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散花-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断地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则与准则,并使之高尚。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着人活得幸福、尊严、自由,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实,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和真谛,它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各民族数不清的智者与仁人都为此做过贡献。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为了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人类就凭着这种文明的精神,共同穿过两次世界大战时深渊般的苦难。今天我们面对着许多巨大的重重困扰而不绝望,就是因为人类有着共同信奉的人文精神。
可是上边说过,人文精神是历史形成的。它有一定的历史的特定性。那么在当代这样的全球化,特别是商品化时代必然受到挑战。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精神的代沟普遍存在。当人文精神出现失落,社会与人都会发生困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或绕行的现实。
因此人文精神的重建是知识界关心的问题。
当然,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必须强调,人类传统的人文精神仍是当代文明的核心。如果我们抛弃传统的人文精神,然后手无寸铁地去抵御物化的时代生活带来的负面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无止境的物欲与享乐主义主宰世界。为此说,当代知识界首要的工作是对有的人文精神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再认识。恪守与弘扬人文精神是教育领域必需承担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精神文化教育;不只是人文学科的事,而是整个教育的事。应该说人文精神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就开始了,最重要的则是在大学。因为只有知识和思维到达一定程度与深度,才能深刻地感知和理解人文精神。
人在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受教育的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素质的核心是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具体的人的身上,则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人和、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特定的人文内和文明理念。那么,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听课与读书。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性地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建造校史及其他各种人文博物馆、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会实践,以及避免教育商品化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浓化和深化校园内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至关重要。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其知识就可能用于有害于社会的目的,甚至助纣为虐,化为灾难。校园中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
为此,我再重复一次本文的题目: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论坛”论文集《教育的灵魂》序)
一个古村落的生态记录
当梵宇把他这部关于后沟村田野调查的书稿交给我,我阅一遍,真是惊讶。他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精神大大超出我对他的印象。
应该说,我对他的印象已十分美好。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际,特邀赴山西榆次后沟村进行采样考察的影视方面的专家。那次我们的任务是为即将开始的全国性文化普查制作一本范本性的工作手册。我们对这本手册的要求很高,必须严格、简明、规范,特别要强调普查的周密性、详尽性和对生态的记录。这些都要在范本上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来。那么我们这次的采样考察就首先要做到位。在这个专家小组中,梵宇做得最认真和最执著。大多数学者的调查是一次性的,他却从此把后沟村当做自己的“亲戚家”了。在此后的联系中,常常听说他或是“刚刚从后沟村回来”或是“前些天又去了后沟村”。为了记录一个人家的丧事或婚事,他会专门跑一趟山西。一次大年夜,他打来电话说他正在大雪覆盖的后沟村的山上。为了记录那个古村过年的景象,他夜宿在一座寒冷的破庙里。这真令我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的文化人对自己的文化都有这样深切的情怀与责任,就不必担忧当前这场全球化的狂潮了。我曾把他的一些事情记在文章里。每当我感到民间文化抢救的艰辛并倍感孤独之时,就去想想梵宇这些人,想到他们也许正默默在大山或田野中工作呢!渐渐我会觉得有了一些依靠并感到温暖,以致浑身重新充满力量。
现在,梵宇这部书稿让我知道他真正付出的辛苦。通过这些缜密又扎实的调查与挖掘,一个小小古村落的文化竟让他表现得如此沉甸甸的厚重与迷人。如果没有这样艰辛的付出,这无比丰饶与优美的山村不就永远无人知晓了么?此中,应该特别指出,梵宇的调查完全依照民俗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他从不同角度切入山村的方方面面,才能这样立体和深层地显现出古村落的生命整体。同时,他始终注意被记录事物的生态,从而使这一文本具有相当高的资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再有,便是梵宇作为一位影视专家,这次在后沟村调查所使用的是文字、摄影、摄像相结合的手段。这极为难得。应该说,现在还很少有人能够同时精熟地驾驭起这三种方式。
在当前,现代影像手段刚刚进入民俗学领域,至于“视觉人类学”也只是刚刚走进国门而已,建立影像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是我国民间文化研究领域中迫切的任务;而我们这次全国性田野普查为了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特意要求调查者采用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的立体记录方式。但现阶段这样做是有难度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问题,而且没有先例,无以遵?。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将提供一个优良的范例,无论是对我国视觉民俗学和人类学的建立,还是对田野普查来说都大有裨益,它将成为一种推动力。而对于后沟村来说,则是有幸收获到一本美丽又宝贵的影像民俗志了。
因之撰文,对本书出版及作者梵宇表示由衷祝贺,且兼作序也。
(樊宇《后沟村图文志》序)
她为皇会立传
皇会是中华妈祖崇拜一个奇异的盛典,是北方的妈祖之乡天津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此地上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文化的梦。这个延续了数百年的梦,曾被留在许多本土的诗文书中,也留在民间的年与口头传说里。最著名的便是杨无怪的《皇会歌》和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那册巨型的《天津皇会百图》了。
不可思议的是,在津门举行皇会例行的七八天里,竟然举城若狂,万人空巷,香船云集于海河,中国的大城市何处还有这样壮观的民俗?
然而,随着社会更迭,时风嬗变,这种以民间崇拜为主题的皇会渐渐远去。历史上最后两次皇会分别是1924年和1936年。
我手中有一些图书,都是1936年那次“最后的皇会”的纪实。一是《天津皇会考纪》,详细记载那一次皇会的全过程。还有一些报,如《北洋报》、《玫瑰报》等等皆以图文方式呈现了当时皇会的盛况。这些情景全成了过往的历史了吧?没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开放之后,随着生活的宽裕,文化的百废俱兴,隔绝了半个世纪的皇会居然又渐渐复活起来。
复兴的皇会还是往日的皇会吗?尚有昔时的体例与风范吗?还会招致“红颜白发,迷漫于途”吗?还有那种虔敬之情和此地人逞强好胜的地域精神吗?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是不可抗拒的,文化必然随之改变。然而,社会的大文化要与时俱进地转型,历史文化反而要坚守本的生态,保持自己的传统与精神,乃至于专有的方式。否则就一定会跌入时下流行的与旅游开发混成一团的文化媚俗了。那么什么是皇会自己的传统、精神与方式呢?在这种不能回避而必需思考的时代命题的面前,尚洁捧出了她的新作《皇会》。
如果说前几年尚洁对皇会的学术工作,主要是资料方面广泛的收集与精心的梳理,这一次则是深层的分研、研究、总结,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识与理念了。
尚洁是民俗学界一名年轻又富于锐气的学者,用功很勤,学识扎实,文字清新,追求深度与品位。在她此前出版的《天津皇会》中,就已看到她严谨与沉静的学风,也正是多年的扎实的努力,使得她在这本书中跨出了一大步。
一份遗产后边应该有几个学者。如果没有学者,这遗产便会徒具其名,遭人乱用,甚至庸俗化地挥霍。学者对遗产的意义,是从精神文化层面把握它、挖掘它、弘扬它。不让它在市场时代中失却了它独有的精神本质。
可是,要想将皇会这宗庞大的遗产整理出来又谈何容易!在我看来它更像一项工程,但今天尚洁十分令人满意地完成了。
我们中华民族的遗产有多少?一位韩国的学者她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委任敦姬对我说:“地球上一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
可是我们许多的文化遗产一边正在消亡,一边连一个研究者也没有。天津的皇会应该庆幸有尚洁这样一位研究者,她在这个巨大的金矿里默默地开掘,并不断捧出金煌煌的果实来。
(尚洁《皇会》序)
私家藏天下
我国历史绵长,文化博大,遗存丰厚,藏家自来就多。收藏是有朝野之分的,这情况中外殆同。皇家贵族实力雄厚,在收藏上崇尚精典,物华质贵,亦可视做一种变相的珍宝;民间的财力有限,即使被称为“藏家”者,藏品也区区可数,故而在收藏观念上偏重貌美神足,讲求韵味,主要是供自家的赏玩。
到了二十世纪,一种新的收藏观念与机制出现,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是公办的,藏品供大众观赏,是一种公益事业。我国自辛亥革命废除皇廷,皇家收藏就转入了公办的博物馆。私人的收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近百年的社会动荡,民间拮据,大众的收藏几近于无。没有了收藏,便缺少古物的常识,即使家传一只青花小瓶,也不知何时何物何用。摔破了便扔掉,并不足惜。
然而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开放给中国的收藏带来天覆地的转机。我国毕竟是文化大国,长期被压抑的文化情绪,如烈火干柴,顷刻熊熊燃起。再加上市场化狂风的吹动,各地的古物市场蔚然成风。一方面是大批文物贩子如同游击队,穿街入巷,走家串户,或远涉乡野,搜寻宝物;另一方面市场又诱使百姓将自家的老东西捧出来。二十世纪*十年代中国古玩市场呈现出千载难逢的景象,千千万万古老器物铺天盖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者时时闯进眼帘,文化资源之雄厚匪夷所思。在这买卖之间巨大的物流中,一批新一代的藏家被养育出来。他们有的是带着较深厚的学识在市场中徜徉,好似有备而来;有的并没有多少知识,全凭兴趣,只身陷入这博大而无涯的文化迷宫。有的本爱好收藏,碰到天大的良机;有的只是从事古物买卖,在磕磕碰碰的实践中炼就一双鉴别真伪的眼睛。切莫小瞧了这些在古物买卖中历练出来的能人,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吃过亏而记得牢,其中有些人悟性极好。他们甚至比公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高明得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已二十年,新一代的藏家渐成气候。中国当代社会济高度发展,给他们以有力的资金支持,再加对收藏如痴如狂的热爱,一些藏家的成绩极为可观,甚至令人震惊。从小不及寸而无限美妙的擦擦到巨大的民居宅院;从不意去注目的泥巴捏成的磨喝乐到精美昂贵的古瓷古陶;从刚刚从生活μ出的鞋拔、帽筒、年、盆架、竖钟、烟袋、砚台、油灯、尺子、梳妆盒、夹撷布到各个民族正在丢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全都进入收藏。收藏的概念早由古代的“文物收藏”进入现代人的“文化收藏”。
这些年我在各地抢救民间文化,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在一些古老的村落、街区或当地百姓的家中,已看不到任何历史遗存,但是在一些收藏家家中却惊奇地看到那些消匿的文化被收容起来,并且浓郁地聚集着。正是由于这些新一代的藏家起步较早,致力保存,才使满山的溪水没有流泻一空,而是亮晃晃注入一个个碧树环抱中宁静的水塘里。
应该说,当代民间的收藏特别是专项的收藏,特别令人关注。藏家往往十数年如一日,倾尽精力与财力,使其藏品无论从规模与数量,还是品类的齐全上,特别是一些奇品、异品、孤品,都是前所未见。其中历史、文化、研究、审美等方面,价值极高。但由于这都是私家秘藏,人们很难了解他们所达到的境界与高度。
于是,我想到给新一代收藏家编一套丛书。本丛书为图典式的多人集,每一集都是一家之藏,全面呈现各自关注的一方罕见的文化天地。本书的规范是:每集精选藏品二百种,制成图片,依时代先后为次序,重要的藏品加以短注。为表达各位藏家的收藏价值,特邀请相关专家撰文,论证历史,述其精要,放在图页之前;为使读者了解每一位藏家及其藏品的种种信息,还请藏家自己著文,抒写心得,讲述历,表达己见,附之书尾。这样便可充分展现新一代藏家二十年中辛苦及得来的精华。
这是一套新一代藏家之藏品的集成。这套丛书没有集数的限制,这就给我的民间文化的抢救工作附加一项工作日后只要发现一位非同寻常的藏家,藏品惊世绝伦,便将其收入丛书之中。我想,当这套丛书形成规模之后,一套收藏史上划时代的图典便出现了。它的意义一定远远超出收藏的本身,它精神文化的价值一定超出藏品的物质价值。
(《新藏家丛书》序)
沉默的脊梁
人身上最承重的是脊梁,但脊梁隐藏在后背里看不见。它终日坚韧地弯成1状,默默地承受着背上沉重的压力。有时,在过重的负担下脊骨会发出咯吱一响。可是只要脊梁不断,便会把任何超负荷的重量扛住。从来没有一个人的脊梁是被压断的。
本图集的人物全是这样。它们是民族文化事业的脊梁。当全球化的飓风把我们的文化遗产吹得纷飞欲散之时,这些人毅然用身体顶上去。他们不在世人们关注的范围内,故而既没有面送上来的香喷喷的花束,也没有频频的雪亮的曝光。他们远离繁华闹市,身在荒野或大山之间,孤立无援,形影相吊,财力微薄,却倾尽个人之所有,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为民族抢救和守候住一份实实在在的灿烂的遗产。如果没有他们,明日的中华文化版图将会出现许多永无弥补的空白。
他们以舍我其的精神,把整个民族的文化使命放在自己背上。他们是用身体做围栏,保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这种行为有如文化的清教徒,所以他们不求闻达,含辛茹苦,坚韧不拔,默默劳作。然而,今天我们把他们推到社会的台前,不只是为他们鸣冤叫屈,呼唤公平,而是张扬一种为思想而活着的活法,一种对文化的无上尊崇的感情,一种被浅薄的商业化打入冷宫的高贵的奉献精神与使命感。
本图集中这些当之无愧的文化守望者,有的与我早早相识,一直是我钦敬的朋友;也有的东西南北各在一方,心仪已久,却无缘相见。不管对他们知之或深或浅,这次仔细读了他们的事迹,仍为他们非凡的文化行为和卓然的业绩深深打动。由此深信在我国首次文化遗产日里,他们将以强大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呼唤出更多的文化良心与文化情怀。
由于民间文化守望者都是沉默的行动者,我们知之不多,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故此,深望本图集将引起社会关注这真正的精神一族和文化一族,让整个社会都能感到脊梁在为我们负重和使劲,并促使各种力量汇集到民族精神的脊梁中来。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图文集《中国民间守望者》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次成果硕大的研究
这是中国首次民间美术分类的研讨会。分类是学科研究的根本,是构筑百尺高楼的基础,但民艺界一直缺乏一种通用的规范的分类法,这一领域的学术著作就难免芜杂与缭乱。应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