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人将拿破仑的遗体从圣赫勒拿岛运回巴黎,准备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誉军人院。据说,当棺材被打开时,人们发现拿破仑虽然在土中掩埋了近20年却完好无损。原来砷这种剧毒物品可以毒死人,也可以保护遗体。后来有关人员经过研究,发现拿破仑身边的随行人员中,侍卫蒙托隆最为可疑。他可能是受了法国波旁王朝统治者路易十四的弟弟的指示,潜伏在拿破仑身边,向他专饮的葡萄酒中不断放入小剂量的砷,从而导致其慢性中毒死亡。
红###爵:冯·里奇特霍芬
身份:德国王牌飞行员
死于:1918年4月21日(终年26岁)
死因:被击毙
地点: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
评价:冯·里奇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最神勇的飞行员,他曾创造了击落80架敌机的惊人记录,成为德国空军王牌中的王牌。他生性狂放,声称自己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杀人,二是杀动物。他的双翼飞机被漆成了深红色,因而人们称他为“红色男爵”。他于1916年9月首次升空作战,即将英国的王牌飞行员拉诺·霍克击毙。不过,他最后的死也使许多军事史家大感困惑。
1918年4月21日,天气阴沉,连续几天的阴雨使索姆河地区一片泥泞。里奇特霍芬与其他4人分两组起飞,越过索姆河谷,准备寻找英国的侦察机下手。上午9点30分,英军第209中队的5驾“骆驼”飞机在加拿大飞行员罗埃·布朗上尉的带领下也起飞作巡逻飞行,其中有一位新手维尔福瑞·梅伊中尉。几分钟后,英军又有每组5架的两组“骆驼”飞机升空,其中一组的领队是美籍飞行员李·保提利尔上尉。
10点多,保提利尔上尉的机队发现了两驾德军的“信天翁”侦察机,并击落一架,就在追赶第二架时,布朗上尉的机队也发现了,赶来协同作战。不久,里奇特霍芬的机队与友军第5中队战机混编,也飞入这一空域。这时在附近还有一场混乱:两驾澳大利亚侦察机被4架德机追打。布朗见状让新手梅伊留空观察,自己带领3驾由老手驾驶的飞机冲向德机。就在布朗的机队俯冲下去的时候,里奇特霍芬的机队正好遇上梅伊。慌乱中的梅伊抓起机枪乱扣一通,结果机枪卡了壳,这使他更加惊慌,只得拼命往下俯冲。他拉平后心想已经摆脱敌人,没想到里奇特霍芬却紧紧地咬在了他的后面。此时,布朗也发现了新来的德国飞机,立即高速冲上,一下子就追上了里奇特霍芬并向他射击了一阵。然而里奇特霍芬只被迟缓了几秒钟,仍驾机全力追击梅伊。
虽然布朗的射击没能击中里奇特霍芬,但是“红色男爵”的末日就要来临了。与他并肩作战的第5中队很快发现了这位德国王牌飞行员中的王牌违反了他自己一贯强调的空战规则,为了追逐一驾无援单机而一头钻进了英军高炮阵地。此时的里奇特霍芬已无法正常判断形势,他已飞进英军阵地两英里,还在继续向纵深深入。就在两机贴地拉起想越过一座山头的时候,很早就注视着这一幕正在等待机会的澳大利亚机枪手,放过了梅伊的“骆驼”,对准“红色男爵”就是一排子弹,就在机枪手发出子弹的当口,“红色男爵”也给了“骆驼”一串子弹,山脊上激起了一片尘土,然而“骆驼”毫发未损,随即消失于山谷中。而“红色男爵”则被真正打中了,碎片从机上散出,它想迅速躲避,然而又打来一串子弹,击中了驾驶舱。里奇特霍芬先是被子弹击中飞机,接着被击中身体右部,子弹先打到脊柱,偏向后再由左腔穿出。此时,飞机发动机吼叫了一声,就熄了火。它摇摇晃晃滑向一座废砖厂边的一片菜地,随后一头栽下……这时是上午10点50分。
地面协约国部队立即赶到了飞机旁边,发现里奇特霍芬已被打得像一具破洋娃娃,脸部被飞机上的机枪枪托撞烂了,下半身已被血浸透,脖子上还挂着一架小望远镜。检查尸体时发现他是因子弹穿肺而过,造成大出血而死亡。但他至死仍紧紧地握着操纵杆。
由于击中“红色男爵”的澳大利亚机枪手罗勃·彪伊与威廉·埃文斯只是无名小卒,因此英国皇家飞行团将军功授给了布朗上尉。许多年后,他们两个才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1918年4月22日下午4点,里奇特霍芬的遗体被送往一座小墓地埋葬,澳军还以军礼鸣枪3声以示敬意,并用“红色男爵”的飞机螺旋桨做了一个十字架,上用铝片镌刻碑文立于坟前。1925年,里奇特霍芬的遗体运返柏林厚葬。
里奇特霍芬之死让许多军事史家感到困惑不解:这样一位一生行事谨慎、深谋远虑的德国空军王牌为什么会为了追一名初出茅庐、穷途末路的飞机而忘记了一切支援、掩护等重要空战要素,并违反他自订的所有用以取胜并约束部下的空战规则,而孤军低空深入敌人的防区?也许永远也无人能找出其中的答案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欧拉
身份:瑞士数学家
死于:1783年9月18日(终年76岁)
死因:病逝
地点:俄罗斯彼得堡
评价: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科学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去世,在半个多世纪里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篇)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47年。数学家高斯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彗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用自己发明的方法3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劳累,再加上生活条件较差,28岁时他的右眼失明了。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王国彼德烈大帝的邀请,担任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一干就是25年。1766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亲自出面恳请欧拉重返彼得堡。这回,欧拉的工作条件大为改善,但不久繁重的工作使得他的左眼也失明了。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且双目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后来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都化为了灰烬。
沉重的打击没有使欧拉屈服,他说:“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锤,将它砸得粉碎!”在完全失明前,他还能模模糊糊地看见东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刻,在一块大黑板上疾书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由他的学生和大儿子笔录。欧拉完全失明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青年时代的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完成。在这17年里,欧拉凭着这种毅力,以口述方式完成了大量科学论文和著作,并且解决了使牛顿头痛的月离问题和很多复杂的分析问题。他晚年的时候,欧洲所有的数学家都把他视为老师,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就曾说过:“欧拉是我们的导师。”
欧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后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为了庆祝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孙子逗笑。他喝完茶后,突然发病,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死了。”他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至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也非常大,《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另外,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一直使用至今,如π,i,e,sin,cos,tg,Δx,Σ,f(x)等。而哥德巴赫猜想也是在他与哥德巴赫的通信中首先提出来的。欧拉还首先完成了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等力学学科,深化了望远镜、显微镜的设计计算理论等等。
发明大王:爱迪生
身份:美国发明家
死于:1931年10月18日(终年84岁)
死因:尿毒症
地点:西奥兰治
评价: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白炽电灯,这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发明。此后他又建立大型研究所,先后发明电动机车、铁镍碱电池、有声电影、橡胶等。他一生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共取得了1093项发明专利,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人能与之比肩。
1929年5月30日,在亚特兰大,胡佛总统亲自主持电灯发明50周年庆祝大会。世界各国政要及学者纷纷致电祝贺。亚特兰大灯火通明,彻夜不息。兴奋和疲惫使爱迪生糖尿病复发。他还患有严重的尿毒症。那年冬天,他又患了严重的肺炎,后来虽然康复,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此时,他仍不肯放弃工作。次年7月,他来到加州的橡胶栽培试验场,经他选定的品种经多年培育已经蔚然成林。他对试验场的职工说:“再过5年,美国所需要的橡胶,就不必从国外进口了。”可惜的是,他没能看到这一天。
1931年8月1日,他在研究所工作时,突然晕倒在地。经医生诊断,他的尿毒症和糖尿病已非常严重。8月4日,《纽约时报》刊登的医疗公报称:“爱迪生先生就像在危险丛生的海峡上航行的一条小船,也许能安全通过,也许会触礁沉没。”10月18日,爱迪生触上了“暗礁”。临终时,他对亲属和朋友们说:“为人民的幸福,我尽了力,没什么遗憾的。”
3天后的傍晚,人们在西奥兰治爱迪生家中的一棵大橡树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胡佛总统在悼词中说:“全世界的人,承受着这位发明家的遗产,并永远承受他的恩惠。”这时,西奥兰治的电灯一齐熄灭。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1分钟;8点59分,芝加哥的有机电车及高架地铁停止运行;从密西西比河流域到墨西哥湾陷入了一片黑暗;纽约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于9点59分熄灭。在这1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1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熄灯1分钟,是为了让人们记住,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给地球的黑夜带来了光明和欢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身份:法籍波兰裔物理学家
死于:1934年7月4日(终年67岁)
死因:恶性贫血
地点:法国上萨瓦省桑塞勒摩兹
评价: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镭的发现,引发了一场科学的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居里夫妇留给世界的不仅是他们科学上的伟大成就,还有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居里夫人一生中,共获得过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荣誉头衔,还有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处于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忘我地工作,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学”,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由于长期接受镭射线,居里夫人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本来健康美丽的容貌也变得苍白,最终死于恶性贫血。直到她去世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然而,医生起初诊断她患了肺结核,因此把她送到桑塞勒摩兹结核病疗养院住院治疗。可是治疗了一段时间,居里夫人的体温却依然居高不下。最后,从瑞士日内瓦请来的一位教授比较了各种验血报告之后,断定是猛爆性恶性贫血。但此时的居里夫人已经极度衰弱,不能转院了。她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居里夫人最后一次露出笑容,是看到温度计上显示她的体温突降。她小小的手握着温度计,眼睛注视着,却没有力气像往常那样仔细记录所有的数字了。温度的骤降是回光返照的表现。居里夫人没有与死神抗争,也许她已经预感到死神的来临。当医生来给她打针时,她说:“不要,请让我安静。”不久她便与世长辞了。
居里夫人逝世后,爱因斯坦曾满怀深情地悼念说:“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时,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智慧成就还要大。”“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法国政府想把居里夫人国葬于先贤祠这个法国祭祀历代伟人、名人的地方。伊莲和伊芙都非常了解母亲,谢绝了法国政府的好意,将母亲安葬在了父亲的墓旁。从华沙赶来的布洛妮,给居里夫人的墓里撒了最后一把从她的祖国波兰带来的泥土。
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
身份: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
死于:1939年9月23日(终年83岁)
死因:口腔癌
地点:英国伦敦
评价: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的实践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它不仅是精神病诊疗技术和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说,而且是一种体系宏大、立异标新的人生哲学,迅速渗入了各国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影响着人们对人性的看法。他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纲要》等。作为一种心理学说,精神分析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派别。
1917年底,61岁的弗洛伊德发现自己的口腔右上颚长了一个小肿物,他将此归咎于戒烟和因家人患癌自己受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因此,他又恢复了吸烟。正当弗洛伊德为自己的疾病烦恼的时候,一件使他万分悲痛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小外孙海纳勒突患肺结核死去。这个孩子是弗洛伊德所见到的孩子之中最聪明的一个,因此这对他的打击相当沉重,以致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能正常工作。但他最后还是将悲痛化作了巨大的动力,并于1930年写出了《文明及其不满》等著作,获得了歌德文学奖。然而不久,他再次遭受沉重打击——他心爱的老母亲在这一年去世了。接连的打击使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弗洛伊德口腔内的肿物越来越大,越来越粗糙,并开始无痛性出血,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他患了口腔癌。弗洛伊德不得不接受手术,可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口腔癌已发展到必须切除整个上颚骨的地步。他只得一次又一次接受手术。屋漏偏逢连夜雨,上台后的希特勒政府宣布弗洛伊德的书为“禁书”。1938年,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身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被迫流亡到英国。英国虽是他自幼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却无比沉痛。他知道,这一去是不会复返了。
对法西斯的仇恨,使弗洛伊德回到了现实。他投入了全部精力,终于写完了《摩西与一神教》的最后一部分。1939年2月,弗洛伊德的口腔癌已经发展到无可挽救的地步。英国医学界竭尽全力为他进行医治,并请巴黎“居里研究所”的专家们用放射性物质为他进行治疗,但都无济于事。当时的颌面整复技术只能大略遮盖切除上颚骨手术后留下的空洞,而无法恢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功能,而且假牙戴上拿下都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剧烈疼痛,这使弗洛伊德非常痛苦。
已难以进食的弗洛伊德阅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驴皮记》,他说:“这本书正好适合于我,它所谈的就是饥饿。”9月19日,钟斯夫人来探望已经奄奄一息的弗洛伊德。当时弗洛伊德的下颚已经全部烂掉,痛苦万分。他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钟斯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认出了朋友。他伸出手,握了握钟斯的手,然后以很庄重的手势向钟斯表示告别。21日,肉体的病痛已使弗洛伊德无法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