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狮-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神情肃穆地报告道:“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基地已经全面加强了警戒,中国特种兵不会再有机会了。我们的特混舰队还处于有利战位,迫使他们的远征舰队在巽他海峡的北部游弋,它们现在减速到20节在向龙目海峡方向移动。我军只是向西略微偏移了一些,仍在严密封锁巽他海峡。我希望陆军能尽快解决斯里兰卡的战事,那么对特混舰队的支持将更有保障……”
    实际上萨赖达斯非常害怕我舰队前往龙目海峡,那时遭重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和2艘驱逐舰就只得沉舰了,否则中国人再来一次直升机包围战,它们又得落到中国人手中。这真是个大难题。
    印度高层的大多数是主张“背水一战”的,索拉雅刚要决策。副官又送来一份紧急公文,总理看了一眼就交给了达维尔多上将。
    上将以低沉的语调念道:“中国和普雷马卡吉同时发表声明,中国志愿军已经进入斯里兰卡作战。中国空军已经在首次空战中击落了11架我军战机,攻击机对我军发起猛烈的打击。我军向南方的推进已经停止……”
    索拉雅铁青着脸,下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干掉普雷马卡吉和中国的远征舰队!”
    看来中印两国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十七节 中印大对决


    我军攻占维沙卡帕特南和甘岛后,取得了极为有利的态势:维沙卡帕特南距印海军东部的另一重镇加尔各答750公里、距马德拉斯基地为570公里,即使横跨印度大陆到西部的又一重要基地果阿也不过1千多公里,全部在歼-11、“飞豹”、Q-6的打击范围。而从甘岛北上马累,与印军从特里凡得琅增援马累都是560公里,摄于我军远程打击力量的威名,陷入敌对人群之中的马累入侵军已经慌乱不堪。而且甘岛的空军还严重威胁印军对特混舰队的补给和增援。
    印军则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达维尔多要发挥陆军的优势是不错的想法,问题是印军事先根本没有此类计划,要组织一场如此复杂的反击战至少要进行一周的准备。印军还必须大规模调动陆军加强各海军基地的防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防御系统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呢?马累现在又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大规模增兵的话,经济和政治上都难以负担,那里的印度移民已经千方百计地在逃回本土。仅靠一个旅的陆战队和少量的空军和海军,那里根本是一些低平的沙地,怎么能抵挡中国海军的突击呢?那支特混舰队也处于危险的境地,北部有大尼科巴岛上中国空军,西面有甘岛基地的空军威胁,东面是中国的远征舰队。从本土南部基地提供的增援和补给线则随时有被甘岛和斯里兰卡南方的中国突击力量截断的危险。
    更要命的是,中国国务院的新闻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新德里的海军司令部是否列入了中国的海上反击名单?”不予正面回答。印军总部必须作出决死的努力来挽回颓势,而中方当然会充分利用这一态势来夺取最后的胜利。一场决战势在必行。
    卡卢特勒10月4日10:30
    今天这里大军云集,后面不但有科伦坡基地武装直升机的支持,而且有来自特里凡得琅基地战机的强大空中打击力量的火力。钱德勒中将亲临这个前线指挥部督战,务必在黑夜降临前夺下90公里外的加勒港。
    大多数军事专家在这场中印海战中关注着双方舰队的移动和远程战机部署变化,对中国海军神出鬼没的谋略以及展示的实力惊叹不已。可是在事后的分析中那些海军权威和美、俄、日、英等海军强国才再次领略了王刚战略上的深厚功力。我国始终不对印度宣战,坚持是两国的海上冲突,世界各国就不必明确表明支持哪一方,基本上不会影响与我国的经贸往来。缅甸政府理直气壮地声明,中印并未开战,缅甸理所当然地允许中国的民航机过境。而作战中的中印部队感受更深的是中国庞大的动员船队发挥的作用。
    很多人注视的是10月2日傍晚从新加坡樟宜基地出航的航母集群,实际上满载各种战争装备和物资的庞大船队早就部署在印度周边的海域。挂方便旗是国际航运界的惯用经营方式,用以躲避本国的高额税收和严厉的劳工法规。例如,一家美国的航运公司的货轮可以挂上巴拿马的国旗,船长可能是希腊人,大多数船员还可以是中国人呢。我国控制的占世界第5位的船队当然也打着各种旗号,在发生中印海上冲突后挂我国国旗的船只就不宜离开印度太近。但是挂朝鲜、柬埔寨、巴拿马、利比里亚等国国旗的船只当然可以自由地航行在印度洋上。
    我军攻占安达曼岛时,2艘挂着柬埔寨国旗的2万吨级集装箱轮刚通过韦岛进入了印度洋,8小时后它们就靠上了大尼科巴岛在近岸处抛锚,2架经过改制的Z-14飞了过来,它们的底部有摄像头和机械手,技艺高超的飞行员和挂钩人员很快地把集装箱锁定在直升机底部,升空后就飞到岛上的一处岗地上,将集装箱放到了一个个缓冲垫上。那里的工程兵得到大批施工机械、建材后,自然很快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野战机场。
    我军攻占维沙卡帕特南时,2艘原定驶往吉大港的巴拿马籍巨轮满载着从欧洲采购的施工机械、建材、食品和生活用品,“恰巧”航行到孟加拉湾中部距维沙卡帕特南550公里的海域。16小时后它们靠上了维沙卡帕特南港,要快速修建一个纵深防御系统需要的就是这些民用物品。
    我军攻占甘岛时,有4艘巴拿马籍的杂货船和油轮刚由西向东驶近赤道海峡,接到命令后立即转向南方,4小时后就靠上了甘岛的海军码头卸下了5万多吨的施工机械、水泥、钢材、木材、燃油和食品等民用物资,不过到了工程兵的手中也许就成了军用物资。20小时后2艘挂着朝鲜国旗的货轮靠港后,卸下的是导弹、相控阵雷达天线和部件,还有大批的弹药。
    至于加勒港更是不断地有商船进出,远在200公里开外“封锁”的印军小舰队当然无法拦截。每天有几十艘乃至上百艘商船要绕过斯里兰卡南端航行,印军敢去一一拦截搜索吗?斯里兰卡政府军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这里是最重要的后勤通道。印军总部当然要急于攻占加勒港。
    印度占领军在奥帕纳凯西北的帕讷杜勒建立的前线指挥部,本来是主攻奥帕纳凯的斯里兰卡政府,今天也有104、106二个轻步兵师转向南方助攻加勒港。他们将越过山岭然后沿河谷助攻。在主攻方向的卡卢特勒南方有印军的75、76装甲步兵师和135轻步兵师担负中路主攻,左翼是斯瓦希坦帕亲自指挥的泰米尔独立军9千多人,威哈什加是16团2营营长,不过说是一个营还不到2百人。他的不少带来的“族人”被分散到1营和3营了,不过这几天的杰出表现让不少人也当上了班长、排长。
    在军指挥部里还有一位贵宾-印度泰米尔独立联盟主席贾孟德兰,他率领了一个团3千人混入“独立军”来火线磨砺,同时也想发现一些独立军内的军事人才。在他的概念里是不分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经过这些年的造反,他终于明白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从印度人手下独立出来。在新德里政府的纵容下,他暗中已经组织了2万人的武装,号称3个军。不过在南部的泰米尔地区,至少还有2大股反政府武装“泰米尔解放阵线”和“泰米尔统一联盟”势力都很强劲,山区还有好几股小一些的武装呢。他得抓紧这个机会了。
    印军的右翼是塔林加姆的“革命军”的第1军和第3军约15000人,库马德已经是第3军的副军长了。塔林加姆的“国防部长”亲临前线督战。这里的地形十分不利于攻方,不少地方险峻的山地直逼海岸,沿海平原非常狭窄。现在虽然是雨季的后期还是经常云雾缭绕,攻击机甚至武装直升机都难以发挥作用。还幸好斯里兰卡政府军没有空军,只是以防空导弹进行防御所以印军战机的损失还不大。
    清晨6:30开始,全军就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在西边帕讷杜勒的2个师也开始了行动。新德里命令今天一定要拿下加勒港,也就是在12-17小时中要推进80公里。不过开始并不顺利,虽然有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助攻,中路印军在敌军炮火、一道道反坦克堑壕和地雷阵阻击下进展十分迟缓。
    左翼的“独立军”要在山地推进,难度当然就更大,一开始也是伤亡惨重,7:30把威哈什加的营调了上来主攻。在印军顾问、贾孟德兰和斯瓦希坦帕的注视下,威哈什加身先士卒,部队的战术动作十分漂亮,各小组交互以火力掩护与突进,以快速行动攻占了一个重要的高地,插上了独立军的大旗。由于第16团的团长被打死了,威哈什加立即被提升为团长,他的“族人”也有不少当上了营长、连长、排长和班长。他们都对部下不错,深受他们的爱戴,对那些上司也施展功夫搞好关系。
    右翼的“国防部长”撤下了死伤惨重而毫无寸进第1军,让第3军上阵。军长是塔林加姆的族弟,他根本不懂军事,印军顾问也无高招。还是库马德根据地形和对方的火力情况,拟了个攻击计划,派遣2个师轮番突击,并强硬要求师长、团长亲自上阵。那些师长、团长都是塔林加姆的亲信和亲属,腿都软了,向军长求助,军长装作看不见,印军顾问则大声斥责他们,库马德表示将与师长一起上前压阵。果然高级将领上阵士气大振,连续突破了2道防线。不过2个师长和3个团长都被击毙了,库马德指责他们怕死,自然容易被打死。为了继续作战,自然要提拔新的师、团长,那些在总部当参谋的塔林加姆死党一看当师长都会被打死,谁也不愿意抢这些肥缺了。于是斯共的骨干开始控制了这些实权职务。
    中路的印军借光,也接连突破敌军的防御线,到10:20已经推进了25公里越过了贝勒皮蒂耶市。钱德勒在科伦坡得报后大为振奋,命令再推进11公里攻占安伯朗戈德市以结束第一阶段战斗。在前阶段的战斗中印军损失了5架超级美洲虎、3架米格-27和7架武装直升机,都是被防空导弹和高炮打下的,还有不少被打伤的。印军司令部知道加勒港部署了远程防空导弹,它们虽然不能对付在低空飞行的攻击机和直升机,但能够威胁高空掩护的战机。尽管迄今也没有发现过政府军的战机,印军还是决定派遣高空战机进行掩护,因为同中国人打仗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于是从特里凡得琅出动了8架苏-27、2架挂载俄制电子战吊舱的苏-30,看来印军是下大本钱了,掩护24架超级美洲虎和12架米格-27。科伦坡机场出动12架阿帕奇、12架米格-24MR实施对地攻击,周边的游击队太厉害了,需要长跑道起降的战机根本不敢使用科伦坡机场。印军决心挽回面子由中路率先发起突击。
    此时山中的云雾开始向上蒸腾,飞临战区的印军战机当然高兴。可是猛然间从东部的山沟中随云雾升起了48架歼-12M“红蜂鸟”,有20架是从印军攻击部队的后方钻出的,几乎是从那些苏-27、苏-30的机身下方垂直仰升的。苏-30的雷达再厉害也无法发现这些超轻型战机,还是由印军的地面雷达首先发出报警的。可惜已经晚了,遭到PL-15C格斗导弹夹击的印机群阵型大乱,凌空爆燃起6个火团。符寅生中校率领的这些精锐,早就占好了新的攻击阵位,第2轮更猛烈的导弹攻击扫除了残余的4架。印机在逃避导弹追杀时发射的十几枚R-73格斗导弹只击落了2架歼-12M。这批经过中印边境战争和中南半岛战争锤炼的空中勇士创造了空战史上的又一奇迹,以超轻型战机完胜苏-27系列重型战机。当然这也是印军为他们搭建了这样的舞台。
    机群中的秦洪上尉击落一架苏-30后,意犹未尽根据地面被动雷达提供的战术环境,经符寅生大队长同意率领僚机翻身一个俯冲,以头盔瞄准具锁定了下方的1架米格-27,按下发射钮,一枚PL-15C如离弦怒箭飞向敌机。此时歼-12M已经可以挂载4枚PL-15C,12公里的射程、12公斤的高爆战斗部红外、紫外导引头不怕敌机迎着阳光逃避,还可以接受防空系统的指令。
    而米格-27是前苏联在米格-23“鞭挞者”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一款变后掠翼、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印度不但引进了一批,还曾受权组装了165架。它有一门6管30毫米机炮,七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4吨。借助变后掠翼装置既有良好的低空性能,有利于对地攻击,又有不差的高空高速性能,高空最大速度达1。7马赫。那些印军飞行员已经拥有多少年的驾驭经验了,可是他们碰到的对手太强大了。
    秦洪在开战前已经击落了13架敌机,已经是双料“空中王牌”,这在我军的历史上也不多见的。现代空战已经不是二战时代了,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曾经击落了352架敌机,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是空战史上的顶峰。秦洪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升上领导岗位,他自己意识到没有太大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希望能钻研击落敌机的艺术。他的上级,尤其是符大队长理解他的追求。以超视距导弹攻击为特征的现代空战不但要求飞行员能熟练地操控自己的战机,熟悉那些复杂的电子仪器和导弹武器,还要十分熟悉各型敌机的性能、特点。还要临场根据敌机在机载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微妙变化,或者根据预警机或地面雷达通过数据链传送过来的战术环境决定攻击战术……
    战友们为他的立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他的歼敌经验同样为战友们所用。他把歼-12M运作得出神入化,再次咬住摆脱了导弹攻击的米格-27,以机炮将它送入了海中。只有14架印军攻击机逃脱了这批“小精灵”的突然袭击,有3架还冒着浓烟,不知能否返航特里凡得琅。至于那些武装直升机自有陆航兵团的歼-17和电动直升机来对付。
    符中校率领的歼-12M大队昨夜就从大尼科巴岛率先抵达加勒港周边的一些基地,这些超轻型战机消耗的油料少,只需要很短的跑道起降,所以第一批到斯里兰卡。第5陆战师陆航兵团的那些电动直升机也横越1500公里的洋面过来了,那些歼-17更是不在话下。他们的抵达标志着斯里兰卡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入侵印军的末日到了。
    一看自己的战机和直升机纷纷起火坠落,印军地面部队顿感不妙,尚未按计划发起进攻,突然从山中无声地钻出了大批的Q-6和重型武装直升机。这批印军根本不重视防空,遭此突袭,其惨状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周边的峻峭山峰上竟然飞出了155毫米榴弹炮的空炸榴弹,印军的高速推进当然来不及去搜查远处的山头。遭此空地联合打击,印军回窜的速度比推进的速度高一倍都不止。
    不过最考究我军特种战争功力的还是对付“独立军”和“革命军”的战斗。突击部队不仅不能伤害钻入敌军心脏的战友,还得为他们立功创造条件,又得按照指示为他们扫除障碍。却说“独立军”方面,威哈什加和他的部下已经控制3百多“心腹”,打下了基础。他们当然都有极为精巧的通讯工具和目标指示器,既要保护斯瓦希坦帕、贾孟德兰和军长、师长们逃命,又要在逃跑中为我军精确地指示目标,消灭了一些威胁他们“升官”的障碍。后来逃到科伦坡,威哈什加果然被提升为副师长,并受到贾孟德兰的赏识。不过更重要的是威哈什加与伙伴已经同印度的“同伙”在战火中建立了“友谊”,这为他今后在印度的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革命军”则在逃亡中连第3军军长都被打死了,第1军的2个师长和不少团长被击毙。库马德已经“火线升官”接任了军长的职务,当然斯共的大批党员趁乱夺取了军内的要职。
    从帕讷杜勒市南下的印军败得更惨,2个深入山区的师同样遭到了空地联合打击,在匆忙后撤中,2个团陷入了包围圈中。他们也向科伦坡告急。
    在科伦坡坐镇的钱德勒中将大为惊慌,而从塔莱曼纳尔南下增援的印军又遭斯共游击队的层层拦截,他只得命令从亭可马里抽调了6千官兵应急。入侵印军突遭重击,一时阵脚大乱。
    中国志愿军进驻斯里兰卡与斯里兰卡人民并肩作战,不但激励了斯国军民的斗志,而且打乱了印军的阵脚。正当新德里高层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中印双方的航母群发生了第一场搏杀,这是二战后首次的航母群大战,自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瞩目。
    甘地号印特混舰队司令部10月4日12:30
    特混舰队在撰他海峡南口外已经游弋了将近一整天,司令部里的气氛也反映了整个舰队处于沮丧、无奈,还有极度的疲惫。如同在不远处的维特兰特号、德里号和那艘卡辛级导驱显得有气无力。这3艘巨舰已经恢复了部分动力,航速提升到了15节,当然战斗力几乎为零,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