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散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在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绵山奇观记(1)
凡是名山,必有奇观。何谓奇观,天下罕见之神奇者也。那么,深藏在三晋腹地的绵山呢?
  绵山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闻名于世。也许是寒食清明的名气太大,遮掩了它种种的神奇。今年清明时节,去到绵山拜谒大情大义的介子推墓,进山一看,吃了一惊,绵山竟藏龙卧虎有此绝世的奇观!
  归来与友人侃一侃绵山的见闻。友人便给我出一道题:“你能给绵山的神奇起个名目吗?”我说:“至少三大奇观。”友人说:“说说看,哪三样奇观。不过,每一样必能称奇于天下,方可谓之奇观。”我听罢笑而道来
  第一样是佛教奇观:全身舍利。
  早听说古代高僧修成正果,圆寂之后,身体不坏,僧人们便请来彩塑工匠,以泥土包其身,依其容塑其形。佛教中,高僧尸体火化后米粒状的凝结物,称作舍利,并视作勤修得来功德的成果与标志。而这种圆寂后身体不坏的高僧更具同样的意义,故称全身舍利。一般的佛像都是用泥土草木塑造的,全身舍利却有高僧的身体与精神在其中,自然对敬奉者有一种震撼力和影响力。要有怎样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才能成就这样的全身舍利?
  所有全身舍利都是古代留下来的。如今不再有了,故极其珍罕。然而,会想到绵山上竟还有十四五尊之多!大都完好地保存在云峰山顶上的正果寺中。
  在古代绵山,修炼一生的高僧,自知大限将至,便由一根铁索攀至山顶,或通过一个临时搭架的木梯爬到悬崖绝壁上天然的洞穴里,停食净身,结跏趺坐,瞑目凝神,安然真寂。据说只有真正修成的高僧才能肉身不腐。如今绵山正果寺中东西殿的全身舍利共十二尊。由于身体风干后抽缩,体量显得比常人略小,其神气却栩栩如生。三晋彩塑艺人的技术真是高超绝伦,居然把每一位“包塑真容”的高僧的个性都传达出来。有的仁慈和善,有的忧患悲悯,有的明彻空灵,有的沉静μ定。他们大多是唐宋金元几代的高僧,至今最少也七八百甚至上千年!岁月太长,泥皮破裂,里边露出僧袍,那位唐代天宝年间的高僧师显的脚趾甲也能清晰地看到呢!历史*裸和千真万确地呈现在眼前。一种坚韧追求的精神得到见证,令人敬佩。当今世上哪里还能见到这样佛教的奇观?
  再一样是山水的奇观。
  先说山。绵山以石为骨骼,土为血肉,树为衣衫。山多巨岩,往往直立百丈,巍然博大,颇为壮观。最奇特的是这些巨岩的半腰或下部,常常向内深凹进去,有如大汉吸腹,深邃如洞。里边既宁静又安全,无风无雨,冬暖夏凉。绵山里这种内凹的岩洞随处可见,最大的要算是云峰寺山的抱腹岩,中间竟然凹进去五六十米,高五六十米,宽竟达二百米!我此次到绵山已是春暖花开,岩腹内冬天里冻结的冰竟然依旧坚硬不化。古人早就看上这大自然神奇的恩赐,便在这巨大而幽深的岩腹里建庙筑寺。自三国以降,历代修建的庙寺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优美异常。年年逢到庙会,来朝拜的香客多达万人。一时香烟缭绕,溢满岩腹。这样的奇观何处之有?
  绵山的山奇水亦奇。
  以为绵山多石,水必定少。山里的人却告诉我一句不可思议的话:“绵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待我山上山下留心察看,竟然真的如此。不单溪水在谷底奔流,就连近两千米的龙脊岭和李姑岩的极顶也可以见到泉水从石缝里涓涓冒出。奇怪的是,这些水好似从石头里溢出来的。有的像雨水一样滴滴答答落下来,有的汇成细流沿着石壁蜿蜒而下,有的从岩石里渗到表面湿漉漉地洇成一片,难道绵山的石头里都是水就像古人所说好的石头都是“负土胎泉”?

绵山奇观记(2)
绵山最神奇的水莫过于圣乳泉。
  圣乳泉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但不是挂在石壁之上,而是从岩石的裂缝或洞眼里一点点淌出来的。时间太久,渐成石乳,饱满地隆起在岩壁上。这泉水便沿着圆圆的石*亮晶晶地滴下。
  关于圣乳泉的传说,与寒食节有关。据说那位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搀扶母亲避火来到这里,一时口渴难忍,正巧绵山的五龙圣母路此地,解开衣襟以乳水相救。但是火太大了,把圣母的*烧成石乳,五龙圣母就把石乳留在这里,以帮助山中口渴的人。人们感激圣母,称之为圣乳泉或母奶泉。据说这圣乳慈爱有灵,每一百年会再生出一对石乳来。从春秋至今2500年,岩壁上大大小小的石乳已生出25对。大的如枕头,小的似南瓜。而且全都是对对成双,酷似妇女的*。如果饮一口这圣乳滴下的泉水,还真的甘甜清冽,沁人心脾!
  传说的圣乳是一种理想,现实的石乳却更奇异。所有石乳都长满厚厚的生气盈盈的绿苔,好似毛绒绒翠绿色的乳罩。有时上边还生出一种紫色小花,娇艳可爱。
  这美丽而神奇的圣乳不是绵山独有的奇观吗?
  更加惊心动魄的绵山奇观是挂祥铃。这个本在唐代是一种祈雨谢佛的法事活动,渐渐已演化为绵山一带的民间习俗。
  绵山的挂祥铃在抱腹岩的空王寺。人们在寺中拜求空王佛许愿或还愿之后,便请专事挂铃的艺人上山,将一只水罐大小的í铃挂在岩腹上方陡峭的岩壁上。
  挂铃之举十分惊险。艺人先要爬到山顶,将一条绳索系在松树上,然后扯住绳索一点点降落下来,直至岩腹上方,遂以绳荡身,直到贴附岩壁,再把í铃牢牢挂在洞口上方的岩壁上。整个过程令人心惊胆战。艺人只身悬吊,下临无地,全凭一根绳索,需要非凡的胆量与技能,是不是非此不能表达对佛的虔敬?故而,每每将í铃挂好,随即燃放红鞭一挂,以庆事成,亦报吉祥。
  挂祥铃这个古俗为绵山人所喜爱,千年不绝。如今抱腹岩洞口挂着密密麻麻一片í铃,山风吹来,铃声叮当,清脆悠远,与下边寺庙中的钟鼓和梵乐合奏成乐,悦耳亦悦心。此情此景此民俗。何处还有?
  友人听我讲到这里,已然目瞪口呆。他的眼神似在问我还有什么奇观。
  我说,山里的人们陪我登上龙脊岭时,遥指远处叫我看。只见起伏的山影宛如蓝色波涛,重重叠叠,其中几个峰巅,似有小屋。他们说,那山顶上近一处叫草庵,远一处叫茅庵,都是古庙,由于山高路远,没人去过。那儿有何奇人奇物奇事奇观,尚不可知。我所见到的绵山奇观,不过是厚厚的一本书前边的几十页而已。
  广东会馆观戏记
  在国内仅存无多的古代雕花戏楼天津广东会馆里演一场“复津沽老戏园”,这已是第三次了。为什么叫“复津沽老戏园”?因为这不是一般演戏,此乃台上演戏,台下演看戏。不仅台上边要依照老规矩在台口摆上水牌子,端着水壶给唱得口燥舌干的演员饮场等等;至于台下边的桌椅怎么摆,卖东西的小贩怎么吆喝,甚至连观众怎么看演也一切复活如昨。整个戏园子好似时光倒流,一下子蹦到一百年前。
  第一次这么演是在1991年“天津杨柳青国际年节”上。当时的想法是为了叫中外贵宾领略一下天津卫的市井风情。那次的“活儿”做得够细。开场前,三位话剧演员扮成当年会馆馆主的模样,身着民国初年的长衫,跑到戏楼门口接宾客。开场锣之后的冒戏是今世罕见的《跳加官》。《三岔口》的演法更是“老一套”,饰演刘利华的演员脑袋上顶一个猪尿泡,里边装着稀溜溜的红颜料,上边再放一片房瓦,任堂惠一è砸在上边,瓦裂尿泡破,红汤子下来,刘利华血流满面,这一招称做“砸瓦带血”。演出的戏单子是请杨柳青年社的老师傅用梨木板刻的,印在黄色的粉莲纸上。演出时,几个穿短打的伙计跑上来,将热手巾把儿楼上楼下,扔来扔去,手巾把儿带着热气,在剧场上空划成一道道长长的白烟,十分美妙。那次的看客除去我请来的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化参赞,还有京都名流如吴祖光、黄苗子、谢添、丁聪、郑榕、杨宪益等几十位,其中多人今已辞世,可是当时他们脸上那种给天津卫的市井味儿迷得瞠目结舌的种种样子,至今还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绵山奇观记(3)
第二次是我的小说的日文译纳村公子带着一些日本的作家记者来津访问。他们很想体会一下天津的味道,尤其是纳村公子,她译过我的《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更想到书里边的天津老城里走一走。可是老城已扒了,到哪里去看?于是我想到“复津沽老戏园”,于是照方吃药,在广东会馆里又演一次。但这一次只有演戏,没演看戏。然而广东会馆里古雅又深厚的文化氛围是别处没有的。仍然叫这些日本文化人着迷、倾倒又吃惊。
  第三次是这次。十多个国家的文化学者和几十位国内文化大家来津参加“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研讨会”。这次得叫他们真正领略到津沽文化的魅力。于是一边把他们的住宿安排在利顺德饭店的老楼,以感受天津历史上“洋”的一面;一边又预备一场“复津沽老戏园”,叫他们好好享受天津“土”的一面。王蒙住进美国总统胡佛曾住过的那间三○九号房,很感慨地说:“来天津无数次,都住在大宾馆里,大宾馆到处都一样。这次才亲身感受到天津在历史上的实力。”这就体现出遗产的价值了。
  这次的演出由文联、戏剧博物馆、京剧院几家合力为之,大伙都尽心尽力,筹备工作做得更细。戏目上安排了《三岔口》、《拾玉镯》、《秋》和《挡马》四出折子戏,都是国戏的尖子。前边还有含灯大鼓和重蹬技,也全是天津曲杂的招牌剧目。依照天津文化特点,场场都有天津人所看重的“绝活”。叫绝活镇住了,就感受到天津的文化魅力。
  这一次,在“演看戏”方面下的工夫还要大。不仅桌上的茶水零食,全遵照传统,五香花生、酱油瓜子、陈皮梅和桔子香蕉一样不缺,收藏家何智华先生还邀来二十多位天津老乡热情助阵,他们一律穿上何先生珍藏的清末服装,坐在人群中表演看戏。别看他们不是真正演员,看戏看得入迷之后可就跟“真”的一样了。开锣之后,几位年轻的“小贩”先上来卖糖堆、高干、萝卜、烟卷,两位“伙计”专送热手巾把儿,他们都演得惟妙惟肖。文联的一位懂行同事出了个好主意,另请来三十位老戏迷掺杂在观众之中。这其中的好处,待到本文最后再说。
  四出折子戏都演得好,天津的京戏演员真是个个都棒极了。《三岔口》和《挡马》几位武生的功夫顶了天。跟斗得又高又飘,落地悄无声息,有些跟斗比如《挡马》中王鹏飞的几串跟斗我先前就不曾见过,令人叫绝。《拾玉镯》中陈媛饰演的孙玉姣可谓出神入化。她表演纳鞋底时,穿针、抻线、挽结、合股,缕丝,动作细致入微,合着鼓乐的节奏,一招一式,干净爽利,优美动人。《秋》应是中国京剧的精粹。戏中陈妙常的单纯、痴情和心情急切与老艄公的智慧、淘皮又有情有义,叫吕洋和芮振起两个演员刻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比还美。待戏到高潮,台上的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宛如立在船上,随浪起伏,随风起舞,整个舞台好像涌动着风疾浪险的水。戏园里四处不绝的叫好声,伴随其中,真有动人心魄之感。坐在我身边的一个时尚女子说:“中国的东西来这么好。”俄罗斯学者李福清说:“我从来没这么看过戏,好像这才是真的。”可是知道台上演员的激情是叫台下的老戏迷调动起来的?
  晚间我在狗不理饭店宴请宾客时说,中外的剧场观念各有不同。我说了三种。第一种在易卜生时代,台上台下好似隔着一层无形的“墙”,演员在自己的空间里演戏,观众好像从钥匙孔里偷看他们的“生活”。进入角色的演员主宰着舞台也主宰着剧场。这种观念一直到俄国史坦尼斯夫斯基。这样的剧场是以演员为中心。第二种剧场观念来自德国的布莱希特。他拆掉了这道无形的“墙”,演员可以直接对观众说话。演员是严格遵从导演的意图来演戏的,导演是剧场的中心。第三种是中国人的剧场观念。中国古代的戏剧演员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为观众演出。他们在台上的努力是为了调动台下观众的情绪。观众受到感染,便用“叫好”表示认可与赞许,并情绪化地鼓励台上的演员,演员受到激励就会加倍努力,从而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整个剧场达到高潮。我的一位好友、已故的戏剧理论家张赣生先生称之为“观众中心论”。我们之所以请人来演看戏,请老戏迷助阵,就是想全方位地体现中国戏剧的观念与特征。
  当我把这些道理讲给了外国朋友,他们由此明白了中国艺术,也明白了老戏园中的奥秘与高妙。当然,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德国的学者韦荷雅问我:“下次来天津,能不能再看一场这样的戏?”
  我笑道:“天津的好东西多着呢。”
  

名亲历记(1)
一、新马可波罗
  3月19日早晨,一种异样的紧张又兴奋的气氛充满学院高耸的院墙内外。十点钟,这种气氛渐渐加剧。一辆巨大的银色光闪闪的集装箱车由警车引路驶入我院。这辆发自上海的车子,为了防止意外,启程前就把车的牌照用白色塑料布严严实实遮挡起来,这样就给车内的“乘客”四十九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增加一种神秘又神圣的感觉。当海关人员验过车门上的铅封,车门打开,几件木包装的大木箱赫然入目。同时一股幽深又浓郁的气息从车厢深处面扑来,就像数年间我在一个阴雨的清晨,独自站在佛罗伦萨一条古街的街口所感受的那样。
  几次到意大利,最重要的事是看。
  每次都要排几小时的队,去乌菲齐和梵蒂冈两座驰名于世的博物馆去寻找曾从集中看了数百遍的那些神明般的杰作。还有一次饿着肚皮赶在关门之前,跑到米兰的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去看《最后的晚餐》。另一次在西斯廷教堂仰头看米开朗基罗的穹顶,举头太久,勾起了颈椎病。意大利人创造了人类瑰宝,他们深知这些宝贝的价值,自古以来一直好端端放在处,碰也不碰,等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千里迢迢去“朝圣”。能想到他们还会搬到中国天津天大!
  今年春日,当闻名世界的收藏世家贝利尼家族第十七代传人路易吉贝利尼来到天津大学拜访我时,他在“大树馆”看过我的后说:“我想请你到佛罗伦萨办展。”我却说:“我更有兴趣的是你把你的藏品搬来。”
  他对我的话极有兴趣。他说:“我正想做新的马可波罗。我想把家藏的珍品搬到世界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