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作霖:一代枭雄-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布札布表示慰问,对巴布札布及其部下给予犒赏,并鼓动他“将来时机成熟,再度举事,以效忠于清朝”。
张作霖掌握了巴布札布叛匪的行踪,对川岛浪速的所为也很了解。他一方面感到,巴布札布叛匪对他的东北王的地位是个严重威胁,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铲除;另一方面,也感到日本的势力强大,亦不能轻举妄动,要适可而止。因此,他在派重兵包围郭家店的情况下,又同川岛浪速进行了谈判。
川岛浪速提出让巴布札布安全撤退,并安排了撤退路线和具体方法。同时,又派一个中队的日军加以保护。本来张作霖想在巴布札布撤退时,一举将其歼灭。但由于日本的干涉,张作霖也担心事态扩大,就对巴布札布的撤退采取了规避的态度。这样,巴布札布就安然地退走了。
1916年9月,他们向热河方向逃窜。10月7日,巴匪攻击热河西北的林西县,县知事李传勋告急。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县武装打退了巴匪的进攻,并俘获了一些巴匪。李传勋电称:“此次匪内日人甚多,现经拿获久泉登喜藏一名,经知事面认,曾经来林游历。逐加询问,供甚狡猾。察看情形,确系帮助巴匪。”可知,巴匪内还有一些日本的死硬分子。后来,巴布札布被热河前敌总司令兼林西镇守使米振标击毙。巴布札布叛匪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由于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已死,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日本对华政策发生变化,决定对北京政府给予支持。日本当局便决定甩开宗社党这帮无用的老朽,于8月19日同宗社党达成协议,在两个月内解散宗社党,头目给予巨额遣散费。从此,宗社党便消失了。武育文:《日本浪人与宗社党的“满蒙独立”运动》,《中日关系史论丛》,第1辑,第21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想看书来
3.得奥援拒日要求(2)
关于郑家屯事件,日本公使向中国提出了八条苛刻的要求。张作霖不能全部接受,他便以奉天省议会的名义向北京政府呈送咨文,坚决反对日本借郑家屯事件对中国提出无理要求。11月26日,奉天召开了公民大会,抗议日本的侵略行径。
中日两国政府经过反复交涉,张作霖断然拒绝了在东北派驻日本警察和向东北各部队派遣日本军事顾问的侵略要求。张作霖明确地指出:“警察有关一国之主权,顾问有关军事之秘要”,“应请严重交涉,据理力争,以顺舆情”。后来北京政府在驻警的问题上,有软弱的表示,张作霖当即表态:“查警权之作用,属于内务行政之全体,国权所系,讵容觊觎。”如果答应他们的要求,后患无穷,“亟应继续拒驳”车维汉:《张作霖与郑家屯事件》,《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最后,于1917年1月22日结案,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基本内容是:申斥第28师师长;处罚有责任的军官,应从严的从严;在中日杂居区域内,对日本军民以礼相待;奉天督军向日本领事、关东都督表示歉意;给日本商人吉本抚慰金500元。以上条件实行后,日军才从辽源撤出。朱希炜:《辽源中日军冲突事件真相》,《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9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但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警察和聘请日本军事顾问等要求,均被驳回。这虽然是个不平等条约,但在关键的事项上还是顶住了日本的压力。当然,张作霖知道,要想实现他更大的政治野心,还必须依靠日本。这是张作霖内心当时的想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压学生讨好日本(1)
张作霖是想要投靠日本的。恰逢此时,日本的政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有利于张作霖。1916年10月,大隈重信内阁倒台,寺内正毅上台组阁。
大隈重信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期间,对中国采取了露骨的侵略政策。1915年1月18日,他命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逼迫中国签订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人民坚决反对。5月7日,日本又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5月9日,袁世凯承认了这个条约。这一切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痛恨。
有鉴于此,新上台的内阁总理大臣寺内正毅,就变换了对华的侵略手法。他决定,对北京政府,运用大借款的方式,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从经济上控制中国,进而达到从政治、军事上控制中国的目的。在东北,决定支持张作霖“统一东北”,以达到“满蒙独立”的目的,从而控制整个满蒙地区。
寺内正毅,1852年生,陆军元帅。日俄战争后,曾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立委员长,主持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后任朝鲜总督,对朝鲜实行严酷的统治。这个寺内,可以说是个中国通。
前文提到,张作霖在朝鲜时和他打得火热。此次寺内正毅上台,张作霖异常兴奋,认为有了一个欣赏自己的后台老板。为投其所好,张作霖向他的日本顾问菊池武夫说:“我对日本在满蒙有特殊地位一点十分了解,对日本开发满蒙一事……抱欢迎态度。”请菊池武夫“把以上各点向总理大臣转达”,以图取得寺内正毅的全力支持。
日本有一个关注对华政策的高级谋士,叫后藤新平。此人1906年曾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一任总裁。1908年,历任日本递信大臣兼铁道院总裁、拓殖局总裁。他于1916年6月和9月,曾两次到我国东北进行考察,为日本当局提供具体的侵华政策。
他回国后,撰写了一本《日支冲突之真相》。书中关于日本如何对待张作霖,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作霖并无宦途履历,与中央政府亦无密切因缘,而在满洲,则有特殊之势力与地位。张离满洲则无地位,盖以满洲为其惟一之势力范围也。张氏心中惟有权势利欲,别无他种知识。彼认日本在满洲有绝大势力,反对日本,于彼不利,倾向日本,于彼有益。如果利用此特殊之地位,照其心中所认识者而行,则张氏将为满洲专制之王,而日本亦得利用张氏,在满洲为所欲为。”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第7卷,第5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这是后藤新平在为日本当局进言献策。他通过对张作霖心理和处境的分析,指出日本必须全力支持张作霖,让他当上东北王,然后日本才能“在满洲为所欲为”。这就是后藤新平为日本打的如意算盘。
后藤新平回国后,先后担任内务大臣、外务大臣、东京市长等职,疯狂宣传支持张作霖的主张,极力鼓吹向中国扩张势力范围。他的想法和寺内正毅的看法不谋而合,因此成为日本对待张作霖的基本对策。那就是“日本援助张作霖是最为上策”。
以后,日本确实把宝押在张作霖身上,极力支持他。1917年,张作霖与冯德麟的矛盾激化,张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考虑到冯德麟是个老牌亲日派,不敢轻易出手。后来张作霖派他的日籍顾问菊池武夫向日方咨探消息,日本外务大臣本野一郎回电:“帝国政府对张作霖的立场充分同情。”得到日本的承诺,张作霖便采用软硬兼施的手腕,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夺取吉林省的大权时,张作霖又得到日本的支持。日本为了帮助张作霖打击孟恩远,制造了宽城子事件,使得吉军不战而退,束手待毙。这样,张作霖就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吉林省。总之,张作霖在统一东三省的过程中,得到了日本的全力支持。
同时,张作霖也在用各种方式答谢日本。聘请日本顾问,就是张作霖对日本表示亲善的一种方式。早在张锡銮任奉天都督时,在日本的压力下,就不得不聘用日本顾问。在东北,第一次官方正式聘请的日本顾问是菊池武夫中佐和町野武马少佐,都是日本参谋本部选拔并派遣的。他们都是奸细,经常和“奉天特务机关”秘密联系,接受指示,提供情报。
4.压学生讨好日本(2)
他们作为顾问,同奉天都督签有正式契约。关于聘请菊池武夫为军事顾问的一份契约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大中华民国镇安上将军张锡銮,兹与大日本帝国关东都督男爵福岛安正商议,聘订大日本帝国步兵中佐菊池武夫为镇安上将军之顾问,所有议定合同,开列于左。”下列六款,时间是1914年9月8日,签字者为张锡銮和福岛安正。
这两个顾问,在张作霖时代仍然耀武扬威,还是当顾问。“张作霖真的把町野当成亲信,每年必定派他去日本一次,联络朝野要人。”陶尚铭等:《张作霖和他的日本顾问》,《文史资料选辑》,第51辑,第179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据统计,自1913年到1931年的19年间,张作霖父子先后聘用日本顾问18人。其中军事顾问13人,私人顾问3人,普通顾问和警察顾问各1人。
此外,张作霖还在东北镇压学生运动,以取悦日本人。1919年5月4日,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军阀张作霖严密封锁外界消息,严禁奉天学生罢课游行,宣布“对有妄动行迹者”,“予以枪杀”。并向北京政府通电:“请国家一面将青岛问题交涉经过,宣布中外;一面对肇事之徒,严加惩处,以遏乱萌,而全邦交。”这完全暴露了张作霖以革命学生为敌、以帝国主义为友的丑恶嘴脸。
由于张作霖的镇压措施,全国“独奉省当局严加取缔,并添派军警监视,各校学生行动不得自由”,“奉省的抗日运动终于熄灭”。对此,日本关东厅长官林权助表示感谢。这些只是张作霖亲日的部分表现。在张作霖主政的前期,他同日本也有矛盾,但相互勾结是主要的。当然,随着张作霖的羽翼逐渐丰满,势力逐渐强大,他同日本的矛盾也就逐渐激化了,以至一发不可收拾。这乃是后话。
1.争地盘直奉反目(1)
直奉的合作不可能是真诚的,他们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直皖战后,其矛盾便突现出来。直皖厮杀之后,总统徐世昌很是兴奋了一阵子。他心想,打倒了段祺瑞这个太上皇,他可以安稳地做个有职有权的总统了。但是,实践证明,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梦想。事实是,前门驱走了一只虎,后门又进来了两条狼。关于如何善后的问题,徐世昌以为应该由他来处理。但是如果得不到直奉的许可,那是寸步难行的。如惩办祸首一项,徐世昌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皖系军阀和安福系政客,一概不究。张作霖对此比较赞同,因为张同皖系分子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吴佩孚半身像
但是,直系军阀却不答应。吴佩孚非常激烈,主张查抄祸首财产,肃清安福系分子,将段祺瑞幽禁于汤山。最后,于7月29日,北京政府提出了一个惩办祸首的名单,计有:徐树铮、曾毓隽、段芝贵、丁士源、朱深、王郅隆、梁鸿志、姚震、李思浩、姚国祯等。这个通缉名单,居然没有段祺瑞。段祺瑞是卖国集团的头目,竟然漏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纷纷通电加以谴责,但无济于事。8月4日,徐世昌下令解散安福俱乐部。民国时期,对战争祸首的惩办,基本都是惩而不办,所发的通缉令也是官样文章,作个样子罢了。这次也是如此,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直奉的裂痕,在直皖战争结尾时,就已表现出来。奉军借口武装调停,把军队开到北京南苑的皖军驻地,乘机收缴军械。他们接收了北京东直门里徐树铮部的库房;汤玉麟在西苑接收了邹作华所带的炮兵;还接收了蒋斌的无线电队一队,范浦江的步兵一营。奉军获得不少战利品。但张作霖还不满足。南苑缴械时,邹芬部缴获空军探照灯两只,后落入直军之手。张作霖向直方追索,直系很是不满。曹锟不屑地说:“张雨亭真是地道的胡子,得那些东西还不够,连这两个灯还要。”荆有岩:《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回忆》,《辽宁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吴佩孚更是气愤。直系认为奉系在战争中没有出力,是在抢夺胜利果实。分赃不均,导致直奉的分裂。
直奉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争夺地盘上。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力量插进长江流域,而又都把安徽视为盘中美味。安徽督军倪嗣冲在皖系军阀中是个顽固分子,此时病入膏肓,在北戴河养病未归。安徽督军一职,就成了直奉两派争夺的焦点。张作霖竭力保举他的儿女亲家张勋为安徽督军。
原来张作霖想在长江流域插上一脚。他认为张勋虽然失势,但无论如何还有影响力,就把自己的四女张怀卿许配给了张勋的儿子张梦朝,跟张勋结成了儿女亲家。张勋是臭名昭著的复辟派,安徽人民极力反对。张作霖无法,又把他的另一个亲家鲍贵卿抬了出来,保举鲍任安徽督军。原来张作霖为了牢牢地掌握东北的军政大权,把自己的大女儿张冠英许配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毓才,结成了亲戚。
但直系军阀对张作霖的保举,一律坚决反对。后来徐世昌用别的利益换取了张作霖放弃了这个要求。但由此,直奉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直奉争夺的另一个地盘是江苏省。江苏督军是李纯,和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共称苏、鄂、赣长江三督。而李纯是长江三督的首领,俨然是长江流域之盟主。直皖战后,北京政府在1920年9月,李纯被提升为长江巡阅使。但李纯不以为意,感到是个空头衔,没有实权。10月,李纯被提为苏皖赣巡阅使,地位在督军之上,有了实权。10月10日,又晋升为英威上将军。贾逸君:《民国名人传》,第218页,岳麓书社1993年版。
此时的李纯,和曹锟、张作霖可谓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地位显赫,人皆仰视。曹锟原来是川粤湘赣四省巡阅使,但鞭长莫及,控制不了这四省。直皖战后,曹锟借机改任直鲁豫巡阅使,一举取得了直鲁豫三省的大权。这是直系的一个胜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纯在得到上将军任命的第二天便开枪自杀,乃精神病所致。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争地盘直奉反目(2)
李纯死后,苏督一职空缺,引起了直奉两派的激烈争夺。张作霖立即推荐张勋为江苏督军兼苏皖赣巡阅使。张作霖担心江苏人民反对,就又提出自己可以担任江苏督军,而把奉天督军让给张勋。直系的曹锟则马上推荐王士珍继任苏皖赣巡阅使,齐燮元继任江苏督军。曹锟知道,要想顶住张勋的任命,只有抬出北洋派###王士珍。王士珍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要员,曾任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资历甚深。此时,王已是60岁的老人了。徐世昌左右权衡,感到任命王士珍有利于两派的平衡。就动员王士珍担任了苏皖赣巡阅使,条件是不必走马上任。而江苏督军则任命了齐燮元,因为齐燮元原来就在江苏。
这个任命是12月3日发表的。这一回合,直系占了便宜。直奉两派之争,使徐世昌这个总统不好当。于是,徐世昌命内阁总理靳云鹏动议召开四巨头会,以解决当前燃眉之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聚天津四巨头会(1)
四巨头除靳云鹏外,还有张作霖、曹锟和王占元。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不以占领东三省为其最后的目标,他有更大的野心。曹锟为直鲁豫巡阅使,再加上直系在长江领域的辖区,俨然占有了半壁河山。因此,徐世昌过去只受段祺瑞一个人管,现在变成两个人管了。而这两位又常常意见不一致,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争吵不休,徐世昌这个小媳妇总统很难当。
这时又加进来一个湖北督军王占元。此时,王已被提升为两湖巡阅使,仍兼湖北督军。他继李纯之后,成为长江三督的领袖,也称得上是个大军阀了。他的地盘紧靠西南,因此同西南军阀的关系很是密切,他们打得火热。西南军阀也需要和平自保,便宣布“自治”。因此,王占元便乘机同重庆镇守使兼川军总司令刘湘签订了《川鄂联防条约》,又同湖南督军兼湘军总司令赵恒惕签订了《湘鄂联防条约》,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两湖地区就成为一个缓冲地带。而王占元同西南军阀的善邻关系,反而成为他向北京政府讨价还价的一个资本。北京政府幻想统一全国,就不得不重视王占元。因此,两湖巡阅使王占元也被邀请参加天津会议。
张作霖于1921年4月15日,由奉天启程赴津。《张作霖致曹锟等电稿》,辽宁省档案馆:《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奉系军阀密电,第2册,第112页。一行有总参谋长许兰洲、顾问日人町野舞马中校以及其他幕僚,同时带领卫队、机关枪队一个连,步兵一个营。他们于16日清晨到达天津新站,下榻于河北街恒记德军衣庄。与张作霖事先约好的曹锟随后于16日午后6时,到达天津,入住曹家花园。
当晚曹锟拜会了张作霖,举行了第一次会见。张作霖和叶恭绰、王乃斌、张景惠、曹锟、曹锐等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