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子赵衍-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个人接着说道:“王兄,你有所不知,这多亏了吴侯爷,要不是他这么多年来巧施计策,岑家寨的寨主也不会被朝廷招安了,要把这黄鳝坡上的山寨一锅端,哪能是这么容易的事?”

    那姓王的叹了口气道:“朝廷的事咱们不懂。可做生意最怕就是有内鬼和给人挖墙角,咱们可要引以为鉴啊。”

    “是啊是啊,来咱们喝酒。”说完两人碰了一杯。

    赵衍这才知道,原来岑涛早已经投靠了宋军,也就是说他早就知道宋军是要来屠寨的,这人当真心肠歹毒。只是不知道金奉海是不是跟他一伙,不过是不是也不重要了,反正人都死了。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靠近门口的那两个商人马上伸出手示意自己坐在这里,刚进来的男人立刻向他们走了过去。

    看他走到近前了,姓王的商人说道:“方兄匆忙赶来是不是又带来了什么消息?”

    姓方的先微一行礼,叫了声:“王兄,候兄。”这才坐下说道:“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刚才听县衙的一个衙役说,明天开始,全城进出的车辆都要严查,特别是对外地车辆和人口,咱们行商的,哪个不是有个三、五车的货物随行,这下不知道要使多少银子才能出城了。”

    这时候另有几桌大概也是行商的,听到这个消息,赶忙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起来。

    姓候的沉吟片刻说道:“咱们去请商会出面跟官府协商,给咱们行个方便。这一车一车的查,恐怕要耽搁不少货期了。”

    周围的人也觉得这办法可行,吵吵着该请谁出面。众人商量了一阵子,纷纷匆忙托自己的关系去了,一时间酒馆里又冷清了起来。

    这消息对赵衍来说也极为不利,但却不是个没有办法的死结。眼下他最焦急的,是卢清清三人的消息。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有一丁点的消息也好。可惜天不遂人愿,偏偏等了一晚上再也没人能说出点有用的消息来。

    掌柜的已经在柜台里打起了盹,天上又飘起了毛毛雨,看样子不会再有什么人来喝酒了。赵衍决定明天赶到达州再碰碰运气。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六十七)意外再聚首
    第二天一早,赵衍来到县城西门附近打探消息。只见城门内外各站着八名官兵,手持大刀排成两列站在两边。另有一名统领带着两名官兵对来往客商的货物翻看检查。时值六月,卯时天已经大亮了,城门大开,附近尽是来往商贩,因为检查耽搁,进城的人们排起了长龙,虽然时间还早,却也显示出了开江县的繁华。

    看到这里,赵衍心知今天要抬棺材出城很难蒙混过关。可他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眼看到旁边有个馄饨摊子,他走上前去点了一碗馄饨坐在一旁,眼睛不离城门左右。

    一碗馄饨吃完了,只见官兵们并没有因为疲惫放松戒备,反而检查的更加严格。难道只有等晚上关了城门背吴冬妹番强而过?想到此处,赵衍又开始打量四周城墙。

    开江县地处水陆、陆路交汇处,出了城门就是群山峻岭,越往西去汉人越少。连年战火早已经使这里的城防修筑的无比险要。这城墙打眼一看到有两丈多高,下面宽上面窄,通体整齐,并无可借力之处。而自己所用“上天梯”的功夫,武功秘籍上早有记载,运用到炉火纯青了,一口气也不过就一丈七八,何况还要背着一个人。他不禁在心中摇头叹气,看来这一招也行不通。

    正胡思乱想之即,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赵衍应声望去,两匹马疾驰而来,直奔西城门而去,到了城门口两人竟不下马,其中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汉子只是将手中牌子一亮,便催马出城而去,满城守兵竟无人敢拦。

    赵衍微微一笑,心中已有打算。他混在出城的人群中摸出城去,城外三条官道,一条向西南去往梁平,一条往西去往开江,第三条向西北去往宣汉。略微一对比路上扬起的灰尘,赵衍展开轻功向着开江方向追去。

    这里已进入蜀地,越向西行,山越多,路越盘旋迂回。因此骑马反而比使用上乘轻功慢的多。只是一盏茶的功夫,赵衍已经追上前面骑马的两人。他不急不忙,顺手拣起路上的两颗石子,手掌暗暗发力,手腕一翻,石子向两匹马后退射去。

    原来蜀马主要依靠后退发力,以便于行走山路。这两匹马被赵衍打中后腿关节,先是一惊,两名官差促不及防跌下马来。赵衍如闪电一般赶上前去,将两人点了穴道。他在一人怀中一摸,果然找到了那块牌子——原来是府衙办差的对牌,土色的牌子从上往下写着府衙两个字。赵衍微微一笑,揣进怀内。

    地上躺着的两个官差瞪着眼睛,嘴里却说不出半个字来。只有心中暗暗叫苦。赵衍在另一个衙差身上搜出一封羊皮信,封皮上写着“达县魏明则启”,背面折叠和缝处滴有朱红色的蜡封,盖着丞相赵普的私印。

    赵衍微一沉吟撕开蜡封,仔细看起信来。果然与自己料想的一样——原来官府早已知道保康县血案是蜀山二鬼所为,围缴黄鳝坡不过是朝廷的一石二鸟之计,一则顺水推舟借机除去这个隐患,二则麻痹蜀山二鬼,方便朝廷增兵,不动声色的铲除胡家堡。这个魏明则看来正是达县的县令,丞相赵普在信中所说无非是命他大张旗鼓的散播朝廷增兵围剿黄鳝坡的消息,另一方面让他暗中观察胡家堡的动静,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云云。

    赵衍看的心惊——大宋初稳,朝廷势必集中力量铲除江湖势利,各山寨再不团结,迟早无立足之地!更可怕的是,短短两天时间,丞相远在京城竟然可以隔空指挥,这是什么样的力量,赵衍不敢去想,只感觉心猛的被捏了一把。

    看罢,他将信揣进怀里,将衙差与官马都藏进树林,展开轻功,才又赶回开江县。

    有了府衙发出的对牌,赵衍一行扮做扶灵回乡,顺利离开开江。山路难行,两天后的傍晚才到达州。

    昏暗地天空中下着小雨,凹凸不平地青石板路两边都是用竹子修建的房屋,高矮不一。一间门口挂着红灯笼的客栈外,赵衍让车夫停了车,小二早已经迎了出来“晚了,客官是要住店吧?我们这儿还有上房三间,中房三间,客官要什么房?”说着两人走进客栈。

    赵衍还没说话,突然听见外面一个姑娘嚷嚷:“为什么一定要住这儿?停着个棺材太不吉利了!”

    一听这声音,赵衍兴奋的一颗心几乎从胸口跳出来——是吴月儿!她既然能这么平静的说话,卢清清自然也平安无恙。

    那小二听说到了门口的客人要走,早已经丢下赵衍跑了出去,正在外面劝呢:“姑娘,都这么晚了,您看还下着雨,何必再去找地方住。我们店的上房是咱们达州最好的,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保证您喜欢。”

    说着将几人迎了进来。赵衍应声看去,首先进来的是张长平,后面跟着卢清清,最后进来的正是吴月儿。张长平一眼看见赵衍站在面前,正想上前打招呼,赵衍微微摇头,随即叫小二道:“小二哥,我要一间上房,我母亲的灵柩占停到柴房,请小二哥带路吧,我也好安顿家人休息。”卢清清也只好按忍耐住心情,装做与赵衍不认识。

    小二自去找人帮忙安顿众人,一片忙乱之后,张长平一间,吴月儿与卢清清一间,都住到了赵衍隔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六十八)决战胡家堡(上)
    这夜,众人在赵衍房中聚首。吴冬妹身披斗篷靠在床上,吴月儿与张长平在旁边问长问短。赵衍握着卢清清的手,两人坐在侧边椅子上,低声倾诉着别来之情。

    待张长平重新包扎了吴冬妹的伤口后,吴月儿问道:“赵兄弟,那晚咱们被官兵围剿,你为何约我们往西边走?”

    赵衍点点头,道:“我探听到一点消息,要往蜀山胡家堡去。”

    卢清清心中一阵,忙问道:“是我哥哥的消息么?”

    赵衍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不错,当日我听说清潭失踪,又曾找吴姑娘拿了银子,就猜他是下了山。后来你们布置聚义厅,我就下山去打听消息。结果发现在衙门里被杀的官差,伤口都是出自判官笔。。。。。。”

    “是蜀山二鬼!”吴冬妹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两个贱人在没有残废的时候,都用的是判官笔!哼,好狠毒的一招栽赃嫁祸!”这恨恨的声音从她嘴里阴沉沉说出来,卢清清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赵衍感觉到卢清清的变化,拿起自己的一件长衫给卢清清披上,卢清清回报他温柔的一笑。

    “所以,我们这次来蜀山。。。。。。”张长平问道。

    “杀蜀山二鬼,我必须救出卢清潭。”赵衍看着卢清清,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赵兄弟,我跟你一起去。。。。。。我必须为我们死了的族人报仇。将这两个老贼千刀万剐!”吴月儿叫道。

    赵衍从怀中摸出一块羊皮,递给吴月儿道:“其实朝廷根本就知道保康县血案并非吴家寨所为。”

    吴月儿疑惑的拿着那块羊皮坐到母亲旁边,张长平也凑了过去,三人看完信,吴冬妹手握拳头敲着床板厉声叫道:“好,好,好。。。。。。你们!。。。。。。月儿,你要记住站们的族人都是怎么死的,我要你答应娘,一定要为他们报仇!”

    吴月儿含泪点头道:“娘,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跟爹爹这一辈子的心血就这么完了,不杀了赵普,我誓不为人!”说着,她就要冲出屋去,却被张长平和赵衍一把拦住。

    张长平劝道:“你先别急,如今我们身处险境,四面受敌,你就一条命,要找谁拼去?报仇的事,我看咱们还是从长计议。”

    赵衍也说道:“你才说要跟我去找蜀山二鬼,现在又要去找赵普,那人高居相位,你就这么冒然前去,企不是白白送死?我看你还是先坐下,咱们也好筹划筹划。”

    吴月儿听了这话,果然不再固执,床沿上坐下说道:“那依你们说,咱么究竟怎么办好?”

    张长平今夜经历了大喜大惊,心中激动反复,此时那还想得出计策。众人再看赵衍,只见他面露微笑,表情淡定,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于是目光一起射向他。

    赵衍见众人询问,才缓缓开口道:“办法有两个,一是咱们就这么打上去,那李芳静如今已是断臂,只有一个胡明录不难对付。二是,咱们等朝廷围剿胡家堡,然后坐收渔利。”

    吴冬妹恨恨地说道:“我要他两人都死在我的手上,咱么必须赶在朝廷围剿之前上山。”

    吴月儿与张长平对视一眼。赵衍看在眼里说道:“胡明录曾答应我,如果他死在我手上,就会告诉我是谁向他泄露了清冠师叔偷书的事,这个人一定是想致清霞师傅和清冠师叔于死地的人,所以,一定不能让他落在官兵手上!”

    几人商量好了上山的细节后,各自回房睡觉不提。

    第二天一早,只留卢清清仍旧住着,其他人仍然装作不认识,分别出了客栈,城外会和后直奔蜀山。张长平与吴月儿本想让吴冬妹找个安全的的方藏身,待吴月儿报了仇在来接她,但吴冬妹执意不肯,一定要亲眼看到胡明录死,两人不敢违逆,只有背吴冬妹上山,将她稍作掩饰,藏在枝叶茂密的高树上。

    原本吴月儿打算先去水井里投毒,但胡家堡四周都是碉楼,堡内徒子徒孙众多,光天化日之下很难下手,因此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赵衍仗着艺高人胆大,直接从正门打进去,吸引大家的注意,却让吴月儿和张长平两人偷偷从后面夹击,不要让李芳静趁乱逃跑。

    且不说吴月儿和张长平如何寻找李芳静,只说赵衍来到山门前,高声叫嚷,故意吸引众人的注意,出来围攻他的尽是些二、流的角色,赵衍一路飞奔进去,手中一只铁剑却并不伤人,只往众人身上的穴道上点,只见一路上尽是各种各样姿态的人物,如同石头雕像一般呆立在两边。

    才进到二重门,对手显然已经上了一个层次,从穿着上看已经体面了许多,这十几个人将赵衍团团围住,为首的一个低喝一声,众人开始跑动,最内圈的向左疾驰,第二圈的向右,第三圈的依然向左,赵衍注视着这些人,忽然感觉眼花胸闷,他心中一惊,已经明白这些人使用的是一个阵法,忙屏息凝神,让自己不被干扰,微一调息,神智已经清醒。

    他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每个人所在的位置,当心中有把握,他突然开始旋转,而且越转越快,完全打乱了其他人的节奏,那包围他的三圈人疾驰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赵衍果断出手,十几个人全被点在原地,形态各异的仍做奔跑状,却象被冻在冰中一样无法动弹。

    “唰”的一声,铁剑入鞘。赵衍信步走进第三重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茂密的树木,隐约中高大的房屋若隐若现。他展开轻功,在树梢间腾挪跳跃,向最高的那座亭台楼阁奔去。几个起落,他停在了房间门口。这儿他曾经来过,他知道这里是李芳静和胡明录住的地方。

    此时,巨大的五扇房门中,正中间的一扇大开着,里面乌黑一片看不清楚。

    赵衍弹了弹身上的灰尘,撩开半片布衫,抬腿走了进去。

    忽然,头顶一阵“呼呼”的风声袭来,赵衍抬头一看,一张绿色的大网铺天盖地的向自己罩了过来,网上布满了明晃晃的匕首,若被网住,必定会被扎个千疮百孔。转念之间,赵衍向后踏出一步,耳后“呼呼”地风声想起,不用看他也知道,另外半张布满匕首地渔网正向他后背袭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六十九)决战胡家堡(中)
    千钧一发之际,赵衍双膝着地,身子向后躺倒,如同一张纸一般向前滑去。不多不少,刚好逃过两张大网的捕捞,这样的危急时刻,也只有他能凭借清冠师叔真传的高超轻功逃脱,若是别人,只怕早已被扎成蚂蜂窝了。

    这时屋外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胡家堡门人,众人吆喝怒骂着,人声鼎沸,却没有一个人敢入内。

    才刚刚逃脱的赵衍立刻跃向屋顶,手中铁剑伸向渔网中,手腕翻转,只听叮叮咚咚的声音不觉于耳,转眼间原本松弛、硕大的渔网已经紧紧的绞在了铁剑上,网上的匕首尽数被绞断,只留下参差不齐的断柄随着渔网上下左右晃动着。

    赵衍暗暗将内力倾注于铁剑,手腕一震,瞬间渔网化为无数碎片四处散落,门外众人四散躲开,也有躲闪不及的,“哎呦”之声不绝于耳。

    还未及赵衍高兴,头顶“呼呼”地风声又到,他抬眼看去,原来是一个铁牢笼从上方落下,赵衍双脚一蹬,原以为照样能用自家绝妙的轻功逃出铁笼,没想到一蹬地,脚下这一方地面却开始下陷,身体无法借力,轻功自然也无法施展。就这一瞬间的耽搁,铁笼哐当一声已经从头顶扣了下来,不偏不正,正好嵌入下陷的这一方地面中。

    这时候四周一片寂静。赵衍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转瞬间门外的弟子都欢呼起来,却仍然没一个人敢入内。原来胡明录生性多疑,早已经在自己的住处安排了许多陷阱,严禁门人擅入,这些人如今看到赵衍身犯险境,更加不敢轻易入内了。

    赵衍自知已经被铁笼罩住,挣扎无用,反倒不用着急了。他伸手握住栏杆,用力的拉了拉,竟然纹丝不动。再用铁剑敲一敲,“当当”声回音清脆悠长,看来就算不是精铁,也必定是特殊加工而成。

    赵衍将内力运于手心,用力将面前的两根铁栏杆推在一起,虽然已经用了五分力,两根栏杆却只是靠近了一点。

    这时,房内西南角一盏巨大的烛台亮了起来。烛台下椅子当中坐着的正是胡明录。赵衍眼睛一扫,并没有发现李芳静的踪迹。他心中暗自着急,脸上却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胡明录开口道:“我劝少侠不必白费心机,这铁笼是玄铁铸成,用到现在已经一百四十余年,还没有人能拉断栏杆逃出来。你还是乖乖束手就擒,大家都好省些力气。”

    赵衍刚才已经试过这笼子的材料,这时候一听说是玄铁,心中大喜,知道自己定然能顺利出去,于是说道:“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