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推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称李秘为小李捕头了,简定雍若是懂事的,回去之后便该知道怎么做了。
李秘心里自然是欢喜的,毕竟自己得到知府的赏识,这知府可相当于后世的省长,而他连县政府科员都算不上,其中意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李秘也不是得意忘形之人,虽然自己破了张氏的案子,抓住了女倭鬼子浅草薰,又牵出倭寇的阴谋计划,但还不足以与知府同桌而食,这陈和光看起来也并非亲和之人,今番请他一道吃饭,如此赏识,背后到底有些甚么想法也犹未可知。
李秘不是个善于应酬的人,所以这顿饭也吃不出甚么滋味来,倒是宋知微将他带到了四府衙门,让人取来城防图,李秘才进入了兴奋的工作状态。
这城防图统共四十多册,铺开来几乎占据大半个房间的地面,也好在李秘早先与青雀儿等人一同混迹,对苏州城已经不算陌生,否则还真有些看不懂。
宋知微将理刑馆的官吏都叫了过来,全部交由李秘来统筹规划,李秘将各方书吏分开来,条理分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统计凶案,联结罪案现场,规划路线等等。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可真真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统计方面也还好,人手充足,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其中的计算部分,只能由李秘自己来完成。
众人也总算是见识到了地图分析法的真正效用,宋知微也更加笃定,李秘并非信口开河,包括诸多官吏,对李秘这个小捕快都有种惊为天人之感,没想到案子竟然还能如此做法!
古时侦缉断案,主观成分比较大,没什么科学性与技术性可言,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办案人员的经验与直觉。
而古时断案,口供为王,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要么是嫌疑人,要么是受害者,要么是目击者等等。
但李秘乃是后世的侦探,凡事讲究证据,从客观层面着手,对人的依赖也就没那么大了。
这无疑为理刑馆的侦探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也终于体会到,无论在古时还是后世,技术型人才,走到哪里都吃香!
所谓实践出真知,这些个侦探们将以往的案子都翻出来,标记在地图上,用李秘的法子来分析,果然得到了客观上的印证,不由得皆大欢喜,就如同发现了新玩具奥秘的孩童一般!
这法子的技巧与经验之类,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但重要的是这么个全新的理念,李秘所带来的震撼,也是这个层面上的。
侦探们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一般,围着李秘问这问那,起初还只是探讨地图分析法,到后面是各种刑侦的问题都提出来,俨然成为了热闹的讨论会,宋知微见得此状,也不由朝简定雍道:“简大人,这李秘不错啊,往后可要多带他来理刑馆走动走动才是。”
简定雍也笑了,朝宋知微道:“能得到简大人的抬举,真是李秘这小子的福气。”
宋知微看了看简定雍,心里也有些佩服,毕竟这样的气度不是谁都有的。
李秘或许还听不出陈和光的言外之意,但他宋知微却一清二楚,李秘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法子,而是一项能够让无数公差受益的刑侦技术!
如此人才,又岂能任由他留在县衙,流为庸俗,烂在捕快的位置上!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
李秘自然不晓得宋知微的心思;更不会知道;简定雍其实并不希望他离开县衙;而“高升”到理刑馆,毕竟李秘是他简定雍发现的人才,而且自己迟疑再三,才决定要用李秘。
然则李秘提出这样的技术来,宋知微等一干理刑馆的侦探们,确实识货的,顿时如获至宝一般,如此一来,简定雍心中自是吃味的。
不过连知府陈和光都对李秘青睐有加,宋知微都提出邀请了,他也不好拒绝。
只是他也清楚,进入理刑馆固然不错,但里头人事关系错综复杂,李秘只是刚刚当上捕快,贸然一头撞进去,只怕容易碰得头破血流,若李秘还算聪明,应该会留在县衙适应一段时间的。
李秘此时一心扑在案子上,与这些理刑馆侦探们一番探讨,他也是收获颇丰,起码对这个时代的刑侦概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理刑馆的侦探们对这些细作的存在也并非一无所知,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在防备,更一直在挖掘这些倭寇细作。
在此基础上,侦探们给出的数据,通过李秘的法子,又在地图上得到了更大的范围缩减,如此一来,方向对了,范围更小,工作难度也就大幅降低了下来,想要清洗这些细作,也就更加容易了!
时间紧迫,宋知微也由不得这些手下与李秘继续开研讨会,得到了初步结果之后,便下发命令,调集大量人手,开始对划分出来的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
为了配合工作,宋知微让人把长洲县的人也叫了过来,吴县和长洲县素来不对付,明争暗斗是家常便饭,所以简定雍也有些坐不住,当即回县衙调集人手,加入此次的行动。
李秘乃是捕快,说白了就是跑腿的勾当,可眼下他却是走不开的,因为理刑馆还需要他坐镇中枢,又岂会让他去跑腿。
理刑馆的诸多馆差又随时向李秘汇报动向,随时做出应对策略来,诸如规划细作可能的潜逃路线等等。
宋知微作为指挥者,听取李秘的意见和建议,做出相应的决策,到了中午时分,果然开始有成果汇报回来,被抓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倭寇细作!
这一消息也让人振奋不已,整个理刑馆都有些沸腾起来。
由于理刑馆、通判衙和同知衙都在府衙西侧,相距不远,理刑馆的热闹,也惹来了其他分衙的注意,听说理刑馆大抓特抓倭寇细作,而且成果斐然,其他衙门的人也都过来看热闹。
推官专掌刑名,不预他政,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后来又增加了审计钱粮的工作。
而作为正印官,知府统筹全局,通判管部粮;同知清军匠; 左贰官如同知通判推官等各司其职之外;同知还兼管巡捕与河海之防;通判则兼管捕盗;劝农;修河牧马之类;而唯独推官,专掌刑名,即便有别的兼差,也只是临时的。
也正因此,在府衙之中,同知和通判可以设置几个人,但推官通常只有一个,而且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刑名。
由于理刑馆的特殊性质,也导致其他分衙对理刑馆很是嫉妒,平日里也多有明争暗斗,眼下见得理刑馆皆大欢喜,又有大功劳可以捞,旁人自然有些不太舒服。
苏州府事务繁重,同知本来增添了两名,但如今却只剩下黄仕渊一人独掌大权,此人如何,也可略见一斑了。
身为同知,兼管巡捕与海防,似倭寇细作这样的事情,难道不该是他黄仕渊的差事么?怎地也没人支会他一声?难不成理刑馆一家坐大,就可以藐视他这个同知?
李秘与馆差们还在忙碌,却不知黄仕渊已经在门外站了很久。
他并没有大发雷霆,更没有带着手下来打闹,身边只有一名师爷模样的长随,贴身跟着,时不时抬起眼眉,阴鸷地看着热火朝天的理刑衙门。
他已经打探清楚,理刑馆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完全就是因为李秘这个小捕快!
这般严峻之事,干系到倭寇细作,甚至于牵连出倭寇的阴谋来,难道就不该上报到同知衙门?
理刑馆虽然也有缉捕盗贼的职责,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侦缉破案,抓捕嫌犯,审理案情,似倭寇侵犯这样的大事,难道不该由同知衙门来处决?
理刑馆的馆差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快便有人认出黄仕渊来,在这府衙之中,但凡低估这胖子同知的,最终都黯然落幕,甚至有人认为,陈和光如此低调,便是受到了黄仕渊的压制!
馆差哪里敢耽搁,赶忙报了进去,宋知微也是微微一惊,此时才醒悟过来,此事没有与黄仕渊打招呼,确实是他的失职,若认真计较起来,整个行动都要转交给同知衙门都是有可能的!
他原本也只是想带着李秘去见陈和光,获得准允,用一下城防图,可谁能想到李秘和那些馆差,当场就将倭寇的范围缩小到市井之间!
初时他发下命令,让官差去围捕,也只是想验证一番,可没想到一抓一个准,行动既然已经展开,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已经打草惊蛇,剩余的倭寇细作就会潜藏或者逃走,想要再抓可就难了!
这就如同烈火烹油,也没法子停下来,以致于他都忘了要跟黄仕渊打声招呼。
当然了,也是因为抓不了这么多细作,确实是大功一件,比处理几百件鸡毛蒜皮的小案子,都要更让人心动,他心里头也实在按捺不住,不愿将功劳拱手让给同知衙门,为同知衙门作那嫁衣。
此时面对黄仕渊,宋知微也有些心虚,但面上却没有迟疑,笑吟吟地迎上来道。
“黄大人大驾光临,实在有失远迎,宋某正想过去寻你呢。”
黄仕渊也是呵呵一笑,拱手道:“我看宋大人正忙着,整个四府都有些不可开交,却不知宋大人还找本官作甚啊?”
黄仕渊脸上并无阴险,反而有些茫然,若非亲眼见识这么多同知被挤走,宋知微还真要信了这痴胖的同知大人了。
“说起来也实在惭愧,吴县那边有个捕头李秘,无意间获取了一份情报,理刑馆按图索骥,果然抓了几个倭寇细作,因着担忧倭寇逃走,宋某也没来得及通报黄大人,便开始了抓捕,如今已抓获九名细作,其余区域也都布下天罗地网,只是市井深邃,倭寇又狡猾如狐,想要一网打尽,理刑馆也是力有未逮,正想上交给大人来措置这个事情呢。”
宋知微也是官场老人了,这招就叫以退为进,先把自己的疏忽给主动承担下来,再将到手的功劳拱手让出去,就算黄仕渊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接下这份差事了。
果不其然,黄仕渊呵呵一笑道:“原是抓了倭寇细作,我说理刑衙门怎地这般热闹。。。”
“按说宋大人的四府衙门也有防暴维稳之责,这苏州府地界的长治久安,都靠咱们二人来维护,宋大人这也是情有可原,既然开了头,便该一路做完,本官对此一无所知,贸然插手也是添乱罢了。”
宋知微本以为黄仕渊会假惺惺推托一番,最终估摸着会两个衙门一并合作,了解此事,大不了平分功劳,却没想到黄仕渊今次竟然没有一星半点插手的意思!
这反倒让宋知微有些无所适从起来,赶忙说道:“黄大人,此事重大,大人可不能撒手不管,宋某还巴巴等着大人施以援手呢!”
黄仕渊闻言,却是直视着宋知微,看得宋知微都有些心虚,他的眼眸之中流转着阴寒的光芒,实在让人无法安宁。
“宋大人安心,本官可不敢夺人之美,此事因你而起,自当有你来收尾,这份功劳,本官也没脸面去分,宋大人便安心做事吧。”
黄仕渊如此一说,宋知微是真的有些迷惑不解了,当即脱口问道:“那大人过来所为何事?”
黄仕渊朝理刑馆里头扫了一眼,也不看宋知微,只是笑道:“就是想看看,一个小小捕头,如何能够劳动整个理刑馆,有这等本事之人,本官也是好奇得紧。”
黄仕渊这么一说,倒有些挑拨之嫌,将所有功劳都摁在李秘头上,听起来好像整个理刑馆都因为仰仗了李秘的本事,才得了这么一桩功劳一般。
虽然事实如此,但明面上说出来,难免让人难堪,不过宋知微本来就没想过昧下李秘的功劳,此时也坦荡地回答道。
“这李秘是个人才,放在吴县也确实是屈才,宋某想着此事过后,把他调到理刑馆来的,没想到黄大人也有如此兴致。。。”
黄仕渊此时才收回眸光,朝宋知微道:“宋大人可不要误会,本官并没有要抢人的意思,就是想过来看一看罢了。”
宋知微一时间也无语,不知这黄仕渊葫芦里到底卖的甚么药,既然没有埋怨嫉妒理刑馆,又不是来抢功劳,实在让人有些猜不透。
可就在此时,门房小厮连滚带爬地撞了进来,朝宋知微禀报道:“大人,麻烦上门来了!”
宋知微不由皱了皱眉头,那小厮才醒悟过来,赶忙凑过来,压低声音道。
“镇守太监王沐德进来了!”
宋知微心头一紧,抬头看时,黄仕渊正在冷笑呢!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九章 镇守太监来斗气
宋知微听说镇守太监王沐德来了;终于是恍然大悟;难怪黄仕渊如此大方;原来早就背地下了黑手;把王沐德给招来了!
黄仕渊也不掩饰脸上的得意;幸灾乐祸地笑着道:“宋大人,你的帮手到了,镇守太监安抚军民,提防贼寇,倭寇之事乃镇守太监与卫所的本职,有这位王中官帮你,宋大人可高枕无忧了,哈哈哈!”
黄仕渊大笑而去,宋知微却气得浑身颤抖!
这黄仕渊还真真是甚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官场里头的争斗,自家衙门窝里的争吵,又如何能把镇守太监给引进来!
二人在外头的对话也并未刻意放低,是故屋里的馆差与李秘都看在眼里,也都听入耳中。
李秘自然也听说过镇守太监,大明朝终其一朝,阉宦之祸从未间断,提起太监,大明朝的太监可是声名狼藉的。
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李秘除了打听官差门路之外,最关心的当属太监和锦衣卫了。
从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镇守太监可都不是甚么好东西。
当然了,凡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太监里头也有好人,只不过某些太监的作为,给整个太监圈子抹了黑罢了。
再加上明朝的政治环境使然,太监的权柄极大,入了这个染缸,即便本心善良的太监,做久了也会被染黑。
明朝的镇守太监制度,说起来始于成祖朱棣的时期。
成祖打着靖难的旗号,将惠帝赶下龙台,自己当了皇帝,可各地方的总兵和守备,很多都是朱允炆的旧臣,难免有些人心不稳,加上朱允炆的谜案,许多人都认为朱棣一直在搜寻朱允炆的踪迹。
有鉴于此,朱棣便在全国各地,设置了镇守太监,用这些亲近的太监,来掌控这个国家。
这些个镇守太监除了守备南京,还散布到各处边疆,负有守边之责,而地方各省的镇守中官,主要职责就是安抚军民,提防贼寇。
当然了,所有的镇守太监都有一个共同的职责,就像他们的天职一样,那就是充当天子耳目,将地方上的情报,直接快递到皇帝陛下的御书桌上!
到了后来,镇守太监的职责没变,权柄却越来越大,在民间为非作歹的多,以采办土产贡品孝敬宫廷为名,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人视为恶鬼。
即便是官场中人,对镇守太监也是敬而远之,因为镇守太监有权插手地方政务,甚至具体的事案,有权监督、弹劾所在地区的文武官员,还能举荐、请留甚至“奏罢”地方长吏!
除此之外,镇守太监还有权监军,随军出征,根据需要来调遣所在地区卫所的军兵!
当然了,想要单独领兵是不可能的,但卫所指挥又岂敢违逆镇守太监的意思。
也正因此,镇守太监几乎成为了官民谈虎色变的恐怖存在,也难怪宋知微会如此紧张了!
镇守太监虽然不能自行受理刑讼之事,却有权过问地方司法事务,并抚按定期录囚等等,所以对理刑馆来说,镇守太监也是极其不受欢迎的人。
也难怪黄仕渊没有大吵大闹,更没有趁机争夺功劳,原来是直接捅到了镇守太监王沐德那里去了!
这些镇守太监为了夺取功劳可是不择手段的,早听说过,有些镇守太监与卫所武将,为了撷取功劳,不惜坑杀无名流民和一些蛮夷海民,将这些无辜之人的头颅,充当倭寇来呈报军功!
眼下理刑馆和知府衙门,以及吴县长洲两县联合出手,在苏州城大肆搜捕倭寇细作,镇守太监又会安安分分地坐着!
这件事没有通报黄仕渊也就罢了,如今让镇守太监知晓,由不知要闹出多大的血雨腥风来,若是牵连开来,只怕又有不知多少无辜之人要遭受池鱼之殃了!
黄仕渊大笑而去,却留下了愁眉苦脸的宋知微,不知该如何应对王沐德这个吃人的老虎。
馆差们也都紧张起来,整个大堂里头噤若寒蝉,搞得如临大敌一般,李秘也终于是知晓太监在大明朝是怎样一种存在了。
宋知微轻轻吸了一口气,而后走了进来,朝众人微笑道:“诸位同僚且先退下吧。”
馆差们有些欲言又止,脸上自是愤慨难掩,镇守太监一掺和,估摸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