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果这是宋史-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了。

    岳飞没有再废话,事实胜于雄辩。六月二日,他逼使杨幺军中悍将杨钦出降,俘获老小精壮万余人,船四百多条。凭借这支水军的力量,岳飞各部向位于龙阳县江水北岸的杨幺大寨进攻。战斗的细节很单调,充分显示了杨幺等人贫乏的战术素养。

    岳飞命令全军少带武器,尽量收割岸上的杂草,进入战区之后全扔到水里去。杨幺的车船踏板被杂草缠住,没法前进后退,之后,水战就变成了陆战岳飞的军队能在野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部队,区区水匪算得了什么。战斗迅速结束,杨幺、钟子仪见势不妙,跳水逃跑,都没有成功。

    一战定洞庭湖。

    还剩下一座依山临溪的大寨,以夏诚为首。这时,牛皋提议屠寨,把夏诚大寨上下都杀个干净。

第436章 梦回万岁殿(2)() 
这么做是当时的惯例,说得好听一点,是为国家着想,为了长治久安。私下里嘛,谁都清楚。刘光世、张俊的钱都是这么来的,抢光之后杀光,才能毁灭证据。

    岳飞坚决反对,他强调“杨幺之徒,本是村民只是苟全性命,聚众逃生。既已出降,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复有何利”。

    他还说:“不得杀,不得杀!”

    洞庭湖之战以岳飞的仁厚之心而结束。我不是说他不杀造反的穷苦人是仁厚的,而是说兵危战凶,在那个时代,随便换哪个将领,结局都不会这样。

    参与造反的数十万湖湘百姓都被放归田里,重新过上了耕种生活。之后,这片区域一直很平静,再也没有出现过动荡。我没法查到岳飞是怎样安置他们的,但既然不是以杀戮来威胁他们,那就只有一个结论。

    仁厚。

    中国的老百姓只要能有口饭吃,能妻小平安,就不会去造反。很显然,岳飞满足了他们这一点。

    杨幺叛乱时的作战力量大约有六万余人,岳飞把他们都收编了。从此,岳家军达到了十万人的编制,这在当时超越了韩世忠、张俊,仅次于刘光世。

    三大将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各人的反应均不相同,有咬牙切齿的,如刘、张;有苦笑摇头的,如韩世忠。拳头大才是真理,岳飞已经压在他们头顶上了。没多久,张俊和韩世忠都收到了一份礼物。从湖湘寄来的一条车船,船上器械人员齐备。

    这是岳飞的一份敬意,他想以此向老大哥们表示友善,他没有忘记张俊对他的提携,更不敢藐视韩世忠的赫赫战功,他想获得友谊。

    他得到了韩世忠的友谊。老韩呵呵大笑,很高兴地收下了礼物,从此交了岳飞这个朋友。张俊却很愤怒,在他看来,岳飞这是在向他示威,向他展示战功!

    张俊回忆、对比这几年里他和岳飞交集的各个片断,包括这份礼物在内,岳飞的每一次进步都映衬着他的无能、怯懦、失败。他的心里缓缓生出一股怨气,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岳飞不断建功立业,这股怨气愈加强烈。

    直至他做出人神共愤的错事。

    张浚就更不用说了,他的“领导”作用被岳飞八天左右剿灭洞庭湖水匪的传奇战绩戳得千疮百孔,想抢,想掩盖,根本不可能。他只好酸酸地赞美了一句:“岳侯殆神算也!”之后,他在心里提醒自己,岳飞是强大的,这是好事。

    他的雄心壮志必须有岳飞这样的臂助才能实现,而他的骄傲中也掺杂着高尚,他提醒自己必须高尚,这使得他每做一件事,都要以伟大事业为目标,逼迫自己去实现,失败后又表现得大义凛然。唉,一位多么可怜的落难君王啊

    对了,忘了说大衙内刘光世。从过程上看,他应该最恨岳飞。岳飞不给他写信,也不给他送礼,而他拥有最多的兵力。他本该暴跳起来去教训岳飞才对,可惜啥事也没发生,他非常平静。这人一直是南宋上层人物的礼拜天,谁都不拿他当回事,只当个乐儿。

    他的兵再多又怎样,都是雄狮又怎样,他只是一只乖乖的绵羊。

    这时是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六月。洞庭湖起义被镇压之后,南宋、金国同时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

    金国不再进攻。南宋举国讨论,都在想以后怎么办。

    金国一方行动迅速,小皇帝完颜亶上台之后,行政机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立国之本的勃极烈制被废除,改行三省制。

    这个变化从纯技术角度去看,是非常正确、积极的。勃极烈制实际上是个权力集中小组。全国的所有权力都集中在都勃极烈(皇帝)、谙班勃极烈(皇储)、国论勃极烈(国相)、阿买勃极烈(国相助手)等一小撮人的手里。

    女真人刚兴起时这么干还成,阿骨打还活着时这样干也成,因为他有着神一样的地位,没有任何人敢违抗他的任何言行。

    可灭辽之后就不成了,庞大的国土、臃肿的机构是一团复杂到无法想象的乱麻,靠这几个人累死都理不出头绪。事实让女真人妥协,就算他们再仇恨契丹人,再瞧不起汉人,也推行了南面官制度,也就是当年辽国人的那一套。

    在燕云十六州地区用汉人的机构、官员处理汉人的事务。

    这时,完颜亶推行的三省制,是用中书、门下、尚书三个部门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以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最高官衔,管理具体办事的六部。这么看纯粹是宋朝模式嘛。不,金国声称这是汉制不假,可源头是唐朝,和宋没有关系。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抛开表面看实际,这是一场有针对性的阴谋。金帝换人,权力重组,大家都希望某个人换一下位置。

    完颜亶把大殿下完颜宗翰从云中地区召来,微笑着问了一句:“请问您想在新机构里担任最高职务吗?”

    完颜宗翰兴奋地点头,说:“当然!”

    于是,这位后世公认的女真建国第一功臣完颜宗翰殿下,当上了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成为新机构的国相。作为交换,他的军职被免除,办公地点从遥远的云中挪到了皇宫隔壁。

    南宋方面的事要多彩一些,准确地说,就是多彩,因为很多事一起发生。先是赵构号召全国参与讨论以后的国策走向。

    是战,是和,何时决战,怎样求和,徽、钦二宗等被俘人员怎样处理,这些大事都需要从长计议。难得这时外敌撤退,内匪剿平,是时候说一说了。

    当然,讨论人员的范围还是有限制的,以南宋国内现有的曾任宰执为主,这里面有当政的赵鼎、张浚,有曾任的朱胜非、吕颐浩,有同是受难者的汪伯彦、黄潜善,有不太知名、没甚作为的李邴,还有李纲、秦桧。

    这场讨论浪费了很多办公用纸,却几乎没有实际效果,每个讨论者都很忠于自己,所说的话无非都是之前自己不断强调的那些而已。

    李纲仍旧是李纲,秦桧还是秦桧。

    真正多彩的是另一件事。现年二十八岁的赵构给自己的养子赵瑗修了座学堂,小孩子要上学读书,学做一个合格的皇太子。

    这个孩子已经出现在公众眼中三年了,之所以会出现,有很多传说。两条最著名的传说分别是:他由使者从遥远的北方带回;赵构某天夜里突然惊醒,自己陈述。

    使者版是一个印象。南宋派到金国的某个使者回国之后,声称他见到了宋太祖这让南宋举国上下震惊!战无不胜、神武英明的赵匡胤,这对宋朝是一个传说,一个永恒的猜想。如果他不是突然死亡的话,如果宋朝是由他的直系血脉继承的话,还会有如今的狼狈颓唐吗?

    使者的话没说完,他是说,他发现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和赵匡胤长得很像。这又让南宋迅速形成了另一个论调,认为赵匡胤独立建国,子孙后代却孤苦贫寒,别说皇帝,连一般爵位都没有,所以他要报复。他投身金国,化身为完颜吴乞买,凌虐他的混账二弟的后代!

    这个传说很有市场。

    相比之下,赵构的梦就直接了一些,因为他声称自己与赵匡胤零距离接触。在那天的梦里,宋朝的开国者突然出现,把赵构瞬间拉回到一百五十余年前风雪中的那座万岁殿。在那里,赵构亲眼目睹了事发现场。之后,赵匡胤说:

    “如果想让宋祚再续,必须由我的子孙来继承皇位。”

    赵匡胤的话最大,这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南宋政府在江南召集所有太祖系子孙,进行海选。结果发现一百五十余年间,太祖系开花散叶,人还真的不少。

    符合条件的,也就是太祖第七世孙,“伯”字辈的孩子有一千六百四十五人,精中选优,最后确定在一胖一瘦两个孩子身上。

    胖的孩子叫赵伯浩,瘦的叫赵伯琮。以身体强度论,自然是胖的孩子前途好。赵构选择了伯浩,命人给伯琮三百两银子,遣返回家。

    伯琮刚走到殿门口,赵构又犹豫了。他让两个孩子再次并列站在他面前,他要重选。在这个关键时刻,起决定作用的是破旧残败的宫殿。

    赵构当时很惨,住的地方比不上东京一个普通富商的宅子。如此这般,有一半原因是当时的物资条件真的太差,整个江南都残破了;另一半原因是他自虐,他说他哥、他爸都关在牢里,他绝不住华丽宫殿。这时,他的皇宫正殿里出现了一只猫。

    这只猫在两个孩子身边经过,伯琮视而不见,安静如常。而那胖孩子却突然飞起一脚,决定和猫玩一会儿。

    他把到手的皇储之位玩丢了。赵构瞬间认定他不合格,不分场合,不会克制,没有教养,这样的本性,长大了绝不是个优秀的上位者。

    瘦孩子赵伯琮由此当选。

    简单了解一下未来的孝宗陛下,他是宋太祖的第七世孙。追溯祖上,当年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德秀、德昭、德林、德芳,他是德芳的后代。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东头供奉官(后追封庆国公)令,令生平民子偁。

    赵子偁从小苦读,考中进士,分配到江南嘉兴县当负责人。一个县丞而已。之后,子偁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在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二十二日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赵伯琮。

    峰回路转啊!世事难料啊!谷底爬升啊!报应啊!宋朝的皇位终于回到了太祖系手中。

    当然,这时还不能太乐观,伯琮的路还很长,几个问题遮住了他的光明前景,比如赵构的身体情况。赵九弟年纪很轻,后宫储量丰富,全江南的名医都在为他治疗。这是在宋朝,如果在现代的话,无论如何都能让他生出亲儿子来。

    还有伯琮的年龄问题。他才五岁,要度过漫长的生长期。他是否健康,是否聪明,是否明智,是否能让赵构的后宫谅解,这些都事关成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回到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的深秋。赵伯琮上学了,这让很多人开心,其中包括岳飞。他曾经和韩世忠等人上书,要求赵构确立皇储,为帝国留一个后手,现在他如愿了,所以很高兴。全国都很高兴,唯有一个人不太在意。

    为什么要欢呼呢?有什么大不了的,立皇储固国本这些都是消极自保者的招数,强者可以通过击败敌人来保证安全,那才是一条正确之路。

    张浚。

    他设计了一个比富平决战还要庞大的作战计划。为了保证这个计划的实施,他先把南宋的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整编。

    全国军队分为“三衙军”和五大部“行营护军”。三衙军即禁卫军,算是皇帝的私兵,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组成。这股力量很薄弱,除了杨沂中统领的殿前司是由原来的神武中军改编而成,兵力较强外,其余两部形同虚设。

    五大部,它的前身是“神武军”,五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吴玠、岳飞所部的总称,这时改名叫“行营护军”。

    具体是,张俊部改称“中护军”,驻建康;韩世忠部改称“前护军”,驻承、楚二州;刘光世部改称“左护军”,驻太平州。三将共同担任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水流域防务。吴玠部之前不在神武军系统里,这时归入,称“右护军”,率军扼守川、陕、甘大片区域。

    王彦的八字军称“前护副军”,驻荆南;岳飞部改称“后护军”,驻鄂州,两军担任长江中上游防务。

    这些看上去只是换了名字,无关紧要,可是换一个角度看,就能感觉到张浚的霸道,新官上任是需要打招呼点名的,他的办法是给他们换个名。

    以后,一切都得听他的!

    岁临新春,张浚的计划出炉。他亲自前往镇江府,抵近长江,召集东南各大将听令。令韩世忠出淮东,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岳飞由鄂州过江进驻襄阳,挺进中原,能打多远打多远,无限制攻击;张俊、刘光世所部不动,调三衙军杨沂中为其后援。

    川、陕、甘方面的吴玠在计划之外,不参与行动。

    针对以上情形,岳飞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临战前,张浚特意找到他,对他说:“此君侯之素志也!”岳飞却悲欣交集、苦乐参半。

    岳飞的母亲恰在此时病故了。岳飞三日间水浆不进,泪水不干,心情郁结之外,严重伤害了他的视力。不久之后,他的眼睛病了。

    他决定上庐山为母亲守孝,三年之间不喜乐,不劳作,不视事,心丧若死,非如此不足以报母恩。可大战在即,举国为之观望,他怎能置身事外。

    不得已,他下山临阵。说一下这时的岳飞,他已经鹏程万里,高飞于整个南宋军阶之上了。他有自己的部队,辖区内军政大事决于他一人。他已建节,并且是武胜、定国双节度使,受衔时年仅三十一岁。这是个空前的纪录,在宋朝,只有开国皇帝赵匡胤可以与之相比。

    赵匡胤二十九岁建节,不过那时是五代十国,皇帝遍街走。岳飞另有一项荣誉,在赵匡胤之上。这时,他已荣升为少保,世人尊称他时,再也不是太尉了,而是“岳少保”。

    如此功业,不枉他近十年的奔波奋战。这时,恰逢张浚出山,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恢复大计终于可以实现了。收复中原,非他莫属。看位置,南宋被攻击的话,韩世忠首当其冲,因为他的背后是国都临安府;如果进攻的话,岳飞注定是先锋。

    由鄂州进襄阳,由襄阳进河南,直抵旧都开封,这是最近的一条线。尤其是岳飞已经打出了军威,金人进兵都绕着他走,每次襄阳地段都非常安静。

    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二月,南宋发动北伐,第一波攻击由韩世忠发起。

第437章 光荣北伐,洛阳城下(1)() 
韩世忠整军渡江,首攻淮阳。他在符离之北接近了目标,之后发现刘豫还是有两下子的,比如间谍方面。当时,南宋立国穷得掉渣,土地不够用,想起了老本行——经商。一时间,商船往来于大江两岸,冒着军管风险,使各种货物大量流通,其中就有最值钱的硬通货。

    ——情报。

    伪齐方面,间谍工作做到家了,在韩世忠攻击淮阳城之前,这座城里已经集结了庞大的军队,只等着江东猛虎自投罗网。

    他们真的把韩世忠围住了,可是数量不代表质量,史称韩“为贼所围,奋戈一跃,溃围而出,不遗一镞”,连枚箭头都没给刘豫留下。在突围过程中,前护军骁将呼延通一把掐住一个金将的脖子拎过马来,出来之后,才知道这人叫牙合孛堇。

    前面说过,孛堇相当于宋军的太尉,一个不小的官儿。

    韩世忠中伏,跳出来之后,返身就杀了回去,把淮阳城外围的敌兵赶跑了,按原计划围攻淮阳。一连强攻六天之后,事儿闹大发了。

    刘豫之前就探知了韩世忠的动向,把军队事先调拨好了,这时被韩世忠反制,六天的时间足以做出新的安排。金兀术和刘豫的侄儿刘猊合兵杀到了这里。韩世忠在江北成孤军之势,被金、伪齐联军合围,他需要江南友军的支援。

    按地势远近、军阶兵力来看,张俊责无旁贷。可韩世忠的求援信到了之后,张大将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老韩,你丫的不是出什么幺蛾子,想借机吞并我吧?那边是金国四太子领兵,决战规模一定很大,你顺手牵羊,把我派去的军队收编了,到时我找谁要去?

    不行,我这边另有军情,没人可调。

    韩世忠真的被孤立在江北了。刘豫大喜,下令务必要乘机除掉这根眼中钉。机会也真的来了,两军对阵,有间谍告密,对面“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相公也”。韩世忠自己暴露了目标。金、伪齐联军蜂拥扑了过去不长记性的倒霉孩子,怎么就忘了韩世忠强在哪里了呢?

    韩世忠迎面对冲,砍倒一片,剩下的都跑了。老韩带着全军外加一万多淮阳百姓安全渡江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