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十年,南朝的火器竟然如此先进,从结果来看,其威力超过了金人火炮的数倍有余。”

    阿术远远地望着襄阳,独自沉思了良久,才道:“各位将军,先回大帐再议。”

    “是,大帅。”

    当阿术率领众人回到鹿门山中军大帐时,已是眉头紧蹙。火枪的威力似乎还能化解,只要有盾牌手的防护,再加上弓箭手的抢攻即可,但火炮的力量却根本无从防御,就算以襄阳城之坚固,恐怕也挡不住多久吧。

    在将近二十年的从军生涯中,阿术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危机。

    灌子滩小树林。

    三支部队的指挥官吴松含、谢道临和姜才联袂而来道:“陛下,清扫战场的工作已经展开,之后,我军是返回松鹤坡宿营,还是继续前进?”

    “蒙古人全都撤回鹿门山堡垒了吧?”

    吴松含道:“是,陛下。”

    “三位将军,今夜还是返回松鹤坡宿营。吴将军,谢将军,传令下去,十七军、十九军、二十军以及御林军在此原地休息,如有伤重者,立即送往郢州城战地医院救治。姜才将军,你率领破虏军随朕继续前行,朕要到鹿门山一观,克里特将军。”

    “末将在。”

    “带好你的随从,和朕一起前行,寻找攻击点。”

    “是,陛下。”

    “文璋、公孙小宸,你们两人也随朕一同前往。”

    吴松含道:“陛下,前面没多远就是鹿门山,蒙古骑军的反击速度极快,末将以为,让十七、十九两军一同跟随陛下前去吧。”

    “无妨,阿术等人一定正在商议应对我军火器的策略,不会出战的。吴将军,让十七、十九军原地待命,如有需要,随时接应即可。”

    “是,陛下。”

    鹿门山位于襄阳城东南20公里处,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东汉建武年间(25…56年)建苏岭山神饲于山上,门前刻二石鹿,人称鹿门店,故山亦随庙名,称为苏岭山,唐代时更名为鹿门山。襄阳吕文德和蒙古人之间商定的榷场就设在鹿门山下,后来,元军更是于其中修筑了堡垒。在阿术进驻襄阳后,又将鹿门山下的堡垒扩大,一直延续到霸王山下。鹿门山风景秀美,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传说,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前来求教时,都会跪拜在庞公榻前,其虚心为学之状,令后人敬仰。

    来到距离鹿门山约五里处,军中斥候道:“皇上,这里就是鹿门山的前沿,名叫迎仙坡,再往前两里之遥就是蒙古大军的营地,营地后面的那两座高大的山峰就是鹿门山,右边则是霸王山、狮子山等,从这里前往襄阳,就只能从两座鹿门山的中间穿过。按照已知的情况看,鹿门山的蒙古营地里一共驻扎有六万余蒙古将士,分为东、西、中三座大营,其中西大营负责攻击襄阳城东门,各营的兵力分布情况暂时不详。”

    “恩,呼延德、孟天涯。”

    “末将在。”

    “你们两人带一百名亲卫保护克里特等人,往前再行一里左右,看看有无适合的炮击点,一旦发现敌人出营寨,你们便立即后退。”

    “是,陛下。”

    和我猜想的一样,元军并未出寨攻击,一个多时辰后,我们回到了松鹤坡营地。

    “吴将军,此战的伤亡情况如何?”一进入中军大帐,我便问道。

    “回皇上,此役我军阵亡将士二百三十二人,伤四百四十六人,其中重伤员四十三人,经简单处理后,有三十九名重伤员已经送往郢州治疗,另有四人伤势过重,无法经受路途颠簸,只能就地治疗,根据现场清点的情况来看,元军阵亡七百六十余人,从军服上看,怯薛军近四百人。”

    “恩,吴将军,好生善后。”

    “是,陛下。”

    “再过几天,汉斯和他的学生就会抵达郢州,朕打算将郢州城的战地医院搬来这松鹤坡营地,以便可以就地救治我军的伤员。吴将军、谢将军、姜将军,虽然我军取得了今日之战的胜利,但仍有不足之处,你们组织各军进行总结,有好的建议或想法上报给江万载江爱卿。”

    虽然我没有当过兵,但在后世的作品中,都有写到,每当战争告一段落,我军都会进行及时的总结。从红军时代起,泥腿子出身的我军将士硬是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军,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军将士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战中学习,在挫折中进取,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战略战术。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一阵阵山风吹来,让人觉得万分的舒适,比起白天的炎热天气,不知道好了多少。

    我在大帐中休息了一会,便和袁棘、方灵等人来到了御林军第一师某排驻地。

    排长名叫康文兵,是原青年卫的成员,当我抵达时,康文兵正带着全排战士围在一起,讨论着今日一战的得失。

    “参见皇上。”

    “免礼,都起来吧。”我笑嘻嘻地看着跪在我面前的这三十多号人。

    “谢皇上。”

    “大家都按原样坐下。”我边说边盘腿坐在了地上,“今日一战乃是御林军自组建后你们打的第一仗,朕先问问大家,怕吗?”

    三十多名战士见我和蔼可亲,也稍稍放松下来。

    康文兵道:“皇上,在起初看见蒙古军时,心里的确有些紧张,甚至害怕,不过,这种心情很快便被斗将的精彩场面所吸引,接下来就是随着上司的指示,举枪、点火、发射,似乎就和平时的训练一样,这中间倒是忘了害怕,直到我军骑军冲上去时,才想起这是实战,到了那时,反倒是兴奋代替了害怕吧。”

    我笑笑道:“对于你们的表现,朕很满意,没有士兵被吓得端不起枪来,更没有人当逃兵,你们不愧是朕的御林军,不愧是我大宋的精锐之师。第一次上战场,要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军人,只有在战火中得到锻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但是,今日的战斗,只是一次单方面的射击过程,敌人在猝不及防之下,还来不及使用弓箭,也没有向我军发起进攻,就被我军火枪的轰鸣给吓了回去,所以算不得什么。下一次遇敌时,如果敌人的骑军向你们冲来,五十步、十步、甚至到了五步时,你们还能不能冷静地扣动火枪的扳机?”

    一名小个子士兵回答道:“报告皇上,小的们当服从军令,只要上司没有下令撤退,就应该继续战斗,哪怕是敌人到了面前,也要坚决地扣动最后一次扳机。”

    我赞道:“恩,说得好,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小的姓周,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就叫做周小三,父母亲叫惯了,也就没有另外给小的取名了。”

    “小三,朕来问你,如果真遇到了那样的情况,你会怕吗?要知道你前面几步就是手握武器的蒙古人。”

    周小三想了想道:“如果真是那样,小的怕虽然会怕,但还是会继续开枪的。皇上,小的是这么想的,开枪,或许可以将敌人射杀,但假如不开枪,敌人也不会因此放过我们,那就只有等着被敌人杀死,怎么着,都要搏上一搏。”

    “恩,你们认为呢?”

    陆续有人答道:“皇上,小的们都赞同周小三的说法。”

    “好,各位御林军的将士,周小三说得有道理,狭路相逢勇者胜,当敌人冲到我军阵前时,想要逃跑,是跑不过敌人马匹的,那怎么办?只有和敌人拼了,在敌人的战刀砍来时,将其击毙,这样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火器,是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作为我朝的第一支火器部队,你们应当打出火枪手的风范和气势,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御林军,才是天下军队中最棒的。朕问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有。”可能是在我这个皇帝面前,还放不开之故,声音不是很大。

    “今晚的伙食不好吗?怎么一个个都像没吃饱似地。勇士们,再来一遍,你们有信心吗?”

第473章 何为势?() 
“有!”这一次的声音大了许多,能看出,不少士卒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好,这才像军人。”

    “皇上放心,我军一定会做到的。”康文兵代表全排战士大声宣誓道。

    “很好。”我赞了一句,继续说道,“当一位军人在战场上克服了恐惧心理后,就要从能打仗向会打仗转变了。什么叫会打仗呢?你们都知道,历朝历代都有无数支了不起的常胜军,比如我朝的岳家军、孟家军等,他们就叫会打仗,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常胜不败呢?”

    我停了停继续道:“和你们一样,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我朝军人,并非三头六臂的天兵天将。朕认为,战争不是比谁的力气大,而是在比头脑,只要我军比敌人想得更多,想得更远,想得更周全,就一定能成为常胜军的,这就是岳家军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好了,康排长,各位英勇的将士,你们继续总结,好的要发扬,错误的要坚决摒弃,朕相信,只要你们善于总结,就会一次比一次强,迟早有一天,你们这个排一定会成为像岳家军一样的常胜排,英雄排。”

    中军大帐前,孟天涯正坐在一棵大树下,时而伸出双手比划几下,时而又静静地看着前方发呆。

    “孟天涯。”走到近前的方灵突然大喝一声。

    “啊?”孟天涯条件反射般地站了起来,一见是我,连忙行礼道:“末将参见皇上,参见灵妃娘娘。”

    “孟天涯,你在这里干吗?”

    “回娘娘,末将在想今日和阿术之战,阿术的枪法虽然精妙,但和烈焰枪法比起来,至少在攻击力上略有不及,在内力上末将则要略逊一筹,两厢一抵,末将在想,即使要输,也该在一百五十回合之后吧,但当时他的杀气凛冽,却是让末将心有余悸,那种杀气似乎是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那是一种由杀气凝聚而成的势。”袁棘向前二步道,“孟将军,看着老夫,好了,现在你可以随意进攻。”

    孟天涯心神一凛,似乎不由自主地看向袁棘,眼前的袁棘并没有出手之意,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但给孟天涯的感觉却是,他前面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山,一座高不可攀的山。

    面对这样一座高山,该如何进攻呢?虽然长枪在握,但孟天涯却不知道该攻向哪里。

    “袁先生,这就是所谓的势?”

    “不错,孟将军,你有何感觉?”

    “袁先生,末将有种无从攻击的感觉。”

    袁棘笑笑:“这就是老夫拥有的势,名叫坚如磐石。”

    “势?”我也好奇地问道。

    “恩,灵儿姑娘,君宝,你们听说过势吗?”

    方灵想了想,摇头道:“似乎听父亲说过,但我却是记不清楚。”

    张全一同样摇头道:“不知。”

    “陛下,那臣就给您,还有大家讲讲这势。”袁棘道,“陛下,说起这势,和守护者还有一定的关系。”

    “守护者?”我愣了一下道,这几个字似乎很久没有提及了。

    “正是,陛下。”袁棘点点头道,“据上古相传,世上最早的武功都是由守护者传下来的,再经过后人的发扬光大,才形成了今日的各种流派。而这些流传于世的武功只不过是守护者大人们所修炼的入门武功,对于守护者来说,他们所修炼的武功正是势。而对于世俗之人来说,当武功练到极致时,就会有一定的机率出现势,这种势是随机出现的,像阿术身上的势就很有可能是其武功和常年征战所形成的杀气共同引起的变异,再加上孟将军的烈焰枪法过于霸道,这才将他的杀势牵引出来。否则的话,以孟将军的武功,的确可以坚持到一百五十回合以上。”

    袁棘继续道:“简单而言,势就是超越我们这个世界所知武功之上的另外一种武技,它没有具体招式,只是一种意念的体现,但又无法直接修炼,而且每个人的势尽都不一,所以也无法传承。”

    张全一道:“师傅,那是不是说,一旦形成自己的势,就能超越其他的习武者呢?”

    “理论上如此,不过,因世俗之限,一众高手所具有的势都只是停留在势的初级阶段,和极致的上乘武功相比,差别并不是很大。”

    “先生,何谓世俗之限?”

    袁棘解释道:“陛下,人体就像一个容器,其可容纳的内容是有限的,无论是术修者或是武修者,修炼的终极目标都是想突破这个限制,也就是所谓的破碎虚空。因为对人体而言,却是容不下这种势的中级阶段的。”

    我似乎有些明白:“恩,除非是守护者。”

    “陛下圣明,臣之所言就是这个意思。”

    孟天涯想了想道:“袁先生,那这个势和战场上的阵势是不是一个意思?”

    “孟将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军队常用的一字长蛇阵、箭矢阵等阵势的势也是一种虚拟的力量,就阵势本身而言,没有任何杀伤力,必须结合阵势中的将士才能发挥其作用,可以说,不同的阵势可以提高将士不同的技能,比如箭矢阵可以提高将士的攻击力,同样,阿术的杀势也能增强其攻击力,但这种攻击力不是直接的,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攻击力,它攻击的不是人的本体,而是人的心,这就是孟将军在对阵中觉得心有余悸之故。”

    虽然玄奥,但我也能接受,因为我见过守护者,知道世俗之人和守护者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有人得此机缘将袁棘所说的势修炼到中级阶段,要么就能成为守护者要么就是走火入魔。

    孟天涯心里一亮,问道:“袁先生,那该如何修炼呢?”

    “只可顺势而为。”袁棘笑道,“孟将军,你的烈焰枪法本属极致,只要你能将其练到最高境界,就极有可能会产生属于你自己的势,如果老夫猜测的不错,当年的高宠将军就具有这样的势,而且和阿术的势类似,也是杀势,不过却要凌厉得多了,这也就是高宠将军要比起同时代的绝世名将岳云将军、陆文龙将军等人要高出一筹的原因吧。”

    “多谢先生指点。”

    “孟天涯,你继续练,朕先返回大帐。”

    “是,皇上。”

    回到大帐内,江万载和公孙小宸将郢州转自临安朝廷的消息递给了我。

    政务方面一切正常,各部按部就班,秩序井然。外交上,安南国派出使节再度到访,向我朝进贡夜明珠一对,文天祥奉太后懿旨,回赠黄金百两、绢帛百匹,和夜明珠的价值相当。

    “这是来讨好我朝的吧。”我看完后言道。

    老谋深算的江万载道:“陛下,当此环境下,安南国一定是想两边讨好,左右逢源。”

    “不错。”

    我笑笑,接着看了下去。

    军务方面则有两件事需要我来定夺,一是留在临安郊外训练的火枪独立师已经训练完毕,兵部尚书范文焕上奏,请示我如何安置这支部队,是各自返回,还是集中使用;二是火药监赶制出一千颗投掷弹,是否需要送来郢州。

    “这都是好事啊。”我笑道,“公孙小宸,回复陆秀夫,令其转临安兵部,着火枪独立师立即前来郢州,同时将投掷弹也一并带来。”

    “是,皇上。”

    这支由各大军区将士合编而成的火枪独立师,我需要他们在实战中得到锻炼,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军区,并成为火枪手的种子。

    江万载道:“陛下,出了朝中军政事务外,临安还有一事禀报,五月中,老臣程元凤、原夔路安抚徐宗武相继离世,请陛下追封。”

    程元凤、徐宗武虽然和我不算很近,但对于大宋都算是有功之臣。程元凤曾两次拜相,后因身体原因,三次拒绝了我的召唤,并上书坦言,应该将机会多留给年轻人,自己只挂了个观文殿大学士的虚名。

    “江爱卿,程爱卿一生正直无私,于社稷有功,传令下去,追封程爱卿金紫光禄大夫、赠少师。徐爱卿镇守夔州路多年,也是劳苦功高,追赠为上护军,特官其一子承节郎。”

    “是,陛下。”

    随着赵葵、程元凤等人的辞世,我想起了和他们同时代的何基等一众老臣,程元凤说得对,机会应该让给年轻人。

    次日清晨,围攻樊城的元军主将阿里海牙和孔元来到阿术的帅帐中,向阿术、伯颜以及真金汇报了樊城守军使用了火炮一事,阿里海牙道:“大帅、真金大人、伯颜将军,昨日上午我军砲营在轰樊城北门时遭到了南朝守军火炮的还击,这种火炮威力极大,声音如天降大雷,直透人心,经末将确认,这是以火药为引的火炮,和我军以抛掷石料的火完全不一样。”

    阿术心里一惊,心道,“莫非南朝军队全都装备了这种火炮?”不过,阿术的脸上却显得十分镇定:“阿里海牙将军,你先说说我军的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