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推棺-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李秘得出这样的结论,心里也是非常的担忧,自打从周瑜处得知太平道的消息之后,李秘就一直担心太平道会四处作乱,为祸人间,以致生灵涂炭。
先前有太平道祭酒伪装成郑贵妃身边当红太监张明,潜伏宫中,下蛊伤害李敬妃和胎中孩儿,如今又有太平道妖人一路打入宫中,要置王恭妃母子于死地,这其中是否有着甚么牵连?
再者说了,太平道乃是比肩群英会的庞大组织,若真心想要刺杀王恭妃母子,又何必派这么一个道人进来?
既然不是为了刺杀王恭妃母子,为何又如此大摇大摆打杀进去,目标为何是王恭妃和朱常洛?
支持李秘这个推测的,还有王恭妃和朱常洛的伤势,二人都是皮外伤,看起来鲜血淋漓,其实并不会危及性命。
如果不是为了刺杀,难道说此人只是为了吸引注意,调虎离山,将宫中宿卫全都吸引到王恭妃这边来,好让其他人能够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秘仿佛抓住了一张神秘大网的一个小角,疑问是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可眼下却又一无所知,这种感觉就仿佛自己提了个小小的灯笼,萤火之光的前面,却是无尽的黑暗!
不过李秘也并非一筹莫展,眼前不就有个突破口么!
似乎被李秘看穿了身份,此人就好像吃完了开胃菜,要开始真正的表演一般,朝李秘道。
“李大人眼光毒辣,心思细腻,苏州神探果真名不虚传,只是李大人如此睿智,就不想知道尊夫人此时身处何地?”
李秘一直想不通甄宓为何要逃婚,心想或许是甄宓经历过太多艰苦,从来都是孤身一人,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份幸福,又或者她心中有着甚么阴影,无法放下心结,与李秘厮守一生。
无论如何,李秘都没有往坏处去想,可此人也着实是厉害,他只是这么一问,便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涌上李秘的心头,难道说甄宓不是自愿逃走,而是让人给劫走的?
或者干脆说,甄宓就是让太平道给盯上了?
东厂的密探对京畿之地的掌控可以说是天罗地网一般,连东厂的密探都找不到甄宓,这太平道的妖人会知道?
李秘不得不承认,这妖人确实是洞察人心,想要用甄宓来迷乱李秘的思绪,打乱李秘的节奏,不过李秘查看过甄宓的房间,里头没有任何反抗的迹象,甄宓该是自愿离开的,李秘相信自己的勘查结果!
所以李秘便朝那妖人道:“你也不用危言耸听,我只说一句,要么说出名字,要么卵蛋落地!”
李秘此言一处,王安便朝狱卒使了个眼色,狱卒们走到刑具台上,挑了一把弯曲带钩的净身刀!
那妖人终于是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朝李秘道:“年轻人,果然还是沉不住气啊……”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之中,行刑者已经开始动手,然而那太平道妖人却只是朝李秘诡异笑着,嘲笑李秘沉不住气,这也让李秘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烦躁不安。
“李大人,你不是锦衣卫的人,更不是东厂的人,你没有这么狠的心,难道真的要看着他们动手?”
这人仍旧盯着李秘,人说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欺负好人,不过他到底是低估了李秘。
李秘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刑架上这个人,突然朝王安道:“公公,我出去透透气,他什么时候说出自己的名字,再叫我进来。”
李秘如此说完,便大步往外走,那人也是一脸愕然,或许也没想到李秘会做出这等举动,然而狱卒的净身刀已经快要触碰到他的皮肉,他甚至能够感受到刀刃的冰寒,此时他才终于喊道。
“李大人留步!”
李秘嘴角露出笑容,又转身走了回来,那人摇头苦笑道:“李大人果是君子远庖厨,好一个眼不见为净,你也不用出去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叫张古,是太平道的祭酒。”
终于还是开口了!
这招供就如同向男友的软磨硬泡低头妥协一样,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尤其是太平道这样的组织,交代一句跟全盘托出没有甚么区别,因为招供就是招供,无论是多是少,都意味着背叛,而背叛的下场,想必谁都清楚。
“这么巧,您也姓张?”李秘走到前头来,挥手让狱卒退下,看着张古那漆黑的眼眸问道。
张古呵呵一笑道:“同样姓张,同样是祭酒,李大人想问某与张明是何关系吧?”
李秘没有说话,张古却朝王安扫了一眼,而后继续说道:“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吾等最憎恶的便是太监。”
王安的脸色顿时阴郁起来,他也不明白这张古为何如此针对他,若说早番是为了挑拨,故意激怒王安,以掌控主动,或许还说得过去。
可如今李秘已经掌控大局,撬开了他的嘴,他却仍旧对王安抱有敌意,对太监有着如此强烈的偏见,这就让王安不太能忍受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憎恶太监,不愿自己也变成太监,所以张古才选择了投降吧。
李秘其实是想看看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便两人没有关系,但他们都是太平道的人,又同样在宫中作乱,若说半点关系没有,李秘是如何都不信的。
“张祭酒进宫来,该不是为了刺杀王恭妃和大皇子吧?本官也实在想不明白,既然有能力进宫,为何不干脆把……把那一位给杀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李秘这话可就有些让人害怕了,便是王安都有些坐不住,朝那些个狱卒瞪了一眼,狱卒们如蒙大赦便退出了牢房。
张古倒是点了点头,朝李秘夸赞道:“李大人果非常人,这种话都敢讲,只怕整个朝堂上,再无第二人了。”
“不过李大人也该知道,我太平道为的便是天下太平,人人安生,如今天下已经不太平,可以说名不聊生,吾等自是要替天行道的。”
王安听闻此言,当即呵斥道:“好大胆的逆贼!”
张古却呵了一声,根本就没接王安的话头,而是朝李秘道:“李大人快人快语,张某也不好遮遮掩掩,刺杀是最低级的手段和法子,吾等根本就不屑如此。”
李秘可不敢轻易相信这张古的话,但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即便把朱翊钧给刺杀了,还有朱常洛等人,把朱常洛杀了,还有朱常洵等等。
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极其完善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即便到了清朝,仍旧在沿用明朝那一套,并非没有道理的。
这套政治制度的精髓就在于,即便嘉靖万历等人躲在深宫之中数十年,朝廷班子仍旧可以照常运转,即便宦官把持朝政,仍旧可以稳定天下,延续国祚!
也就是说,有了这套政治制度,即便皇帝被杀了,即便皇帝无所作为,即便皇帝只是个三岁孩童,朝政都不至于无法运转!
在这样的情况下,刺杀了皇帝也只是引发震荡,绝不会因此而使得整个大明朝灭亡。
相反,刺杀皇帝会激起全天下百姓的义愤,他们想要再举事就不会得到民心。
虽然对象不一样,但可以参考一下土木堡之变,就能够知道这套政治制度的威力有多大了。
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然而因为王振的无能,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获于土木堡。
皇帝都被抓了,按说接下来便是亡国了,比如北宋的灭亡,可不就是因为汴京陷落,宋徽宗被俘的靖康之耻么?
然而于谦于少保却打响北京守卫战,力排众议拥立留守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帝,坚决不投降,将主和派都给杀了,便是也先要把英宗送回来,让于谦打开城门,于谦也没有上当,只是告诉也先,咱们已经有了新皇帝,你要么乖乖留下英宗,退出大明领土,要么就接受死战!
朱元璋虽然对待官员非常刻薄,可说到治理国家的能力,明朝官员却比其他朝代都强,名臣能臣也比其他朝代要多,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套政治制度。
他给予了朝臣极大的权力,虽然取缔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但设置的内阁竟然有权封驳皇帝的圣旨,避免了皇帝的胡作非为。
而皇帝们又拥有锦衣卫等机构来监督大臣,避免大臣们架空皇帝的权力。
因为担心锦衣卫会势大到难以控制,又设置了东厂来监督锦衣卫,所以在大明朝,官员人人都有大权,但人人都要受到监督。
这种监督制度,使得人人都卖力工作,但人人都不敢有谋反之心,可以说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经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即便皇帝被刺杀,也不会造成国家的灭亡。
所以太平道才不会生出刺杀皇帝这么愚蠢的想法来,甚至将这种手段看得非常的卑劣。
既然不是为了刺杀皇帝,也不是为了刺杀王恭妃和朱常洛,张古和张明到底是为了甚么才进的宫?
“本官实在想不通,这宫里头到底有甚么值得尔等这般冒险,若照你这么说,王恭妃和大皇子只是时运不济,才撞见你的咯?”
张古闻言,也是摇了摇头,朝李秘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张某进宫确实有所图谋,但打伤王恭妃和大皇子也绝不是顺手而为,至于真相如何,我相信李大人的查案能力。”
王安见不得张古这副嘴脸,当即朝他说道:“你这逆贼也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既然已经开口,还不赶快坦白种种,一定要杂家恐吓一番才成?”
张古呵呵一笑道:“阴人便是阴人,连信用都不消讲了么?李大人可是答应过的,只要我说出自己的名字,就不会对我动刀子,你这是要打李大人的脸面么?”
王安听闻此言,也有些忿忿地看了李秘一眼,李秘却气定神闲,朝张古道。
“张祭酒放心,李某人向来说话算数,说不动刀子就不动刀子,非但如此,我会让他们不必用刑,张祭酒好生住着便成。”
李秘如此说着,便朝王安道:“王公公,今天暂时就这样了,咱们先回去喝口热茶。”
王安还想质问李秘为何不趁热打铁,李秘却是朝他摇了摇头,便领着王安走出去。
到了牢门前,张古却突然开口道:“李大人真不想找回尊夫人了么?”
李秘稍稍停了下来,却没有回头,耽搁了片刻,便大步走了出去。
此时王安应该也能明白,为何李秘要戛然而止,不再审讯,无论张古所言是否真实,既然提到了甄宓,李秘的心思就会受到影响,很容易会被张古反过来抓住破绽。
身为东厂督主,王安也是深知审讯的要诀,适才自己一直被张古激怒,情绪被牵着走,已经是非常丢脸,眼下李秘稳扎稳打,先晾张古几日,也不是没有好处。
再者,张古如何进得这宫里,还需要继续调查,将内应之人全都挖出来,这才是当务之急。
只有将内应之人挖出来,宫禁的防御漏洞才能补上,否则今日来个张古,明日来个李古,后天再来个陈古,有多少娘娘和皇子够打够杀?
张古适才也交代了一些,虽然他进宫确实有所图谋,但王恭妃和朱常洛也不是顺手打一顿。
照着李秘的猜测,或许是宫里的人秘密雇佣张古进来伤人,以致于张古才有机会进宫,顺道做太平道的任务,而不是进宫做任务,顺带伤害王恭妃母子!
如此一来,宫中隐患未消,幕后之人除了太平道之外,宫里头应该也有一只黑手!
太平道很难去查证,但宫里头的内应却如何都跑不出去,所以在晾晒张古的同时,若能够把内应揪出来,审讯张古之时也就有更大的底气,自然不怕他再守口如瓶了!
李秘将自己的大概思路告诉了王安,王安也点头认可,事情终究要回到宫里的调查,那么真相是否如众人所猜测的那般,是王恭妃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亦或者说,是郑贵妃嫉妒朱常洛即将得势,而趁机刺杀朱常洛,以扫清障碍?
“李大人接下来该如何?”王安适才太不冷静,以致于审讯之时没能发挥东厂督主的作用,此时冷静下来,多亏了李秘掌控局势,否则连此人名字来历只怕都不清不楚,所以也就以李秘的意见为主了。
李秘看了看王安,又抬头望了那暮色之中的深宫一眼,朝王安道:“事不宜迟,我想先见一见郑贵妃,王公公以为如何?”
王安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想了想,终究还是朝李秘道:“也好,宫里头闲言碎语颇多,早一日澄清,便早一日安生下来,老奴婢这就带李大人到启祥宫走一遭去!”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贵妃何语气
早番也是说过,翊坤宫出了事之后,住不得人,郑贵妃便搬到了启祥宫来。
但这也并不代表她能够与朱翊钧朝夕相处,因为王皇后也住在启祥宫里头!
这紫禁城的内廷后三宫,都建于永乐十八年,是内宫的最早雏形,也是最关键的三个地方,一个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一个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以及内廷正宫门交泰殿。
不过上一回失火,把乾清宫和坤宁宫都给烧了,皇帝只能搬到启祥宫,皇后原本可以住永春宫或者永寿宫甚至是咸福宫,不过那些寝宫都是给嫔妃居住的,皇后也就在慈宁宫与老太后住了一段。
后来郑贵妃得宠,太后生怕朱翊钧会耽于美色玩乐而不理朝政,便让皇后也住进了启祥宫,也算是对皇帝的“督促和劝进”。
王皇后虽然没有生育子嗣,但与朱翊钧感情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朱翊钧是个生性桀骜之人,又是九五至尊,如何能够受得了一个女人时不时提提点点,到底还是生了厌。
所以当郑贵妃撒娇要搬进启祥宫之时,朱翊钧也如往常那般,睁眼闭眼,不反对也不同意,算是默许郑贵妃的胡闹,任由郑贵妃搬了进来。
可如此一来,这启祥宫的气氛可就非常复杂了。
郑贵妃生了朱常洵之后,朱翊钧很快就将她册封为皇贵妃,这份待遇是无人能及的。
不过皇贵妃终究不是皇后,可不能僭越,更不能对皇后不敬,若不是翊坤宫出事,郑贵妃这么任性地住进启祥宫,难免有与皇后争宠,甚至觊觎皇后宝座的嫌疑。
可如今出了太监张明这档子事儿,也就没人敢说她如何了。
而且翊坤宫里头的毒素还没有完全清除,但凡见过那些孢子和当日情形的,谁都不敢靠近半步,试问郑贵妃短时间内又怎么可能会搬回去?
李秘早知道启祥宫的诡异气氛,所以其实并不太愿意来拜访郑贵妃,可有些问题,必须先从她身上得到求证,才能继续调查下去。
李秘的调查思路也很清晰,张古是不可能再吐露情报了,想要从他嘴里挖出更多东西,其实并不容易。
虽然他矢口否认与太监张明有关系,但很显然,他们在宫里应该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这个目的却并非为了刺杀谁,或者伤害谁。
张古无从下手,李秘只能从张明处下手,有时候死人比活人的价值更大,因为活人会说谎,会误导你,让你走弯路,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死人却绝不会说谎!
虽然郑贵妃撇得一干二净,但张明到底是她的贴身太监,张明身死之后,调查的最佳人选,无疑便是郑贵妃了。
朱翊钧的心思都扑在了王恭妃和朱常洛的身上,也没有驻陛启祥宫,李秘跟着王安到了启祥宫,见得郑贵妃,也难免有些讶异。
郑贵妃本是个丰腴美人,可这才几天时间,整个人竟是清瘦了七分,如那瘦莲一般,仿佛去掉了那股妖艳的外皮,回归了清纯的本质。
见得李秘进来,郑贵妃的眼眸之中顿时闪现一丝兴奋与激动,不过很快就被她的高傲给掩盖了过去。
“李大人不去储秀宫照顾探望恭妃娘娘,来我这里作甚。”
郑贵妃这话说得酸溜溜的,连王安都不好再听下去,当即低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李秘却是大大方方,朝郑贵妃道:“娘娘说哪里的话,为人臣子,自当为君解忧,哪里需要臣,臣便到哪里去罢了。”
郑贵妃听得李秘狡辩,也哼了一声:“本宫可不需要你在这里!”
李秘皱了皱眉:“娘娘不需要,圣上却需要,臣今次过来,是有几句话想问问贵妃娘娘的。”
“你这是在审我咯!”郑贵妃不由恼怒起来,然而李秘却面不改色,朝郑贵妃道。
“臣又岂敢,只是事情关乎到恭妃和大皇子,圣上发了口谕,赋权于微臣,这外廷内宫,除了圣上之外的所有人,臣都有资格问询!”
“你敢!”郑贵妃听闻李秘这般大的口气,也是当即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