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奴 [校对版]-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强含笑点头:“你都会些什么?”

屈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老实说道:“回大帅话,小的会凿刻石人,撰河图族谱、还会传播童谣、编写谶语,若是大帅有需要,小的还可以为大帅写劝进表”

第十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呃…”

屈材的“本事”让赵强差点呛出声,好嘛,这直接就是一神棍来了。

“好,不错,你的才能本帅知道了。嗯,这样,待明日回去后,本帅会着情安排你。”赵强忍住笑意挥手示意屈材退下,对他的“才能”自己已经心中有数,说不定将来真的要请他为自己编个出身显赫的族谱,外加“劝进表”一份。

“来人啊,赏屈材白银一百两!”

“多谢大帅!”

接过几锭银元宝,屈材的眼睛亮得不行。他何尝不知这所谓关宁军不过是一支叛军,但朝廷对不住自己,也别怪自己身为读书人不思报效朝廷,毅然投入叛军之中了。这不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比起给那些旗人当奴才,这在叛军中效力一番未尝不是个好选择。至于家中的妻子是不是会受自己牵连,那可就管不着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天高任鸟飞,大丈夫何患无妻。相公这可是为了有命回去见娘子,可不是真要置娘子于死地噢,你可是没看见,那些个八旗老爷血淋淋的脑袋还堆在外面呢

“你们呢?”

赏了“马骨”后,赵强又问其他人。

屈材的举动已经让这些个读书人心下盘算开了,现见他不仅受了夸赞,还得了赏赐,再不识趣,可不真是书呆子了。

当下有几个人说道:“小的熟读圣贤之书,精通天文地理,三百年前三百年后都可推演出来,小的愿为大帅一卜凶吉…”

“小人是康熙十二年江南贡试的举子,胸中笔墨甚多,下笔如有神助,大帅若是需要讨鞑檄文,小的一定可以胜任”

“小人马上能带兵,马下能治民,不知大帅治下可需治理的,小的不才,毛遂自荐,愿为大帅分忧”

这一帮人说什么的都有,听起来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得很,但听在赵强耳里却是十分别扭,细细一琢磨,便明白这些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了。看来他们都是在观望,嘴里说愿为我办事,但所说的才能却是吹上了天,细一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啊,这是在糊弄我呢。哼哼,倒要看看你们这些个读书人能耍出什么诡计来,等到了雅克思,有你们好看!赵强暗骂一声,不露声色的不住点头,脸上满是笑容,似乎对一帮读书人的话十分满意,极显自己粗鄙之处。他这一做作,那几个家伙顿时在心中乐开了花,均在想狗屁大帅,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拍几句马屁就飘飘然了,这等人物能成得了什么大事。待看守不牢时,爷定飞奔回去向官府报信,让官军荡平你们这些反贼!到时朝廷必能赫了我回关,说不定还能赏我个顶戴呢

“好,既然你们都愿替本帅办事,本帅也定不会亏待你们。你们且都下去,本帅这会心里很高兴,难得诸位如此深明大义,愿助本帅一臂之力,本帅别的不敢保证,保你们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却是小事一桩!”

赵强懒得再和这帮口是心非的读书人再扯淡下去,当下就要护卫们带他们下去。等到了雅克思,把他们全交给魏季,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愿干的就当苦力去,若是连苦力都干不了,一刀杀了干净。狗屁的读书人,给他们脸子倒他娘的当老子是棒槌了!赵强恨恨的骂了一句,看着这些人点头哈腰的往帐外走去。正恨着时,却见走在最后的四个年轻人突然停下脚下,不约而同的掉转身子看着他。

“你们这是?”赵强不知道这四人想干什么,疑惑的望着他们。其他人也都跟着停了下来,不解的望着这四人。

为首的那个读书人很是年轻,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他看了一眼身后同伴,壮着胆子道:“学生斗胆问一句,大帅当真要挥师入关,复我汉家江山吗?”

“当然,本帅从不诳人,挥师入关杀尽鞑子是本帅毕生之心愿,诸位从我关宁之军号便能知本帅之意。”

四人听了赵强话,站在那里看着赵强足有半分种,突然跪了下来拜道:“大帅在上,容学生等一拜!”

见他们这样,赵强也是吃了一惊,忙道:“你们这是做什么?”伸手便要去扶他们,但几人却是不肯起来。

方才那年轻人眼含热泪道:“不瞒大帅,学生等是江南大儒顾炎武先生之徒,因犯了文字狱,被鞑子给抓到京师,若不是大帅花钱买下我等,我等现在必为旗人之奴!大帅对我等有再造之恩,受我等一拜是应该的!”

身后另一年轻人也道:“我等本已无生趣,被大帅买下也是随遇而安,不想大帅却是反清义士,今日一战我等见了欣喜不胜言表!即不为我等,就为我千万同胞,大帅也当受得我等一拜!”

“大帅部下灭那鞑子镶黄旗不费吹灰之力,学生等虽不知兵,但见了也知大军部下必是强军一支!有此虎狼之师,我千万汉人有救也!”

几人说完便再次拜了下去,神情极是诚恳,与屈材和另外的读书人比起来,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等等,等等”赵强此时却是心中惊讶无比,一把扶起那为首的年轻人,急着问道:“你们说的顾炎武,可是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正是!”年轻人肯定的一点大头,却是迟疑一下问赵强:“不知大帅从何听到恩师此言的?此八字真言除了恩师外,只有我等弟子才知,大帅是从何处听来的?”

“呵呵,你们不必管本帅是从何处听到这八字的,既然你们是顾炎武先生的学生,那么本帅是不是可以认为,你们一定会替本帅分忧,愿与本帅一同与清廷死战到底呢!”

“愿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我等文弱书生,上不了阵,杀不了敌,但却有一颗赤诚之心,只要大帅不嫌弃,学生等便永随大帅左右!”

“哈哈哈哈好啊!”

赵强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起来,就冲着顾炎武三字,他相信他的这些学生一定都是真心愿意自己效命的!

天下大儒,昆山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无有责!

第十一章 义不容辞

“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顾炎母王氏临终之言。

若说赵强对明清之际的哪个文人最为敬重,答案只有一个,便是昆山顾炎武,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是因为他的人,他的一生!

甲申之变后,顾炎武闻讯后作《大行哀诗》,对于崇祯帝之死深表哀痛。清兵入关后,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朱由崧,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顾炎武受昆山县令杨永言的推荐,被福王政权授予兵部司务的职务。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沆等在苏州、昆山参加了可歌可泣的抗清斗争。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明朝灭亡,八旗铁蹄南下,亡国之痛,败家之仇,使顾炎武的思想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动。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一是亡于学术,而是亡于道德沦丧。亡于学术,是指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学风造成了“经生之寡术”,道德沦丧是指“士大夫之无耻”,投降异族,反颜仕仇。

顾炎武一生牢记母亲的临终遗言,拒绝满清征召,也不接受康熙的招抚去参修《明史》。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以怀柔政策安抚明朝遗贤,当地有人欲以为荐,顾炎武致书云:“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毋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出矣。”又云:“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大节不亏,正气凛然,永远拒绝这个满清这个异族政权。

顾炎武一生以松柏精神自视。他说“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康熙十九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故。自顾炎武离开家乡,在外面飘零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再回过昆山,自然再也没有见过妻子。他吩咐仆人买来香烛等祭品,遥祭妻子。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后,慨叹时事,回忆往昔,终于痛哭失声,颇见真情。

山河碎,鸳鸯分,多少人不幸?想必在他心底深处,也有对妻子的一丝愧疚,因为他在家与国中,坚定地选择了国。

顾炎武作为一个江南文人,竟然留寓北方达二十多年,游历北方大地,结交豪杰,终生不忘恢复。其民族气节一直以来激励很多志士仁人。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的民族性,对于后来的晚清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引导性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在反对清朝政府的时候,特意自署名章绛,同顾炎武初名,可见顾炎武思想的影响力之深远。

如此一个大儒,如此有气有节之大儒,如何不让赵强敬佩!只恨不能与之畅谈一番!

顾炎武是汉民族永远屹立不倒的一座民族主义丰碑!赵强如此认为。

“几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不想今日能有幸见到顾先生高徒,实令本帅惊喜不已,喜不自胜啊!”赵强发自内心的一一扶起这几个顾炎武的学生,每扶一个,心中便是喜上一分。

“不知顾先生是否安健?”赵强不知道顾炎武到底是哪年死的,想知道他是否健在,若是健在的话,则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将他偷运到关外来,如此无疑就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华夏正统的身份,对于满清来说,一个顾炎武的存在可能远比关宁军更可怕。因为顾炎武代表是人心!

武力远不是决定一切的最终因素,人心才是!周培公的话让赵强意识到自己不能失去人心,如果再不加紧进行军队汉化的脚步,固然在战场上可以席卷满清,但在人心上,自己却是输得一塌糊涂。为了人心,赵强就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关宁军汉化工作,不然等到入关的那一天,就什么都迟了。

不能为了推翻满洲,而让关宁军成为新的满洲!

“大帅,恩师已于前年驾鹤西游。”

说话的是最先那个年轻人,他叫陈昂,字广水,是顾炎武在福建收的最后一批学生,也是这批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另外三人分别是陆清、赵楚、郭璞,他们都是与陈昂一同拜入顾炎武门下的弟子,也是一起因为陈昂编写的“反册”给牵连入狱的。

赵强闻言神情一黯,默然半响,方叹了口气:“不想顾先生已经去世,本帅还想着将来有机会拜访他一面呢。”

“大帅与家师认得?”

陆清见赵强对老师如此敬重,又知道“天上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以为赵强肯定和老师有什么渊源。

赵强摇头道:“当年我在关内之时,便曾听过顾先生大名,无奈一直不曾亲眼一见先生,听他教诲几句。如今阴阳相隔,叫人痛心不已。”说完现出痛苦之色,极为惆怅。

“大帅如此怀念家师,学生等不胜感激!”陈昴四人忙躬身行了一礼。

“今有了你们,本帅为难之事便可迎刃而决了。”

顾炎武已死,不可能再复身了,虽然他的声名顶得上一个师团的存在,但人死不能复生,再思念也思念不回他的人。好在有他这几个学生在,也算是一桩大收获了。顾炎武教的弟子纵然不及他,也断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和口是心非,投机倒把的屈材等人比起来,肯定是鹤立鸡群了。

人材,这些便是人材!他们可以不会出谋划策,可以不用上阵杀敌,只要能为关宁军进行文化同化,便就是最大的功臣!

郭璞听了赵强的话,不失时机的问了句:“不知大帅有何为难之事,学生等又是否能替大帅分忧的呢?”

“呵呵,先前为难,但现在有了你们几位,我这难事就不是难事了。”

赵强一扫因顾炎武死去的悲绪,精神一振也不避屈材他们,便将自己关宁军中兵员组成情况大致说了一遍,然后就将自己同化他们的意思说了出来。

“你们都是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比我这大老粗强得多了,所以这事就要拜托你们了!”赵强突然弯腰对着陈昂等人鞠了一躬。

陈昂等人如何敢受这一礼,忙要回礼,却被赵强止住了:“此事你们能替本帅办成,不仅是解决了本帅最大的难处,也是替千万汉人造福。受本帅一拜有何不可,本帅这是在替咱们汉人真心谢过你们!”说完感慨的又道:“你们都见到了,本帅的关宁军无论如何不能用汉军来称呼,所以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将关宁军变成汉军,而不是成为新的“鞑子军”!”

“此同化之事,学生等义不容辞!”

陈昂重重一点头,他也是头次听到“同化”这个名词,但不用赵强做多少解释,他便知道同化关宁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不知大帅何时入关,又何时恢复我大明国号?”陆清突然冒了句。

“我关宁军现有四大师团,战兵数万,本帅意欲数月之后便与清军决战,届时一扫关外,到那时再兵进山海关,直逼京师。至于大明国号之事”赵强顿了一下,微笑道:“待京师城破之日再议。”

“是,大帅考虑得甚是,当务之急还是立足关外才是,国号之事待大事可定那日才议也不迟。”陈昂敏锐的查觉到赵强的言外之意,给了还要再言的陆清一个眼色,陆清见状会意过来,便不再追问下去。

郭璞和赵楚二人也知道赵强为何不提恢复故明国号之事,因为这关宁军乃吴军旧部,当年吴三桂可未迎立大明宗至后人为帝,而是自立国号,如果现在赵强要恢复故明国号,恐怕军中部将会有不满。当年老师在世之日便无数次提到南明为争夺正统之位而内战不休,致清廷渔翁得利逐一平定南明各王。每提及于此,顾炎武都是痛恨万分,怒骂那些只为一己之利而置国家利益不顾的大臣们。并屡屡告诫弟子们:前车之鉴,绝不能忘,所以无论是谁站出来反清,弟子们必要前往支持,或呼应或为奔走,断不能因门户之见而使义士心血付诸东流。

也正是因为顾炎武的告诫,所以陈昂等人才没有因为关宁军是吴三桂旧部组成而心生看不起之意,都心甘情愿为赵强所用。一来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二来则是骨子里早已经受到恩师的感染——毕生参与反清大业中,不论成败,无怨无悔!

屈材等人见赵强对陈昂等顾炎武弟子如此青睐,一个个都有些眼红,但却不是真的妒忌,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这支蛮子军队,也看不上这个不像人主的粗汉,一个个都暗想,这四个脑后长反骨的是在自寻死路,大清是那么好灭的吗?

“请几位先下去休息,明早便与本帅回去,到时一切还有劳几位多费心了!”

“只要是为反清出力,学生等绝无二话!”

赵强看了一眼屈材他们,微微一笑,不与他们说什么,挥手便让护卫将他们统统带下去。人都下去后,赵强也有些困了,便将戴梓之事留到回去之时再解决。不过却是让护卫们将人从马车里放出来,让他们活动活动,此地已是自己地盘,不用再担心什么了

还差几百收藏才到八千,为了一百万字时提价成功,请支持并喜爱本书的读者们收藏一下,也好让骨头一岁的宝宝能多点奶粉吃,呵呵。谢谢各位

第十二章 汉化领导小组

“夫君,这是什么地方?”马车上,戴妻不安的看着两边正在行进的关宁军。

戴梓的眼睛一直在望着那些红毛罗刹鬼,听到妻子的声音,只是淡淡的吐了两个字:“关外。”

“我当然知道是关外了,我问的是这里是关外什么地方!”戴妻见丈夫一点也不紧张,气得在后面锤了他一下。

“你打我做甚?”戴梓不满的看了妻子一眼,见她眼泪都要压眶而下了,不由心一软,叹口气道:“这里是极北之地。”

“啊…”戴妻听到“极北之地”四字,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失声道:“那我们岂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宝儿不知道母亲担心什么,也没有大人的不安,与父亲一样,他也对那样长得很奇怪的红毛罗刹鬼很好奇,鼓溜溜的睁大眼睛有些害怕又有些兴奋的紧紧盯着那些罗刹兵。

“他们将我们带到这里到底想干什么?”戴妻到现在也没明白,自己一家三口好端端的住在京城当中,这些个强人为什么要把他们绑到关外来!

“火器。”戴梓回答了妻子,他知道这些强人的目的,被绑的那天晚上他就知道了。

戴妻闻言一怔:“他们要你替他们造火器。”

戴梓苦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