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行走中的玫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在讲付出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强调自己,就会忽略自己的所得,比如慈善捐款,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安慰,甚至是赎罪,都能够从这样的行为里面寻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就好像爱情,如果只是看到自己的付出,由于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和呼应而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这其实也是忽略了自己在这样的付出过程中的快乐和痛苦,这种人生的经历,是别人拿不走的。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述的那些模范人物,还有现在,媒体上宣传的那些道德模范,他们之所以被树为典型,就是因为他们愿意为了工作,或者是和自己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而付出,不计回报。
不过我总觉得,如果强调不计回报,就已经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说法,道德标准无形中被降低。其实,我们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我们从小却在一种功利主义的奖赏制度下生活,这种制度,对每一种付出进行着精确的计算。
比如,德智体发展,可以成为三好学生;去穷苦地区支教,可以免试读研究生;如果捐献了一大笔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印刻在某一所高校的大楼上面;做义工,可以在升迁的路途上,增加一点分量……
当然,这样的思维在现在的中国太寻常不过。习惯了硬性指标、量化标准,那么,美德自然也可以进行计算,只是很可惜,这样的计算,并不会让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相反,如果大部分人带着一种功利的心态,那么,在奖励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心态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从内心出发,才能够不计较付出,也许,我们很多的道德标本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后来,被社会人为地量化了,给予了他们并不需要的荣誉。只有自己拥有道德进步的力量,才能完成个人的自我进步,而个人的自我进步,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个人的道德完善,没有标准,每个人尽力而为,能做多少是多少,在做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17 关于快乐
七年之前
2003年,到了伊拉克,
这一次我看到了真正的战争,
看到了炮火下的巴格达。
但是我看到的,
依然是认真生活着的人们。
七年之后
回看自己,
这些年总是处在一种幸福的状态,
因为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幸福来自自己的感觉,
而不是外人的判断。
七年|之前
希腊神话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西西弗斯因为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进了地狱。作为惩罚,他必须每天背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只要他到了山顶,他的所有罪行就会被宽恕了。只是,每次他到了半山腰,石头就会从他的身上掉下来,滚到山脚。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努力,日子还是这样一天一天地重复。
我的一个朋友,他问我,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正在尝试告诉我们,快乐是怎样获得的。我说,我觉得快乐不是带着期望去获得的,带着期望是找不到快乐的。我们只有等快乐来找我们,幸运的话,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它,哪怕那一刻只有短短的五秒钟,但是快乐的感觉会在我们的身上持续很久很久。
一个简单的人,会更加容易捕捉到快乐来临的那一刹那。就好像孩子,他们比成人对于周遭的世界要敏感得多,于是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就好像看孩子们玩填色游戏,他们总是能够把我们觉得很不协调的颜色放在一起,而你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搭配从来都没有让人觉得奇怪。在他们的眼中,天空可以是绿色的,草地可以是红色的,快乐则是随时随地的。
而经历了苦难的人,也比寻常的人更能够感受到快乐。最近看了很多老前辈写的东西,他们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学问很深的学者,有的是画家。他们曾经经历的岁月,见证了中国过去六七十年的历史。他们吃了很多的苦,现在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简单,按照现在的标准,应该说是清贫。但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从来看不到对生活的埋怨,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有一颗快乐的心,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依然是快乐的,是充满了乐趣的。
我不是鱼,所以我不知道在水塘里的鱼儿是否快乐。我也不是别人,所以,我也不能够去判断别人是否快乐。
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某某某这样活着累不累啊,某某某这样的人生怎样能够快乐呢?
我只想说,快乐是非常个人的感觉,每个人对于快乐的感受,源自对于人生的态度。
快乐对于我来说,非常简单。就像现在,北京酷暑,刚刚打完一场球,冲了一个热水澡,虽然外面的气温很高,晚上11点多了,还是差不多30℃,但是我坐在有空调的房间,然后一边听着我最喜欢的爵士音乐,一边写这些东西,我觉得我的人生是非常快乐的,因为我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安排生活着。
我是一个很容易变得非常快乐的人。一个月没有回到公司总部,很久没有看到我的同事,特别是我的几个好朋友。结果当我回到公司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已经在门口等我,看到我之后,首先给了我一个拥抱。她的这个拥抱给了我一整天的好心情,我知道她看到我真的非常高兴,而快乐,原来是可以传染的。
2001年11月,因为我的职业,我到了阿富汗,第一次看到了战乱当中的人们。对于大部分阿富汗人来说,他们不希望看到战争,但是却必须面对。在那里,我亲眼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看到生活在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面是多么可怕。我甚至不敢设想,如果是我,在这个地方,我怎样生存下去。
在我去之前,我想象我遇到的每一个阿富汗人,都会用忧郁而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但是我完完全全错了。
我的司机,一个因为战争磨炼,看上去好像有六十岁,但其实只有四十岁的游击队员,开车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他快乐的歌声。虽然我不知道他唱什么,但我听得出来,那些应该是快乐的歌。我还记得他的眼睛,眼神清澈而坚定,从来看不到对生活的埋怨。
我还记得午后的喀布尔,一无所有的穷人们唯一的享受,就是蹲在被炸得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土墙下,在阳光下取暖,因为在冬季的喀布尔,这是穷人们一天最暖和的时候。老人们身上保暖的,只有一条既可以当被子,又可以当大外套的薄薄的毛毯,和土墙差不多的颜色,于是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手里面那朵紫红色的玫瑰。老人们拿着玫瑰,在手里面悠闲地转啊转,不时地把玫瑰送到自己的鼻前,深深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
在我第三次到阿富汗的时候,我们的车队在一次长途行程当中抛锚了,我们坐在车里面心急如焚,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等到救援的车。就在等待的时候,保护我们的几个阿富汗士兵在马路上边唱边跳起来,他们的歌声和舞姿也感染了我们,等候一下子变得不重要,最后已经被我们忘记了。
2003年,到了伊拉克,这一次我看到了真正的战争,看到了炮火下的巴格达,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认真生活着的人们。让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的,是我的翻译在枪声当中,花了半个小时,亲手调配的那杯Cappuccino。
我还记得,落日下,那几个美国小兵,在高高的碉堡上面,放下沉重的枪支,一遍又一遍看着家乡亲人的来信,用有点亢奋的语调,和我讲着家乡的女朋友的故事。
虽然我没有到过波斯尼亚,但是我看过这样的纪录片。那里的人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相互亲吻,祝贺大家在今天还活着。而那里的大学生,每天到了学校,就会一起喝咖啡庆祝,又可以度过一天。那里的女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美容院里面,她们唱歌跳舞,因为她们希望,即使生命是短暂的,她们度过的每一天也都是快乐的。
面对这样的人,我时常感到惭愧。
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虽然我们要面对其他不同的压力,经受其他的挫折,于是很多人觉得,快乐变得越来越奢侈了,越来越难找到。但是还有什么困难能够和随时失去生命相提并论呢?
这些普通人,这些在我们的眼中悲惨地生活的人,教会我学会珍惜,教会我认真地生活,自尊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七年|之后
还是想谈谈关于幸福,因为这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希望能够获得的一种状态。
回看自己,这些年总是处在一种幸福的状态,因为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来自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外人的判断。外人眼中一个生活美满理应幸福的人,如果让他或者她自己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一些人习惯用自己对于幸福的定义去判断别人,而被判断的人,可能使用的又是不同的幸福标准。
我喜欢自己和自己比较。虽然和别人眼中不幸的人相比,可以比较容易地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但是问题在于,那些别人眼中不幸的人,他们自己未必感到不幸福。而如果总是和那些自己渴望,却还没有获得的生活状态来进行比较,那么人生总是充满了不满足,甚至沮丧,因为,如果期望值设定得太高,而对自己又没有准确的判断,那么只会让幸福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和自己比较,只要足够努力,不虚度光阴,不对生活失去希望,那么,走过一段时间之后转头看看自己,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所得,而这些所得,是我感知幸福的来源。
遇到过一些年轻人,他们在讲述我刚刚大学毕业,在深圳谋生的日子,会用上艰难两个字。于是我很认真地回想那段时光,无论如何都回忆不起来任何的凄凉。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如果和大学时代比较的话,可以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独立生活,难道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吗?虽然在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看来,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去街头推销汽水,甚至要做一些他们认为大学生不应该从事的工作,比如酒店的前台。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个时候,这样的事情太过平常,因为平常,不会觉得辛苦,相反,陌生而刺激的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其实充实和快乐。
我也有过很彷徨的时刻,当然不是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些年,而是在事业上稍稍有点成就的时候,看到后来者快速地超过自己,会对自己产生焦虑,不要说幸福,连快乐都变少了很多,因为心里面总是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满。
还好,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我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实幸福的感觉来自自己,而不是别人。除了不要和别人比较,还有就是对自己要有非常准确的判断,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很多人觉得不幸福,是因为觉得眼前的生活和自己的期待相差太远。我不是说不应该有一种人生的目标或者预期,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把幸福建筑在未来的话,幸福会变得和自己无缘。因为人的目标是会不断变化的,在达到了一个目标之后,其实很少人会觉得满足,会继续设定新的目标。而如果这个时候,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享受目标实现的那个过程,幸福会和自己擦肩而过。
18 关于学习
七年之前
工作之后每个人有很多学习机会,
我的经验是多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因为有了比较才会有进步,
如果老是自己和自己比较的话,
判断能力会大大下降。
七年之后
任何时候开始学习,
都不会嫌太晚,
而且自己主动要求学习,
才会产生对自己有帮助的效果。
七年|之前
我记得在上海的家里面,在阁楼的床底下,有一个破破烂烂的皮箱,那是我小时候上学前最宝贵的财产,里面全部都是连环画。
那个时候的连环画和现在的漫画书很不一样:第一,非常小,适合小朋友看;第二,文字多,图画更多地成为了陪衬。
因为我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所以不符合父母必须是双职工才能够上幼儿园的要求,因此,小学之前,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够每天准时到幼儿园上课的同龄小朋友。很多时候,听他们说着每天中午如何在集体午饭之后,一起在地上午睡的经历,让小小年纪的我,很快懂得了什么叫做遗憾。
不用上幼儿园,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些连环画上面。以前的连环画大部分是由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古典名著改编的,所以很小,我已经知道了《三国演义》。
终于有一天,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原因,让我有机会到幼儿园待了一天。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的我是大出风头的,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们从1数到100,结果每个人都结结巴巴,最后轮到我,我毫不费力地把一百个数字背了一遍,让老师对我这个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非正规军刮目相看。
这样的事情在我读书的时候经常发生,还记得好像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总结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好像是关于纪念周恩来总理的。结果我的同学一个一个被叫起来,却没有人说得上来,班主任的脸越拉越长,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居然被这样的问题难倒了。最后她叫到了我,她的眼光是带着期望的,凭着她一直以来对我的信赖,而我也真的没有让她失望。结果是,我获得了一顿大大的表扬,我的同学们则不需要因为没有回答出问题而继续站在课桌前面。
小学的时候,读书对于我来说从来都不是难的事情,小学的五年,我的学费都因为我总是能够得到第一名或第二名而被学校减免,为我的爸爸省了不少钱,也为他争了不少面子。我记得年级里面可以和我竞争的,是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每个学期,我们两个人总是在争夺着第一。不过我们两个人的分别也非常明显,虽然从分数上看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数学天分的人,经常参加数学竞赛,而我的专长则是在语文上面,作文比赛就少不了我。我想,这一定和我从小看太多的连环画有关系。
进了小学,已经不看连环画了,那个时候开始看很多的少儿读物,像《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还有《红楼梦》,虽然大部分看不懂,尤其是那些诗词。。电子书下载
其实小学的时候,从看这些书所花的时间,就可以看出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安徒生的童话对我来说,即使是美人鱼的故事,都没有让我有童话的感觉。他的故事我是到了大学的时候,才真正地完整地看下来。我喜欢格林童话,因为我相信,公主和王子从此快乐地生活着。
进了中学,因为住读的关系,每天中午午休和晚自习的时间,我都会在图书馆或者是阅览室度过,因为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学的六年时间,我看完了所有的世界名著,当然,我又把《红楼梦》看了一遍,这个时候,懂得的东西多了一点点。而在学校的阅览室里面,我养成了看八卦杂志的习惯,那个时候的八卦杂志不多,最多是一些电影方面和类似《故事会》的东西,看那些东西一点都不累,还给了我很多和别人聊天的话题。
看八卦杂志的习惯保留到现在,除了是自己减轻压力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让自己不和这个社会脱节的一个方法。每次出差回到香港,我总是会买一大堆周刊,最先看的肯定是娱乐版,充实自己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让自己不和潮流脱节。接下来就是政经版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报道,让自己知道,不在香港的时候,哪些事情我错过了,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免得跑新闻的时候,自己首先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中学的时候,读书没有小学那样不费劲了,因为我的这些同学,在小学里面全部和我一样,成绩从来都是名列前茅。没有比较,还以为自己不错,来到这里才发现,厉害的人太多了。
我不是一个非常在乎成绩的人,我的父亲也不是,也许他觉得,能够进这个中学,等于半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所以从此放心起来。再说,只要说自己是在那所中学的,已经让所有的人觉得这个孩子读书真了不起,到底在里面读得怎样,也就没有人关心了。
没有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学校的老师喜不喜欢一个学生,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于是中学六年,我学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
刚刚流行计算机,我报名参加了兴趣班,并且饶有兴趣地编写起我的健康食谱程序。现在想起来,我真的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居然编程序也要和自己的生活编在一起。我还记得,我输入了人一天需要摄入的热量和其他的营养标准,然后开始输入每种食物的营养含量,我的目标是,能够让计算机来编制每天的营养餐单。那段日子,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