼斯只得忍辱而去。庞立支与珍妮有染,即被栽诬为弃儿的生父,他有口难辩,也被从村上撵走了。弃儿汤姆·琼斯在奥尔华绥家里长大以后,跟当时许多年青人一样,极其荒唐佻,但他本性善良、诚实。奥尔华绥的妹妹白利姬和布力菲上尉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布力菲上尉觊觎奥尔华绥家族的财产,阴谋加以霸占,计未成,中风身死,其子布力菲由舅父奥尔华绥教养,奥尔华绥并将布力菲立为子嗣。布力菲和琼斯完全是相反的性格,此人居心险恶,虚伪自私,下流无赖,然而在舅父奥尔华绥面前却装得十分恭顺、谦虚,因而博得了舅父的欢心。奥尔华绥聘请了神学家特华康先生和哲学家方正先生为家庭教师。在两位塾师的心目中,布力菲既然是奥尔华绥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同时又这么讨人喜欢,因此他们都跟布力菲少爷站在一条战线上,把弃儿琼斯当作眼中钉,随时随地压迫他,欺负他。
隔邻庄园主人魏思特恩有一个女儿,名叫苏菲娅。她聪明美丽,温柔纯洁,魏思特恩把她捧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苏菲娅从小就跟琼斯和布力菲一起游玩。琼斯爱上了苏菲娅,苏菲娅也很爱琼斯,爱他忠实善良及为人豪爽正直,而恨奸恶阴险的布力菲。琼斯经常来往于魏思特恩家的猎场看守人乔治·西格里的家中,爱上了乔治的第二个女儿莫丽,两人发生关系。莫丽受时风熏染,爱慕虚荣,常和男子们来往。一天琼斯去看她,发现她正与那个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哲学家方正先生幽会。从此,琼斯就与莫丽断绝关系。苏菲娅出猎坠马,琼斯为了救她,左臂折断,住在魏思特恩家里治疗。苏菲娅深为琼斯的挚爱行为所感动,两人感情与日俱增。
布力菲极力追求苏菲娅,但他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贪图魏思特恩的家财。布力菲一直是把琼斯看成眼中钉的,现在看到琼斯与苏菲娅更加亲密起来,就更非要拔去琼斯不可,于是就在奥尔华绥面前极力诋毁琼斯,两位教师为了逢迎布力菲少爷也一致说琼斯的坏话,琼斯终于被奥尔华绥逐出家门,断绝关系。
苏菲娅的姑母替她和布力菲做媒,双方家长因为门当户对,都表示同意。苏菲娅属意琼斯,讨厌布力菲,坚决反对家长包办婚姻。于是魏思特恩把苏菲娅监禁起来,迫她在两天内和布力菲结婚,苏菲娅设法于深夜偕女仆昂纳逃走。
汤姆·琼斯被逐以后,无家可归,到处流浪。在流亡的路上遇到从前的乡村教师庞立支,他因生活无着,就跟琼斯做随仆。主仆两人在流浪途中,经历了种种惊险。有一次琼斯在深山中由强盗手中救出一个女人,名叫瓦脱夫人,琼斯把她护送到艾普顿的旅馆里去。这个瓦脱夫人就是以前那个被疑为是琼斯生母的珍妮·琼斯。她被逐以后,沦为风尘女子,琼斯在旅馆被她勾引,终于和她发生关系。
这时,苏菲娅带着女仆逃离家庭后,准备到伦敦投奔亲戚,刚巧也到达艾普顿旅馆。她的女仆到了旅馆以后,听到一些人在谈论琼斯与瓦脱夫人幽会的事情,就把这一切告诉了苏菲娅。她听了十分愤怒,留下暖手筒及字条给琼斯后,立刻收拾行装,离开旅馆,赶路上伦敦。苏菲娅到了伦敦,住在亲戚贝娜斯登夫人家里。
琼斯接到苏菲娅留下的暖手筒和字条后,觉得又悔恨又焦急,马上和庞立支朝着去伦敦的方向去追寻苏菲娅。琼斯在伦敦探寻苏菲娅的下落,但由于贝娜斯登夫人等的阻挠,毫无结果。贝娜斯登夫人是上流社会一位淫荡的贵妇人。在一次假面舞会上,贝娜斯登夫人看中了琼斯,把他看作是一个可供玩弄的青年。当时琼斯因为找不到苏菲娅而感到悲哀,同时又囊空如洗,穷愁潦倒,经不起荡妇贝娜斯登夫人的诱惑,上了她的圈套,竟和她发生关系,并接受她物质上的供给。贝娜斯登夫人探知苏菲娅锺情琼斯,便把苏菲娅当作情敌。她一面设计想把苏菲娅嫁给一位贵族费拉谟伯爵,同时又死拉住琼斯不放,琼斯被纠缠得无法摆脱。后来,琼斯接受了一位朋友杰克的建议,写了一封信给贝娜斯登夫人,故意向她正式求婚。这个请求不出所料的被她拒绝了,于是琼斯和她脱离关系,贝娜斯登夫人因此对琼斯恨之入骨。可是因为琼斯的那封求婚信落在这个毒如蛇蝎的女人手里,她就利用这封信来离间苏菲娅对琼斯始终不渝的爱情。与此同时,这个恶毒女人继续她的阴谋。有一天,她把她家里所有的仆役都打发出门,让费拉谟一个人溜进苏菲娅房里,用强暴的手段向她求爱。苏菲娅呼救无援的时候,恰好她的父亲从乡下赶到了。苏菲娅的父亲生性粗暴,一进门即大声怒吼不止,这才把无耻的贵族费拉谟吓退。贝娜斯登夫人和费拉谟伯爵相互勾结,阴谋陷害琼斯,费拉谟雇了一批流氓,打算把琼斯劫走。有一天,琼斯遇到仇人菲支帕特利克,为了自卫,打伤了他,而被这批流氓抓住,送到官里。布力菲见有机可乘,便贿买律师道林,利用被收买的流氓捏造伪证,控告琼斯以杀人罪,想把他置于死地,琼斯终于以杀人罪被判下狱。
琼斯自到伦敦后,只在贝娜斯登夫人家里偶然碰见苏菲娅一次,和苏菲娅很少有倾谈的机会,所以无从剖析他的心迹,现在身陷囹圄,更是沉冤莫辩。苏菲娅不明琼斯入狱的真相,同时又看到琼斯给贝娜斯登夫人的求婚信,中了贝娜斯登夫人的奸计而愤恨万分,决意和琼斯决裂。但她始终拒绝和布力菲结婚,因此,她也几乎和囚犯一样被她的父亲关了起来。这时,奥尔华绥接得魏思特恩的信后,也储布力菲到了伦敦,他和魏思特恩一样,期待着琼斯被判处死刑以后,苏菲娅便可以回心转意。
以前方正先生为讨好布力菲,又因为他和莫丽的那桩丑事被琼斯撞见,而老羞成怒,编造出许多事实来诬蔑琼斯。但在他病重临死的时候,忽然天良发见,写信向奥尔华绥忏悔,说他以前所指摘琼斯的地方皆出于恶意的虚构,承认他自己的过错。这时,那个被琼斯打伤的人并没有死,很快就痊愈了,因此琼斯的谋杀罪不能成立,琼斯被释放出狱。由于瓦脱夫人的揭露,律师道林被迫说出他是受布力菲的贿赂才指使流氓出面做假证的。瓦脱夫人在拜访奥尔华绥时,又将琼斯出生的真相和盘托出,说明琼斯的生母是奥尔华绥的妹妹白利姬,生父也不是庞立支,而是奥尔华绥的朋友某教士的儿子。琼斯是奥尔华绥的外甥,是布力菲的异父同母兄弟。白利姬病重临终的时候,曾把这个秘密告诉他们的家庭律师道林,要他转告她的哥哥奥尔华绥,说明真相。但这件事一直被道林隐瞒起来。这时奥尔华绥始终不知道的琼斯的出身真相大白,以前许多纠缠不清的事件接二连三地揭露出来。布力菲的种种诡计至此全部败露。奥尔华绥宣布琼斯是他的外甥,取消布力菲的合法继承人资格,决定把他赶出家门,改立琼斯为嗣。魏思特恩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改变对琼斯的态度,同意了苏菲娅和琼斯的婚事,琼斯和苏菲娅终于结婚。
《汤姆·琼斯》是一部包罗英国十八世纪生活一切方面的社会生活小说。菲尔丁在《汤姆·琼斯》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广阔画面:英国地主领地的日常生活,乡村、城市、旅店、戏院、集市、法庭、监狱、杂货铺、生意人的账房、上流社会的沙龙等等,以及一切阶级与社会集团的典型人物,从最高显贵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到生活“底层”的人们——流氓、小偷和强盗,无所不包。这部“滑稽史诗”的基本主题是善与恶的斗争。正面人物琼斯、苏菲娅、奥尔华绥象征着善良和美德;布力菲、贝娜斯登夫人和各式各样的市侩象征着罪恶。在这部作品里,菲尔丁通过汤姆·琼斯和苏菲娅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对布力菲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剥削阶级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腐朽、虚伪、唯利是图的本质,讽刺了英国社会的伪君子、假圣人和市侩们。
二
“人物众多”是《汤姆·琼斯》的一个新的、极其重要的特征。《汤姆·琼斯》共写了四十九个人物,菲尔丁对一些主要人物的刻画是极其深刻的。他通过人物在社会关系、语言、行动和日常生活细节上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在菲尔丁所描绘的人物画廊里,人人性格鲜明,每个人无论从外表方面或在他们的行为语言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绝不雷同。他们多是既有高度概括性(共性),又有自己特征(个性)的典型。
主人公琼斯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有血有肉的人。他本性善良,对人忠实诚恳,宽宏大量,豪爽侠义,情感真挚,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同时,他又是佻任性落拓不羁的。他常与猎场雇工乔治·西格里出外采果打鸟,把所得的东西全部送给雇工去养家。当乔治被奥尔华绥解雇后,家庭生活发生困难时,他甚至把奥尔华绥送给他的一匹小马卖掉去救济乔治。为了苏菲娅的安全和幸福,他奋不顾身地保护她。为了救援被侮辱的莫丽,他毫不犹豫地和一伙人决斗。他还在去伦敦的途中救了一个遭强盗袭击的山中隐士的性命;从凶手手中夺下瓦脱夫人;他为已经被轻佻的爱人所抛弃的南茜姑娘建立起幸福的家庭;他宽宏大量地饶恕了由于破产、贫困和妻子儿女疾病的逼迫而拦路打劫他的那个可怜汉子安德逊……。这一连串大公无私的行为都说明了他是一个侠义勇敢、乐于助人的青年。
琼斯对奥尔华绥始终都极为尊敬。当他由于自己的荒唐而受到奥尔华绥斥责时,他的悔过的态度是诚恳的。甚至在奥尔华绥误信谗言把他撵出家门时,他也只是痛恨自己的错误,而丝毫没有怀疑奥尔华绥对他的慈爱。他被势利的家庭教师鞭打虐待,被恶棍布力菲辱骂欺凌,强忍着私生子所遭遇的一切痛苦。可是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为了惩罚邪恶,伸张正义,他会跃然而起,跟他们正面冲突,进行斗争。在布力菲的全部阴谋败露后,奥尔华绥不愿再见布力菲,琼斯不但向奥尔华绥哀求,使奥尔华绥答应每年给布力菲二百镑,同时琼斯还在这个数目上暗中加上三分之一。这表明了琼斯心地善良的一面。
在男女关系上琼斯是轻率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和愿望。他对苏菲娅的爱情是真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