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州被蒙军所克,张镇孙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在我到来后,张镇孙的科举提前了一届。

    陆秀夫道:“那好,臣来安排此事。”陆秀夫本身也是科举出身,对于读书人从军自然毫不排斥。

    “今科的武举殿试因为战争之故,延到了十二月初,希望这次的武举也有所收获吧。还有就是军事大学的学员,他们也将是我朝军中将领的主要来源之一。”

    “陛下。”贾似道突然言道,“臣昨日去往吏部公干,听吏部官员说,岳元帅后人在得知陛下祭拜岳庙后,有好几位年轻人于日前来到吏部报到。”

    “是吗?岳飞后人四散于各地,不只是哪一支的后人?小七,一会你去趟吏部,将这些人的资料调来。”

    “是,官家。”

    “好了,下面来说说有关湖北省高官之事,你们怎么看?”

    文天祥道:“陛下,在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四地,因为战事之故,各省高官均由当地军区的制置使兼任,吕文焕将军文武双全,臣认为其担任此职,并无不妥之处。”

    “师臣,你的意见呢?”

    贾似道讪讪一笑:“陛下,吕大人所说的刘整之事,乃臣之过,臣有罪。臣以为,战事之际,当以国家为重,吕家在襄樊之地根深蒂固,虽然拥兵但并无自重之态,陛下可以告诉吕文德,言陛下对吕家十分信任,并无半分猜忌之心,让吕文焕担任高官,乃是因为战事之故,政务院经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战争结束后,自会调整。”

    史岩之道:“陛下,太师之言在理,拥兵但不自重,臣附议。”

    吕文德的意思十分明显,生怕吕家权势过重,引起皇室、朝廷的猜忌。我想了想道:“那就依太师之言,朕亲自修书一封,以宽其心。”

第442章 将门虎子() 
有关吕文德在历史上的结局,我记得很清楚。咸淳五年,也就是1269年的十一月,吕文德因榷场之故,心生愧疚,疽发背而致仕(退休),同年十二月十日,病逝于襄阳。后由其弟吕文焕接掌襄阳,在坚守数年后,身处内忧外患中的吕文焕最终开城投降。虽然吕文焕被文天祥斥责是逆臣,但吕氏一族也算是为南宋王朝尽力了。

    作为襄阳军区的老大,吕文德虽然在谋略上不及吕文焕,在武功上不及吕文信,但其威望之高,却非吕文焕、吕文信可以相比的,即便是同为安丰籍的大将夏贵,也略有不如。这就是我亲笔修书之故,尽管吕文德不是决定襄阳大战胜负之人,但我还是希望吕文德能够多活几年。不管是病死还是战死,在战争期间折一主帅都不是什么好事。

    “君实,其他军区有何动向?”

    “回陛下”

    “官家,太后驾到。”门外的小七突然进来禀道,打断了陆秀夫的回答声。

    “太后?”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太后谢道清和全玖已经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谢道清心情大好,进来后直接道:“官家,大喜事。”

    “母后,何喜之有?”

    屋里的贾似道等人连忙跪下道:“参见太后,参见皇后。”

    全玖道:“各位大人,免礼。”

    谢道清也不去理会几位大臣,哈哈笑道:“官家,杨妃有喜了。”

    “有喜?”我嘀咕道。

    全玖笑着解释道:“官家,御医刚刚替杨淑妃诊断过,确认杨妃有喜了,臣妾和太后闻讯后便立即来此告诉官家这件大喜事。”

    “我有后了?”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大喜事,无论我是呼延东海还是宋度宗赵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国人之古训,上至皇家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毫无例外。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呵呵,同喜同喜。”我笑道,“各位爱卿,今日之议暂且到此,其余事情等明日朝会时再议。小七,你先去吏部调来资料,朕晚上会看。母后,皇后,我们前去看看淑妃。”

    “好,好。”谢道清一口答应道。

    在屋里的这些人中,谢道清无疑是最为高兴的了,终于有后了,这不仅是赵家之喜,还牵涉到大宋江山的继承者。

    次日午后,我在宫中的延和殿召见了前来吏部报道的岳飞后人。这数位岳家人乃是岳飞长子岳云之后,为首之人三十出头,名叫岳方,看上去倒是颇为精神。

    令我失望的是,他们之中竟然无人精通武艺,也无人习过兵法,只是因为我对岳飞的封赏,才专程前来向我这个皇帝致谢的,对于做官,这几位岳飞的后人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岳方道:“皇上,先祖岳飞公当年屈死风波亭后,先祖母曾言,凡我岳家后人均不得习武,太太平平做个普通人最好不过了。所以我岳家后人大多甘于平凡,祖训如此,还请皇上见谅,草民自是没有能力上阵杀敌。”

    我点点头:“无妨。”这和历史完全一致,岳飞的后人虽有少数几人从政,但并无一人尚武。

    岳方继续道:“草民虽然无力上阵杀敌,却带来了两位武艺高强的朋友。他们愿意为皇上出力,也有此能力,可以上阵杀敌。”

    “是吗?何人?”

    “皇上,草民给皇上介绍。”岳方指着站在后面的两人道,“这位年长者是呼延德,另一位叫韩靖。”

    “草民呼延德、草民韩靖见过皇上。”

    “免礼。”我看着这两位将门虎子,笑道。

    通过岳方的介绍,我了解到,呼延德三十多岁,乃是宋初名将呼延赞的后人,善使双鞭,有万夫不当之勇,曾任京湖策应司参谋。呼延德为人耿直,因看不惯吕家在京湖军中独揽大权,所以在军中一向不得志。数年前,其上司吕文元克扣军粮,被呼延德发现,并暴打一顿。前来处理此事的正是吕文元的堂兄吕文信,在得知事情的来弄去脉后,吕文信遂将吕文元杖三十,逐出了军营,不过,因为吕文元乃是吕家之人,所以吕文信也令呼延德道歉,以此好让吕家下台。当时的呼延德年轻气盛,哪会理解吕文信的好意,两人意见不合,又都是性急之人,竟大打出手,这也应了一句古话,不打不相识。虽然吕文信十分赏识呼延德,但没过多久,呼延德还是借丁忧之名返回到了临安,目前闲职在家。

    另一位名叫韩靖的年轻人,长相英俊,大约二十二、三岁,是南宋初期四大名将之一韩世忠的后代,不过,韩靖却是弃刀弄枪,而且是双枪。韩靖自幼好武,曾得双枪陆文龙的后人传授枪法,武艺高强,自号双枪小霸王,艺成之后,常常外出与人较技,是以在临安的名气反而不响。

    这两人均与岳家后人交好,对于岳飞被封为“武圣帝君”一事也颇为高兴,便随着岳方等人到了吏部。

    我知道吕文信的武功极高,而这呼延德竟然可以与之大战,想必武功不低。我忙问道:“呼延德,当日你和吕文信一战胜负如何?”

    呼延德道:“当日只是粗粗交过手,大家都是赤手空拳,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呼延德、韩靖,你们都愿意投军为我朝效力吗?”

    “草民愿意。”

    我兴奋道:“那好,朕先来考较下你们的武艺。两位,随朕到练武堂,岳方,你们有兴趣也一起来吧。”

    “是,皇上。”

    宫中的练武堂极大,即便多了呼延德、韩靖等数人,也丝毫不显拥挤。

    我坐下后对袁棘道:“先生,你来。”

    “好。”袁棘微微笑道,“二位,你们都是马上战将,但这里只能步战,对你们不利,这样吧,你们一起上,有何招数尽管使出。”

    呼延德、韩靖并不认识袁棘,见此人貌不惊人,且又如此托大,脸上均自流露出愤愤之色,不过,碍于我在场,也不敢发作,只是各自“哼”了一声,和袁棘斗了起来。

    斗不十数合,袁棘道:“两位,兵器架上有兵器,你们可以随意挑选。”

    呼延德、韩靖都是行家,虽然和袁棘交手只得数招,却已知道对方的武艺不凡,远胜于己,乃是两人生平所见,当下也不再犹豫,各自从兵器架上取下兵刃。宫中练武堂里的兵器样样俱全,虽然不如两人平时的武器适手,却都是上等的兵器。

    双鞭、双枪在手,两人顿感信心十足,虽然跨下没有战马,但和赤手空拳的袁棘相比,在气势上也是毫不逊色。

    袁棘双掌挥舞,时快时慢,在两人的兵器间轻松地自如穿梭。又过了数招,两人斗得兴起,见袁棘依旧游刃有余,神态自若,也就不再顾忌对手是何许人也,同时加快了攻击的速度,鞭枪配合,齐齐击向袁棘。

    “好。”袁棘大喝一声,同样也加快了速度。

    霎时之间,只见场上鞭枪光芒毕露,紧紧围绕着袁棘。尽管我的武艺也是大有长进,但终究还是无法分清谁占有优势。

    片刻后,我看见呼延德、韩靖的双鞭对上了双枪,而袁棘则笑嘻嘻地站在了一旁。这次我看得很明白,呼延德手中的双鞭被袁棘的掌力所牵引,莫名其妙地偏移了轨迹,和韩靖的双枪碰撞在一起。要知道这瞬间的功夫,就足够让袁棘轻松地击中两人了。

    “这位先生好武功,我等远远不如也。”收回兵器的呼延德、韩靖同时心服口服道。

    袁棘笑道:“要是在马上,老夫就不会这般轻松了。”

    我见呼延德和韩靖都有一种灰心气馁之举,便道:“两位,朕给你们介绍下,这是朕的武学教授,出自帝王谷的袁棘袁先生,袁先生乃是我朝第一高手,你们输给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帝王谷?武林圣地?”两人虽然很少和武林中人打交道,但帝王谷之名却是知道的。

    呼延德听罢哈哈大笑道:“不冤,不冤啊,草民先祖呼延赞曾传下话道,他当年陪同太祖帝去过帝王谷,那谷中之人的武功才算是真正的武功,以先祖双鞭之利,也是自叹远不如也。”

    “先生,你来说说,他们两人的武艺如何?”

    袁棘道:“陛下,臣说过,马上和马下之战是有区别的,如果他们两位跨上战马,战斗力便会立即上一个档次。臣不知道他们的骑术如何,所以只能根据臣和赵淮、赵宝将军的交锋情况做个推断:呼延德、韩靖的武艺当不在吕文信、赵淮之下,相比之下,两人年纪更轻,再过数年,完全有可能超过我朝的刀神、枪神,唯一不足的是,他们二人的杀气略显不够,作为马上将军,这就需要在千军万马中去加以历练了。”

    “好,很好。能和吕文信、赵宝相当,完全有资格在我朝担任将军之职。两位,你们对于兵法韬略以及行军布阵之道有所研究吗?”

第443章 伯颜之见解() 
我的话音刚落,就听韩靖直截了当地说道:“皇上,草民自幼便不好读书,对于兵法之道只是略知一二。”听完,我愣了一下,接着又问呼延德:“呼延德,那你呢?”

    呼延德道:“皇上,草民从小便被家父逼着学习兵法韬略,因而熟记在胸,至今未忘。不过,因为草民没有机会上战场,所以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两人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看似鲁莽的呼延德却是通晓兵法,长相斯文的韩靖却反而不好读书。我又一次感叹道,人不可貌相,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呼延德、韩靖。”

    “草民在。”

    “明日下午你们前往军务院报道,具体职务待朕和军务院商议后再定。”

    “是,皇上。”

    “岳方,你们呢,有何需求?”

    岳方道:“皇上,草民无一技之长,目前衣食无忧,足矣,并无他求。”

    “好,甘于平淡,有时也是一种境界。”我笑笑道,“岳方,今后你们岳家有何需求可以让呼延德他们转告,朕会尽量予以满足。”

    “草民谢皇上恩典。”

    呼延德等人走后,袁棘道:“恭喜陛下,得此两员大将。”

    “呵呵,多多益善。”

    十二月中旬,临安军区副制置使王安节将军、第三厢指挥使吴松含将军率领整编第三厢一万二千多名将士抵达郢州。临安军区第三厢的到来,让蒙古阿术等人兴奋不已,虽然只有一厢的军力,却令蒙古人觉得,南朝的援军看来终于按耐不住了。

    在收到消息的当天,元帅阿术召集了一次小型军事会议。

    “各位将军,南朝临安军区的一个整编厢已于近日抵达郢州城,加上原先的数千人马,差不多达到两万了,这两万南朝将士毫无疑问是冲着襄樊而来的,所以,我军要随时做好围城打援的准备。”

    一众将领齐声道:“是,大帅。”

    阿术小声的“嗯”了一声,继续道:“大汗所制定的围而不攻策略就是希望能在襄阳城外尽量多的消灭宋军,这个机会很快就要来了。在这之前,对于襄阳的压迫不能放松,阿刺罕将军,你部继续每天击襄阳。”

    “是,大帅。”阿刺罕道,“不过,我军的抛石机在连续发射后已有不少需要大修了。”

    和任何武器一样,抛石机的使用次数也是有限度的,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后世,也避免不了保养,何况是在宋朝末年。

    “这倒是个问题。”阿术想了想道,“阿刺罕,你军每日以一半数量的抛石机进行发射,剩下的一半,不管是好是坏,轮流大修保固。”

    “末将遵命。”

    “刘整将军,等第一批战船造好后,你率领我朝水师在小范围内尝试着和襄阳的水师较量下。”

    “是,大帅。”

    “各位,襄樊两地的陆路虽然已为我军所阻,但其水路还可通行,近些时日,本帅和史将军、刘将军仔细观察了襄阳周边的地形,决定下一步尽可能地封锁其水路的通行,并阻断襄阳、樊城之间的联络,也就是汉水上的连接浮桥。”

    张弘范道:“大帅,要封锁襄阳的水路,非得刘整将军的水师不可,我等暂且无此能力吧?”

    史天泽笑道:“张将军,要完全封锁水路,当然要靠刘将军的水师,但在战船打造好之前,我军并非没有其他办法,我等尽是北方人士,不谙水战,还是请刘将军来说说吧。”

    刘整言语简单:“一般的水域都有涨潮或落潮之说,在落潮时其水位相对较低,可以于河道安置栏栅,以阻宋朝水师的大型战船通过。当然,在涨潮时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张弘范点点头,暗自想道,自己自诩为天下奇才,又熟读兵书,却没料到水战也有很多讲究。

    阿术道:“史将军、刘将军说得不错,我们不能等到战船打造好之后再去封锁襄阳的水路,诸将听令。”

    “是,请大帅下令。”

    “阿塔海将军。”

    “末将在。”

    “你部继续完成万丈山一带的堡垒建设,并和白河城堡垒连接成片。”

    “是,末将得令。”

    “刘将军。”

    “末将在。”

    “船厂的督造事宜你交给水师总管张禧将军,你率本部人马在襄阳城南三十里的灌子滩立栅以阻其水路。”

    “是,末将遵命。”

    “怀都将军。”

    “末将在。”

    “你去趟樊城外的虎头山,传令阿里海牙将军、孔元将军,令其在虎头山也开始修筑城堡,同时在樊城迎旭门外的汉水之中,搭建实心台。”

    怀都道:“实心台?大帅,恕末将无知,这是为何?”

    阿术笑笑,解释道:“怀都将军,在实心台上可以架上抛石机,迎旭门到浮桥的距离不算远,可以让抛石机直接攻击连接襄阳、樊城之间的浮桥,以断其联络。”

    “大帅英明,末将尊令。”

    “其余众将遵循原有计划,不得有误。各位,就快到汉人的新年了,本帅打算在月底发动一两次攻城战役,让襄阳军及襄樊两地的百姓过不好这个新年。”

    “是,大帅。”

    “过完新年,本帅估计郢州一带的宋军便会有所行动了,各位做好准备,不可有轻视之心。另外,本帅已向大汗求援,争取再调来一批抛石机。”

    “末将尊令。”

    咸淳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蒙古上都。

    印天涯、刘秉忠兴高采烈地来到忽必烈的大帐中。

    “大汗,上都新皇宫的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印天涯一进屋就笑道。

    “见过神尊。”屋里的帝师郝经道,“这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整整半年啊。”

    忽必烈也颇为兴奋:“很好,刘爱卿,这是大功一件,本汗会予以嘉奖的。”

    刘秉忠跪谢道:“谢大汗。”

    印天涯道:“大汗,可以择日搬入新皇宫了。”

    “恩,印神尊,你挑选吉日,本汗也希望早日入驻。”

    “大汗,本尊已经测算过,明年的二月二十五日乃是大吉之日。”

    忽必烈爽快道:“好,就定在明年二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