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醒狮-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浚诩际Φ陌镏抡庖磺泻芸炀透愣恕omN是化了大本钱的,不过当年他们冒着炮火的危险,在巴格达实况转播了美军轰炸伊拉克的镜头轰动了全世界。这次伯宁一定要记录下中国舰队首次进入日本海的历史性时刻,他敏锐地感到日本人不会让它们轻松地完成这次航行。不久,华盛顿的军界朋友告诉他,美日韩将联手给中国人一个教训。他认为行动绝对不会不会发生在三八线的陆上,甚至空中,虽然十多万志愿军的进军十分壮观,1500名美军快速反应部队加入釜山附近的驻韩美军也很轰动,不少同行已经蜂拥到汉城、釜山采访,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绝对没戏。中朝联军不可能“南侵”,美韩联军也不可能“北犯”,连空军也不可能越界制造事端,中国陆军的崇高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至少在与之交过手的美韩军方的眼中是如此。
他肯定发生事件的地点一定是朝鲜海峡,这支舰队的动向,日本媒体不断在报道,不过实在太平淡,日本空军禁止各电视台的直升机接近中国舰队。今天凌晨,他就坐进了租来的运动飞机在长崎的一个飞行俱乐部的机场上待命,驾驶员帕特里奇是个技艺高超的飞行员,他把油箱装满了燃油,保证可以飞行5小时。伯宁一听到广播中报告中国舰队已经接近朝鲜海峡,立即命令起飞。帕特里奇向塔台谎称前往冲绳,得到许可后,先向南方飞到公海,然后降低高度,一个右转绕过福江岛就向中国舰队飞去。不久,就看到了壮观的中国舰队直奔对马岛而去,他命令立即开始现场转播,信号发到了华盛顿。就在此时,1架中国的战机急速飞来,comN总部决心开始向全球播放,随着时间的推延,观看的人数越来越多,下面是摘要:
“这位中国的年青人先向我们敬了个军礼,又做手势请我们离开。看来我们不能太靠近了。各位,远处是对马岛,组成环形的中国舰队-专家告诉我们这是防空阵形,究竟是右转走对马海峡呢,还是左转走雾茫茫的朝鲜海峡呢?我们的专家也意见不一。…
“各位,快看现在中国舰队组成的圆环开始齐刷刷地右转,它们将奔向对马海峡了,噢,它们开始加速了,舰首激起的浪花猛然升高了,真是壮观啊!总部请来的专家告诉我们,根据舰首激起的水波的角度可以判定舰艇的速度,原先它们的速度已经是24节了,现在已经加速到32节的惊人速度。”
这时,耳机里传来东京一位朋友的情报,称在海峡的北口有日本的舰队和韩国的舰队。伯宁立即热血沸腾,戏来了,这趟不会白跑了。他立即命令帕特里奇加速北上,并以压制不住的略带激动的口气继续报告
“女士们、先生们,请看前方,噢,是4艘巨舰,原来是韩国的,专家说是2艘美制导弹驱逐舰和2艘导弹护卫舰,它们笔直地向中国舰队急速驶来,速度也达30节。不好,1架日本战机来了,飞行员在向我们挥舞拳头,要赶我们离开呢。啊,远处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我们绕过去看看。哇,望远镜头让我们看清了,是日本著名的‘十·十’舰队,真是壮观。不过我们还是先看上面吧。
“看,那是1、2…是16架日本战机,专家说这是先进的F-2战机。中国方面也急速飞来一群战机,4架苏-27,专家说看来是中国制造的叫做歼-11,是有所改进的,还有4架苏-30,那是8架歼-10单引擎战机。旗鼓相当,噢,不对,原来的4架中国战机并未离开,它们正在全力拦阻日本战机不让它们靠近舰队。哇,日本飞行员的动作真花哨,他们的基地就在近旁,士气看来很旺。咦,这4架F-2怎么在急速升空,我们跟上去看看。原来在这6500米的上空有1架中国的直升机,怎么在它的机身下面有一块平板,还在旋转呢。专家说是卡-31预警直升机,它的平板相控阵雷达可以探测远处的空中和水面目标。4架歼-10猛窜上来了,直迫日机,看!马上就要相撞了,F-2急速转向了,真惊险。嗬!下面也很热闹。
“那是“海鹰”,1、2…,啊,还有“海王”,总共有10架,看来日本‘十·十’舰队的重型反潜直升机全部出动了,中国的2架直-9和另3架小直升机在较高处作规避飞行,5架卡-27在低空大显神通拦截企图靠近舰队的‘海鹰’。请大家注意,中国的直升机没有那些显眼的发动机,驱动旋翼的轴似乎是直接从机身上‘长’出来的,专家说它们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大家看,在我们的热成象仪上看不到它们的图象,而‘海鹰’却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据说它们的机动性也极佳。哇,一架卡-27竟然侧身以机腹向‘海鹰’的旋翼撞去,‘海鹰’的躲闪总算及时。专家指出,旋翼如果撞在卡-27的坚硬机腹上,肯定会折断的。卡-27的最大重量达12吨,居然能做这样的惊险动作,实属不易,不知是拜电动机所赐,还是飞行员技术的高超。‘海鹰’离中国舰队远了不少。
“好,现在双方的战机都在作穿插飞行,暂时顾不上来赶我们了,让我们再上去看看。上帝保佑,但愿不要给它们的任何一架碰上。我对帕特里奇的技术很有信心。快,转向那里!我的上帝啊,1架庞大的苏-30直接以机腹向F-2压了下去。F-2急速下降,总算脱离了险境。哇,F-2又进入了螺旋,也许是飞行员的脱离动作太猛了,危险!噢,在接近海平面的时候总算改平了,大家仔细看,它喷出的气流在海面上吹出了一道航迹,真险哪!专家说,如果F-2碰上苏-30的装甲机腹,绝对是粉身碎骨。
“让我们再去看看主角-中国舰队,咦,韩国的那支小舰队已经转到中国舰队的右边,双方阵容整齐地擦肩而过,完全符合航海的左行规则。再看远处的日本‘十·十’舰队正在飞速接近。噢,1架直-9逼近过来了,我们干脆让帕特里奇绕到‘十·十’舰队的侧后去看看。
“专家说这是梯次攻击阵形,前面3艘,2艘是著名的‘金刚级’战舰满载排水量接近1万吨呢,1艘是村雨级,都是‘宙斯盾’级的导弹驱逐舰,后面二排各3艘都是导弹驱逐舰,最后1艘是‘白根级’直升机指挥舰,从舰首的波浪形状可以看出,它们以30节的最高速度直奔中国舰队的侧面疾驶而去。如果双方的阵形和速度不变,肯定会激烈碰撞,巨舰可不同于灵巧的战机,躲闪是很困难的。可是远处的中国舰队似乎毫不理会,依然保持阵形高速挺进。
“快看,3艘中国的‘红箭级’导弹护卫艇突然离开舰队,向日本舰队前列的3艘巨舰飞驶而来,噢,专家说其中1艘是著名的‘海南级’反潜护卫艇,飞溅的浪花显示它们的速度在35节以上,它们只有500吨级,难道是‘特攻艇’啊。咦,小艇在巨舰前面不远处急转弯正巧拦在前面,专家说相距只有600米。啊!小艇停下来了,40秒后巨舰将把它们拦腰撞断。噢,小艇的桅杆上升起了一个黑球,这是什么秘密武器?专家说这是标志船舶发生了故障,请别的船只让开。这位艇长真是异想天开,巨舰躲让不及怎么办?
“嘿,神了!金刚级真的急剧减速后,向小艇的后面绕了过去。看来日本舰队的司令官很有风度。咦,那3艘小艇又开始后退了,似乎执意要挡住金刚级的去路,奇妙的是金刚级们只能继续转向,‘十·十’舰队的阵形已经乱了。他们已经不可能追上中国舰队了,中国舰队的速度是32节,要高于比较陈旧的金刚级。唉!帕特里奇说飞机没有油了,高速机动是极为耗油的,只好返航了,我真想弄明白小艇有什么秘密武器能指挥金刚级巨舰。”
伯宁的现场报道为comN再次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出乎日美政府的预料,面对日本海空军的挑衅,中国海空军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勇猛无畏、技术高超,又文明礼貌的正面形象。而且中央电视台得知消息后立即购买了comN的转播权,使大批没有卫星天线的国民看到了实况,说明中国政府对自己的海空军极有信心。问题是,接着电视台和政府的网站上充斥了民众的质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搞实况转播。经过紧急请示,不久中央电视台宣布今晚7:00有重要的转播。这一下又把全球观众的心吊了起来。他们都想知道小艇的秘密武器,而日本方面却一声不吭。
“库尔勒”号导弹驱逐舰19:05
北京时间19:00中央电视台在播报了5分钟的国际国内新闻后,立即把镜头转到了正在日本海上航行的“库尔勒”号导弹驱逐舰,此时观众的耐心已到了尽头。央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汪宏良在舰队餐厅布置成的会议室主持对舰队司令员的联合采访,除了央视的记者谢成,还有解放军报的记者邱文琦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闵秋芬。汪宏良首先介绍志愿军日本海分舰队司令员霍灵宝大校和政委郑龙友大校,他指出霍大校年仅39岁是海军最年青的大校,又向霍、郑介绍了在座的记者。
接着说道:“看了外电的报道,我们的观众有很多的疑问,请霍司令员给介绍一下舰队的航程,尤其是通过对马海峡的情况。”
会议室里响起了霍灵宝洪亮的嗓音:“首先我代表舰队的指战员欢迎各位来我们舰队采访,你们是第一批乘坐舰载直升机登上‘库尔勒’号的新闻工作者,各位的感觉怎么样?”
侃侃而言的霍灵宝浑身透射出一个男子汉的钢铁意志,又不乏潇洒的气慨,看得年青的女记者闵秋芬目现迷茫而崇敬的神情,她抢着说:“太棒了,飞行员简直像开轿车般把我们送到了舰上。您的舰队太壮观了。”
汪宏良好象知道观众的心理,紧接着说道:“我们放映一段舰队的录像,请霍司令员给我们讲解。”
估计有10亿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在瞪大眼睛观看这段录像,画面上出现了在夕阳下高速挺进的日本海分舰队的壮丽景象,周边是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巨环,4艘神奇的护卫艇在环的中央。阵形整齐得就像在接受检阅。镜头转到了直升机的机舱内,汪宏良拿着话筒,讲解道:“我们现在是在直-1H上,这是根据著名的卡-28反潜直升机改进后,我国自行制造的,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电力驱动,在普通的直升机上是无法这样讲话的,你们看我把话筒靠近了驱动电机。”
观众只能听到轻微的电动机运转的“嗡、嗡”声。
镜头转向了舰队首部的“库尔勒”号,只见它的舰首切开日本海的海水,如同一座庞大的钢铁堡垒,宽体巨舰的线条十分流畅,甲板上装备十分简洁。这时响起了霍司令员的画外音:“这是我军现役最大的059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1万1千吨。舰首是双管203毫米舰炮,是世界上驱逐舰口径最大的舰炮,使用底排气弹射程将超过100公里。那些园盖下是垂直发射的防空/反舰导弹,我军的垂直发射有自己的特点,采用‘冷发射’技术,装载密度可大于外军有些直接点火发射的VS。桅杆上的四面体是‘天罗’区域防空系统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电视观众真有点陶醉了,有一位司令员给他们当讲解员呢,对那些先进的装备连连发出赞叹声。
“哇,‘天罗地网’,太棒了。霍司令员,它比‘宙斯盾’还厉害吗?”画外音变成了闵秋芬的女性嗓音了,她简直是在代表观众发问了。
“闵小姐的问题还有点不太好回答呢,可以这样说,比起目前美军对外公布或销售的‘宙斯盾’我们的‘天罗’系统要强一些。不过美军新的‘宙斯盾’型号性能未公布,我就不好评论了。当然我们的专家也在提高‘天罗’系统的性能。”话语中透出了自豪之情。
画外音居然响起了记者们的掌声。
“尾部的直升机机库是下沉式的,舰载机着舰后,旋翼收束后就沉入下面的机库,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舱面放置导弹发射箱。机库可容纳2架重型反潜直升机,再加上反潜导弹和舰首和舰侧的声纳系统,该型驱逐舰也有强大的反潜能力。”
镜头转向了后面的护卫舰,“这是我军目前最大型的导弹护卫舰,与059型驱逐舰一样采用垂直发射装置,也有可容纳2架直升机的机库。同样拥有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和反潜能力。”
镜头又转向了中间的护卫艇,“我军的小型舰艇在历史上屡建功勋,大家看这艘‘红箭二型’导弹护卫艇,外形很别致吧,最特殊的是它有一个直升机库,可以搭载1架直升机,据我所知除了以色列的导弹快艇外,这是拥有舰载机的第二款导弹快艇。你们看那架没有尾桨的小直升机Z-2H就可在艇上起降。后面的053型导弹护卫舰和引进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就不用我多作介绍了,只说一点,它们的供配电和电气系统都已经用金龙电池改进过了,性能有了不小的提高。舰载机也都是电动的了。”观众听了介绍大呼痛快。
镜头及时切回了会议室,霍司令员开始回答刚才的提问:“我舰队是根据中朝政府的协定,接受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集结后,前往新浦基地的。我们舰队将与朝鲜人民军海军共同承担保卫朝鲜东海岸的光荣任务。整个朝鲜海峡都是国际水道,我们舰队当然可以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央视记者谢成:“外电报道原来迎头冲击而来的韩国舰队,突然偏向你们舰队的右侧,各方专家对此有不少评论。霍司令员能就此事说几句吗。”
霍灵宝潇洒地一耸肩膀,语带幽默地说道:“这可能是那位记者先生和专家们制造新闻效果吧。我们的直-9也摄录了这个过程,请大家看一下。”
电视画面转换成当时的对马海峡,“讲解员”仍是大校级的:“请看上方是韩国舰队的4艘舰艇,自北向南行驶,速度28节。下方是我们的舰队。对马海峡宽达46公里,足以容纳几个大型舰队在其中航行。请看,双方即将接近时,韩国舰队向东偏移,我们的舰队则向西偏,这是根据海上左行的避撞规则行事。”
画面上我舰队在32节高速偏移时阵形丝毫不乱。后来中外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
不过现象的背后确要复杂得多。根据美日韩三方的协议,如果中国舰队走对马海峡,则由韩国舰队首先拦截。若舰艇受损的话,则由美国提供同型或更先进的舰艇,费用由日本承担。这可为日本舰队赢得充足的时间,然后合力扣押“肇事”的中国舰艇,以扩大事态。因此,霍舰队刚转向对马海峡,在北口游弋的韩国舰艇立即加速到28节的最高速度,对准霍舰队撞击而来。我战机和Z-2H发现此事后立即报告总部。王刚主席接通了中韩首脑热线。
此时韩国总统金达忠正在国防部作战室与总理张洪瑛、总统国家安全助理朴东来、外交部长崔信平、国防部长李达政、总参谋长刘升洪及三军高级将领紧张地注视大屏幕显示的三八线附近和对马海峡的实况。接通电话互致例行的问候后,王刚直截了当地说:“总统阁下,当我志愿军舰队一进入对马海峡,贵国在海峡北口游弋的一支舰队立即加速向我舰队冲击过来,而在西北方向,朝鲜海峡北口的日本‘十·十’舰队也转向后,加速向我舰队冲击而来,这让我联想到这是一次日韩联手的拦截我舰队的军事行动。希望能得到总统先生的解释。”
听了第一句话,金达忠就打开了小麦克风,作战室的人都可以听到同声翻译的声音。
“嗯,主席先生误会了,我想这应该是我国海军的一次舰队的正常调动。不存在韩日联手对付中国的军事行动。”
“好,我相信总统阁下的保证。我只想提醒阁下,一旦两国开启了战端,战争的范围就不是单方面能控制的。”
“主席先生,这是威胁吗?”金达忠气愤地责问。
“总统阁下,我只是重复一个常识。如果没有战争的开端,就不存在战争的扩大。我的话丝毫没有威胁的含义。”
金达忠放下电话时已经冷静下来了。会场一片寂静。国防部长李达政刚要说话。大屏幕上方两处闪起了红光。电话铃声也骤然响起。
“报告,淮阳-化川里一线的志愿军,一个军4万余众的机械化兵团正快速向金化方向推进。侦察到这一带的电讯量在猛增。”
“报告,金川一带的志愿军一个军在快速向开城方向移动。北方的部队也在大规模调动。”
“报告,三八线北侧大批志愿军侦察机和直升机加强了贴近分界线的侦察活动。美国的卫星侦察显示,中国东北地区的空军正在大规模调动。有2个集团军正在向中朝边界移动。”…
作战室回复了寂静。
首先响起的是总理张洪瑛略带颤音的话:“我们的军队做好抗击的准备了吗?”
无人能回答这句话。当年仅是北方人民军的一个冲击,就把南朝鲜军打得丢盔卸甲一路逃到了釜山。现在,三八线北侧原有20多万极具攻击力的人民军,又加上了十几万装备了电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