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滴血瞳-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并且还是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我有些生疑,把这照片拿在了手中,看向了孙鬼手,“这是?”孙鬼手摇了摇手,示意我不要多问,“你先看看这上面的图片吧……”

    我把目光收回,看向了这张图片,顿时惊呆了,吓了一大跳。“这,这……”

    崔明丽把头凑过来看了一眼,身子也猛然间颤抖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子?”

    难怪我们两个会被震惊到,在这张照片上面貌似是一个“人俑”,并且在这个“人俑”的胸口处,还有一个“六道轮回”的图片。

    我深吸了口气,没有想到,这人俑身上的六道轮回的印记,竟然和我身上的一模一样,就连位置也相差不了分毫,这样子的情形可算是把我给惊住了,怎么会这个样子呢?

    “孙老先生,这是……”我一把抓起了这张照片,声音有些颤抖地问着孙鬼手,我的心里面十分的激动。

    虽然这些天,我胸口的这处印记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我的身体也没有丝毫的反应,但是这无疑是压在我胸口处的一块大石头。

    孙鬼手深深地叹了口气,“后生啊,当你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了你胸口处的那个印记,当时确实是对你隐瞒了一些东西,你也不要怪我这把老骨头,我在这郊外深居简出,为的就是躲避麻烦,想让自己安度晚年,没有这么多的事情。”

    我点了点头,他的话我自然懂得,他的心情,我也十分的理解。

    “只是,我愿意把这些东西告诉你……”他的手指刮过了照片,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摩擦声,这照片看起来念头已然十分的久远了,照片上面都已然有些泛黄了,我的心震荡了一下,直觉告诉我,他貌似有重要的话,想要跟我说。

    难不成,我胸口之上的这处印记,就在此时,将会出现转机吗?

    “这是我一个朋友拍的,年头已然比较老了,他是一位人类社会学家,专门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我作为他的好朋友,有些时候,也作为他的顾问,而这张照片,便是他在内蒙古的林格尔县拍摄的,时间可当真是有些早了……”

    孙鬼手说着,言语当中皆是唏嘘,我却屏住了呼吸,安静了听了下去。

    这张照片对于解开我身上的诅咒,会不会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第541章 辨证论治() 
正在这么想着的时候,我抬头又看向了孙鬼手,“孙老先生……”我不由自主地问到,但是孙鬼手却冲着我挥了挥手,“后生,你还是听我慢慢跟你说吧……”

    原来,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和孙鬼手曾是至交,并且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人类社会学专家,但是他本人酷爱研究历史,尤其是动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发现了在这个时期当中,有关于那‘随侯珠’的事情…。。”孙鬼手的嘴唇蠕动着,声音稍微有些迟疑,但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我的心一折,没有想到这位人类社会学家的研究,竟然和武吉通老先生的那位朋友的发现那么贴合,他们竟然共同的认为随侯珠就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产物,只是武吉通老先生的那位朋友,认为随侯珠是在东海王司马越的坟墓当中,但是狮子崮我也去了,司马越的衣冠冢,我也有去到过那里,却俨然不是他所描述的那个情况,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到底是我们弄错了,还是他们一开始就错了呢?想到这里,我的呼吸却不由得急促了起来,饶是我很不幸,那么这次孙鬼手所提供的这些蛛丝马迹,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其实,我这个人对于历史是极为不感兴趣的,但是我那位朋友却是痴迷于这段时期的历史,于是他便总是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述那五胡十六国……”孙鬼手打开了话匣子,我忽然发现,他对于历史的还原,竟然如此驾轻就熟。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在公元三百零一年到公元四百六十年,以为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即是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十六。

    东汉时胡人偶有内附,魏晋时期则将胡人大量内迁。由于晋廷的虚弱腐败和胡汉矛盾,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

    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符坚一度统一北方,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

    “你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形吗?”孙鬼手的嘴唇抽动着,而我则没有接话,只是任由他继续朝下说了下去,我也很想知道那个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

    孙鬼手的嘴唇抖动着,他深吸了口气,继续往下说着:

    五胡乱华时期处于中国被外族侵占,北方沦陷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他是首次外族入侵中国中国北方沦陷。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革时期,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北方长期沦陷,中国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

    原先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

    而在北方殖民中国的胡人,为了更好地殖民中国,便大力的破坏中国文化,在文化上用血腥的手段逼迫中国人胡化。因此中国文化,遭到野蛮的胡人的巨大血腥破坏,给隋朝恢复中国提供了难度。

    胡人对文明成果的破坏和对当地居民的屠杀,使得市民阶级的发展停滞,其政治上的民族隔离镇压,导致手工业者在苛刻的重负束约下,无力改进生产技术,从而迫使商业资本不断向高利贷资本转换。

    永嘉之乱以后,华北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东晋。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大量的古代典籍,均记录当时永嘉丧乱,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曾经如此聚在:“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建立坞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其中,《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而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千百年来,几乎无出其右者。

    但是,迁到南方的部族,与当地的人民还有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包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他们与华北的六族包括汉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

    如冉闵发布“屠胡令”,汉族群起响应,几乎将羯族杀绝,其他的胡人纷纷逃出,路上又因为粮食、牲畜、财产等不断互相残杀,死伤大半。

    到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也就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后或被大量屠杀,或是逐渐被同化,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

    听完了老爷子如此之长篇大论,我的心里面感慨万千,历史字啊人是雄浑壮阔,我们仅仅只是这华夏五千年文明当中所腾起的一阵细浪,只是这段历史,和随侯珠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从我的表情之上,这孙鬼手可以明白一二,我的心里面自然是充满了困惑,他便接着往下说了下去,“提到了这北魏,就不得不提到这鲜卑族,还有他们的首领——拓跋珪。”

    北魏存在于公元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建立后,对周边鲜卑各部采取安抚政策,并授予某些部落首领官职称号,加强统治。虽然鲜卑时有反叛但总体来说,西晋和鲜卑保持着良好的隶属关系。

    但在八王之乱开始后,西晋王朝内部混乱不堪,国力衰弱,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逐鹿中原。此时的鲜卑,特别是辽西鲜卑各部也趁机分一杯羹,段部、拓跋部两部投靠西晋边疆重臣,参与中原纷争。

    段部鲜卑发源于辽西一带,其始祖为段日陆眷,原位乌桓大人的家奴,因饥荒,在辽西郡附近乞食,招诱亡叛,逐步强盛。八王之乱爆发后,段部跟随西晋幽州刺史南下中原,攻克邺城,抢掠甚多。

    段部首领段务目尘因此被西晋封为辽西公,领有辽西郡。但鲜卑兵因惧怕王浚军令,将劫掠来的八千汉族女子沉溺在易水河里,令人发指。史书评价曰:“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听到这里,我倒是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仍旧没有听出一个所以然来,却觉得这孙鬼手的口条子完全可以去当说评书的了,他这说评书的能耐,还算是很不错的呢,所以便忍不住打断了他。

    “孙老先生……”我冲着孙鬼手作揖,“您能否告诉我重点,您一下子跟我说了这么多的话,我有些脑袋笨,一时半会儿找不出重点来……”

    看到了我一脸愁眉不展的表情,这孙鬼手倒是也烦了,“你这后生,真是不虚心,我们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我现在就是在给你寻求病根,你怎么还能这么不虚心呢?”

    我只有深吸了口气,静静地听他往下说了下去,不得不说,这老大爷也蛮有耐心的,即使我很着急,他却半点儿也不着急。

    拓跋珪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四百零九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而我那朋友却发现,那随侯珠,其实便是被拓跋珪所获得了,并且这还是他经过多方考究所得出的结论……”孙鬼手看向了我的胸口的位置,“后生,其实你胸口处的位置,是一个古老的‘六道轮回诅咒’,据我那朋友了解,这诅咒也是和随侯珠有很大的关系的。”

    我吞了吞口水,我不晓得该怎么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但是我却也有些不可置信和疑虑,毕竟在第一次的时候,当武吉通老爷子拿出了一张青铜器拓片跟我讲述他所知道的种种的时候,我当时是十分相信的,但去到狮子崮时的情景,我却也历历在目……

第542章 盛乐古城() 
所以即使现在有人跟我说出了这件事情的话,在我的心里面,我仍旧是打着一个问号儿的,随侯珠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世人只闻和氏璧,有谁还知随侯珠,就像是现在,若真论起来,我也是不太清楚这随侯珠到底是否存在,若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子虚乌有的东西的话,那么孙鬼手现在提供给我的信息还是否有价值呢?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开始晃晃悠悠了起来。

    孙鬼手转头看向了崔明丽,“丫头啊,你帮我倒杯水来吧,我的嗓子有点干。”崔明丽轻轻地点了点头,起身走到了一边,帮忙倒水,孙鬼手看向了我,一脸凝重的模样,我知道他肯定是有话要告诉我的。

    “你知道盛乐吗?”孙鬼手终于张开了嘴巴,如是说到。我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脑子在一瞬间死了机,只是回答了一句,“我只知道芭乐……”

    孙鬼手没有理会我,仍旧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盛乐或称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时的北都。具体地址由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定,经考古证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盛乐城遗址。

    拓跋鲜卑迁居盛乐,由游牧民族崛起,建立代国和北魏,盛衰延续长达将近300年。自始祖拓跋力微以下,有十几位首领和皇后在盛乐去世。盛乐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到隋朝筑起为突厥民族居住的大利城,唐朝先后改置为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振武军城。辽置振武县,金改镇。盛乐古城穿越多个朝代,承载着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拓跋力微三十九年夏季四月,在盛乐祭祀上天,各部君长大人都来盛乐助祭,只有白部大人迟疑不到。白部大人即慕容鲜卑大人。慕容部人皮肤洁白,被称作白部鲜卑。拓跋力微把白部大人杀掉。

    杀掉白部大人,远近恭敬,无不震服。斩杀白部大人,证明拓跋部在盛乐所建立的国家,具有强有力的镇压之权。拓跋力微在盛乐发表宣言告诉各大人说:“我遍观前代匈奴、踏顿之流,苟且贪图财利,抄掠边境民众,虽然有所获取,而他们的死伤不足相补,更招许多仇敌,百姓困苦,不是长远计策。”

    这既是拓跋力微向各部大人发表宣言,也是宣布的立国之策。于是拓跋部同魏晋友好亲善。拓跋力微迁居盛乐后,统有四大部,还有许多小部落,总计大、中、小部落108个。

    所统的四大部是鲜卑拓跋部、鲜卑没鹿回部、鲜卑白部、乌丸部。蹋顿是东汉末年的乌丸王。盛乐统领的乌丸王是库贤。拓跋部据有统率权,拓跋力微取得了世袭的大酋长之位,是这个部落联盟的国主,统领了整个漠南之地。拓跋珪即位后,尊崇他为始祖。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八王之乱”愈演愈烈。一分三部的拓跋鲜卑,开疆兴邦,分别扩大了自己部落的势力范围,当时被称为桓穆时期。这个时期,匈奴后裔刘渊称王割据,建立了汉国,开始了十六国时期。西晋为了抵抗汉国,和拓跋猗厓结成军事盟友。而后,拓跋猗卢一统三部,得到西晋雁门之北五个县的领地。西晋朝廷先后诏令晋封猗卢为大单于、代公、代王。猗卢雄居盛乐为北都,以旧平城为南都,扬威北疆。《魏书?序纪?穆帝》记载:“六年,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

    公元338年,拓跋什翼健即代王位。拓跋什翼犍在后赵襄国做人质,耳闻目睹了中原的农耕文明。那里是麦棉之乡,中原的农耕文明,不能不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襄国、邺,农耕文明悠久。

    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后,开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公元340年春,也就是他即位的第三年,把都城移到云中的盛乐宫。移都是出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是拓跋鲜卑史上的首创。当初,拓跋什翼犍前往襄国,跟从的有五千多家,10年后,五千多家也都学会了农耕,返回盛乐,急需安置到一个可以从事农耕的地方。拓跋什翼犍所以要移都云中盛乐宫,看中的是那里可以广辟农田,发展农耕。

    城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发展农业对一个游牧民族来说,各方面都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随之要有耕作农具的制造、粮食的储存加工和能工巧匠的培养引进。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建一座城邑,才能设置官署,才能屯军保卫,才能让民众居住,发展工商各业。云中盛乐宫简称云中宫。因其在汉云中郡境内而得名。

    因此古书曾记载:“云中宫在云中故城东四十里。”按照这一记载,云中宫西距云中故城40里,东距盛乐不足40里,北距阴山80里,南距黄河君子津100里。这个位置正好是和林格尔县代州窑古城遗址。

    这一遗址处于平原中心地带,四周一马平川,为荒干水、白渠水、金河的下游,易于灌溉,土地肥沃。

    代王拓跋什翼犍移都云中盛乐宫,并没有废除旧都盛乐。移都的第二年,他又在旧城的南八里建筑盛乐城。《魏书?序纪》记载:“四年秋九月,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其实,这两座城,一座是代国的东都,一座是代国的西都。后来,云中盛乐宫成为北魏的行宫。

    公元386年四月,拓跋什翼健孙子、代王拓跋珪创建北魏,定都盛乐,称魏王。公元367年,前燕的军队攻打敕勒,经过代国,军队践踏了糜田,拓跋什翼犍怒斥他们,最后引发了一次大战。《资治通鉴》记载:“初,厉(前燕下邳王慕容厉)兵过代地,犯其罚铮跬匕鲜惨黻�

    燕平北将军武强公以幽州兵戍云中。八月,拓跋什翼犍攻云中,弃城走,振武将军慕舆贺辛战没。”拓跋什翼犍大败前燕的军队。拓跋珪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