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之图-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之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元秋生等人一个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去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支持他的做法,或者至少不反对。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朱一铭觉得推肖铭华上位这事,梁之放摆明了是准备和他们交往,不出意外的话,除了这个位置以外,其他几个位置上面的人大多应该是元秋生那边的。

他们如果在肖铭华的事情上面作梗的话,显然梁之放也会在其他位置上设置障碍,到时候,极有可能是鸡飞蛋打的结果。另外,公安局里面还有一个邱海云,元秋生亲自出马都未能将对方摆平,此刻他再想染指常务副局长的位置基本已无可能,这样一来的话,他如果还硬是不同意的话,那基本就等于脑子进水了。

至于说成立市船舶集团引进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的问题,这是谁都不会也不敢有意见,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谁担任组长。不管谁担任组长,也不管最终这事成与不成,那这人对于全市在引进外资中所起的作用,谁都得承认。

放眼整个泰方市,谁有资格和朱一铭争这个位置,除非元秋生亲自上阵。这个组长可不是只挂一个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的,朱一铭觉得元秋生一定不会有这个胆量的,干成了还好,万一失败了,那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过和元秋生不多的交往,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他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如果现在不通个气,到时候直接把这两件事情甩出来,元秋生一定会大为光火,情绪一激动,自然就全给否了。那样的话,泰方市一、二把手之间就要进行正经八百的交锋了。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梁之放要想获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梁之放是不会选择和元秋生将帅相对的。

这当然只是朱一铭的分析,事情的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如此,朱一铭还是觉得从梁之放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华夏的官场是金字塔式的结构,越往上越困难,从恒阳到省里以后,朱一铭就非常注意向经验比他丰富的官员学习,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学到本领,最终有一天超越他们。

任何一个官员,身上都有其闪光点,尤其像梁之放这样的一市之主,没有两把刷子的话,恐怕早就被人挤下来了,哪儿还轮到你在上面风光。

两点四十五左右,朱一铭准时从自己的办公室出发,经过前几次的观察,他发现这个时候去位于十二楼的常委会议室最为恰当。按照他的职位,他应该能排在老四的位置,但在非常讲究论资排辈的华夏国千万不能如此托大。

他现在出发,到会议室的时候,大概两点五十左右。这时候有人过来,有人还没有到,还看不出来级别什么的,所以他选择在这时候过去,就是不想给人一种他故意拿捏身份的意思,那样的话,只会让大家心里不爽,谁愿意看见刚刚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青人在自己面前装腔作势的?朱一铭现在充分认识到为官非常只要的一点: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朱一铭看着手机上面的时间,两点五十八分的时候,元秋生和梁之放一前一后进入了会议室。这种情况,可有点不对。按说书记是班长,理所当然地最后一个进来,而元秋生应该比对方早个三五分钟,今天这可是前后脚呀。

乍一看,这是元秋生不懂规矩,但他过来的时间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就算梁之放准点过来,也应该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如果稍迟一点的话,那就奔五分钟去了。造成现在的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梁之放过来得稍微早了一点,反而把元秋生搞得被动了。

看来这位书记大人果真不是安稳的主,连这样的小事也不放过,想法设法地要为元秋生添点堵,看来果真是一只老狐狸。

朱一铭和其他人一起站起身来,和党政两位主官打招呼。他注意到梁之放的脸上笑容满面,不光和大家点头致意,还和季庆余小声嘀咕了两句,看上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元秋生此刻却苦着脸,表情非常严肃,好像谁欠了他三百块不还似的,一言不发地往前走着。

元秋生此刻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和那天得知问鼎一把手没戏时的心情差不多。他怎么也想不到之前一时心慈手软,没有及时把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的事情定下来,现在居然成为别人用来打他脸的工具。

拿到会议议程以后,他就感觉到了情况不对,几个电话一打,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有心想不让这个叫肖铭华的人担任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但这样一来的话,他将陷入到两难的境地。如果因为这事,只是得罪梁之放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那么去干,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还有一个朱一铭夹在里面。

这个肖铭华是从泯州恒阳调过来的,摆明了是朱一铭的人,他特意向林之泉做了一个了解,得知两人竟然还是同学,上学的时候就好得穿一条裤子。他这时候如果反对了,那朱一铭还没恨死他,再想拉拢对方什么的,想都别想了。看来他这次只能做吃黄连的哑巴了,唉,真是他妈的郁闷。

就在元秋生心烦意乱之时,桌上的电话座机突然响了起来。他随手抓起话筒,没好气地问道:“喂,哪位?”

“表叔,我是卫军呀,我怎么听说,市里要直接给我们局里安排一个常务副局长过来,要是这样的话,周淮怎么呢,人家跟着我可是忠心耿耿的,上次……”

“好了,别说了!”元秋生冲着话筒大声喝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那个周淮除了会溜须拍马还会什么,说扶不起的阿斗,那都是抬举他了。”

元秋生说到这以后,略作停顿,语气一缓,继续说道:“卫军呀,让我怎么说你好,你也是一局之长了,一定要注意培养一些能拿得出手的人,有些时候,就是我想帮你们说话,可也得找得到借口呀!”

听到元卫军不情愿地嗯了一声以后,元秋生继续说道:“这事下午开常委会的时候会讨论,不过结果基本就这样了。你下面再做工作得多动动脑子,他是常务副局长不错,你可是局长呀,千万不要给我掉链子,否则我饶不了你。”

“表叔,你放心吧,我知道该这么做了。”元卫军嗡声说道。

挂断电话以后,元秋生陷入了沉思,他能轻而易举地说服元卫军,但却说服不了自己。这段时间,他对梁之放和朱一铭的一举一动特别留心,尽管如此,人家还是悄悄结成了联盟。他虽然不清楚两人在究竟是怎么合作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他元秋生而言,绝不会是什么好事。

通过和林之泉的交流,元秋生自认为对朱一铭这个人还是有一定了解,从对方在恒阳市的表现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主,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对方居然直接会从公安局入手,这还让他真的有点不淡定。

揉了揉酸疼的太阳穴,元秋生重新拿起了刚刚下发的会议议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个市船舶集团引进外资工作领导小组上面。既然知道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的职位无可挽回,再在上面花功夫也就没有必要了。

第八百九十九章 市委常委会

这个领导小组倒是有点意思,难道梁之放准备往船舶集团里面伸手了,难怪这段时间没见华翔这个王八蛋过来走动,原来是另攀高枝了。无论如何,这个领导小组组长的人选都不能旁落。姓华的,你给我等着,我不要给你点厉害看看,你真不知道马王爷有三支眼呢!

想到这以后,元秋生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他想了一下,拿起电话给分管工业、科技的副市长任华才打了过去,让对方立即到他的办公室来。

任华才是他的铁杆亲信,之前由于出了点事情,所以去外地交流学习了三个月,两天前刚刚回来。之前,他的分管的工作自然又物归原主了。

梁之放坐定以后,秘书胡学文立即把笔记本和钢笔放在他跟前,然后把茶杯放在他的右前方,做完这些以后,他才到后边找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来。

胡学文在做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朱一铭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他的身上。梁之放是只老狐狸,他的这个秘书也含糊,看来以后在与其合作的过程中要多留点神,免得着了对方的道。

朱一铭心里很清楚,他现在虽然和梁之放之间是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能维持多久,两人心里都没有底。

合作是建立在共同谋利的基础上的,如果无法谋利了,或者通过和别人的合作,能谋取到更大的利益,那便是两人之间合作的终止之时。官场上很少有那种非要置人于死地的深仇大恨,更多的只是彼此间的争权与夺利,合作与妥协。

梁之放的目光在所有人的脸上扫了一圈以后,微笑着说道:“今天的会议的议程比较多,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提前让成杰秘书长把要讨论的事情都列了出来,大家先酝酿一下,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来谈。”

众人听了梁之放的话以后,全都低下了头,一本正经地研究起手头上的那张纸来,好像才是第一次刚看见一般。其实,在这之前,所有人把这上面的东西几乎逐字逐句都研究过了,这会只不过是装个样子而已。

梁之放到泰方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什么动作,这次的动作虽然不大,但大多数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信号,从此以后,泰方市又将上演一出龙争虎斗了。他们有的人心里则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有的则做好了作壁上观的准备,等局势稍稍明朗,便迅速站队。

元秋生此时的心里很不淡定,刚才梁之放紧跟在他后面进门的动作,他很清楚那是对方的小计俩,虽然无足轻重,但也算是对他的一个提醒。这次梁之放显然是有备而来,看来得小心应对,否则的话,极容易陷入被动。

元秋生看了两眼会议安排以后,便抬起头来,往坐在对面的朱一铭身上看去。打量了好一会,元秋生泄气了,这小子太能装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手头上的那张纸,脸上一点动静也没有,想要看出点东西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朱一铭不愿意和元秋生对视的原因是,目前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算可以,没必要搞得吹胡子瞪眼睛的。今天这事主要是梁之放在搞,他只不过在配合对方而已,没有必要主动把元秋生的战火给引过来。

七、八分钟以后,梁之放轻咳了一声,然后端起茶杯轻抿了两口龙井茶,这么做是告诉向所有人,他准备开口说话了。等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以后,梁之放开口说道:“同志们,下面我们就开始正式开会了,首先请必溱书记和大家学习两份省里的文件。”

市委副书记薛必溱听了这话以后,连忙拿起早就准备好的两份文件,有板有眼地和大家学习了起来。

元秋生仍不死心,在听文件的同时,让把目光往朱一铭的位置上面瞟,遗憾的是小朱同志很不配合,两眼直视薛必溱,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薛必溱和大家学习完两份文件以后,梁之放又布置了几项具体的工作,同时提出相应的要求,强调了完成时间,班长的架子端得不是一般的足。

朱一铭一直没有搭理元秋生,谁讲话,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谁的身上。他很清楚梁之放今天的策略,先易后难,把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先处理掉,然后在集中注意力谈那两件事情。这样的安排,间接说明了他心里也没什么底,万一谈崩了,不至于影响其他工作,看来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所有的事情都说完了,梁之放掏出烟拿了一支在手上,然后冲着胡学文使了一个眼色,让他给其他的常委散烟。朱一铭看到对方的这个动作,差点笑出声来。这个梁之放还真是有点意思,他通过这个动作是准备告诉其他人,他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点上一支烟,慢慢说。

一时间,常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里面的两个女性工作人员见此情景,不由得暗暗皱了皱眉头,这摆明了是对群体性抽烟有意见,但借她们一个胆子,也不敢在这时候提出来的。

梁之放借着众人喷云吐雾之机,大声说道:“下面这两件事情需要我们好好来商量一下,首先就是关于几个部委办局的副职,拖了有段日子了,有的还是在我没过来之前就空着了,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就会影响到这些部门的工作了。庆余部长,先说说你们组织部的意见。”

季庆余听到梁之放点他的名了,于是开口说道:“这几个位置空的时间确实有点长了,组织部早就开始操作了,但由于市里主要领导同志的变更,这事便被耽搁了下来。下面,我就来具体地说一下,组织部考虑的这几个位置上的人选。”

说到这以后,他略作停顿,从笔记本下翻出一张纸来,照着上面说道:“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肖铭华,物价局副局长陈学良,教育局党副组书记胡万生……”

季庆余的话音刚落,梁之放就开口说道:“关于肖铭华这个同志,我要为大家做个介绍。这个同志是刚刚调进我们市里的,之前在泯州的恒阳市工作,担任公安局的一把手,工作能力很强,年龄也轻。庆余部长在征询我意见的时候,我是支持的,干部年轻化,上面一直就是这样要求的,我们这也算是落到实处了。”

略作停顿以后,梁之放继续说道:“公安局的事情拖了有段日子,我听说他们内部对于这个事情也有不同的声音,为了避免影响工作,那可以先让肖铭华同志先干起来,大家看怎么样?”

众人听了这话以后,心里都暗想道,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样,要是再出言反对的话,那可就真有点对人不对事了。

朱一铭见此情况,知道该到他开口的时候了,他轻咳一声,开口说道:“各位领导,关于肖铭华的情况,我是知道一点的。我在恒阳的时候,他就是副局长了,工作能力什么的,应该没有话说,所以我代表个人对他就任泰方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表示支持。”

他这话一出,在座的一干常委全都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个叫肖铭华的并不是梁之放的人,而是这位常务副市长朱一铭的人。这样一来,他们更是庆幸刚才没有出言反对了,要不然不光得罪了市委书记,而且连这位新晋的常务副市长也一并得罪下了,那可真是一举两失呀。

想清楚这个问题以后,一个新的疑问又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难道市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达成某种默契了吗?要不然梁之放没有理由为什么朱一铭出头呀。

第九百章 人在精不在多

元秋生之前就打定主意,不做螳臂当车的事情,但他还是比较乐意看见其他人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的,那样就算最终不成,好歹也能帮他出口气,然而他期待中的结果并没有出现。当看到其他常委一个个闷声不语的时候,元秋生在心里暗暗说道,这年头果真谁也不是傻子。

梁之放和朱一铭本以为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两人的目光在不经意间悄悄一碰,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两件大事已经搞定一件了,压力释放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那一件相信也能马到功成。

梁之放这会可顾不上喝茶什么的了,他决定乘胜追击,微笑了扫视了会场一周以后,开口说道:“下面要讨论的也是一件大事,和我们市的龙头企业——市船舶公司有关系,他们正在和米国的一家货运公司商谈建造一艘巨型货轮,这事是政府那边的事情,秋生部长,你是不是先来为大家做个介绍。”

梁之放这话其实是一个客套话,他在这之前并没有和元秋生沟通,让他在常委会上介绍船舶公司的情况。这时,元秋生十有八九不会接这个茬,下面他就可以顺势让朱一铭发言了,也为后面提出让对方出任领导小组组长打下一个伏笔。这就是一把手的好处,他可以控制常委会的节奏和进程,这是任何一个副书记都无法享受的特权。

谁知接下来发生的这一幕,让梁之放有大跌眼镜之感。听了他的话后,元秋生立即答道:“行,我这正好有一份华才副市长准备的关于市船舶集团的相关资料,下面我就为大家做个介绍。”

梁之放在元秋生侃侃而谈的时候,心里吃惊不已,看来还真有点低估他的对手了。对方想到去准备船舶公司的相关资料,一定是看了会议安排上的内容以后才作出的,这么强的政治敏感性可不是谁都能有的,看来还真得小心应对。

朱一铭听到元秋生对船舶集团的事情如数家珍,内心也很受震动,在对方点出这份材料是分管工业和科技的副市长任华才准备的以后,他就有点明白元秋生这么做的目的了,他是想让任华才担任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

刚才肖铭华的事情,元秋生沉默不语,看来是因为在这之前,他就看出了肖的来历,知道反对的意义不大,顺水推舟,还顺带卖自己一个人情。现在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他是志在必得,否则他不会花如此大的气力。

这样一番分析以后,朱一铭不由得重新打量起元秋生来,浓密的头发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