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丽春-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生活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小事,还是顾紫重来办比较好。

    兵营里的那些大老爷们就管练兵就行了。

    所以顾紫重自作主张,派人去把粮食给收了,而且送去了兵营。

    朱常禧很高兴啊,紫重办事能力就是好。

    而且兵营里的士兵也都高兴,来了伙食了,这标准肯定上去了。

    还是那句话,跟着朱将军有肉吃。

    这一次顾紫重功劳不小,朱常禧专门找她,想要感谢她。

    她倒是挺高兴,因为粮食问题又解决了,接下来这半年的伙食问题是不发愁了。

    而且士兵们都还自己种地种菜,善堂的女人还给士兵做衣服,所以吃穿不愁。

    可是她愁,她愁子善哥再走。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她的私心在作怪而已。

    不过她也很正大光明啊,我作为家庭主妇,这么想一想也没有什么错啊。

    现在天下正乱呢,子善哥就镇守江苏,以金陵为根据地,这样不好吗?

    以兵营的水平,打垮叛军是绰绰有余的。

    就是子善哥一直想要自己冲锋陷阵,带着兵到处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她的担心全写在脸上呢。

    朱常禧不是傻子,能看得出来。

    别说顾紫重了,朱常禧都纠结,他这些年来东奔西跑的,又得了什么好处?

    敌人越打越多了,自己官位没升,而且也没有把老婆孩子给陪好。

    他是真的不想再出去了。

    可是他也为难啊,借着这个机会向顾紫重道:“皇上征讨叛军的檄文已经下来了,发到了我的手里。我不打叛军,也是不行的。”

    顾紫重怕什么来什么。

    难道就不能不去吗?

    顾紫重有些失落,转身回去了。

    这一年来,朝廷没有再来打扰,金陵城也算是富裕了起来,来往客商不断。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还不是因为金陵城安全吗?

    有了金陵兵营在,百姓心中就踏实多了。

    可是一旦兵营空了,金陵城又要再陷入冷清当中了。

    顾紫重虽然说不情愿,可是也没办法。

    听天由命吧。

    要是皇上真的让他去,那他就去。

    不过她心里的这种担心在两日之后就消失了。

    因为朝廷又来了信,说卢象昇将军已经把张献忠给逼进了川蜀,而且最近两天孙传庭好像又出了蜀道,往江南这边来了。

    好啊,不用我出击了,你自己就过来了。

    朱常禧摩拳擦掌。

    顾紫重也高兴,就在江苏境内,离家也近,她也放心。

    又过了三日,朝廷再次发来征讨檄文,令朱常禧率兵三万,出征姑苏。

    因为张献忠被逼到了那里去。

    顾紫重闻言,亲自让善堂的人给将士们准备酒肉。

    这个时候她也突然想明白了,怎么那天唐纤楠突然主动要给金陵兵营送粮食。

    原来是要送人情啊。

    江南要来叛军了,只怕要乱。

    就算叛军占领不了江南,就在江南一带捣乱,那里的百姓也是很痛苦的。没准哪天在大街上就会挨叛军的闷棍。

    所以还是明军出马吧。

 第九百五十七章 临阵易主

    顾紫重听唐纤楠说了,江南那边的明军早就名存实亡,实际上朝廷不给薄款,那边都没人参军了。

    之前的屯兵制,好像也不管用了。

    当兵的人平时种庄稼,到了战时才拿起兵器来。

    那既然人家自己种庄稼自己吃,干什么还要当兵呢?

    朝廷这个弊端已经越发明显了。

    不过皇上不是不想改,只能说是无能为力啊。

    就俩字儿,没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所以江南才没了兵,没有了保护。

    哦,唐纤楠也有了求着顾紫重的时候了。

    顾紫重原来向唐纤楠借粮食,借饷银,那说话的时候都是陪着笑容的。

    她原本以为姐妹之间,互相帮助,还需要谄媚吗?

    可是尝试了几次,她才知道,需要。

    再深厚的姐妹情,在军饷这么大的事情面前,也是不管用的。

    既然当初顾紫重谄媚了,那这个时候就轮到唐纤楠了。

    唐纤楠一直对顾紫重陪着笑容,这一次笑容更甚了。

    顾紫重也感觉到自己终于有了一种能带领别人的优越感。

    她管金陵朱家,甚至整个金陵城这么些年来,没白管。

    虽然说虚荣归虚荣,可是忙还是要帮的。

    就算唐纤楠不来找顾紫重,顾紫重也得管。

    毕竟江南的百姓也是江苏的百姓,更是大明的百姓。

    金陵朱家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管。

    她又想到了子善哥。

    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那个话题:出兵。

    子善哥还得跑一趟了。

    她答应了唐纤楠,去找了子善哥。

    朱常禧正巴不得自己赶紧出去打仗去呢。正好紫重也同意了。那就皆大欢喜吧!

    大家都很高兴,而且朱常禧还说了,皇上发来了讨贼的檄文。

    要不然朱常禧也不敢这么光明正大啊。

    他还对顾紫重十分感慨,道:“皇上已经充分信任我们了,拿我们自己当兄弟,家人。我朱常禧就算是为朝廷战死,那也值了。”

    顾紫重流动赶紧捂他的嘴,让他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朱常禧也就是随口一说而已。

    他就对顾紫重笑笑,然后就不说话了。

    顾紫重等着大军出兵的那一天。

    那一天到了。

    过了除夕,也过了正月十五。来年已经道了歉二月份了。

    朱常禧决定,开春之后,大军就出发。

    因为开春以后,百姓又要务农,这个时候叛军要是捣乱,那损失的可是一年的粮食收成啊。

    朱常禧决定,一定要把叛军拿下。

    张献忠已经投降了,而且跑回了西北去待着。

    可是李自成却不一样,他宁死也不投降。上一次被明军打得就剩下几个人跟着他了,结果愣是让他跑了。

    这一次有传闻,叛军又要捣乱。

    不过不知道叛军的头头是谁,会不会换了一个人。

    反正北方是打不动的,叛军胆子再大,终究没有那个实力。

    要拿实力说话,叛军只能挑软柿子捏。

    就南方吧,南方明军少。

    他们似乎已经决定要了进攻。

    朱常禧也似乎已经发现了叛军的意图。

    他决定,开春当天,就带兵出城。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为开春头一天,朝廷又来了御旨,说朱常禧讨伐有功,常年疲惫,所以这一次就不要去了。

    不过兵营里的人还是要去的。

    所以就是说,兵走,将不走。

    朱常禧懵了。

    关键时刻你给我来这一套?

    皇上彻底伤了朱常禧的心了。

    他心好痛,差点得了心绞痛。

    顾紫重又惊又气,不过气愤之后却是还有点高兴。

    因为子善哥不去,就能在家里陪她了。

    她真希望皇上能把兵营的兵权都给收走。

    所以她是带着笑容来劝子善哥的。

    可是朱常禧却正坐在书房里生气。

    自从打了仗,朱常禧也成了文化人了,没事的时候就爱往书房里跑,也不知道是不是去书房里睡懒觉。

    他在书房里生气,顾紫重却来劝他。

    劝就劝吧,还带着笑容。

    朱常禧彻底怒了,一拍桌子,当即就站起来,指着顾紫重:“妇人之见。你平常一直希望我在家里,这一次我终于在家里了,你高兴了吧?”

    顾紫重被突然的指责给弄晕了。

    她是有点高兴,可是也不至于说是好像天降金元宝一样高兴吧?

    这个男人,就好像顾紫重欠他二两豆子一样,脸色怎么那么难看呢?

    她也生气了,把头扭向一旁,愤怒道:“这是圣上旨意,并非我的想法。你拿我撒什么气?”

    朱常禧突然觉得理亏。

    顾紫重接着道:“再说了,自古兵家就没有常胜之军。你何苦劳民伤财,费心费力,然后最后还不得善终呢?”

    话的意思很明显了,顾紫重明确告诉朱常禧,你要是接着打下去的话,皇上迟早要找你秋后算账。

    金陵朱家也算是够奇葩的。别的藩王都被削了,就朱家和顾家两家了。就连两广的朱乐权都跑去了朝廷,表示愿意认罪了。

    也就金陵朱家硬撑着。

    皇上暂时不动金陵朱家,那是没到时候了。

    所以你不想着为自己留后路,老想着冲什么啊冲。

    顾紫重的意思明确得不能再明确了。

    朱常禧也好像被一巴掌给打醒了一样。

    顾紫重看他那个失魂落魄的样子,便接着道:“紫重愚见,皇上这个时候突然下旨易帅,正是说明皇上他念及你们二人的兄弟情分呢。倘若皇上放你去打,叛军一旦被平。那下一个被平的就是你了。就算皇上不想与你为敌,朝廷中的其他人都会给皇上压力的。”

    所以说当皇上有的时候也并不自由,就连睡女人都要被下面的言官看着。

    所以朱常禧还是不要一意孤行了,到时候金陵朱家和朝廷非要对立不可。

    其实朱常禧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就是天生的武将,一旦遇上战事了,这心就痒痒。

    也好,被紫重给斥醒了,他也就放松了。

    不去也罢,就让朝廷派人来带金陵兵营的人马的。

    朱常禧就当一个看客。

    平时在家里喝喝茶,关注一下战事,也挺不错的。

 第九百五十八章 出了问题

    事实证明,朱常禧的这个想法还是挺不错的。

    他把兵权都交给了金陵镇守太监,自己倒落了一个清净。

    金陵算是大明的陪都,也算是第二个都城吧。

    所以金陵镇守太监的官也是很大的,至少和皇上的关系很近。

    朱常禧把权力交给他,自己也放心,毕竟朱常禧这个举动已经向皇上表明了,我甘愿服从你的命令,甘愿把兵权都交出来。

    金陵镇守太监也是尽职尽责,害怕这么多兵马在自己手里攒着,迟早要出问题的。

    因为他压根儿不是武将,更不会带兵。

    所以兵权又交回到了武将的手中。

    说实话,皇上挺不高兴的,因为兵权到了外姓大臣的手中,很可怕。

    皇上是怕外姓人夺了朱家的江山。

    而满朝的文武却是害怕金陵朱家篡夺皇位。

    这就闹出生疏来了,而且皇上必须要服从大臣才行。

    要不然宦官,言官们都等着呢,皇上你大不了对我下手,我正好青史留名。

    然后皇上就不敢动手了,甚至连嘴都不敢动。

    所以说,怎么说呢,皇上怎么着都是为难的。

    当大明的皇帝实在不是一件美差。

    兵权在朱常禧的手里,皇上怕朱常禧不忠心。

    兵权在外姓人手里,皇上又怕外姓人权力太大。

    说皇上他杞人忧天,都不过分。

    不管怎么说,反正朱常禧是舒服了。

    兵权交出去了,兵也都走了,就留他一个人在家里待着,正好清净。

    就连朱三子那兄弟四个都走了。

    顾世子也被打发回家,继续去读书了。

    顾紫重等来了十分宝贵的机会。

    朱常禧在家里宠她,简直就像是在宠自己的孩子一样。

    生怕她出一点事情,哪怕她被蚊子叮咬一下,朱常禧都恨不得叫大夫来给看看,皮肤别不白皙了。

    她的确挺吃惊,也很快乐。

    唐纤楠知道少夫人在家里忙,所以也就没有来看她。

    可是有一件事情,让唐纤楠不得不来看她。

    还是江南的事情。

    因为三个月后,五月初,江南出事了。

    张献忠再次叛乱,李自成也是闹腾得更厉害。

    这回收不住了,一旦形势发展下去,后果太可怕了。

    带兵去江南的武将实在是没有朱常禧能力出众,首先一点,他控制不了手下的兵。

    说得不好听点,手下的兵都比武将厉害,到底谁是谁的领导?

    这也没有办法,因为皇上就怕那些有能耐的人掌兵之后,权力太大,所以才把金陵兵营的兵权交给一个无名小卒。

    然后就是这么出事的。

    五月初四,张献忠和李自成带兵攻破姑苏,扬州,向北逼近滁州。

    差一点就是金陵了。

    张献忠也知道金陵城已经空了。

    这可是天赐的大好机会,报仇的时候到了。

    张献忠忘不了上一次在金陵城下被朱常禧给痛贬的痛苦。

    不过叛军还没来,唐纤楠就先到了。

    唐纤楠来找顾紫重,说完了,江南都落入了叛军的手中。

    顾紫重当即大惊,她首先问:“伯父还好吗?”

    没了伯父,江南的父老估计都不会再给金陵送军饷了。

    唐纤楠只轻声说:“还好。”

    这下子顾紫重就放心多了,不过她接着再问:“百姓都还好吗?”

    唐纤楠还是点头道:“都好,叛军攻破城池以后,未伤及一民,未烧毁一房。”

    这就好。

    不过顾紫重在庆幸之余,还在心里嘀咕呢,怎么叛军攻打金陵的时候就那么恨呢,金陵城内的房子没少被烧,百姓没少被打。

    甚至人命也连着出现好几起。

    难不成这一次的叛军是真叛军,上一次的叛军是假冒的?或者说上一次的叛军还没来得及加入,只是想在长官面前露两手?

    她想不明白,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江南沦陷,可是百姓都还好。

    这就好了。

    顾紫重不敢隐瞒,赶紧把这件事情去告诉给了朱常禧。

    朱常禧本来挺悠闲的,一听这话,当即就惊了,先问:“我手下的兵都还好吗?”

    这个顾紫重拒绝回答,她也不知道。

    朱常禧在家里急得团团转,甚至连着几天都吃不下饭去。

    顾紫重亲自来安慰他,可是也无济于事。

    这个时候乱子还不够呢,哥哥又找上门来了。

    顾世子现在也算是金陵兵营的一份子了,他也要来帮忙看看情况。

    这不是捣乱吗?两个男的在家里来回踱步,就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而且外面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顾紫重也觉得奇怪,怎么我派出去的探子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回来?

    她心里好奇,不过朱家的家丁回来了,被她带到了角落处。

    家丁低声道:“我们派出去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他们本来应该在的时间和地点,结果都没有出现。”

    按照顾紫重给他们的交代,这样一来,肯定是出事了。

    他们都出了事,一个人也没有回来。

    顾紫重的心里开始嘀咕。

    家丁低声道:“少夫人,或许是锦衣卫和东厂搞的鬼。”

    嗯,不用怀疑了,就是他们。

    金陵兵营战败,想必情况很惨烈吧,要不然朝廷怎么会想着要封锁消息呢?

    顾紫重猜中了结果,却更加难受了。

    这说明朝廷派下来的那个货实在是不成器,这战败了,还不知道有多惨烈呢。

    金陵兵营的人能回来一半吗?

    顾紫重忧心忡忡,赶紧告诉那个家丁:“这件事情除了你我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要告诉。就当你什么都不知道。”

    家丁还有点为难:“可是朱将军他……”

    顾紫重就是害怕让子善哥知道。

    所以她再次强调:“我就是不让你告诉子善哥。你现在就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记住了吗?”

    家丁虽然有点不情愿,可是还是点了头。

    顾紫重让他退下了。

    可是这种结果知道了还不如不知道。

    她在寻思着能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朝廷居然连个消息都不敢发。

    顾紫重又打听了那个南京镇守太监。

    可是那个太监自从上一次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顾紫重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第九百五十九章 情况不明

    好家伙,知道情况不好,吃了败仗,索性不回来了。

    她也不怕,亲自去找了太皇太后娘娘。

    她知道太皇太后娘娘肯定对这种事情是了如指掌。

    可是情况却并非让她乐观。

    因为太皇太后娘娘不是矢口否认,更不是狡辩,而是根本就不知道。

    太皇太后娘娘比顾紫重还要一头雾水。

    因为江南沦陷之后,朝廷就好像断了通信一样,和金陵城没有来往了。

    太皇太后娘娘地位再高,毕竟人只是在金陵待着而已,所以她老人家也是什么都不知道。

    顾紫重看她老人家的样子,不像是在撒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