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丽春-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紫重着急,急得两次都生了病。
要不是大夫及时给她开了药方,让她吃了药,只怕她就要一尸两命了。
她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了。
顾世子想联系内阁,可是已经没有用了。
内阁从首辅到大学士,还有其他的几个辅臣都换了,不是小皇帝的老师,就是小皇帝亲自提拔的科举状元。
说白了,都是小皇帝的人了。
太皇太后娘娘掌朝的时候下面的文武百官换了十之七八。
之前有几个太监嘴把不住门,想要说出去,结果都被杖毙。
顾世子觉得自己真窝囊,在内阁混了这么长时间,结果啥也没混出来。
他就知道什么之乎者也了。
顾紫重感觉举目无亲,什么人也求不来了。
顾王爷倒是陪着自己的女儿呢,不过他也好久不理朝政了。
小皇帝像是疏远了金陵朱家和顾家一样,对他们的事都不理不睬的。
朱王爷倒还真的是破罐子破摔。
顾紫重躺倒在床上,气色已经很差劲了。
顾母拉着女儿的手,眼眶里嗪着泪水。
顾紫重悲痛道:“我肚子里的孩子一出生,便要没有了父亲。我不知道以后怎么把孩子扶养大。”
顾王爷唉声叹气:“当初叫你不要嫁给朱常禧这个愣头青,你就是不听。这回倒好,守寡了吧?”
他就是存心气顾紫重的。
顾紫重猛地一抬身子,又躺了回去。
她已经筋疲力竭了。
顾母哭得几乎哑口了:“老头子你瞎说什么呢。子善没有少帮咱家的忙。”
顾王爷看着她们母女两个人的样子,倒是笑了出来,笑得很放肆:“你们两个人也是,自己气自己干什么呢?子善没有消息,老朱他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他还和他这个小妾浪漫呢。”
顾紫重越发心里难受。
顾王爷实在看不得她们两个人的哭样,摊开双手,无奈道:“整个金陵就你们两个哭。别人怎么不哭呢?你们也不想想,子善他倘若有危险,还能活到现在吗?”
顾紫重愣住了。
顾王爷开始安慰女儿:“现在的局势很难说。咱们金陵可到处都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老朱他也不是傻子,越是这个时候,他才越淡然呢。老朱这两天宠爱他的那个小妾,就是为了给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看的。小皇帝想抓咱们的破绽,咱们能给他看吗?”
顾紫重破涕为笑。
顾王爷无奈道:“你们娘俩实在是没脑子。不要再哭了。康冕王和朱乐权都是当今皇上的心腹大患,咱们又是皇上唯一能够依靠的人了。皇上会和咱们作对?”
父亲说得对啊。
顾紫重笑声更加放肆。
她突然捂住了肚子,感觉好难受。
顾母赶紧让崔姨娘去熬药。
凤鸣又去端来一碗糖水。
顾王爷道:“李采儿是吴一城的老婆,唐纤楠是郭授时的老婆。人家两个人就听话,什么也不说。你再看看你,就知道哭哭啼啼的。把身子哭坏了,可没有人来管你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不会管你。”
顾母听了都要和老头子急眼。
不过屋子里传出了温馨的笑容。
大家都放松了下来,顾紫重心里的疙瘩也算是解开了。
果然,西南地方出现了问题。
那就是粮食不够了。
康冕王虽然有不臣之心,可是毕竟还是不敢直言的。
所以他还是要毕恭毕敬向朝廷交粮食的。
这次不一样了,今年小皇帝一改往昔的懦弱,决定不给西南的康冕王拨粮饷。
康冕王那里炸了锅了。
他们在的时候,那里的山贼强盗什么的都被剿灭了,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百姓被抢的事。
百姓的粮食的确都交了上去。
这下倒好了,康冕王没有想到,小皇帝居然敢公开和他叫板。
西南明军没有了粮饷,靠什么打仗呢?
小皇帝不是不给他们台阶下,下了一道圣旨,说西南的明军镇守时间长久,实在是辛苦,决定将他们换了,让那些士兵们回家,和家人团聚。
圣旨去到了西南,直接被康冕王扣在了兵营里。
传圣旨的太监去见康冕王,直接被康冕王砍了脑袋。
康冕王愤怒之下,将太监的尸首丢到了荒野。
他没有想到,小皇帝居然这般不给他活路。
先帝在的时候,可是要对他恭敬三分的。
现在小皇帝倒好,亲自下令要解除康冕王的兵权了。
康冕王毕竟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他没有公开违抗圣旨,只是将圣旨给藏了起来。
京城里的小皇帝早就坐不住了,他想的是康冕王自己违抗圣旨,带兵打过来。
这样最好。
逼反,康冕王可不傻。
小皇帝也把朱常禧他们五个兄弟分别召集到了身边,说是要他们平定叛乱,事成之后,都是开国功臣。
功劳都这么大了。
这哥五个可要商量一下。
朱常禧见了他这四个兄弟,都有一种要打他们的冲动。
他质问吴一城和朱子琴,为什么不理他。
吴一城和朱子琴两个人此时正是膨胀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道:“朱兄,你又何必多虑呢?咱们现在才是朝廷的功臣,是天下的功臣。”
朱常禧无言以对。
郭授时挺老实的,什么话也不说。
朱三子却憔悴了不少。
朱常禧怎么说他呢。
朱三子也和吴一城的观点差不多。
小皇帝已经分别给他们派去了任务,他们兄弟几个要誓死保卫京城的安全。
金陵的兵营里,还有整装待发的几万人马呢。
这下子倒好,金陵的兵马都成了皇上的人马了。
朱王爷也没有想到,这个小皇帝耍这么一套。
唉,小皇帝知道,他有难的时候,金陵不会不帮他的。
当初金陵朱家带兵进京,除了外戚的反叛,结果却被困在了京城里。
第七百九十二章 如此担心
不过小皇帝却是乐开了花,对他来说,万事俱备,只等着西南的康冕王主动反了。
朝廷是天下百姓的朝廷,一旦打起来,肯定是以全国敌一隅,自然是占据上风了。
小皇帝已经在心里想好了,他肯定不会做第二个建文帝。
朱常禧在自己府上,一开始还可以自由出入,到了后来他只要一出门,就会被请进去。
突然冒出两个公子哥,把朱常禧请回了府上,就是谈论喝酒的事。
朱常禧心里明白,这是当今皇上特地给他安排的。
他也认命了,就待在自己的家里,不动弹了。
顾紫重听闻了京城的消息,她还是坐不住。
更何况她又是有了身孕,将要临产了。
朱王爷不敢再松懈了,把顾紫重安排在了正房间里,还给她请了三个接生婆。
崔姨娘主要管顾紫重的安全问题,可不要受其他的什么因素影响,再突然出现什么问题。
其他的三个接生婆就是伺候顾紫重的饮食起居。
说白了,顾紫重就感觉自己被当成是一个娃娃养着了。
她几次去找公公大人谈论京城的事。
可是朱王爷都把她给搪塞回来了。
崔姨娘就劝她:“少夫人,您想的问题都是国家大事。朱老爷子他都不着急,您说您跟着瞎操什么心啊。不是老婆子我说您,您就是杞人忧天了。朱世子他功夫高强,还是京城的高官,他在京城很安全。您不必这般担心的。”
顾紫重真想说崔姨娘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
大家都清楚,朱常禧是小皇帝的依靠,小皇帝不可能自己杀了自己的后台。
所以朱常禧比任何人都安全。
再说得大胆一点,就是小皇帝的安全不能保证了,朱常禧也肯定是安全的。
这很好解释啊,朱常禧手中握有重兵,而小皇帝手中什么也没有。
之前朱常禧上交到朝廷的水师兵权,也基本上都到了兵部,然后就被分散到各个地方了。
先皇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兵权掌握了。
所以朝廷兵权过于分散,其他的人也都是各有各的立场。
太皇太后娘娘刚掌握朝政的时候,就曾经试图把兵权收起来。
不过收效甚微,毕竟兵权都散下去了。
所以地方的藩王才很强的。
康冕王和朱乐权,这两个人都是皇亲国戚,手中又握有重兵。
两个人对朝廷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说实在话,朱常禧曾经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也想着反了小皇帝,自己做皇帝。
其实朱王爷曾经对小皇帝不止一次地暗示过。
大家都是朱姓,都是洪武大帝的后人。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当今的皇上是朱棣的后人。没准朱常禧还是建文帝的后人呢。
不过朱常禧习惯建功立业的生活,他还是愿意依靠小皇帝,在朝廷当中立足的。
他是这么想的,现在却很被动。
小皇帝等于是把他给囚禁了起来。
他这一段时间想顾紫重,想自己的老婆了。
朱王爷就说自己这个儿子儿女情长,所以干不成大事。
他也反思过,自己的确是这么一个性格。
反正小皇帝现在是已经把他给拿住了。
朱常禧认了命,皇上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任由皇上的差遣。
小皇帝自从掌握住了朱常禧的行动,一切事情都好顺手。
不说别的,单单说是宫里的那些大臣们,对皇上也开始顺从了,那些言官们也不敢再肆意妄为地胡乱提意见了。
还好小皇帝当初的时候有东厂和锦衣卫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这些人平时就不和下面的六部来往,只和皇上沟通,所以他们只能听皇上的。
小皇帝打心眼里感觉到自己很是幸运,他甚至感觉这是上天的旨意。
朱常禧难受,顾紫重心里更难受。
顾母就劝她。
不劝还好一点,这一劝,却更加难劝了。
顾紫重这心是不由自主地忧虑着,她对母亲哭诉:“娘,子善哥这一走,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回来了。不要说回来,就是消息都没有。紫重实在担心他,不想让他受苦受累。”
顾母毕竟是局外人,她也担心朱常禧,可是并未那般撕心裂肺。
她反而是担心自己的女儿,本来就怀着身孕呢,现在却又是整天哭哭啼啼的。
顾母真的担心女儿再哭出什么病来。
她亲自下厨给女儿炖了鸡汤,一勺一勺喂女儿喝,道:“紫重,老爷不都和咱们娘俩说了吗?子善这个孩子在京城,那就是为了去牵制皇上的。朱老爷子他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那不是为了不给小皇帝把柄吗?小皇帝就是希望看到咱们金陵乱套呢。”
顾紫重“嗯”着,眼泪却不住地向下流淌。
说实在话,要是顾紫重身边没有父母,她还真的能够坚强。
现在母亲每天都照顾她,却把她娇气的性格给照顾出来了。
唐纤楠和李采儿也没有什么动静。
顾母为了打消女儿的顾虑,还特地将唐纤楠给请了过来。
小唐宁和清儿在一起玩耍得很开心。
顾紫重看到孩子们开心,她自己也开心多了。
唐纤楠是心里有话,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
顾母看得出来,唐纤楠这个姑娘有心眼。
李采儿表面上看是一个傻兮兮的女孩子家,而且自从她给吴一城生了孩子,就整天待在家里,做着贤妻良母。
可是顾母也能看得出来,李采儿这个女孩子也不一般。
顾母把这两个女孩子叫过来,也是为了让她们好好劝一劝顾紫重。
顾母自己悄悄地离开了。
让她们三个年轻人在一起,不是更加容易沟通吗?
顾紫重静悄悄地离开了。
顾紫重当着自己的两个妹妹的面,哇哇地哭了起来。
唐纤楠把顾紫重揽在怀中,道:“顾姐姐如今怎么也成了小孩子了?”
顾紫重啜泣地道:“子善,吴一城,郭授时他们都好几个月没有回来了。你们不会担心吗?”
李采儿轻颜一笑,道:“我有点担心,不过并非如此。”
第七百九十三章 计划变化
李采儿瞧顾紫重的样子,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唐纤楠笑道:“我都不知道我的男人在京城干什么。他们男人都是一样的,在外面胡乱混迹,结果回来的时候却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顾紫重瞪大了眼睛盯着她。
唐纤楠仿佛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郭授时这个家伙从来都是在外面胡乱厮混的。以前就是这样,现在一定还是。”
李采儿也是有同感:“吴一城这个家伙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老老实实的,可是实际上呢?并非如此。他逛青楼也是经常的事。”
顾紫重反而成了一个八卦的人了,听着她们两个人的话,津津有味。
李采儿劝她道:“紫重姐,不是我说你。要不是去一趟京城,他们男人的本性就表现不出来。他们一去不归,连一封书信都不回,说明他们早就在外面鬼混了。乐不思蜀啊。”
顾紫重也挺有同感的,她哥哥就是一个典型,表面上看得好像是不善言语,可是要真的放浪起来,他们就真的不在乎了。
顾世子没少逛青楼。
子善哥他一定也去过。
顾紫重这么一想,心底一股醋意顿时升到了心头。
这一次的劝慰过后,京城就来了消息。
京城的御林军都退进了城里。
小皇帝已经召集了京畿之处,周围所有的明军都归京城调动。
要出大事了。
果然,过了两天,西南便传出了消息,康冕王带着十万人的大军从川蜀一带出发,要直取京城。
康冕王第一次如此大胆,直接把话说了出来。
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一点。
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康冕王要和朝廷对抗。
康冕王也是没有法子,被小皇帝逼得造反。
其实康冕王心里也有侥幸,他感觉以自己现在的兵力,足以和朝廷对抗了。
十万人马,这么多?
顾紫重感觉这是吓唬人的。
金陵人也都不相信。
整个南方的人口才多少,青年人又有几个?
其他的都是小孩子和老人了。
没有十万人。
虚张声势!
朱王爷这个时候才开了口,道:“咱们金陵兵营的人这个时候该派上用场了。朝廷要咱们金陵兵营的人去守护朝廷,这法子也太过稚嫩了。”
小皇帝想将金陵的兵马全部据为己有,这也是痴心妄想了。
小皇帝除掉了外戚,又把朝廷当中的文武百官来了一次大换血,感觉自己厉害得不得了了。
可是藩王们谁都不傻,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头了,谁心里没有两把刷子?
小皇帝太小看人了。
朱王爷对小皇帝想干什么,了如指掌。
金陵的兵马,皇上一兵一卒也别想带走。
不过康冕王的确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向京城进发了。
朝廷危在旦夕。
从川蜀,过洛阳,直取京师。
明军实在太少,京师要想守卫,必须要调动各地的明军。
小皇帝着急了,金陵不帮他。
他赶紧把朱常禧召集上殿:“朱兄,京师危在旦夕,咱们兵力不够啊。”
朱常禧却根本不上他的当:“京城的御林军,足以抵挡一切的叛军。子善不才,不过誓与朝廷共存亡。”
小皇帝气得嘴角发抖。
他摆了摆手,道:“康冕王十万大军,京城弹丸之地,被十万人踏平,也是绰绰有余的啊。”
朱常禧摆手:“不必,康冕王再大胆,也不敢踏平京师吧?御林军也不差,还请皇上把御林军的兵权交给子善,子善愿意与京城共存亡。”
当初朱常禧建立的水师呢?
小皇帝怎么不说了?
朱常禧真不愿意提,先皇实在是败家。
水师那么多人呢,现在呢?他们都去了哪里?
小皇帝不好发火,被逼得没招,主动道:“我将京畿之地的明军都给召集了起来。那些人当中有许多人是当初的水兵,是子善哥你原来的部下啊。”
他终于提及这件事情了。
朱常禧道:“水师是朝廷的水师,不论水上,还是内地,只要有叛军,子善便要带兵将他们给剿灭了,保证朝廷的安全。”
小皇帝只好同意了。
朱常禧回了府上,乖乖喝着酒。
小皇帝这才发觉,原来他并没有那么厉害。
他想控制金陵,还是太嫩了。
金陵兵营表面上说是五万人,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