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这种茶叶为何叫做铁观音呢?”

    林莹也道:“是啊,感觉怪怪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

    “快讲讲,好久没有听哥讲故事了。”

    “好吧,那我就将从古书上看到的这个传说讲给你们听。据说啊,在几百年前有个种了一辈子茶树的老茶农,此人无儿无女,为人乐善好施,信佛礼佛,特别信奉观音,每天早晚都会在观音像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一天晚上,老茶农睡熟了,朦胧中他仿佛看见观音叫他去一个地方,于是他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按照观音的指示来到一条溪涧旁边,果然发现了一株茶树,此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都不为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在小溪的石隙间,找到了梦中的那株茶树,同时在茶树旁发现了一本茶叶制作工艺的手册。老茶农仔细观看茶树,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顿时十分高兴,他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里的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后来,老茶农按照手册上所示的方式制作出上等的茶叶。因这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所以取名‘铁观音’。”

    “哥,总听你说古书,古书的,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第225章 钟表进行时() 
“嘿嘿。”哪里有什么古书,我只能讪讪一笑道,“此乃本大仙之秘密也。”

    “切,哥,你又装吧。算了,不理你了。林姐姐,你的事情有眉目了,有我哥在,你就放心吧。走,我带你去看看临安的景色。”

    “恩。”

    “哥,在这里等着我们,晚上请林姐姐吃你这里的私房菜。”

    “私房菜?”林莹惊奇道。

    “是啊,走吧,路上再告诉你。”方灵笑道,“还有,哥,林姐姐说还想听你唱的小曲呢。”

    林莹这一次没有说不,红着脸小声道:“长老,那我们先去了。”

    “长老?我这个长老还成真的了。”方灵走后,我自言自语道。

    我喝了口茶,站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从怀里取出面具,慢慢地戴上,然后走到镜子前面,照了照,心道,“这下就不是长老了吧。”

    “小七,什么时辰了?”

    “公子,申时未到。”小七的应声自门外传来。

    “那还早,小七,叫上先生,去临安大学,看看他们的新实验室。”

    临安大学是在原贡院基础上更新的,虽然地方有限,但大学的实验室比起“求全山庄”全觉所建的私人实验室则是大了好几倍。

    大学离狮峰商行很近,都在皇宫附近。我到达的时候,全觉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这是一堂开放式的实验课,学生们一边做着实验一边议论纷纷,也没有人留意到我的到来。

    全觉眼尖,走到门口道:“公子,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们的实验室。”

    “公子,这里还是太小。在学校新址的规划中,实验室可就大了,有为教学设置的实验室,有为科研设立的实验室,另外在学校旁边规划的皇家科学院,也会建造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全觉憧憬道。

    “恩,实验室一定要打造成为全天下最先进的,全觉,这里不用去节约。”

    “是,公子。”

    “沈先生呢?”

    “回公子,先生正在面试呢。最近有不少人才前来大学应聘,有想当先生的,有想来做科研的,还有一些地方官府也推荐了人来,先生最近都在忙这些呢。”

    我听罢眉头微皱道:“全觉,面试怎么还要沈先生亲自去?”

    “哦,公子,应该称作复试。复试完后就由先生和校长大人共同拍板了。”

    “这样还行,我过去看看。”

    “恩,公子,今天正好有位年轻人复试,他是一位能工巧匠,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价值,公子正好去给看看。”全觉说完对着一位正在做实验的学生道:“思肖。”

    “学生在。”

    “郑思肖,你带这位公子去招聘室找下两位校长。”

    “是,先生。”

    被称作郑思肖的学生年纪和我相仿,二十多岁,就读于物理系,看上去有些清廋,神情却是颇为高傲。

    没过多久,郑思肖便带着我们到了招聘室门口:“公子,这里就是了,亿翁(郑思肖字)还要回去上课,就不陪公子入内了。”

    “恩,你自行去吧。”

    我敲门入内,见何基不在,便坐到了沈逸秋旁边,同时伸手示意其继续。

    沈逸秋起身冲我点点头,又接着面试起来。

    “杨筱之,展示下你的作品。”

    “是。”杨筱之将其身旁的一具玩偶树立起来道,“先生,在下的这具铁木混合制成的人偶可以模仿人类的动作。”

    “机器人?”我心里想到。

    人偶在杨筱之的操纵下,跳起舞来。这人偶动作灵活,虽然在关节处略显呆滞,但总体上说却也流畅。

    沈逸秋看了会又道:“还可以做其它动作吗?”

    “可以。”杨筱之在人偶上调试了几下,这次人偶又做起了端水倒茶的动作。

    “恩,不错。”我赞道,“杨筱之,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人偶的?”

    杨筱之不知道我是谁,以为我也是大学老师,道:“这位先生,在下这也算家传技艺。”

    “家传?仔细道来。”

    “我杨家世居临安,在唐朝时,一位名叫杨务廉的先祖喜好人偶技巧,并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还可自动收起钱,同时,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自此后,这门技艺便传了下来。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家中人丁不旺,父亲希望我能读四书,学五经,以博取功名。而我自幼却喜好此道,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父亲逝世后,我也没有其它本事,只有这点祖传技艺,所以前来大学应聘,一来能够有口饱饭,二来可以专心研究。”

    关于机器人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虽说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的机器人不过是些机械人罢了。但其器械设计之精巧,机械技术之高超,即便是现代人看来,也算是匪夷所思,叹为观止。只是我国的这些发明创造大都没能发扬光大,以至于慢慢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这是一种悲哀,就像火药,我们的祖先发明出来,却被西方人制造出洋枪洋炮,反过来将枪口对准中国。

    “恩,杨筱之,可以让我看看你这机器人地内部构造吗?”

    杨筱之犹豫了一会道:“好吧。”

    我走了过去,近距离地看着这具剖开了的机器人。“这里面的机械装置都是以齿轮或者齿轮组为主吧?”

    杨筱之惊讶道:“正是,莫非先生也懂这些?”

    我笑笑不语,突然心念一动,转身回到座位上道:“杨筱之,你知道我朝的水运仪象台吗?”

    在北宋哲宗元佑十一年1088年,时任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的苏颂和吏部会史韩公廉等人研制成一种大型仪器设备“水运仪象台”,这台仪器是一部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个机械系统是利用漏壶流水作动力,使仪器经常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行保持一致。又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运动,从而达到既能演示天象,又能以多种形式计时、报时。人把这种仪器称为“天文钟“,后世的钟表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知道。在下曾经在一本名叫新仪象法要的书上见过,这实为我朝之壮举啊,要是能够看上一眼实物就好了。”杨筱之有些羡慕也有些失落道,“在下之机器人远远无法相比也。”

    水运仪象台是集国家之力发明出来的,当然不是杨筱之单枪匹马可以比拟的。

    “杨筱之,你觉得你的机器人和这仪器相比,差在何处?”

    “先生,在下仔细研究过新仪象法要,对于齿轮装置的运用,在下认为并不逊之,至于差别,在下以为有三点,一是水运仪象台构思之宏伟非我可及,二是仪器之精准也非我力所及,三是我也没有这么多精致的齿轮。”

    我听到第三点笑了起来:“所以你想加入临安大学,依托大学的财力完成你的梦想?”

    “是,除了财力还有一点,在下听说大学里有很多能人,于是想借助集体之力,将在下的机器人做得更好。”

    “好,那就进入大学吧,试用期三个月,具体事情这位沈先生会告诉你。我给你的项目不是机器人,而是钟表。”

    “钟表?是什么?”

    “简单而言,钟表就是一种用重锤或弹簧的释放能量为动力,推动一系列齿轮运转,借擒纵调速器调节轮系转速,以指针指示时刻和计量时间的计时器。像刚刚我们说道的水运仪象台,还有浑天仪等就含有计时的功能,只是体积大,造价高,根本不适用。我所说的钟表则要小上很多,对了,全觉下课了吗?要是下课了,我们就一起去实验室再议。”

    沈逸秋道:“估摸着该下课了。”

    我笑道:“要是有了我所说的钟表,就能相对准确地判断时间了。”

    在1283年的英格兰,一座修道院里就出现了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紧接着,在13世纪的意大利北部,一群僧侣建立了钟塔。现在是1265年的大宋朝,无论科技还是经济都要领先于西方,再加上我这个穿越者,怎么都该能够研制出世上第一台机械钟吧?

    “公子,回来了?”全觉道。实验课已经结束,实验室里只剩下郑思肖还在向全觉请教什么问题。

    “恩,全觉,我们一起来聊聊钟表这个新项目。”我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道。

    “是,公子。”

    “全先生,学生能一起听吗?”一旁的郑思肖道。

    我知道临安大学的学习氛围开放,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可以随时旁听其它专业的课程,同时在业余时间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只要项目负责人认可,便可成为其助手。当然,类似枪炮之类的秘密项目则是不对学生公开的,尽管这些学生都有身份凭证,而且经过户部的核实。

    全觉见我点头,便对郑思肖道:“好。”

    我讲述道:“钟表是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机械钟表的原理大致是,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动速度,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

    讲完后,我见众人都不明白,又道:“全觉,拿纸笔。”

    我在纸上画出了简单的挂钟传动示意图:“这是钟表的一种,你们看,这是钟摆,这是齿轮组,这是指示针。”

    “先生,这些齿轮组似乎并不算复杂。”对于齿轮极为敏感的杨筱之道。

    “恩,钟表的齿轮原理并不复杂,关键是其精准度。不过,这只是最简单的,如果以后要做到精确到一个字,甚至更少字时,其齿轮组就会相当复杂了。”

    全觉对于这种奇巧的小玩意十分擅长,看了会图纸问道:“公子,这个钟摆该怎么弄?”

    “全觉,具体细节我就说不好了,这点正是需要你们去做研究,我只能告诉你,钟摆的摆动时间是不变的。好了,其余的就交给你们了。杨筱之,这个钟表项目就交给你,这个项目就是你试用期的考题。全觉,你负责指导。”

    “是,公子。”

    “是,先生。”

    全觉和杨筱之同时回答道。

    我离开时隐隐约约听见郑思肖的声音,“全先生,刚刚哪位先生是谁?似乎学问很大呢。”

第226章 七大措施() 
累了整整一天。

    不过一想到铁观音茶和机械钟表有机会面世,我心里便觉得有一种自豪感,尽管全是盗版。

    当我回到已经更名为福宁殿的宁乾宫时,已经亥时过半(晚上十点)了。好在今夜的奏折不是很多,也不难批示,全玖基本上已经处理完毕,我只是复核了一遍,在奏折的结尾写上了“可”字,便让全玖逐一盖上大印。

    “官家,还剩下最后一封奏折,这是文天祥大人的一封奏折,内容是推荐谢枋得出任江南西路,也就是未来的江西省制置使一职。”

    “谢枋得?”我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印象。

    “是,官家。玖儿记得此人和文大人乃是同榜进士。”

    “恩,明日看看其资料再议。”

    “好,那官家早些歇息吧。”

    “等会。玖儿,你先睡。马上就要进行行省制改革了,朕想再研究下我朝的官职体系。”

    “玖儿不困,官家你看书,玖儿给你按摩下。”

    “恩。”我拿起书道。

    宋朝的每一路都设有经略安抚使(或制置使),转运使,提点刑狱以及提举常平这四个官职,路一级的官员之间没有上下统属的关系,各自负责一摊子事,分别向朝廷汇报,这种体制属于典型的分权而治,而不是类似前朝的一元化模式。

    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转运使的权力很大,主管一路的财政,一度成为一路的最高权位者,也是四个官职中变化最小的。经略安抚使,高宗帝南渡后改名为安抚制置使,负责管理地方军队,名义上是军职,但历来都是由文官担任,时常又兼管地方行政,具有后世高官和军分区司令的部分职能,但又管不了转运使,提点刑狱等。提点刑狱(简称提刑),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属于司法性质的官员,主要掌管刑狱之事,有些类似省检察院检察长,主要负责重大案件的复审,这个职位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宋朝皇帝的仁政,著名的法医宋慈就担任过提刑官。提举常平设置较晚,主要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这四个职位号称一路中的四大监司,并行不悖,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监督。

    如果将中西方的历史做个比较,就不难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大都实行的是一元化领导模式,因而整个封建社会几乎就是人治的社会,直到推翻了满清政府后才开始改观。而西方社会的早期,像雅典城邦等,崇尚的就是所谓的议会制,这也就为后来西方社会实行现代议会制奠定了基础。

    宋朝或许是个例外,只不过随着南宋的灭亡,分权制也就不复存在了,即便后世的封建王朝也有采用的,但大都是形而上学,形似神不似了。

    对于行省制的建立,我应该保留四大监司还是选择后世的高官负责制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为此纠结,各有利弊,看来又是一道难以选择的选择题。

    我摇摇头,叹了口气,接着又查询了理宗所留下的另一份资料,有关大宋之监察体系。这套体系还是十分严密的,宋朝的监察体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中央到分路再到州郡,都有一套监察体系。朝廷自身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御史监察制度,宋朝时的御史中丞仅排在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之后的第四位,足见其地位之高,按照现在的排法,可以进中央常委了。御史台的职能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可以弹劾任何官员,就连他们的官帽也和其他官员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宋朝不少皇帝的无能,使得监察御史常常打着监察的幌子弹劾敌对的大臣,并逐渐卷入到朝廷的党争中。自宁宗嘉定二年(1209)后,朝廷不再设御史中丞,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国家的运转出现了问题。

    至于分路,因有四大监司的相互监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监察体制。

    在州郡,宋朝设立了一个名叫通判的职位,这是宋朝与以前朝代都不一样之处。通判之责就是对州府官员进行监督,这个职务设立于太祖赵匡胤时期,其目的是为了监督州郡官员,特别是知州的一举一动,通判基本上是由朝廷直接委派,像金华通判邢方卓是由知府事任一松推荐的,就属极其少见的。

    从书中记录的宋朝监察体系看,其实是很全面的。在不少时期里,宋朝的朝政还算清明,只是到了后期,才变得腐朽不堪,这不是制度的问题,的的确确就是执行制度之人的问题。

    就拿通判一职来说,其性质和我要设立的廉政公署差别不大,虽然官衔低于知府,知州,却可以监督地方官员的廉政情况,如果遇到官员有违规现象,可以直接将材料上报朝廷而无需通过当地州郡。

    这点提醒了我,监察公署可以和通判合二为一,同时也提醒我,人都会犯错误,即使有了廉政公署,还得要有相应的律法配套,只有死板的律法才能管住灵活的人。

    咸淳元年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