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丽春-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百二十三章 难得可贵
连顾紫重都怀疑她,子善哥不可能不怀疑她。
可是朱常禧在顾紫重面前的表现却是一副可惜的样子。
朱常禧在替李采儿担心:“李采儿姑娘当初嫁给吴兄弟的时候,可是顶着压力的。现如今可好,吴兄弟居然移情别恋,这可真让我生气啊。”
他都垂足顿胸,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太假了,别演了吧。
顾紫重同时却产生了另外一种想法,子善哥为什么在她的面前都要演呢?
难不成子善哥连她也不相信吗?
顾紫重可是你朱常禧的老婆啊。
她定住了神,眼睛里在往外渗着泪水。
朱常禧突然也定住了神,他不知道紫重怎么突然哭泣了?
顾紫重却在他的胸口处捶打,道:“子善哥,你是不是不相信我了?”
哪儿跟哪儿啊?
紫重怎么突然这样了?
把朱常禧都给弄懵了。
顾紫重在他面前哭泣,道:“子善哥,我可是知道什么,都和你说了。可是你呢,怎么总是一副傻里傻气的样子。你当我不知道吗?你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
朱常禧挠了挠后背,很是为难地坐下了。
顾紫重落着泪,哭泣道:“子善哥,我告诉你吧。我都怀疑了,吴兄弟的那个小妾很有可能就是皇上派过来的,没准那个女人还是一个刺客呢。我就是担心你,所以才第一时间告诉你的。你居然在我面前装傻,还说替李采儿着想。”
朱常禧演不下去了,面色也是沉重了起来。
其实紫重说得都对。
朱常禧苦笑了一声,道:“我不是担心你吗?我在朝廷当中经历什么事,那都是我自己的事。你知道女人家,不应该,也不需要懂这么多。你就在家里过好你的日子就行了。”
顾紫重却哭得更厉害:“可是我对你付出了多少,你不知道吗?”
朱常禧不说话了,一下子把顾紫重揽入了怀中。
他好像除了突然抱人家之外,就没有别的招数了。
顾紫重又一次被他给吓了一跳。
朱常禧也跟着落了泪,啜泣着道:“不瞒你说,你刚才一告诉我这个消息,我立刻就慌了。皇上他居然屡次三番在我这里安插眼线。咱们城里突然多了那么多的人,我后来都查过,可是什么也查不到。”
顾紫重抬头看着他:“那些人就是锦衣卫吧?”
朱常禧点头,却并没有接顾紫重的话。
他已经默认了。
顾紫重真替他感觉到累。
朱常禧道:“家父已经不管了,他不是不管,是没有办法管。家父这棵大树更招风,一旦家父有什么动静,会引起更大的波澜。所以家父把朱家的兵权都交给了我。我不是不想放手,是放不了手。朱家这么大的家业,我怎么抛弃?我就乖乖地把兵权交给兵部,就没事了吗?”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朱常禧是朱家子孙,就是小皇帝的竞争对手。
皇上难受啊,卧榻之下,岂容他人憨睡?
无奈生在帝王家啊。
只要是朱家的后人,这个问题必须要考虑的。
而且先皇那时候,金陵朱家过得不也挺好的吗?
现在小皇帝要撤藩,那可不是说一说就完的。
朱常禧已经明白了,他手里有兵权,还尚可活下去。
倘若他把兵权都交出去了,或许小皇帝会对他动杀心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朱常禧也不恨,他毕竟已经是朱家的人了,必须要考虑好这个问题。
所以他对顾紫重处处隐瞒,他不想让顾紫重替他考虑这些事情。
顾紫重又想哭,又想笑。
她紧紧地抱住了子善哥,道:“你不应该这么想的。你可是朝廷的功臣,是大明的功臣。也是天下百姓的功臣。咱们大明江山社稷,不还是要靠你这样的武将来支撑吗?”
朱常禧也懂,当今的皇上更懂。
可是皇上也懂,朱常禧一旦威名在上,就振过皇上他自己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是历史上很多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除非手足相残。
朱常禧承担的压力太大了。
朱王爷倒是省心了,一直把自己憋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人都不问。
快活似神仙啊。
顾紫重打心眼里感觉公公这个人不好。
到了关键的时候就逃避责任。
朱常禧不怪父亲,这是朱常禧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
朱常禧毕竟要适应自己的位置。
他流着眼泪笑道:“那紫重,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我连我身边最近的兄弟都不得不怀疑了。吴一城他为人仗义,奋勇杀敌,我们兄弟几个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可是……他现在怎么会给我出这个难题呢?”
也对啊,吴一城倘若真的成了皇上的人,那他娶妾就应该偷偷摸摸的,生怕朱家人发现才是。
可是吴一城却恰恰相反,非要顾紫重帮他张罗。
这只能说明,吴一城的心还是向着金陵朱家的,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个女人的来历而已。
朱常禧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吴一城怎么一点防备都没有呢?
他只有感叹道:“这个吴一城,一见到女人,就成了傻子了。”
顾紫重道:“我觉得吴兄弟他的心还是向着咱们的,不过皇上赏赐的东西,他却也收下了。这只能说明他贪财而已。”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不过朱常禧必须要和吴兄弟保持距离。
朱常禧没有退路了,他只能让金陵兵营的人马更加强壮,自己才能在朝廷当中立足。
要不然朝廷当中随便一个言官,就把朱常禧说得无力还手。
毕竟大明的江山社稷,还需要朱常禧这样年轻的后生来守的。
朱常禧的心思还要管到北长城,抵御鞑子兵,东南倭寇和海盗。
再往西南,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叛军。
大明动荡,必须要有得力的武将来清扫敌人。
武将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还多着呢。
朱常禧的机会也还多着呢。
对于朱常禧来说,他只能向前,把江南一带的治安管理好,把倭寇和海盗给防住。
其他的事情暂且不要管。
第九百二十四章 朱家老人
对于吴一城娶小妾的事情,朱常禧就装作不知道,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情。
顾紫重心里也明白,子善哥一方面是看中他和吴兄弟之间的情谊,另外一方面,就是看顾紫重的面子了。
毕竟吴一城是顾紫重的门吏。
顾紫重很是欣慰,因为子善哥一方面明白事理,另外一方面,清楚的头脑之下,还有深厚的情义。
这正是顾紫重所希望子善哥做到的一点。
崔姨娘提醒顾紫重,这两天朱世子有意无意地开始躲避兵营了。
因为金陵兵营里的人手不够,大部分的人都回乡下去务农了。
这叫暂时解散。
解散了他们,也省的金陵朱家再拿军饷了,这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士兵回乡去务农,正好也可以给金陵朱家解压。
小皇帝的眼睛恨不得直接放到金陵城楼上,时时刻刻盯着朱家看呢。
顾紫重找准了一个机会,抓住了子善哥,不让他走。
她要把话问个清楚。
朱常禧一开始还挺没有耐心的,后来看紫重实在是难缠,所以也就不得不把实情告诉给她了。
朱常禧去了青楼。
顾紫重听了以后,脸都变绿了。
这个臭男人,怎么会每天都去厮混?
而且还这么堂而皇之地告诉给自己的老婆?
顾紫重真有一种在他面前上吊的冲动。
朱常禧赶紧安慰她的情绪。
人家本来也没有想告诉她实情,是她非要问清楚的。所以怨不得朱常禧。
顾紫重生气归生气,可还是要问个清楚的,他去那里会了几个女人了,都送了人家什么东西,值钱不值钱,值多少钱。朱常禧他又从家里拿走多少钱。
这些问题都要问清楚。
可是朱常禧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一文钱也没有从家里拿。
这不可能吧?
找女人怎么可能不要钱?
青楼那个地方,是随随便便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吗?
她的哥哥……
一提这种事情,顾紫重就伤心。
她哥哥之前不也是这个毛病吗?
什么风花雪月的地方都去,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见客。
顾紫重不想听子善哥解释,反正事实已定,他越解释越乱。
朱常禧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转身离开了。
留下顾紫重一个人伤心。
结果只过了没两天,从京城那里就传来了消息,说朝廷里的东林党这个时候开始暗淡消沉了下去。
为什么呢?平时东林党可一向是朝廷里最为活跃的一群人啊。
顾紫重自顾自地思忖着。
崔姨娘直接告诉给她答案:“因为当今皇上,他那天把东林党臭骂了一顿,还说那些人上的折子,他再也不看了。”
小皇帝突然发威,很是奇怪啊。
顾紫重倒挺好奇的。
崔姨娘说完这事,也就走了。
顾紫重也没有再往心里去。
子善哥去了青楼,顾紫重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振国公终于出现了。
沉寂了几个月,振国公终于出现在了顾紫重的面前。
顾紫重都惊了。
不过在她的面前,自己的公公大人倒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朽木,即将要枯萎。
花枝也即将要凋谢一样。
本来顾紫重的精神头挺足的,这个时候一下子也跟着蔫儿了起来。
她过去给公公大人行了一礼。
振国公把自己给憋闷在屋子里,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他见不得外面刺眼的阳光。
歇了好一阵子,振国公才缓过神来。
顾紫重给他倒茶,在他旁边侍奉着。
振国公终于笑了,笑得很自然。
他冲着顾紫重一招手,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紫重,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
哦!
顾紫重顿时红了脸。
对啊,她辛苦了,她的确很辛苦,尤其是在管理朱家这一方面,她可没少出力啊。
振国公叹息道:“紫重啊,老夫不瞒你说。上一次的殿试,我想招收几个清流,可是却还是被东林党那帮人给害了啊。”
顾紫重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
振国公道:“我失败了,现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那些仕子们凡是进京城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人。而我们金陵朱家,甚至是地方的藩王,我们的门生,一个也没有录取啊。”
顾紫重已经明白了,公公大人不必多说,她心里此时也有了数。
还是朝中的事。
原先是康勉王,朱乐权,他们把持朝政,偏偏要和金陵朱家作对。
现在康勉王一死,朱乐权也销声匿迹了。
转而却变成了东林党。
其实还是金陵朱家,在这个时候很不恰当。
金陵朱家控制着江南一带,等于是握着大明的半壁江山呢。
朱家立的功太多了,而且兵力也太强了。
一旦朱家拥兵自重,那就是朝廷的威胁。
这是皇上的心疾,治愈不好的心疾。
这也是朝中文武官员可以拿来说事的重要一点。
所以公公大人今年开春去了京城,参加了殿试的选拔,可是回来为什么闷闷不乐?
就是因为这个吧。
振国公叹息道:“当今皇上的确是一个能干的人,他把朝中的大臣们管理得服服帖帖的,谁都不敢有异议。可是,他太强势了,所以没有了台阶下。咱们朱家,只怕会很难受啊。”
说来说去,还是金陵朱家和皇上之间的博弈。
振国公说了半天,便起身离开了。
他来对顾紫重说了一些这个,也不知道用意是什么。
顾紫重也就是听一听。
不过振国公临走之前,还随口说了一句:“锦衣卫终于走了。”
这句话顾紫重可听进去了。
哦,她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了,为什么公公大人这么多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了。
原来公公大人是在躲避锦衣卫。
她适当地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一些。
家里的一些小事,她还是主动去管的。
要是换了家里的大事,她可就要去询问公公大人的意见。
她很明白事理,也懂得许多。
所以这也是顾紫重很讨振国公喜欢的一个原因。
紫重这个孩子明白事理,懂礼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振国公很欣慰啊。
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盗来袭
这个不孝子,家里有这么好的媳妇不疼不爱,反而去鬼混什么。
朱常禧也没有想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回来。
他被打得挺冤的。
当天晚上,他就给自己的老婆端茶倒水的,伺候得很到位。
顾紫重反而感觉很不习惯,子善哥怎么突然这个样子了?
朱常禧冲着她傻笑,给她陪不是。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却也猜测出了八九成。
得了,既然子善哥这么诚心诚意的,那顾紫重也就不阻挠了。
朱常禧帮她洗,帮她脱,帮她……
此处省略一万字。
不过等到了竖日,顾紫重很早就醒了,却不敢转身。
毕竟昨天子善哥太反常了,反常得让她有些接受不了。
她又不好意思转身起床,毕竟子善哥还没有醒。
平常他很早就出门去兵营了。
顾紫重这个时候再想着等一等吧。
可是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直到了快晌午的时候了,子善哥还睡得跟头死猪一样。
呼噜声特别大。
顾紫重受不了了,从床上爬下来,自己去洗漱更衣。
凤鸣告诉顾紫重,说沿海一带又出现了海盗。
不过这一次没有倭寇,倒是海盗突然袭扰,让沿海再一次不太平。
不是福建,不是浙江,而是到了山东。
反正只要是沿海的地方,随时都有可能有海盗出没。
他们一伙子人也是在海上漂了那么长时间了,也找不到吃的,随便找个地方登个岸,然后顺便抢一点东西吃,也是可以理解的。
顾紫重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不震惊。
因为没有倭寇,就海盗那点人,能翻天不成?
再者说了,山东离直隶近,离京师近,离金陵可远着呢。
顾紫重大可不必因为这种事而担心。
况且她回头看了看,子善哥的睡相真不怎么好看。
他也是累了,养了金陵兵营的兵,几年了,基本上就没有消停地睡过。
所以还是别惊扰子善哥了。
顾紫重把凤鸣推了出去,告诉凤鸣,让她不要乱讲。
凤鸣知道了,点了点头下去了。
可是纸包不住火。
这件事情还是在朱府传开了。
就是从百姓的口中传过来的。
因为海盗把事情给闹大了,把沿海地方的百姓杀得差不多都快没了。
这事都震惊了整个朝廷了。
朝廷束手无策,没有法子了,还是得请朱常禧出山啊。
麻烦您吧,您受累再跑一趟。
耍猴呢?
金陵朱家人可不干了。
平时太平的时候就对金陵朱家耍这个心眼耍那个心眼的,一到了关键的时候了,又把金陵朱家推前面去了?
顾紫重就很生气。
振国公只不过不说话而已。
他老人家心里明白,小皇帝早就视金陵朱家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所以金陵朱家能一直存在,能一直控制着江南一带,这本身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所以皇上一下令,朱常禧屁颠屁颠地就去了。
金陵兵营的人限三天之内,都赶紧回来报道。
还可以,一下子凑了三万人。
朱常禧带着这三万人去了。
结果自然不用想了,只是半个月的功夫,朱常禧就把海盗又给打回海上去了。
凤鸣来报喜讯,说明军杀敌五千,俘获一万,剩下的海盗都跑了。
有那么多海盗吗?
当年戚继光在的时候,汪直手下的海盗,也就这么点人吧?
现在还有?
看来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了敌人。
顾紫重去金陵城外的寺庙为子善哥上了香,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
她希望子善哥能快点平安回来。
反正朱常禧这个家伙就是武将出身嘛,杀敌立功,名垂青史,这不是他的梦想吗?
以前顾紫重还替他打抱不平呢,凭什么这些打倭寇海盗,鞑子兵什么的事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