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也评红楼梦中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
对袭人、麝月她时有不满之词,这咱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对小丫头们,她也处处为难。小丫头坠儿因为偷了平儿了首饰,平儿来对麝月说了,因为晴雯病了,没有让她知道,并说:晴雯平日里是块爆炭。看看这形容词,就知道晴雯平时是什么样子了。可是这话让宝玉听到了,宝玉就对晴雯说了,并劝她好好养病,不要再管。结果晴雯一听就大怒,找了个机会把坠儿赶了出去。这件事,一是得罪了坠儿,二是这本不是晴雯的权力,因为坠儿的嫂子,想请袭人办理,结果,晴雯偏要越权办理,估计袭人知道了,这心里也痛快不到哪去。
再比如小红,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素来心高志大,想攀高枝,一次,趁宝玉的丫头不在,就接近宝玉,结果被晴雯和麝月看到,人家麝月什么也不说,这晴雯抬头就是啐一口,还骂个不休。所以,小人都让她做了,坏事都让她办了,你说,就这么个人,在哪儿也不能吃得开。
所以,人不可认不清形势,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对事对人,要留几分,对自己的职责,要看得清、认得准,得意要想失意时,做事不可太过分,要不,没准哪天,你就是下一个晴雯!
第二章 晴雯VS袭人
看红楼,一定要先看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太虚幻境中的正册、副册和又副册,囊括了红楼一干女子的命运,其中:就包括晴雯和袭人。
这两个丫头,出身一样的相似,命运却如此的不同,同样喜欢是丫头,袭人混的得意,晴雯混的失意,晴雯瞧不起袭人的得宠,人前人后针对袭人;袭人看不上晴雯的轻狂,却从不正面和晴雯冲突。最后,标榜清高的晴雯,被扣上勾引宝玉的帽子,含冤而死;想当姨太太的袭人,愿望虽然落空,但幸运的被蒋玉函娶为正妻,虽说是嫁与戏子,但明媒正娶,夫唱妇随,书中说,是勉强从了蒋玉函,但想想,蒋玉函性格温柔,家道殷实,又懂音律、又会文章,估计袭人可以算得上是因祸得福了。
那么晴雯VS袭人的这场大PK中,晴雯之败,败在哪里呢?
先说出身,袭人和晴雯都不是贾家的家生奴才,所谓家生奴才,是指先辈中有在贾家服务;并一直服务的这种情况,有点世袭性质,书中的小红、赖嬷嬷、鸳鸯等人,就是家生奴才。家生奴才的好处是,由于全家几辈子都为主人服务,所以主人对这样的奴才会高看几眼,就像以前的一些国有企业,有接班的说法,父母退休了,子女可以接上去,而接班的子女,在企业中,也会得到照顾,毕竟要看老人的面子,赖嬷嬷就因为在贾府工作的时间长,和老太太混的感情好,给她的儿子捐了个官,所以,家生,强过非家生。晴雯和袭人,这方面都没优势:晴雯是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亲人都不在,只有个姑舅哥哥,叫多浑虫,娶了个老婆多姑娘,这多姑娘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大*,全府中,是男人几乎都得上手,和贾琏也有一手,多浑虫却从不理会,这么个呆人,对晴雯肯定是谈不上照顾。袭人是被家人卖到贾府的,父母双全,还有哥哥,但书中提到,当袭人家人要为她赎身时,她坚决不同意,除了因为舍不得宝玉,还有个原因是因为家人当初为了钱卖她,现在赎她回去,也不过是为了多淘腾几两银子,看来,袭人和家人的关系也是平平。这两个人的出身和家世,决定了她们不愿意离开贾府,对贾府一定是忠心耿耿,都想通过玉玉,圆了个人的美梦,第一轮PK,不分输赢。
再说容貌,晴雯比袭人美。公式是这样的,黛玉比袭人美,晴雯长的像黛玉,所以,晴雯比袭人美。呵呵,这只是个玩笑,不过可以基本认定,因为书中对袭人的描写,符合中人之姿的标准。我喜欢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袭人,袁枚长的很有亲和力,而晴雯的扮演者安雯,长的有一种空灵之美。美女在生活中总是很有优势,虽然男人都说喜欢才女,但看到美女,*之余,就把“才”字抛到了脑后。有个笑话就说:一个男人,有四五个女人追求,他让这几个女人比了理财能力、爱情能力和家居能力,最后嘛,呵呵,选了当中胸最大、 最漂亮的。所以,宝玉对晴雯很是偏爱,重活、累活从来轮不到她,她可以留着四五寸的长指甲,染上凤仙花汁,也可以打扮的妖妖娆娆,生病时,太医还以为是个小姐,哪里像个丫头。晴雯死后,宝玉伤感不已,追忆晴雯,把她比做芙蓉花,这是小姐们占花名时,黛玉占到的花儿,这充分说明,晴雯之美,美过袭人,这一轮PK,晴雯大胜。
再说工作。丫头说来,也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个府中,重要的服务人员。一个好的丫头,可以做成像鸳鸯那样,让老祖宗离不开,可以做成像小红那样,让王熙凤欣赏。像晴雯和袭人,属于丫头中的管理阶层,而且怡红院,又是贾府的重要部门,先天条件就好。这是一份让园中其他人羡慕的准白领工作。晴雯又比袭人心灵手巧,有人说了,晴雯能病补雀金裘,可见,她比袭人的工作态度要好,连作者都说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是对晴雯的歌颂和礼赞。但不要忘了,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小说就要有高潮,否则,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生活不比艺术创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日子,除了病补雀金裘,在全书中,我们再也看不到晴雯主动工作的实例。我们看到的,是袭人的勤恳,她主动承担了日常照顾宝玉和管理怡红院的职责,她之所以能和宝玉发生肉体关系,是因为宝玉醒后,她给宝玉穿衣,发现了宝玉的秘密,同时,也挑起了宝玉作为一个青年男子的初次的*遐想,可以说,宝玉与袭人的肉体关系,是宝玉落实性幻想的结果。可是由于有了这层关系,宝玉对袭人意见就要尊重几分。再看袭人,和宝玉发生关系后,反而更加自尊自重,不以此来发号施
令。她更加精心的照顾宝玉的生活,虽然没有晴雯的针线功夫,但她尽力为宝玉安排生活起居,到时令变化时,想着为宝玉添衣服,宝玉出去赴宴,她要根据场合,安排宝玉的各种穿着。书中有这样一幕,宝钗去探望宝玉,看到袭人在给宝玉做肚兜,连宝钗这样周到的人,也想不到,袭人为了宝玉,可以这么精心,所以说,宝钗对袭人深为敬重,既然宝玉纳妾避免不了,宝钗也想选个性情温柔的帮手,若是选了晴雯,大针不拿,小线不捻的,谁受的了?这一轮下来,是袭人稳赢。
最后说性情。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在红楼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社会,其实就是人情社会,中国人的理性思维,远远比不上感性思维,远的不说,你看中餐,为什么没法普及,而麦当劳、肯德基短短几年,就占领了中国市场,主要就是量化和非量化的问题。看中餐说明,什么盐少许、醋少许,看了让人迷惑,所以一百个中餐厨师就有一百个做法,口味会的一百种,再看西餐,一切量化,谁做都是一个味道,当然便于连锁经营,但品西餐,总觉得少了很多细节,这就是各有优缺点。所以入乡要随俗,肯德基还弄出个老北京鸡肉卷适应中国人口味呢。我们再来看晴雯和袭人,在性格中两个反差,当然处理人情方面,就是两个典型。先说晴雯,事事占先,又百无心机,爱得罪人,对宝玉,她呼来喝去,不给主子留情面;对小丫头,她想骂就骂,不给丫头们改过的机会;对王夫人,她从不奉迎,反有许多讥讽;对赵姨娘、王善保家的等小人,她不知收敛态度,反而揭她们的伤疤,种下了仇恨。再看袭人,她审时度势,先和宝玉来了个生米煮成熟饭,稳固了位置;对宝玉,她百般照顾生活,时时劝戒读书;对王夫人,她尊敬有加,经常汇报;对小丫头,她不轻易责骂,有什么事情,她大事化了,小事化无,处理手段高超。这一轮下来,晴雯该输得心服口服。
四轮PK下来,晴雯与袭人之战,胜负已经明了。这一章,要告诉你的是,有一个美女,业务很捧,但工作态度不积极,人际关系不协调,败在了一个平凡女人手中的故事。美女不用太得意,平凡女子也不用太着急,人生胜败,三分先天定,七分还是要靠后天努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打秋风的学问
刘姥姥进大观园,目的很简单,三个字,打秋风,就是求接济。
书中交待的清楚,刘姥姥本是个寡妇,因为生计,只好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女婿狗儿,祖上曾经做过官,到了这一代,家道中落,生活艰难,估计这刘姥姥生活在女婿家,白眼是免不了的,虽然刘姥姥还能做活计,但添了一张嘴,女婿自然认为自己是白养了个老太太,心情不爽,又赶上收成不好,所以喝多了,拿家里人出出气,刘姥姥想劝,又不知怎么开口,就说道了女婿家中以前和贾府连过亲,如今怎么不走动,要是走动的话,没准就能得到点接济。这本是刘姥姥劝女婿时的说词,谁知正碰到女婿的心坎里,于是家中人研究了一下,决定让刘姥姥到贾府去打秋风。
这打秋风,是古代常见的一种行为,是穷人求接济的常用手段。春秋战国时,一部分公子大夫,在家中要养食客,这食客们就是打秋风的鼻祖。因为那时取材之道不畅,考试制度还不健全,通过养食客可以发现人材。食客中无用之辈多,有用之材也出了不少,最著名的食客,大概要数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和毛遂自荐中的毛遂了。还有大家熟悉的鸡鸣狗盗,会学鸡叫和狗叫的食客,在关键时刻救了孟尝君,所以,那些公子世大夫对食客不敢小看,唯恐在复杂的*中看走了眼,放走了人材。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有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顺畅的取材制度,这时,养食客基本就消失了,打秋风的人,多半是破落子弟或者是不事农耕之人,水浒中的牛二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帮衬宋江,结果因为宋江杀了阎婆惜,他倒成了替罪羊,所以,这秋风也不是好打的。
能打秋风的人要具备几个条件:首要的是要脸皮厚,舍得下自尊,因为打秋风是要接济,要是舍不下自尊,怎么能要得来救济。你看刘姥姥到了贾府,受了多少作弄,最后,被黛玉说成是女蔑片了,成了耍乐的代名词,要是有一点自尊心的人,能受得了吗?其次是要有弱像,惜贫怜弱才能博得好名声,主人家让你打秋风,主要是显示主人家的气派,要是恃强而要,那就不是打秋风了,而是强抢。刘姥姥来打秋风,非常适合,因为年纪大,又是女人,还带来了一个小孙子,这一老一少,看得人心酸,秋风哪有个打不成。最后嘛,打秋风的人还要有语言艺术,明明是要,但不能说要,明明是讨,却最忌说讨,因为打秋风,不是乞丐要饭,要是说白了,打秋风的人面上无光,主人家也师出无名,把这个帮助穷亲戚的名声给弄没了,所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
因为打秋风的难度大,收获一般不多,主人家看情看面,多少会赏点,但不会太多,可是刘姥姥打秋风,一百两银子到手,物品也有许多,刘姥姥打秋风为何成功,下一章,我和你共同分析。
第二章 一打秋风 凤姐智斗刘姥姥
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风,原也没有多大想头,头次来,本是想弄点小钱,就算是弄不到钱,也来荣府走走,估计荣国府怎么也能给拿个回去的路费,白逛逛也就罢了。来到荣国府,本是想见见王夫人的,因为以前和王家有亲,事不凑巧,王夫人如今已经不管事了,只好来见王熙凤,可是候门深似海,想见王熙凤也不容易,不过刘姥姥有福气,恰好遇到了想卖弄体面的周瑞家的,这个周瑞家的也是贾府的管事之妻,虽然是奴才辈,但也分几个层次,前面咱们说了,晴雯和袭人因为是宝玉的丫头,所以比别的丫头有体面,袭人家人为她赎身,她还不肯,为的是贾府的福利待遇好,连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还比不上呢,所以,奴才中,也分有体面的和没体面的。有体面的奴才,在主子面前讲的上话,办的成事,就像秘书一职,官不大,权不小,领导要是不注意,吹吹风,讲讲情,多少大事,却败在这样小人手中。别扯太远,就说这周瑞家的,常在凤姐和王夫人面前回话,自然是体面的,如今为刘刘姥姥穿针引线,又不费力气,又能在穷乡亲面前显个体面,何乐不为,刘姥姥这次是来着了,果然就见到了王熙凤。
王熙凤是何等的聪明,看看刘姥姥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也就料到了这是个打秋风的主儿,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周瑞家的去回王夫人,果然王夫人也乖滑,让凤姐视情况办。这就看出凤姐的功夫来了,且看王熙凤对付打秋风的三*宝(现代企业如被拉赞助过多,也可照此办理,此方乃千年古方,药到病除):
法宝一:诉苦。凤姐就说了,你们外人看着我贾家有钱,其实是个空架子,人多花费大,进的少出的多,入不敷出啊,难啊!一句话,说的刘姥姥心凉了半截,完了,打秋风没戏。
法宝二:讲情。说了家道的艰难,这是凤姐的一个策略,让你知道知道,你不是打秋风吗,我就告诉你,我们家日子也不好过,但是,话锋一转,接着就开始讲以前的情份了。凤姐就说了,既然你以前和太太有过交情,又是实在亲戚,也没有让你白走的理。这凤姐,真高明,先说苦,降低刘姥姥的心理需求,争取同理心,然后再说以前的情份,让刘姥姥感动。
法宝三:给价。既然是来打秋风的,同不同意,就要给个价,不愿意给呢,也不要伤了和气,可以通过诉苦,争取同情,我是想给呀,但给不了呀,我自己也穷着呐,日子难呀,估计打秋风的,也就不好说什么了,但千万不能先套交情,要不人家打秋风的会觉得,我们这么有交情,给我是应该的呀。所以必须是先说苦,再谈情。最后,就是给价了,凤姐考虑到刘姥姥认识王夫人,王夫人虽然没说给,但也没回绝,自己也没有必要不给,用公家的钱买自己的好名声,这种事,凤姐肯定愿意做。但给钱是给钱,还有个给的方法,凤姐这方面就高明的很。给刘姥姥的钱是什么呢,凤姐就说了,这是王夫人给她丫头裁衣服的二十两银子,要是不嫌少,你就拿去吧。这话有三层含义:首先这钱是王夫人给丫头的,刘姥姥你还是得感谢我的领导王夫人,其次这钱是王夫人给钱,用途其实是确定了,既然你来了,就给你吧,看看,这家多讲义气,本来自己家的日子都这么艰难了,还把银子给你了,感动不?最后嘛,二十两虽然不多,以贾家这深宅大院的,史湘云请大家伙吃顿螃蟹都够小家小户的过上一年的,给二十两其实有点拿不出手,可是这是给丫头做衣服的钱,数不大,却是凤姐挪用公款给的,你说说,这刘姥姥的心,一下子从冰点上升到火山,凤姐这招,高,实在是高!
不过凤姐没料到的是,刘姥姥是个穷庄家人,第一次打秋风,本来没想到能拿到那么多钱,二十两到手,大大超过了刘姥姥的心理需求。这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且看刘姥姥,二打秋风,智取荣国府!
第三章 二打秋风 刘姥姥俗世大智慧
二进大观园,说实话,刘姥姥是凭着中国朴素传统的感恩情结来回报贾府的,没有打秋风的本意。但是世事难料,上不得大台面的刘姥姥偏偏遇到了一个难的好机会。她拿来的绿色无污染的新鲜蔬菜,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而富贵了一辈子的贾老太太,听说来了个农村老太太,突然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谈谈话,于是刘姥姥得到了一个见到大观园中全部顶尖人物的机会。要知道,贾母这个人,相当有个性,在书中,她见闻广博,处事灵活,同时,也十分有个性。北靖王爷家中有事,她只是拜访一下,她平时不穿亲戚朋友送的衣服,过年时,只象征性的接受一下晚辈的拜访,只和孙子孙女们一同过年,对于其他人物,一概不理会。她的尊贵体现在方方面面,想见贾老太太一面,不容易!但这一次,贾老太太主动要见刘姥姥,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解闷。老太太享了一辈子的福,晚年生活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快乐,她不见外人,不受大礼,就是讨厌被繁文缛节束缚,追求快乐是老太太在晚年的重要生活内容。
于是我们就听到平儿和刘姥姥说:你这次是投了二奶奶的缘了,二奶奶留你一晚在回去。谁知这话又被老太太听到了,问起来,老太太也说最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正因为贾母这种找乐的思想,才有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刘姥姥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充分发挥了一个农村老太太的世俗智慧,听到平儿这样说,她首先谦让了一下,说我这个嘴脸,怎么见得老太太呢?这是自谦的话,但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