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将军。”范良复心里一沉,急忙上前将满身是血的文璋扶了起来。

    略通医理的蒙环山仔细查看了一下道:“二弟,无妨,文将军只是虚脱而已,身上的创伤都是皮外伤。”

    放下心来的范良复赞道:“文将军不愧是龙虎山传人,在我们打开城门之时,以一己之力硬是抗住了上百人的进攻,我不如也。不过,也好在成飞所部并没有加入战事,否则以我们三人之力,倒是很难挡住的。”

    身为无名僧人之关门弟子,范良复一向眼高,短短数日中,见到一般年龄的张全一、文璋两人均是武艺高强,顿觉天外有天,方知宋军之中能人异士甚众。

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 
赵淮等人武功高强,整体实力比之文璋三人更胜一筹,加上又是生力军,顿时将近前的元军逼退。

    紧接着,一百名宋军敢死队员很快冲进了汴梁南门。尽管驻扎在城中的三支元军陆续抵达,但敢死队员在赵淮等人的率领下牢牢地守住了城门。随后,两万名宋军在江万载的指挥下也及时赶到,在绝对的优势面前,数千元军将士只是抵抗了一小会,就在一阵阵火枪声中败下阵来。这些守军哪里见过火器,还以为是神兵天降,自是胆战心惊。元军中的汉人士卒纷纷缴械投降,而负隅顽抗的蒙古族将士则很快被屠杀殆尽,其中包括汴梁城元军的最高将领,也死于火枪之下。

    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火器的威力,范良复、蒙环山等人均感到不可思议,当听说还有威力更大的火炮时,心里直叹,难怪战无不胜的元军会在襄阳会战中大败而回。

    蒙环山、成飞均是城中老兵,交游广阔,在他们的劝说下,这些被俘的元军汉人士兵陆续反正,大多数人都愿意加入到宋军的行列中,其余之人则被江万载下令释放。

    由于宋军军纪森严,只过了两天,汴梁城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对于一支宁愿夜宿在屋檐下而不骚扰百姓的军队,自可轻而易举地获到汴梁百姓的好感,何况城中的百姓大都是汉人。

    三天后,我收到了江万载的捷报,并同意了江万载等人的提议,组建我军在北方的第一个军区,汴梁军区,第一批将士由投诚的汉人守军组成,编制为一个军,由赵淮将军担任军区第一任制置使兼任第三十军军指挥使,范良复任第三十军副指挥使兼参议,蒙环山、成飞等人分别担任五个营的营指挥使。

    看完战报,我让公孙小宸将张顺、张世杰以及吴松含叫到了大帐。

    “参见皇上。”

    “免礼。吴将军,两位张将军,今江爱卿已顺利夺取了汴梁,随之而来就会出现固守的状态,因此,粮草、军火将是关键,两位张将军,你们各率本部兵马,吴将军,你让骑兵第十七军一并随行,趁着元军还未合围汴梁之际,尽快将物资运往汴梁。”

    吴松含、张顺抱拳道:“是,末将尊令。”

    而张世杰却犹豫了片刻,有些担心道:“皇上,今御林军第一师远在汴梁,末将这一去,就只剩下新编第三师,会不会导致火枪手的不足?”

    “张将军放心就是,南阳守军并不知道我军的动向,我军以逸待劳,又有火炮,只要不主动出击,自会无碍,你们快去快回便可。今汴梁已复,想必元人皆知,而沿路并无大批元军驻守,因此你们从西峡镇北上,再走官道捷径就是。朕明日会加大巡视力度,以防南阳骑军突袭你们,而火枪手同行,也是为了防止阿术的骑军。”

    张世杰道:“是,末将明白。”

    正如范良复所言,收复汴梁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在军事上的意义,不仅让北方的汉人为之一振,也让忽必烈陷入两难的地步。经过长考之后,忽必烈最终采取了兀良合台的建议,与西方诸汗国议和,并派出以真金为首的谈判团前往西北边境与四大汗国和谈,如果能达成一致,则可从边关调回至少五万精锐大军。同时,忽必烈下令,以大将军万夫长孛鲁欢为主帅、阿里伯为先锋,抽调一万名大都驻军以及三万新军前往汴梁,意欲效仿当年的端平入洛之战,困死宋军。对于郝经从南阳调兵的建议,忽必烈并未采纳。

    当得知汴梁城被宋军攻破时,身在南阳的阿术、伯颜等人皆是大吃一惊。

    “伯颜,宋军分兵北进,就不怕我军切断其归路,成为孤军吗?”

    “大帅,伯颜同感,或许是因为襄阳之战后南朝军队沉不住气了,想那赵禥年轻气盛,和南朝老皇帝年轻时一样,急于建功立业,却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阿术道:“今南朝军队四处而动,川军、江淮军均已展开行动,就连其水师也已从沿海北上,来者不善啊。皇上身边的军队不多,新军又未成军,我等当为皇上分忧,郭侃将军。”

    “末将在。”

    “本帅令你率领一万五千名步军,立即出发,进驻许昌,暂且固守,等皇上指示到达后,再定下一步计划。”

    “是,大帅,末将遵令。”

    “史监军,上报皇上。”

    “是,大帅。”

    “阿刺罕将军,近日邓州的宋军有何动向?”

    “回大帅,据先锋营派出的斥候回报,最近几日中,南朝军队分两批前往潦河镇、瓦店一带巡视,并有在瓦店附近的白河上架桥的可能。而且,昨日前往潦河镇一带巡视的宋军已达万人规模,似乎在构建营地。”

    “架桥?”伯颜想了想道,“南朝军队和我中路大军数量相当,既然先是分兵北上,如果再分两路攻打南阳,似乎并非上策,火器一旦分开,其威力锐减,不对,这其中一路一定是疑兵,赵禥必定只会集中一路攻我南阳。”

    “伯颜将军言之有理。”阿里海牙道,“倘若南朝分兵,以我骑军的速度,集中力量先灭其一路,就可大胜,因此末将认为南朝当会从潦河镇进攻,架桥一事只是幌子。”

    “恩,本帅认同两位之看法,阿塔海将军。”

    “末将在。”

    “本帅给你三千骑军,日夜巡视瓦店,一旦发现南人架桥,立即毁之。”

    “是,末将尊令。”

    “阿里海牙将军、阿刺罕将军。”

    “末将在。”

    “你们二人明日率领两万骑军前往潦河镇,如果南朝军队没有火炮,则将其构筑的营地摧毁。”

    “是,末将得令。”

    两日后的傍晚,在距离许昌南门约五十里之地,张顺等人和郭侃所率的元军不期而遇。在双方之准备均不是很充分又都是处于急行军的情况下,火器的能力便显得十分突出,对于火枪手而言,扣动扳机并不需要过多的体力。五百颗投掷弹首先掷出,将前面的元军炸得晕头转向,随后,御林军第二师在张世杰的指挥下,列队射击,最后由骑兵十七军一阵冲杀,很快将对于火器有着恐惧感的元军击溃。好在元军主帅郭侃身经百战,在不利的局面下,及时撤退,带着七千多名残军进入了许昌。

    张顺、张世杰商议后,并未追击,连夜向汴梁而去。

    随后的数日中,吕文焕亲自率领大军在潦河镇以西七、八十里之处构筑营地,而元军则是每日来袭,不过,吕文焕并不抵抗,一见元军攻击,则立即回撤。如此往复,营地基本上没有成形。

    数日后,运送粮草的张顺、张世杰顺利返回了邓州,同一天,吕文焕也停止了修筑营地的行动。

    九月二十四日,大都的忽必烈在朝会时接连收到了三份急报,一份是郭侃在许昌遇敌,折损了数千将士;第二份是水师统帅刘整所奏,南朝水师在李北洋亲自率领下,已至我朝沿海境内,我军首战失利,臣已连夜赶赴山东水师基地;另外一份则是怯薛军额都的副将从聊城发回来的。

    当忽必烈看完这三份战报后,长叹一声,顿觉周身无力,好几处关节同时作疼。此时的忽必烈并不知道,他的关节疼痛是因为痛风所引起的。

    “退朝。”忽必烈忍住疼痛道。

    当真是无巧不成书,冰火两重天。当天夜里,我也收到了三份战报,第一份战报是云南军区制置使汪立信所发,云南的蒙古残余已经全部消灭,军区下一步的计划是展开剿匪行动。

    “好,小宸,传令汪立信,从云南军区抽调五千名将士支援西路军。”

    “是,皇上。”

    另外两份战报均是来自东路李庭芝,只是其中一份是李庭芝转发而来,三份战报令我喜上加喜。

    李庭芝在战报中言道,九月十九日,我东路北伐大军扬州、庐州两路大军联合行动,一举攻入江苏北部重镇徐州,歼敌五千多人。徐州的克复为攻打山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东路军北进之后的第一场胜利。另外,李庭芝还转来了一封印应雷的亲笔信,印应雷在信中言及,经过数十日的艰苦行军,按照陛下的游击思想,我军终于获得机会,利用蒙古大将额都的轻敌和投掷弹的威力,在聊城西部的阎寺村一带伏击了蒙古怯薛,消灭了额都所部四千余人,并击杀了其主将额都,而我军伤亡只有五百余人,唯一不足的是,投掷弹已经全部用完。

    “蒙古怯薛果然不凡,竟然耗光了印将军的数千颗投掷弹。”袁棘叹道。

    “投掷弹没了可以陆续造出,而怯薛军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我笑道,“公孙小宸,田修颜,传令李庭芝,稳扎稳打,还有,想办法联系上印应雷,让其向汴梁靠近。”

    “是,皇上。”

第532章 国号之争() 
“火枪?”一脸茫然的萨满至尊才恩吉雅接过印天涯递来的火枪,认真看了会后问道。

    “正是,至尊大人,南朝军队就是依靠这种被称之为火器的武器,在襄阳会战中击败了我军。火枪只是火器中的一种,另有火炮、火弹,其威力尚在火枪之上,这支火枪是在南朝潜伏多年的史弼将军弄来的。”印天涯叹了口气,继续道,“至尊大人,我和大汗对此均是无计可施,无奈之下,才千里迢迢前来叨扰潜修中的大人。”

    才恩吉雅平静言道:“先试试吧。”

    回到极北之地后,才恩吉雅便闭门谢客,开始潜修起来,力图突破虚空,达到另外一层天地。不过,要成为守护者,自是极为艰难,才恩吉雅从帝王谷里获得的修炼方法并非守护者所传,加上前人之文字多有晦涩难懂之处,是以尽管有所进展,但却一直不得其法。

    对于印天涯的突然到访,才恩吉雅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作为蒙古护国神教的至尊,他有义务和责任在国之危机时出面担当,是以只好放下自身的修炼。

    “嘭”的一声,待枪响过后,才恩吉雅及阿大、阿二等人走上前去,仔细查看了作为靶子的一棵大树。

    一旁的印天涯不停地介绍道:“单独一支火枪,其威力虽也不小,但在一定的距离外尚可躲避,然而,当成千上万支火枪一起发射时,就非是人力可以应付的了,那怕是武功高明之士也不例外。襄阳大战时,南朝军队就已经拥有了一万多支这样的火枪,那种万枪齐射、火炮齐鸣的局面确实难以抗衡。”

    才恩吉雅沉默片刻后道:“阿二,你精通武器制作,你来看看这把火枪的构造。”

    “是,大人。”阿二看完后道,“大人,这是一种以火药为牵引力的武器,它和我们目前使用的刀枪棍棒属于不同种类的武器。属下曾在二十年前见过一种名为突火枪的武器,两者倒是有些类似,只是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能够仿造出来吗?”

    “大人,属下不敢保证,如果有精良的制作技术相配合,或许有此可能。”

    才恩吉雅想了想,果断言道:“那好,阿大,收拾行装,你们四个随同本尊一起去往大都,我朝的优秀匠师和工具全都集中在那里,到时集众人之力,必可仿造出来。”

    “是,大人。”

    九月下旬,四万元军在主帅勃鲁欢、先锋阿里伯的指挥下,向汴梁城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守军在几乎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就轻松地将元军的进攻击退,这一战之下,元军新军将士对于火器同样产生了一种恐惧。勃鲁欢不敢再战,只是下令,将汴梁城包围起来。当然,勃鲁欢自是清楚,凭借自己手中的这四万人马是很难将城里的宋军困住的,在和阿里伯商议后,勃鲁欢将一万精锐放到了汴梁城的南面,目的是切断城中宋军和邓州的联系。

    汴梁军区的将士作为辅兵参加了此次战斗,当再次见识过火枪的威力后,这些降卒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加入宋军没错,否则只能像城外的元军新军一样,成为枪口下的冤魂野鬼。

    经过这些将士的传播,整个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了宋军拥有一种名叫火枪的新式武器,只需简单的扣动扳机,对面之人就会应声而倒。传来传去,似乎比传说中那些仙人手中的法宝还要厉害,如此一来,倒是极大地增加了城里百姓对宋军的信心,加上江万载等人刻意宣传大宋皇帝的神迹,什么“日有食之”之类的,直让众人重新燃起了身为宋人之心。

    在城中的局势稍微稳定后,十月一日凌晨,御林军一个旅的火枪手,在忠顺军、兴复军的配合下,出城袭击了西门外的元军营地,不到一个时辰,便干净利落地击败了驻防的元军。这批元军新军尽管小心翼翼,哨位不少,也提前发现了宋军的攻击,但被忠顺军、兴复军将士扔出的一轮投掷弹炸得晕头转向,又被后续冲上来的火枪手一阵扫射,顿时溃不成军,最终丢下三千多名尸体,仓皇而逃。

    随后的几天,江万载下令火枪手轮番出击,将城东、城北的元军打得后退了三十里。从这几场战争中也可看出,训练不久的元军新军基本上没有掌握弓箭的要领,这和火枪手可以速成的情形完全不同。

    无奈之下,勃鲁欢只好上书大都,请求枢密院再派援军。

    因郭侃的失利,阿术主动上书忽必烈,自请贬官三级。从奏折中,忽必烈看出阿术态度坚决,随即于十月四日下令,阿术降职一级,担任中路军副帅,主帅一职则由伯颜担任。

    自十月初以来,吕文焕率军再次重复着骚扰南阳元军的行动,敌进我退,而元军骑兵又不敢过于靠近邓州城外的宋军大本营,来来往往,自是心情急躁。

    十月六日,临安火药监差人又送来了十门火炮,至此,邓州的火炮总数达到了六十五门。

    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一直没有下令攻打南阳,而南阳的伯颜、阿术也因为惧怕火器,不敢进军邓州,双方暂时维系着交织的局面。

    随着邓州、汴梁的相继失守,元朝国内的蒙古族保守势力又将矛头直指忽必烈,认为忽必烈更改蒙古国国号乃是失败的根源。除了和南宋交战外,焦头烂额的忽必烈还不得不抽时间去应付这些世家贵族的指责。

    自十月十二日起,李北洋带领由北海舰队为首的五万大宋水师在山东东面的沿海和刘整率领的元军水师展开了一场空前大战,此次战役一连持续了十多天,虽然宋军稍占上风,但刘整也是非同小可,硬是以弱抗强,硬撑下去。十月二十五日,元军主力旗舰神鹰号上的指挥台被神州巨舰上的火炮击中,刘整当场身负重伤,幸亏神鹰号颇为灵活,及时撤退,这才留得一条性命。

    失去了刘整的指挥,李北洋又用了三天的时间,彻底重创了敌军水师。

    十一月初,在一场大风雪的掩护下,剩下的数十艘元军水师舰只向北逃去,整个山东沿海完全被李北洋所部控制。

    消息传到了大都,越来越多的蒙古贵族表达了对忽必烈的不满。

    在十一月七日的朝会上,以宗王乃颜、世家阿只吉为首的保守势力强烈要求忽必烈将国号改回蒙古。

    阿只吉首先道:“皇上,自先祖成吉思汗一统我蒙古各部落以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自皇上更改国号后,我军屡屡失利,这分明就是因为长生天动怒所致。臣等恳请皇上三思,恢复我朝原有国号。”

    乃颜接着道:“皇上,阿只吉所言极是,我朝之精锐乃是蒙古本族将士,最近数月来,各部提供的兵源日渐减少,如此下去,我朝将士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弱,倘若仅靠汉人士卒,是注定要失败的。”

    乃颜、阿只吉的官职虽然不高,却能左右蒙古各大贵族世家。

    忽必烈心里十分恼怒,却还是强压怒火道:“两位爱卿,我军的失利是因为南朝军队的新式火器所致,如今,朕已经召集了我朝所有的优秀匠师,正在日夜研究破解之法,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你们二位乃是我朝之栋梁,一向颇有声望,因此,对于北方各部的兵源,自当多费心血。”

    乃颜漠无表情地敷衍道:“皇上,臣等自会尽力,只是不知长生天是否眷顾。”

    阿只吉紧跟着道:“不错,皇上,襄阳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