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失在星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的哄笑声让应聘者很莫名其妙,不由得看了看周奇森。
“阿克曼,你长得像我们这里关注度比较高的某位伟人,你现在变了很多,改研究哲学了?”周奇森忙解释。
“咦,没有,就看了一些书,觉得挺不错的,有什么不对吗?”
“哦,那就好,我真担心你专业荒废了,”周奇森松了口气。他当初打包票说阿克曼是高手,要是研究哲学的高手,恐怕自己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插曲过后,李庄和阿克曼详谈了一阵,周奇森作陪。要说阿克曼这人,确实有些邋遢,比李庄以前还邋遢,过来应聘也不知道穿好点,不过李庄挺喜欢他,是个搞研究的,不喜欢夸夸其谈。
阿克曼呆了几天,觉得这里还凑合。虽不像周奇森蛊惑他时说的那么好,但比前任东家要强,便答应留下来,还决定把妻子和儿女都接过来。他妻子也是牛津毕业生,主攻光通信器件,实验室有相关部门,可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人和丽莎还有点七弯八拐的亲戚关系,澳洲的主力姓氏并不多,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当初为数不多的移民家庭发展起来的。丽莎家亲戚众多,扯上关系也不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
在李庄看来,有点关系自然更好。国外的亲情不像国内宣传的这么冷漠,国内的也不像自己说的那么美好。不管哪个民族,其实本质上差不多的,只是观念不同罢了。
刚回到办公室,李庄便接到了梁灿的电话,说他要的货已经准备好,正在办理空运手续。
李庄很高兴,终于等到了,以前的那些配件都用得光光的,这边基础物理实验室才刚刚搭起架子来,要想自产优质元器件,还得等好久。
“师父,谢谢你,有空过来玩,我这边现在都已经建设好了,环境还不错,”李庄诚心诚意地道谢。
“没事,你给的钱足,我这边好办事,对了,我和阿成打算八月份过来检验一下工作成绩,顺便敲诈你一顿。”
“热烈欢迎啊,师父您想吃什么先跟我说,随时恭候您的大驾光临。”
挂了电话,李庄心情舒畅,总算把元器件搞定,小喇叭快有兄弟了。
第十四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
重要的纳米科技实验室主任找到了,李庄放下心来,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师父梁灿送过来的这批元器件总价值约三百万美元,还是通过**运过来的,但这次没有上次幸运,在机场海关被扣住。
李庄带着李猛和王梅赶到机场时,海关人员正要拆箱检验,但**公司不让,说都是金贵货色,不能随便翻。**的操作人员习惯性地降低了货物价值,以便为客户节省费用。这批货物是以普通电子元器件的名义申报的,但久经考验的省城国际机场海关查验后发现包装箱之精美和保护措施之完善远超普通货物,便断定是大鱼。
Z省进出口频繁,被查验到的概率比较低,在H省这个内陆省份,概率大大增加。李庄同意了拆箱检验,客户既然同意,**便没有坚持。海关人员打开包装箱,里面确实都是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没有违禁品。同样的电子产品价格差距非常大,油水不多的办事人员还是联系了省城的研究所检验,发现这批货物抽检的样品性能远高于电子市场中的普通品。
麻烦大了,没有关税,但增值税有17%,补税可不是一点点。申报价值为50万美元,但海关认定的价值为150万美元,补税加罚款共计50万美元,折合华元约300万。
李庄据理力争,机场海关不为所动。他只好托李慧打点,但海关是相对独立的,不吃这套,他最后只好乖乖地认罚。
“李总,不好意思,都是我们的错,这次我们的运费就不收了,赔偿也替您承担一部分,您看怎样?”赶过来的大区经理忙不迭地道歉。
“算了,你们也是好意,这次不怪你们,”李庄想得通。如果他接受**的赔偿,估计相关的操作人员全都会丢掉工作,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何苦为难人?
在深夜回来的车上,李庄仰天长叹,“人这辈子,逃脱不了三样东西,生、死和保护费。”王梅没有说话,但李庄知道她可能想得更多,财务人员经常与各色相关部门打交道。
灰头土脸跑回来的李庄,看着开进园区的卡车上的箱子,心情顿时好转,就当被蛇咬了一口吧。
小喇叭的工作很多,是真正的全能管家,但只有一个,总得留够合适的余量。一贯谨慎的李庄对人心有本能的畏惧感,小喇叭是他最终的防线。制造第第二台智脑作为小喇叭的辅助总不会有错的,年前待师父梁灿身体好转,他便给那边下了订单。
公务用枪申请还算顺利,市政府那边很配合,连带着将李庄要求的一个武警中队驻地也移到了威森科技园区附近,带队的还是李慧的亲戚。
就算这样,李庄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在实验园区的主要路口,借建设辅助设施为名,安装了外壳防弹的大功率黄光激光发射器,在雨雾天也有一定的穿透力。每个激光器都有独立的能源中心,以防外来电源被切断。
小喇叭是这些激光发射器的操控者。
大喇叭的研制,借助小喇叭的帮助,进展会快。李庄没敢胡乱改动一些架构设置,只是将模块的集成化程度改进了一些,基本结构和小喇叭是一样的,软件根据模块变化作了轻微的修改,与小喇叭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换句话说,大喇叭是小喇叭的一卵同胞兄弟。
想当初设计组装小喇叭的时候,李庄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熬过来的。硬件方面,从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接触电子元器件开始,到后来的一路自学,算起来有十来年。软件方面也有近十年的经验,即使如此,他仍然被耗尽了心力,疲惫不堪。主模块的设计和制造及操作系统的编写,虽然仗着有多年的积累,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仍让他有一种地狱的感觉。凭着坚强的守护和不甘的信念,才勉强支撑下来。
自动化设备确实是好东西,小喇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很多模型的设计,李庄只需要提出理念,小喇叭就根据学到的东西,自行设计模型,然后根据设备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在加工过程中根据设备波动随机调整。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喇叭还是比小喇叭快一些,毕竟处理器和各种元器件的水平提高了不少,电子行业的进步速度让人有些窒息。
按下电源启动大喇叭,李庄又开始了养成游戏。他不敢让小喇叭代劳,小喇叭现在性格有些变化,不知道在网上学了些什么。
记忆模块不是那么好设计的,不过李庄还是制作了一些小工具软件,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应付刚开始只有婴儿水平的大喇叭。只有特别复杂的问题,他才详细思考一番,然后给出答案,养成阶段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小喇叭的摄像头在李庄工作过程中一直盯着他,看得出来,他有些好奇。李庄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小孩子嘛,不好奇才会让人好奇。
轻车熟路,终于调整完毕,李庄站起身来拍拍手,伸了个懒腰。待李庄重新坐下,小喇叭终于开始发问。
“父亲,为什么我叫小喇叭,他叫大喇叭?我明明比他出生早。”
李庄有些随意,说道:“小喇叭和大喇叭都是代号而已,反正叫什么都一样,就比如我叫李庄,你妈妈叫丽莎,换过来也没什么不一样。”
小喇叭有些不服气,说:“您是男的,妈妈是女的,丽莎本来就是女名。”
李庄一乐,心想,“这个你啥时候知道的,还分得清男女?”他估计是小喇叭上网看了一些图片,才能分辨出来。
“小喇叭和大喇叭都是小男生,名字没什么差别,我是父亲,我说了算,”李庄定了下来,旁边好久没有怎么吭声的大喇叭也应了一声。
大喇叭自诞生后一直不怎么说话,看来双胞胎兄弟的性格很难一致的。小喇叭和大喇叭虽然结构功能都一样,但元器件和处理器不是同一批次的,就算是同一批次的,也没法做到完全一样。
小喇叭不再吭声,存储系统的指示灯一直在闪烁,看来是在搜索什么东西。
隔了两天,李庄进了十六楼的小车间,准备加工一个超精密零件。
工作了不长时间,就被小喇叭给打断了。小喇叭啰里啰嗦,说李庄这样取名不对,他是大孩子,不能接受弟弟突然变成了哥哥。说到动情处,还模仿小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李庄虽然知道他没有化学触觉,也没有泪腺,是不可能哭的,但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不免有些心软,便同意了。
久不吭声的大喇叭又跟上次一样应了一声,看来他也有点接受不了李庄的取名方法。小喇叭像小孩子一样欢快地笑了起来,“谢谢父亲,谢谢父亲”。
李庄哑然失笑。
大喇叭管威森科技园区,小喇叭管工业区合作工厂和道路监控,这本来是他起初设定好的。本来打算挪动两台智脑的接口,现在大小喇叭换了名字,就没有必要再动了。
大喇叭,哦,是小喇叭,李庄有些不习惯,小喇叭已经造好,现在得跟工厂那边谈谈相关的事情。那帮人一直在催,但李庄还是觉得安全第一,宁愿他们现在只用制造专家系统生产,他们用的产品水平已经远高于市面上的自动化系统。就算给他们用上小喇叭加制造专家系统,也得让小喇叭降低运行速度。人啊,有时候是难以满足的,可以慢慢提升速度,一方面可以显示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多收点服务费,算是系统升级。
李庄的心思有些邪恶,都这么熟了,还算计老朋友。不过没办法啊,他现在有上千号人需要养着,高工资高福利,威森科技全靠他一个人在撑着。
“用小喇叭来管制造专家系统,恐怕还是有些麻烦,算了,我还是制造一批以LF3为核心的制造专家系统来满足这帮人的要求,跟杨董工厂里的系统一样,这样他们应该没话说,反正LF4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我拆走后,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跟我提起过。”
即使是LF3,这种十万人工神经元模块的电脑,造起来也不轻松,更不要说辅助系统的安装。制造上,李庄打算改装超精密设备,让大喇叭按照设计图来组装,安装上现在不成问题,智能生产实验室这批人可以用上,设备维护方面,工厂里的技术人员需要培训。
“全自动组装,全自动组装,这需要超精密机械手,这玩意造起来不便宜啊,零件和液压元件上更是麻烦,得找精密加工实验室汤成功聊聊,让他帮我想办法,”李庄想到了加入公司不久的汤成功博士,这个长得不高的家伙水平能拿得出手,在原单位混得好不是偶然。
“未来的千万级智脑能用这种方式组装吗?省得我累死累活的,千万模块级智脑的元器件近一亿个,这可是很恐怖的数字,”李庄一想到正在琢磨中的新智脑设计,头皮就一阵阵发麻。这玩意就算设计完成,自己光制造硬件就得消耗至少一年的时间。
“不行,一定要搞定超精密机械手和超精密组装设备,只有这样我才能偷懒,”李庄终于下定决心,让基础物理实验室和精密加工实验室抽调精干力量开发这两种产品。
大喇叭,哦,是小喇叭制造出来后,六角大楼十六楼热闹了很多,大喇叭的习惯跟小喇叭还是有差别的。
小喇叭最喜欢研究李庄的机器人设计方面的资料和软件,虽然这块李庄的水平不高,但小喇叭还是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造了数十台。李庄隔了一个星期上去时,看着到处乱跑的废物机器人,不由得一阵阵头晕,好说歹说才让小喇叭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改玩其他的东西。
不知怎的,对于小说和电影中描述的智能生命的恐怖,李庄完全没有感觉。他只觉得这两台智脑真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大小喇叭对自己很依赖,仿佛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我漏掉了还是我没有研究全面?”李庄陷入沉思。大小喇叭的设计和制造是他近十年心血的凝聚,算上工作时间和效率,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的二十年,投注到上面的心思足以让丽莎妒忌。
智能生命以前从未出现过,市面上没有相关的研究智能生命习性和成长历程的资料。小说和电影,都是市场化的结果,自己吓自己,当不得数。
都没见过的东西,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简直是神经。
第十五章 人才培养
李庄的人才策略限制很多,这让张凯十分苦恼。作为总裁的周奇森虽能理解李庄的做法,但也觉得公司的策略需要调整。他这段时间坐在总裁的位置上很舒服,李庄不怎么管事,在让采购部根据他的要求买了一堆的零配件和几台超精密组装设备后,就成天呆在实验室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他和张凯及何修文一起商量,决定还是让李庄改进人才策略。
“要不我们招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己培养?也可以将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成博士水平,这样内部的联系也加强了,安全性更好,”张凯说。
他想起前段时间李庄不经意的做法。李庄一时良心发现,招了八个学生,定期让他们过来或者自己过去给他们上课。李庄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在技术这一块的经历十分丰富,很清楚的知道各个阶段该学些什么。他的学生们本来底子就很扎实,只是受限于他们那水平不怎么样的老师才显得不够出色。李庄接手后,很快就突飞猛进,在同学中展露出了头角,其中五个还在“挑战杯”和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奖。学校的领导有些惊讶,后来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给实验室发了聘书,想聘李庄作兼职教授。
李庄在威森科技内部的地位比较特殊,李庄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兼智能生产实验主任兼自动化小组组长,智能生产实验室目前是个空架子,只有自动化小组在运行。平时大家见面都是称呼他为“李代表”或者“李组长”,但鉴于实际情况,老员工私下闲聊的时候都称“李总”。大家都很习惯,就算是在实验室内部以技术实力为尊的环境中,只要看看周围的那些高度数字化的设施,就已经知道李庄的水平不亚于七大实验室主任,这些高傲的人才口中的“李总”倒是叫得心甘情愿。
公司一直处于招聘状态中,新员工很多,但保密很严。过来上课的学生不怎么了解内部的情况,只知道很多人都称李庄为“李总”,便跟学校说是李总。要说学校还是不如公司那么能讲人情世故,制度上也差了些,毕竟大学不是牢狱,思想要开放得多。负责起草聘书的秘书想,“李组长”不够气派,还是叫“李总”比较合适,她本来是想问好具体名字的,但领导催得很急,便直接发了过来。
李志森接到总务处办公室转发过来的聘书有些迷惑。他的管线项目组这段时间已经独立成为K市威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他担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实验室的管线项目组组长也兼着。
他想,“我这水平,搞搞工程我是很拿手,做教授?还是省省吧。”想想那些老学究的形象,有点怵,便回绝了,说自己水平不够。
H大是名校,自然有身为名校的傲气,拒绝就拒绝吧。大学内部的官僚习气现在是越发的严重,被人拒绝脸上不好看,有些人的嘴巴便不那么干净。这事传出去后,被李庄的几个学生知道,过来学习的时候跟李庄说起,威森科技的人才知道闹了个乌龙。
李庄不想做什么兼职教授,周奇森倒是很有做兼职教授的兴趣。他学历够高,资历也够,和省城几所知名大学关系很好,接受的四五份聘书。他因为工作关系,常去省城,每次抽几个小时出来教教学生,也算满足了他的某种心理需要。
张凯想到这个,觉得关系套关系,师生也是关系。越是在高层次人才领域里面,师生关系越重要。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根筋的很多。K市及周边虽然人才济济,但有些不愿回来,有些在特殊部门工作,相对于实验室主力研发人员的超高要求,还是有些吃力。
与其到处挖人,不如自己培养。他觉得这个模式很有可行性,便跟周奇森和何修文商量。两人跟李庄一说,他就琢磨,“对啊,没关系不要紧啊,我们可以创造关系。”
实验室内部开始了大练兵,连周围一些工厂的技术人员都被惊动了。实验室的水平周围企业的员工是知道的,既然愿意开放讲课,这些人哪还不趁机过来学习学习。
这天,李庄还是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的几个学生和自动化项目组内部讲课。他瞧见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在窗户边上徘徊,定眼一瞧,这人他认识,是杨董的外甥,周董的儿子周斌,也就是前年年初过来投资时开宾利的那个富二代。
周斌是周董的老来子,他上面还有个哥哥,本身很聪明,也是Z大毕业,还是学自动化出身的。也许是家庭过于富裕,他哥哥很扎实,反倒让他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干,成天捣鼓一些好车,人倒不坏。杨董的圈子里面,没有什么很出格的人物。
“李老师,我可以过来听课吗?”周斌的表情很古怪,还带了点自卑。
李庄一时间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