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两淮行政总署的做法是很对的。
这些革命党成员大多都是热血学生,他们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两淮行政总署的政策只是打击了大地主的利益,并未去动普通小地主和老百姓的利益,所以他们还是很支撑的。
此时袁世凯已经出山了,南北打了半天没打出什么名堂来,双方在汉口一线对峙,南北议和也在洋人的调停下开始进行。
江渝却不太理会南北的动作,在他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站稳脚跟,只要消化了整个安徽和苏北,就算是自己在政治上没有谋到什么督军的职位,依旧是屹立不倒的。
江渝等于是把地方上的统治结构直接摧毁,完全换上了自己的势力,同时通过获取民众的支持,使得统治稳固。
这和民国时期那些军阀不同,那些军阀一个个盯着什么都督、督军的位置,上台后脚跟不稳,一下台就屁都不是。
当然这样铺开一个行政体系,也让江渝花费了不少钱。
行政人员、警察的薪水加起来,每个月就要花费100万元左右,加上政府的硬件设施建设,江渝投入了近两千万元,当然一切能省则省,像政府大楼之类的,都比较简单,甚至连装修都是最便宜的。
这天周子跃来到了淮阴,江渝对他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资金可以动用?”
“海外资金有3亿元可以动用,国内还有1亿资金,不过那这1亿元要用做工业生产资金不能调动。所以我们能动用的资金只有3亿,另外陈光甫的华东银行那边最多只能贷款5亿元资金。”周子跃回答道。
“这点钱根本不够农业上的投入啊!”江渝不由头疼,现在土地是圈下来了,不过资金却是一大问题了。
1。4亿亩的土地,自己圈下了5900万亩,不光这5900万亩土地需要投入资金,其他的土地也要提高生产力,也需要资金。
“东家,我认为现在不适合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力改革,首先人们还未普遍掌握新农业技术,再则我们的农机厂规模也不是太大,化肥厂同样如此,如果全部直接推广的话,不要说资金撑不住,就算有资金也没那么多的农机和化肥,我们不如分成三年来建设。”周子跃对江渝建议道,“另外,我们可以把圈下的土地,拿出一部分,号召商人们开设垦殖公司,借民间资金来完成农业改革。”
“嗯!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江渝点头道,三年后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那可是赚钱的好机会。
这三年要抓紧时间发展才行,特别是采煤、钢铁、纺织,这三个行业将是用来取代英国在亚洲市场的重要商品。
英国人最大的出口商品,无非就是没什么技术性的煤炭、钢铁、纺织,一战一旦爆发,英国将失去这三个传统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这三种商品本身没什么技术性,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挽回。
同时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取代了英国这三种商品在亚洲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三个行业发展起来,第一可以赚取到大量资本,还可以遏制日本的工业发展。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商船在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当中损失惨重,届时英国会在全球各国订购商船,造船业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盈利很丰厚的产业。
战争当中,英国人对食品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农业届时也是盈利很丰厚的产业。
军火方面自然也不用说了,军火是很赚钱的,不过江渝并不想对英法出口先进的军火,反而希望增强德国的实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是必败的,因为美国不会坐视他们的外债变成废纸,江渝增强德国的实力其目的在于延长战争时间,从而赚取更多的利益,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
目前能动用的资金也就是8亿元,其中5亿是华东银行的存款,华东集团的所有项目,以及所有工人的钱都存在华东银行里面,所以华东银行迅速发展,其存款规模已经达到在华银行最高的水平。
其银行资产迅速上升,只要有存款,就不愁投资项目,而且都是回报率很高的项目,因此华东银行未出现什么不良资产。
江渝打算先向垦殖公司投入三亿元资金,计划先把三千万亩耕地圈起来搞一个超大型产粮基地。
其他五亿元,则用来扩建矿山、钢铁厂、机械制造、造船等工厂的规模,这些资金能将目前那些重工业扩充两倍规模。
江渝和两淮行政总署的工业部一起制定了一份所谓‘三年发展计划’,一般一个工程建成是五年一个周期,但时间不等人,只有三年。
日夜赶工也要把下一个计划搞出来。
这个三年计划,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发展目标,即采煤三年后要发展至每年500万吨,钢材产量要增加到50万吨,造船业要发展到年造船达到10万吨。
那5亿元的资本,已经足够建设这些工业规模。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如果日夜轮班建设的话,三年没什么问题。
这年头国内没什么加班费一说,也没什么津贴一说,成本并不会因此拉高多少。
不过还是有不少资金缺口啊!例如造铁路,还有军事发展也要钱,虽然产业盈利将弥补一部分,但还是有缺口的。
江渝为此又想到了贷款,不过现在辛亥革命闹得正酣,时局不够稳定,那些外国银行显然不太愿意现在对华东集团进行商业贷款,因此先缓一缓再说。
两淮行政总署于12月底,在安徽安庆、苏北淮安各召开了一次农业发展大会,大会上请来了地主、商人,共同商议两淮农业发展。
在农会上,华东集团展示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以及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物资,并展示了几种还未设计成熟的耕耘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主要问题还是动力方面不太过关。
这些机械在设计上是很先进的,只要内燃机技术一过关,马上就是成熟的农业机械,届时便可大规模发展机耕。
这次农会上提出了‘新农业机耕技术’的概念,号召地主、商人出资兴建农场,但凡采用了新技术的农场,初期在农业税方面给与优惠。
这次农会邀请了国内很多知名的民族商人,例如上海商会、江苏商会、安徽商会的商人被大量邀请前来参加。
地主和商人们参观了新技术的成果之后,一部分还是显得比较迟疑的。
不过那些地主,很多都是被刚鸭子上架,不改革不行。
两淮行政总署对于不进行改革的落后地主,将征收较高的农业税,加上佃租被两淮行政总署强制性降低了,届时租给佃农经营,一年根本收不上多少租子。
又如大商人张謇,在考察了华东集团的新农业技术后,决定出资三百万两,又与其他商人合股募集了三百万两,以六百万两的资金,加上加盟的数十个地主,圈下土地8万亩,开设了一家农垦公司。
华东集团的崛起,无疑是让张謇有些郁闷的,特别是华东集团在进军了纺织业之后,华东集团的纺织业迅速发展,以其超先进的技术,连洋布都有些吃不消了,他的大通纱厂一时生意不是很好,若非华东集团的织布厂缺少棉纱,还会从大通纱厂购买,恐怕他的纱厂就要倒闭了。
不过张謇也看到了机遇,崇尚垄断的张謇,看到华东集团正在向垄断企业发展,便积极与华东集团搞好了关系。
显然这次农业改革,是一次机遇。
华东集团同样投入了3亿元的巨资进行农业生产力改革,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华东集团显然不敢砸下这3亿银元。
对于华东集团来说,发展农业确实有利润,而且在使用机耕的条件下,利润并不是太低,只不过土地太多了,华东集团没那么多钱投入进去而已。
————
今日第一章!
晚上还有一章!谢谢同学们的支持!这两天榜单蛮给力的,还差一点就把上推荐的书给爆菊了。
第十五章:华东商会(第二更到)
抱歉,第二更晚点了,今天自己弄广告牌,弄到晚上十点半才回家,草草吃了点东西上来更新!
明天早上8点之前第一更会发上来。
————
就在江渝在组织农会的时候,国内的局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12月初南北在英国的调停下进行了和谈。
袁世凯派出了唐绍仪,南方派出了伍廷芳,双方的分歧有些大,正如江渝所预料的那样,袁世凯一开始意图采取君主立宪制。
这样一来袁世凯有不少好处,首先不用背负什么噬主的骂名,再则君主立宪后也不需要什么选举。
但是南方革命党拒不接受这一提议,而是坚持要满清退位,并成立中华民国。
为了策反袁世凯这个实力派,孙文许诺袁世凯,只要支持共和就让袁世凯担任大总统。
袁世凯接着面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和谈一旦闹崩了,他怎么办?
如果武力荡平南方革命军,首先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第二,他没有钱去打,再则英国佬不支持他打。
满清在10年的股灾过后,由于金融风暴的原因,钱庄倒闭使得满清损失了大笔公款,加上革命爆发时正值秋收,南方税款收不上来,根本就没钱。
打也不能打,更没钱打。
袁世凯见此,十二月底唐绍仪也承认了共和,不再坚持君主立宪制。
自从孙大炮回国后,马上就和武昌方面进行了争权夺利,因为孙大炮活动多年,又擅长鼓吹,很快就压制了武昌政府,12月29日召集各省代表选举中华民国总统。
安徽省代表缺席,江苏省代表由程德全派发,最终孙大炮以15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大炮成功当选了总统,即到处借钱。
首先向日本人借钱,说:如果没有几百万银子的话,那我当了大总统只能落荒而逃了。
日本人说:我们一时也变不出这么多银子。
最后是上海商会出了八百万两银子,支持孙大炮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江渝收到消息,顿时眼红了。
“尼玛,有银子给孙大炮吃喝玩乐,就没银子来安徽苏北投资?”江渝不爽了,农会刚办完,就马不停蹄的准备开办‘工业发展大会’,意图吸纳民族资本,合股开办工厂。
而在外资方面,江渝是坚决不引狼入室的。
回想后世,外资每年攫取中国60%的GDP,从而绑架经济、政治、外交,导致中产阶级全面塌陷,底层民众长期养分不足。
外资毕竟是外资,总归不是自己的。
经济上有一种效应叫‘涓滴效应’,即高收入群体进行消费,从而将养分一层层的传递给低收入群体。
如果外资投资了很多产业,那么等于就是‘漏水’,而且是不断的漏水,届时虽然表面上繁荣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反而会造成很剧烈的内部矛盾,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因此江渝根本不引进什么外资,反而对外资极为排斥,两淮行政总署在工商税方面定得很高,但对于民族资本商人,又有退税政策。同时通知了下面的行政人员,给外资办什么手续之类的,能卡就卡,能拖就拖,老子玩死他们。
为了培养出一批能为民族服务的民族商人,江渝并非是中国商人就接纳,而是在这些中国商人当中进行挑选,那些乱七八糟的洋行买办商人,以及那些不道德的商人是排斥在外的,能入江渝法眼的,则拉进‘华东商会’当中。
华东商会是江渝组织的一个具备纪律约束性的商会,加入华东商会的成员,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首先不能购买外国奢侈品,如果要购买必须向商会申请,如果那些奢侈品实在需要,中国又没有出产的,可以允许购买一些。
同时资本要有国界,不能像国际资本那样没有国界,也就是说加入商会的商人,不能将资金抽逃出国。
再则加入华东商会的商人,在生活上不能太铺张,对于社会紧缺资源,不能过度占有,以免造成内部矛盾。例如房子,不能超过三栋,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50平米。女人也是社会紧缺资源,因此禁止他们三妻四妾,忍不住可以上青楼,也可以娶几个洋妞回去。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切资本以服务民族为重,必须服从商会会长的指挥,民族面临困难时必须解囊。
作为回报,江渝则将对他们开方便之门,对他们大力扶持,并与他们一起进行金融围猎、投资。
华东商会的成立,类似于美国共济会。
商会除了吸纳有民族意识的民族资本商人,还吸纳各种社会精英,同时还将成立海外分部,发展海外成员。
商会分核心成员与外围成员,只有核心成员能接触到决策层。
商会规模越大,人脉就越广泛,渠道也就越宽。一个目标制定下去,马上就能调动大量人脉,马上就有专业的精英拿出一个完整的施行方案。
当商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市场上要谁死谁就得死,绝对得破产,从而将那些无法为商会所用的商人排挤出市场,并让更多的新兴商人蜂拥加入商会。
这个模式和美国共济会是差不多的,美国共济会则是由各财团组成,制度和华东商会基本相同。
张謇、尤先甲、朱葆三等人成为了江渝发展出的第一批华东商会成员,他们在淮阴参加了工业发展大会。
参与大会期间,他们参观了淮阴的行政、军队、工厂。
让他们感觉震撼的地方很多,江渝只回国两年,便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绩,也让他们这些老一辈商人为之汗颜。
同时也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后生将是未来中国的主宰。
从经济实力上来说,江渝掌控的经济实力已经是中国最强,工业能力更是不论袁世凯还是南方革命党都无法比拟的。
而在行政方面,他们也看到了与南京政府不一样的风气。
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上海商会支援了孙大炮八百万两银子,结果革命党那群人,整天争权夺利,干实事的少得可怜,吃拿卡要样样精通,搞得苏南等地十分混乱,反倒是让老百姓怀念起满清统治时期的日子。
而在苏北、安徽则不同,这里行政风气廉洁,官员务实勤快、公正守法,几乎看不到任何旧官僚的风气。
在苏北和安徽发展实业,政府方面是完全不用担心的。绝对不会有人来捣乱,也不会有流氓来敲诈。
同时江渝还推出了不少工商业扶持政策,不过大多只限于华东商会的成员享有。
例如技术上的支持,江渝手上有很多先进技术,而且在德国有门路,可以和德国的工厂交换技术。
良好的行政环境和社会治安,加上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如今的苏北和安徽正逐渐成为一个工商业发展的天堂。
江渝的各种政策,改变了在中国发展实业的困难性,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
同时在军事实力上,复兴军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绝对是精锐,而且还有自己的兵工厂,加上江渝手上有大把银子,一旦有需要可以随时扩军,陆军的建设成本并不高昂。
相比之下,不论革命党还是北洋军,在军费上都是十分拮据的。而且江渝并非把所有钱都投入到军事当中,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经济、工业,这会使得江渝手中掌控的实力越来越强。
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张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纷纷加入华东商会当中,成为了第一批核心成员。
张謇在工商界拥有很高的声誉、人脉,而朱葆三作为上海商会会长,同样也拥有很高的声望、人脉,尤先甲虽然差一些,但也是苏州商会会长。
他们将各自商会当中的品行端正的商人,逐一引荐到华东商会当中。要想进入华东商会,必须有人作保。
加入之后,还将考察一段时间。
各方面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享有商会的福利。
华东商会的骨架开始形成,一个听从江渝指挥的商业团体逐渐诞生。
加入了华东商会的张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纷纷开始在苏北、安徽投资实业。
江渝则与张謇合办‘两江纺织公司’,一个托拉斯模式的纺织集团随之诞生,江渝占90%的股份,张謇占6%的股份,另外4%则由其余几个纺织商人持有。张謇就任董事长,把两江纺织公司的股东旗下的纺织厂都整合了起来,全部换上华东纺织厂的先进纺织设备,并开始对其他纺织厂进行兼并。
当所有竞争对手都被兼并之后,垄断便可形成,这将意味着超额的利润。
不过兼并本土纺织厂并不急于一时,因为中国的棉布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洋布,以英国、日本的洋布最多。
第一步,是要击败这些洋布,夺回本土市场。
第二步,才是兼并其他纺织厂。
以两江纺织公司所掌控的纺织技术,在生产成本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击败洋布并不是太困难。
朱葆三与江渝合作的项目比较多,银行、保险是最主要的两个,朱葆三此前已经开设了‘通商银行’,以及‘华安水火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合作项目,就是朱葆三为江渝作保,向上海银行、钱庄贷款。
朱葆三在上海金融界是一块金字招牌,出了名的讲信用,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借到大笔的钱。
尤先甲则是和江渝合办养蚕基地、缫丝厂,以及生丝出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