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板是怎样炼成的-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学,决定了你一下就把他5年的时间拴死了,以后你只要巩固住,甭说5年,有两年你的品牌就出来了。别人再跟你做同样的东西竞争,你靠品牌已经压死了他。所以说,一个企业家要懂得与他人分享,真心分享,公平分配利益。这样做了以后,你这种坦诚,一个窝头大家掰着吃的那种诚恳,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其实这样做,同时也保护了自己,比如分出岔以后,你就要用更大的广告量去抵消对方的竞争。现在像我这样,每年的广告量就减下来不少,无形中还是保护了你自己的利益。 


第14节:“新经济”的锋线人物
  周枫如此精明,如此会算账,怪不得他做一样东西火一样东西呢。而且只要是他做过的东西,都做到了全国第一。做生意的人都会算账,只不过有些人算得是大账,有些人算得是小账。商业法则:算大账的人做大生意,做大生意人;算小账的人永远只能做小生意,做小生意人。 

  分享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团队内部,对创业者来说,对外部的分享有时候同样重要。王江民不管什么时候,对他的生意伙伴都是一句话:有钱大家赚。而正泰集团的成长历史,有人说就是修鞋匠南存辉不断股权分流的历史。在南存辉的发家史上,曾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股权分流,从最初持股100%,到后来只持有正泰股权的28%,每一次当南存辉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将自己的股权拿出来分流到别人口袋里去的时候,都伴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但是南存辉觉得自己并没有吃亏,因为蛋糕做大了,自己的相对收益虽然少了,但是绝对收益却大大地提高了。 

  分享不是慷慨,对创业者来说,分享是明智。 

  自我反省的能力……人最不乐意承认的是自己的过错 

  1992年9月3日,万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冯仑将这一天确立为万通“反省日”。“一直到现在,每年一到公司纪念日,我们都要检讨自己。”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方杰做奥普浴霸,大家觉得那么容易,好像是一蹴而就似的。其实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UP”公司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他当时的老板是一个谈判的高手,所以,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他总是在口袋里偷偷揣上一个微型录音机。他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一句句地录了下来,然后再回家偷偷地听,揣摩、学习,看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他就这样学习,几年以后也成为了一个商业谈判的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到了1996年,方杰差不多已经成了澳洲身价第一的职业经理人。然后他不想当打工仔了,想自己回国创业。方杰的奥普浴霸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做成的,方杰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创业者中,除有限的几个“新经济”的锋线人物,如上海易趣的邵逸波、深圳网大的黄沁据说是神童外,其他大多也就是如曾国藩所说的“中人之质”而已,并没有哪个成功者在智力上有什么出类拔萃之处,比如智商高到180、200之类的。相反,这些成功者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都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勇于进行自我反省。高德康做波司登,经常“晚上睡不着,想心事。常常半夜里醒过来一身冷汗。”高德康何许人也?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高德康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那时候高德康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我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个来回,骑了几次车就不行了。于是我就挤公共汽车,背着重重的货包挤上去,再挤下来,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我挤车也是在上班时间,车挤得不得了。我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去,车上的人闻到我一身臭汗,就把我推下来,有一次把我的腰都扭伤了。有时候他们还要骂一句,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得不得了……可是包重呀,你把我推下来,我怎么办?那个时候我是哭也哭不得,我想那些人一点都不理解我。有时甚至考虑还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有活干,吃不上饭。只能上,乖乖地上。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没办法的,只能受点委屈。”在这种情况下,高德康睡不着觉,后来他的事业做大了,波司登已经成为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自己也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却仍然常常睡不着觉。高德康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华上了一年学。他说:“我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只有小学文化,而他现在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得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用一种思维的状态来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 

  高德康作为一个山沟里的农民、上海人嘴巴里的乡巴佬,最后却能让上海人抢着购买自己的羽绒服,把上海人的钞票大把大把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原因何在?现在你明白了吧! 

  作为一个创业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将自我反省的能力放在最后,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它是有关创业者素质的最不重要的一项。相反,我们认为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有些素质是天生的,但大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够从现在做起,时时惕砺,培养自己的素质,你的创业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第15节:悬崖上的美丽舞蹈
  '第二章' 

  创业,悬崖上的美丽舞蹈 

  对创业者的研究,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们发现,虽然在所有成功创业者的身上,都能找到一些共同或曰共通的东西,但在其成功的具体表现上,却表现得纷繁复杂,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与其他创业者不同,有一类创业者在一开始就志存高远。如《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一位、总计个人资产达到83亿元的希望集团刘氏兄弟在最初创业时虽然没有孙正义那样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但这4兄弟个个都不缺乏野心和雄心。与一般的创业者不同,刘氏兄弟一开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本来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都有一份好工作,老大刘永言在成都906计算机所工作,老二刘永行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维修,老三刘永美在县农业局当干部,最小的兄弟刘永好在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任教。他们没有像大多数有条件的创业者那样脚踏两只船,随时做着创业失败后洗脚上岸的准备。他们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够勇往直前,从孵小鸡、养鹌鹑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一直发展到搞饲料、搞电子、房地产、金融和资本运作,多角经营,多管齐下,终成大业。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刘氏兄弟在家族企业做大以后,当兄弟之间在企业发展方向上意见相左时,能够平稳地进行产权分割,完成和平过度,没有伤到企业元气,留下了企业进一步做大的空间。类似刘氏兄弟这样能够如此平稳地解决家族企业产权问题,在中国家族企业中是不多见的。 

  但更多创业者是被逼上梁山,如北京第一辆法拉利的拥有者李晓华、创办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的易贤忠的创业活动都是这样。李晓华出身贫寒,一家6口挤住一间7平方米没有窗户的住房。李晓华只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后下放北大荒,返城后在外经贸部出口大楼食堂做过炊事员,曾因贩卖电子表被劳动教养3年,既而被单位除名。李晓华在走投无路之际为养家糊口,开始捣腾些小生意,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体户。李晓华赚的第一笔钱是在北戴河卖所谓的“美国冷饮”,当时投入资金是3500元,这也是当时李晓华全部的家当,收获则达10万元人民币,时间只有一个夏天。后来李晓华又在秦皇岛放录像,靠香港武打片获利超过百万元。李晓华真正暴发是后来东渡日本,成为章光101毛光再生精在日本的总代理。李晓华发达后,买了一辆世界顶级跑车法拉车,据说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辆法拉利,靠这辆法拉利,李晓华一举成名。易贤忠在创业前则属广州一家国有制药集团属下企业厂长,因女儿患脑疾,为筹集医药费被迫下海。易贤忠的第一笔业务是为停业装修的广州南方大厦制作500只节能电子镇流器,资本金为从广东中山小榄镇一个小老板处赊销的价值5000元的电子原材料。易贤忠以自己50平米住房做工厂,获利千元,后来易贤忠据此成立白云节能电子电器厂,3个月获利14万元。直到这时候,易贤忠仍不是在有意识地自主创业,而只是为了临时解决家庭中的一点实际困难。易贤忠在筹得为女儿治病的钱后,又继续回原厂上班,直到其所在的工厂衰败,才不得己第二次下海,创立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直到这时候,易贤忠才算是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创业活动。 

  除非是基于几种特殊情况,一种如鲁冠球、沈爱琴、李桂莲等,他们的企业均系由原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转制而来,历史悠久,发展顺遂,符合政策,顺理成章;另一种如香港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荣智健,身为中国著名红色资本家、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祖传基业,创业条件非他人可比,自然顺风顺水;还有一种如丁磊、张朝阳的“IT时代创业”,玩得是别人的钱,成功了当然最好不过,不成功自己也没有多大损失。除非是基于这样几种情况,创业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有时候风险会大到非创业者本身所能够承受。像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1956年,韩伟出生于大连三涧堡镇东泥河村一户农民家庭。韩伟读书不多,初中文化。懂木匠手艺,略懂畜牧知识。1984年韩伟辞职下海,创业本金是依靠从亲友处借来的3000元,豢养蛋鸡50只,同年底,韩伟从银行贷得15万元,开始兴办养鸡场,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饲养专业户,同时亦成为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如果此时候发生一场鸡瘟,韩伟将一蹶不振。韩伟知道自己所冒风险极大,所以后来说起来都有些后怕,想不清楚自己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胆子。韩伟后来依靠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发达起来了,但很多创业者并没有他这样的幸运。 

  我们曾经接触过一个叫陈宏的创业者,这位创业者3次创业,3次失败,欠下了80多万元的债务,不但搞得自己身心俱疲,而且连累家庭、亲友亦不得安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这位名叫陈宏的创业者曾经是国内烹饪界一位出名的厨师,曾经获得过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亚军。他给别人打工时年薪曾经达到8万元以上,是当地有名的打工榜样。然而,抱着“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不是好打工仔”这一理念的他,在成名后不再安于为别人打工的现状,开始做起了老板梦。 

  陈宏出生于西安市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上完初中后便辍学回家务农。17岁那年,经人介绍,他到一家饭店当上了一名洗碗工。虽然当洗碗工很辛苦,收入也低,但初进城市的陈宏还是很满足,对工作十分投入。 

  陈宏年龄虽小,但为人十分机灵,老板病了他会寸步不离在身边伺候,大师傅需要买烟买酒时,还没说话他已经跑出去了,因此,陈宏深得大家的喜爱。饭店里的大师傅们经常手把手地教陈宏如何练习刀功,如何给师傅打下手配菜。 


第16节:做生意不要跟风儿
  一次,一位案头师傅对陈宏说:“如果你在3个月内能把刀功练到我的水平,我就免费把我所有的技术都传授给你!”本来是一句玩笑话,陈宏却马上当了真,当即他在心里暗暗鼓劲: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两个月后,陈宏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使刀功达到了师傅的水平,那位案头师傅见识了陈宏的吃苦耐劳精神,深感震惊,于是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技术悉数教给了陈宏。聪明的陈宏自然不会浪费这个机会。在这个饭店工作的3年时间里,陈宏一刻也没有懈怠,终于掌握了师傅教给他的所有技艺,练就了一手出色的厨艺。后来,陈宏参加烹饪考试,很轻松就考取了二级厨师资格证书。 

  1994年,23岁的陈宏代表饭店参加了西安市职业技能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夺得了烹饪组的冠军。随后,陈宏又与其他行业的精英们一道,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厨师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由于取得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和全国亚军,陈宏的打工之路顿时豁然开朗,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先是取得了一级厨师资格证书,接着又被西安烹饪协会评为“十佳新闻人物”,被西安烹饪协会吸纳为会员。 

  头顶着光环,又有过硬的技术,陈宏一下子成了西安烹饪行业的“香饽饽”,一时间,西安的各大饭店和宾馆纷纷邀请陈宏加盟,薪水一个比一个开得高,经过比较,陈宏选择了一家刚开业的五星级酒店,年薪8万元,当厨师长。 

  好事成双。陈宏在事业上突飞猛进的时候,爱情生活也异常顺利:与青梅竹马的女友结了婚,在市中心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年后,夫妻俩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一家三口从此过上了中产阶层的生活。 

  因为厨艺高超,在陈宏上班的大饭店里,来吃饭的许多大老板都点名要陈宏做菜,时间长了,陈宏慢慢地结识了许多有钱的大老板。一次,一位老板酒后拍着陈宏的肩膀说:“兄弟,以你的本事,拿这点儿工资太少了,还不如出去自己干。”听了这位老板的话,陈宏一夜未睡。他想,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己打工已经打到这地步了,再往上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是应该想办法自己创业当老板。 

  1997年4月的一天,当陈宏得知有一家酒店因生意清淡需要转让的消息后,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毅然辞去了年薪8万元的工作,拿出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一共投资近30万元将那个酒店盘了下来,并装饰一新。为了吸引顾客,陈宏亲自下厨掌勺。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陈宏预计的方向发展。由于酒店地理位置偏僻,加之陈宏不懂经营和管理,以为只要自己的菜做得好,顾客自会盈门,哪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自从陈宏接手以后,那家酒店的生意一直不好,开张半年了,酒店的营业额还不够支付当月租房的钱。 

  面对萧条的生意,陈宏事必亲躬,店里大小事都要自己去操心,往往是顾得了这边又丢掉了那头。服务员偷懒,工商、卫生突击检查等等,让陈宏头痛不已。 

  一次,工商部门因为陈宏饭店的证照不齐全,罚了陈宏一大笔钱。一急之下,陈宏为了尽快挽回损失,便在饭菜质量上做文章,“减一点点分量,多收一点点钱”,一来二去,被顾客发现,投诉到消协,饭店的名声一下就臭了。 

  一年时间不到,陈宏为开饭店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 

  以前的工资虽高,但陈宏成名没两年,手头并无多少积蓄。陈宏出身农村,没有什么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手艺挣钱,对陈宏来说,这笔债务无疑是巨大的,变卖了家里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把房屋作了抵押贷款,才把债主打发出门。 

  这一年的春节,是陈宏自“出道”以来过得最为惨淡的一个春节,一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家里还有债主在逼债。好不容易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