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散花-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我的话极有兴趣。他说:“我正想做新的马可波罗。我想把家藏的珍品搬到世界各地,搬到人们的眼前。我最希望搬到中国来。”我笑道:“那就搬到我这儿来吧。中国的大学生看了,就是中国的明天看了。”然后,我陪他参观学院的北洋美术馆。我自信这个美术馆会把他“说服”。果然,他一走进静谧又幽雅的美术馆,当即说:“我喜欢这个美术馆的气氛,还有黑和灰的颜色。我把这些拿来”说着,他递给我一本集。这本精美又高贵的集是在意大利印刷的。
  我打开集,怔了。达芬奇、安吉利科、乌切诺、斐尔、米开朗基罗、科西莫、提香、丢勒??在人类绘史上,每一个名字念出声音都是一个雷声。难道我们城市的人,真正“足不出户”就能看到这些罕世珍品?
  是的。现在这些人类巨型的作已进入我的学院。这是中国大学的首次。晚间一位美国的大学教授打来越洋电话。我告诉他达芬奇来到我的学院。他很惊讶。他说这种事发生在美国的大学也是不可思议的。
  二、箱
  我们在北洋美术馆A馆中间放着一张巨大的桌子。交接作品的方式是要过严格的检验。每幅从箱子里取出来都要放在桌上,根据贝利尼博物馆在上海代理公司提供的文字档案,核对面有状况。每一个细小的历史性的残损与龟裂也不能放过。我手执高倍的放大镜,俯身细察面上所有微小的细节。
  我是幸运的。有多少人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些人类超级的艺术杰作?斐尔的色彩、丢勒的线条都被我手中的放大镜神奇地放大更清晰也更具冲击力。从中我还发现了他们的色彩与笔触的秘密。
  比如乌切诺那两个在箱板上的古罗马英雄奥古斯都与马西莫。人物的轮廊是用黑色的线条勾勒的,但线条内的色彩与线条清晰地脱离开,有如一条利刃刻划的又细又深的沟。这表明在那个由胶向油过渡的年代,油颜料还处于试验阶段。勾勒轮廓所用的颜料与轮廓内使用的颜料是不同的材料,年深日久之后,两种颜色截然分开了。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都是用如此不成熟的材料来完成那些举世闻名的杰作的!是呵。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不就是整幅没完成的时候颜色便开始剥落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名亲历记(2)
我验过几幅之后,便说:“请打开第41号箱吧!”
  上海的朋友们也笑了。他们知道我急不可耐地要见到达芬奇。达芬奇的《骑士》就在41号箱中。
  这箱只有80公分见方。打开锁和箱盖后,一个柠檬色鲜黄硬纸夹被夹在几块银色的海绵块中间。所有工作人员都戴雪白手套,但不能七手八脚,动手操作的是我一个人。我极其小心地打开黄色纸夹,里边的包着一层白棉纸。贝利尼反对任何现代工业材料(如塑料和尼龙)直接接触面。待把这层白棉纸打开,我感觉周围人的目光全亮了。在众人交织一起的雪亮的目光中,达芬奇的作《骑士》如同一个生命出现在眼前。
  这个钢笔描绘的骑士在一张较厚的硬纸片上,大约八开大小,已很旧。当时人们一定不很重视它。所以纸片的四边被裁过,裁线有些歪斜,面不是非常标准的四方形。等到我后来把它反过来装到镜框里时,才发现这张硬纸是一个文件夹的封面,左侧有几条折线,明显是为了方便掀文件夹压出来的。背面还残留着一些红色和黑色的衬纸。
  这都是后来发现的。在刚刚见到它的一瞬,我好似感受到达芬奇作时留在纸上的呼吸。这个持枪归来的骑士一脸懊丧地向我缓缓走来。骑士皮衣上厚厚的毛与坐骑浑身的鬃毛全都无力地松垂着。然而,隔过这蓬松的皮毛却能感受到骑士与战马有力的躯体。
  在放大镜里,怎么也找不到钢笔通常可见的笔尖在纸上的划痕。这是件印刷品吗?当然不是。这幅小小的素描已历时六个世纪,那些笔尖的划痕早已被时光磨平。但作时用笔的流畅和韵律依然如故。达芬奇喜欢用这种发红的棕色的钢笔水作,这些钢笔多半是他油的素描稿。他曾有过这样一幅油吗?可能有,但没有传世。然而,我们却能从这钢笔上感受他油特有的“薄雾法”。这种薄雾法使他的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空气感。中的一切在这种感觉中栩栩如生。
  我还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我怎么也想不到,达芬奇的此刻会在我的手中轻如蝴蝶般地来去。
  三、挂
  在这些名未入美术馆之前,我们早做好准备。温度20℃,湿度40%,适度的照明。连前的隔栏都是按照文艺复兴风格特制的,这风格是一种古朴又沉静的美。馆内颜色也依照贝利尼博物馆指定的黑、灰和酒红三种颜色来布置的,但没料到最吃力的事情竟是挂。
  这些时隔数百年的绘,面大多出现裂纹,有如瓷器的开片,有的甚至剥落。一些布面,比如卡乔里的《圣玛尔蒂蕾》,织物早已失去弹性,纬稀疏,十分松脆,仿佛一触即破。不少镜框的榫接部分都已松动。乌切诺那两幅木板油从背面看,虫叮蚊咬,历尽沧桑,充溢着历史的美感,同时也近于朽败。安装在上边的挂件还牢固吗?而这些的挂件是不同时代、不同人装上去的,全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粗大的铁圈或铁钩,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生锈的í环,能挂得住这些十分沉重的古吗?有的得四个人才能抬起来。北洋美术馆的挂镜线的高矮是固定的,挂这些时,高度不一定合适。最后我们确定,框上有的挂钩只在上端起牵制作用,每幅下边都要增加铁件,托底与承重。由于件的大小不一,添加的金属件又不能被人看见,以免破坏观赏效果,所以每幅承重的金属件都要量身定制,再三核对,出图来,按图打造。为此,我已有些神质了。交给别人去挂不放心,每幅都要亲自动手。想这四十九幅整整挂了两天半,每天十几个小时。挂好后夜里忽然睡不着,总觉得儿要掉下来。 。 想看书来

名亲历记(3)
四、价格与价值
  关于学生票价定为两元一事,受到许多朋友的责怪。有人说,某某明星一场说说笑笑的票价600元,难到达芬奇还不如这些媒体爆炒出来的明星?
  我问他:李白的《静夜思》卖多少钱?一首诗在书上最多占半页纸,难道李白的诗只值两角钱吗?
  精神的事物无法计价。你拥有大把的钱,却不见得拥有丰富的精神与高尚的美。
  我的朋友反驳我,那么那些歌星的出场费、畅销家的价呢?名不副实吗?
  我说,在市场时代,价格与价值不一定是同步的。
  市场的则是营利。市场的手段是促销。由于精神和文化的事物很难计价。这就给市场促销留下极大的余地。市场一定动用各种手段夸大促销对象的价值,以提高价格。这些手段包括给促销手段冠以“明星、巨星、天王、绝版、典、时尚”,都是我们在媒体上最常见的字眼。这些耀眼的字眼后边有一只无形的敛钱的手。然而,市场上的明星如同擂台上的英雄都是转瞬即逝。等这些巨星们过时或过气,也就是被时间和历史缩水后,人们会发现他们真正之所值。
  我对这位朋友说,媒体曾报道一位家的被人以千万元买走。这位家不过四十余岁。你能相信他的一幅值一座工厂吗?
  这位朋友还是抓住问题不放。他继续问我:
  为此,你反其道而行之,故意给这些“永放光芒”的达芬奇们定了两元钱的学生票价?
  我说,是的,是想表明我不按照市场的规矩定价。我们做的是公益活动。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按照公益则,营性的文化活动遵照市场规律。这之间不能混淆。如果借机牟利,会损害公益精神。公益精神是神圣的、纯洁的。
  为此,这个展览,每天参观者达5000人以上,周末超过7000人。不单本市28所大学踊跃来看展,还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如北京、广东、湖南、河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的学生。天天学生们从夜间就开始排队等候购票。由于展厅控制温度,必须控制人数,分批放人,所以进入展厅要耐心等待。学生们必须站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展厅。
  两元钱的票,只是印刷的成本。这使得学生与达芬奇没有任何障°。只要来到我们学院,就能亲眼见到这些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家的作。
  有记者问我,展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说除去大师们的魅力之外,就是公益精神。
  纯正的公益行动可以呼唤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文化的景象。
  五、湿壁
  展览规定在下午四时闭馆,五点静馆。实际上每天静馆都要到六时以后。然后关门上锁后交由武警战士守卫,并且整夜都通过闭路系统严密监视馆内的一切情况。
  在意大利的路易吉贝利尼听说他的藏品由22名武警轮班看守,深受感动。他说他的藏品只有在中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我通过他的代表告诉他,武警战士说,他们看守的不是黄金万两,而是人类的文化遗产。
  每天静馆时,我都要和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馆内巡视一周。将观众挤斜的栏杆摆正和调齐。检查每一幅有没有出现意外。我一直不是用欣赏者,而是像医生探视那样观察展品。不只看面,还要看框,绝非欣赏色彩与技,只是查看是否出现裂痕或损伤。
  直到最后三四天,我感到自己还没有好好看这些时,再不看这些就走了。这样才在静了馆巡视一遍之后,跑到几幅特别想看的前盯住认真看一看。首先是乔托学校绘制的《圣人和坐着的圣母玛利亚》。

名亲历记(4)
这是一幅壁。先在威那城一堵墙壁上,后来被揭下来牢牢地贴在一块木板上。在此次展品中它不是一件特别出色之作,但我对它分外关注。因为它采用的法,是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壁的法湿壁法。就是在墙壁上作时,不必等着墙皮完全干躁后再,而是在墙灰湿漉漉尚未全干的时候就开始作了。这样,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墙皮里,色彩与墙皮混在一起,不易脱落。据说敦煌莫高窟三号窟由元代工史小玉的那幅精美绝伦的“千手千眼观音”,就采用意大利传来的湿壁法。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论及这幅壁,叫做《历史莫忘史小玉》。
  元代末期正是文艺复兴崛起的时代(14世纪)。这种湿壁法能够千里迢迢由意大利传入中国,肯定是那条神奇的丝绸之路的功劳。民间法是口传心授的,难道曾有一位蓝眼睛的意大利师穿越天山和塔克玛干沙漠来到过敦煌?正是这种湿壁法,使史小玉那种刚勒又流畅的铁线有力地切入墙壁,直到今天犹然可见当年非凡的笔力。而且历数百年风沙的消磨,依然没有出现墙皮起甲和剥落。
  此时,我注意到在乔托学校绘制的这幅湿壁上,所有线条和色彩好像印刷品一样,油墨的色彩牢牢地印在纸张里。湿壁法的发明包含多少智慧啊。
  当时“湿壁”法的流行,与那时候壁使用的颜料不是油彩而是传统的蛋彩有关。只有这种水质的蛋彩才能融入潮湿的墙壁。等到后来油彩被普遍应用,水与油不能融合,这种湿壁法便不再使用了。
  然而,中国的壁一直使用水调和的颜料,敦煌莫高窟三号窟所采用的湿壁法为什么没有流传开来?在整个敦煌石窟,也只有这一幅使用这种外来的“湿壁法”。中地区没有任何地方的壁采用这种法。这表明意大利人的“湿壁法”只传到敦煌,只在莫高窟三号窟中昙花一现。为什么?
  我想,主要因为莫高窟三号窟的壁已是敦煌石窟的尾声了。元代以后,丝绸之路走向衰落,中外交流的重任“孔雀东南飞”,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敦煌随之没落,没人再在莫高窟绘制壁,“湿壁法”无从延续;同时,西部与中的交流也中断了,刚刚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人的湿壁法没有步入中,便被永远搁置在那寂寥而空旷的黄沙大漠之中。
  六、安吉利科的圣母
  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笔下的圣母,我最关切的是安吉利科,甚至比斐尔的圣母更加注目。
  文艺复兴的绘是由“神”转为“人”的时代。在文艺复兴之前教皇统治的“黑暗一千年”里,圣母只是一个僵死的神的符号。冷面,呆板,拘束,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到了文艺复兴,安吉利科最早地把女性生命融入了圣母的神像中。在他那些名作,如《领圣母报》等作品中,神灵已具有现世中人的气息。当然这种人性化的圣母又具有一种理想化的美。因之,这次来我院展出的《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坐在宝座上》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我在任何册上都未见到过安吉利科这件作品。
  开箱验那天,当我从金属箱中将取出,打开外边一层层厚厚的包装材料,出现在眼前的不是,而是一个古老的核桃木的木匣。整体细长,下端平直,上端好像荷花瓣的尖儿。木匣表面是对开的两扇门,可以由中间开启。中间镶着一个小小而精致的í钩。

名亲历记(5)
待我小心地将木匣从中打开,好像一朵花慢慢开放。来是一个三叶形祭坛。这一瞬,一种静谧、高雅柔和的气息令我呆住。披着长长的银灰色风衣的圣母,沉默地面坐着。她细嫩的手轻轻搂抱着圣子。目光充满深思与慈爱,好像在专注地倾听人们对她由衷地表述。我马上感觉到,我与这个带着母性的圣母没有任何神与人那样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了。
  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安吉利科。
  使我关注安吉利科的一个深层的因,是中国绘史也有同样一个时期,主要表现在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最早传入中国,也就是唐代以前菩萨的形象多为男性的,嘴唇上大多着石绿色的胡子。随着佛教深度地传入,并被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菩萨的形象开始女性化。这与普济众生的大乘佛教受到民间的广泛认同有关。人们心中的神佛爱怜众生,慈悲为怀,自然与女性和母性仁爱与善良的本性联系一起。在唐代的三百年,观世音已完全演变成贤良的女性,就像到了斐尔笔下的圣母,全然是生活中有血有肉、充满爱意的女性了。
  安吉利科这幅时,油颜料尚未普及。这种在木板上的蛋彩都得很薄,看不见笔触。此后,也就是开始使用油颜料的那一时期的油,也一律得十分薄。但是形象却很立体,有层次,空间很大。比如这次展出的提托的《背景为风景的圣母玛利亚贞女加冕》、科西莫的《先祖》、焦瓦内的《圣母领报瞻礼》等等。尤其是安吉利科的这幅作品。从圣母皮肤的质感到内心世界全都在极薄的色彩中极其细腻地表达出来了,叫人不能不为这些古典大师的艺术高超而惊叹!
  七、米开朗基罗
  记得2003年夏天我在梵蒂冈博物馆内驻足太久,在外边驾车等候我的朋友不断打来手机电话催促我。匆匆走出梵蒂冈后,我还是坚持着妻子抓紧时间跑进圣彼得大教堂。我对妻子说:“你必需看看米开朗基罗的《怜悯》,那怕只看一眼。”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站在米开朗基罗这件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前,整整站了二十分钟。我那时的感受是我自己成了凝固不动的石雕了。2003年这次,我再一次站在《怜悯》前面,感到的是同样的震撼与惊呆。躺在圣母身上的耶稣那么松弛,又有身体的重量感。那条垂下来的没有知觉的手臂,好像触一下就会轻轻摇动。圣母的悲哀与伤痛像浓重的雾笼罩在耶稣身上。她繁复的衣裙好似微微颤抖。她的血在光滑的大理石的躯体里流动,死去的耶稣的皮肤是冰冷的。米开朗基罗真的把古典写实主义雕塑发挥到了极致。人类已不会再有人超越这个极限了。
  为此,我一直想仔细看看这次来到我面前的这件米开朗基罗彩绘的浅浮雕并不是因为它的市场身价最高(有人曾出价7000万美元买它),而是它不像我见过的米开朗基罗其他那些作品。
  但是,我几次陪同客人进到展厅时,达芬奇的《骑士》和米开朗基罗这件浮雕作品前总是挤着一堆人,无法上前,更无法在作品前多站一会儿。直到4月10日展最后一天,为天大的师生们举行的专场观摩后,我便一个人来到米开朗基罗的《耶稣下十字架》前仔细观赏。于是,我又一次被这位人类最伟大的雕塑家的艺术征服。
  这件陶制的浮雕作品,应该是艺术家为一件大作品制作的小样。不像他其他作品那样写实,而是写意的。十五六个人物都只有八厘米大小,几乎没有面部表情,只有动态,但所有人物的心理都鲜明而充分地表达出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名亲历记(6)
作品描写耶稣被从十字架摘下来的过程。两条长梯倚在十字架两边。最上边一个黑衣人骑在十字架上端着套在耶稣胸部的布带,以保持耶稣沉重的上半身不会前栽;站在左边梯子上端的人住耶稣的一条胳膊,下边一人托住耶稣下垂的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