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推棺-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秘有散打搏击和近身关节技的基础,又吸收了戚家军拳术的精华,自是不怕的,便也就同意了。

    此人稳扎稳打,站桩功夫很是了得,用的虽然同样是军中拳术,却又与现在体系有所不同,多了一些变化,李秘也就不敢大意了。

    两人解了两个来回之后,那人的拳势陡然变得刚猛,如狂风骤雨一般爆发开来,李秘也是接连后退,眼看着就要退到圈外,李秘也顾不得这许多,当即喊道:“且慢来!”

    “你是俞大猷将军的传人?”早先吴惟忠给李秘讲拳术之时,曾经给李秘提到过,从嘉靖朝后期开始,军中便盛行两种拳术,一种是戚继光的,而另一种便是俞大猷的!

    俞大猷将军也是一位可敬的民族英雄,他戎马一生,几乎都在抗倭,且战功显赫,俞家军令敌人闻风丧胆,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

    不过他的官场遭遇与戚继光也差不离,甚至比戚继光还要惨淡一些,虽然战功煊赫,却经常被弹劾甚至罢黜免官,还有人多次冒领军功,让他受尽委屈。

    可即便如此,俞大猷仍旧坚持扫荡倭寇,因为他是福建人,所以在南方地区有着极高的威望。

    俞大猷与戚继光一般,也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其中一部《剑经》便是戚继光都自叹不如。

    福建素来民风彪悍,武术氛围在南方地区算是非常浓郁的,俞大猷出身将门,少习兵法,练骑射,又师从李良钦学剑,在剑道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俞大猷还精通棍法,据说还专门写了部棍法秘笈,非但传授给军中士卒,当时福建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都是俞大猷所传,泉州无论剑术还是棍法,都是声名显赫首屈一指,便是嵩山少林寺都自愧弗如。

    戚继光虽然也有戚家刀和戚家拳法,但戚继光胜在兵法和军器,而俞大猷则是实打实的武术宗师,他将棍法的刚猛融入到拳法之中,拳法如棍崩,是南拳之中极其罕见的刚猛打法。

    李秘也正是因此,才猜测出对手的身份来,他之所以问他是传人,而非俞大猷后人,是因为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承袭了他的官荫,眼下正在福建做官。

    这俞咨皋也是个有名气的,因为未来的天启年间,他会打击荷兰人,收复澎湖,累官至福建总兵,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那人被李秘点破了身份之后,果真停了手,而后朝李秘道:“你的戚家拳也不错,当年师父与戚大将军没能分出胜负,今日你我何不尽力施为,弥补这缺憾?”

    李秘闻言,心头也是豪气激荡,微微抱拳,压低声音朝那人道:“戚家军末学后进李秘。”

    按说王府已经做了诸多准备,就是不让众人泄露身份,然而李秘也是被激起了斗志,那人听得如此,也微微抱拳,朝李秘道。

    “福清散人赵广陵。”

    李秘哈哈一笑,深深吸了一口气,便使尽全力轰出一拳!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绝伦的对比

    李秘和赵广陵互通姓名之后,李秘便率先发动了攻势,因为适才一番交手,他被赵广陵逼退,差点就落败,今番是如何都要抢回上风!

    或许有人要问了,李秘不是一直保持低调么,怎地今番比试就要争强斗狠了,是不是与他本意不符?

    实则也不然,李秘参加比试终究是要得到楚定王的认可,才能在王府中逗留,否则只能潜入到王府来调查,这王府守卫森严,还怎么查?

    若李秘继续保持低调,第一轮就落选,哪里入得楚定王的眼,李秘所谓的低调,乃是中庸之道,莫要当那出头鸟,但也决不做吊车尾!

    赵广陵见得李秘一拳轰来,也是哈哈一笑,张开双手来,摆出个探龙势,大步流星便迎了上来!

    两人看似要对轰,但眼看着要撞上,两人又不约而同偏头躲过,竟然都是虚招!

    李秘从赵广陵肋下穿过,想要反抱他的腰肢,若能抱住,李秘便能用蒙古摔跤的法子,将赵广陵扳倒!

    这赵广陵的拳法大开大合,充满了王霸之气,如天上的太阳一般耀眼,若与他正面对抗,李秘必定要被击败,这一点李秘已经亲身体会过了。

    所以李秘耍了个虚招,目的就是要声东击西,其实是想近身锁拿,让他无法在螺蛳壳中做道场!

    赵广陵同样也是虚招,却是想用肩头撞飞李秘!

    两人是你来我往,一个如发怒的狮子,另一个却是克制的大蟒,在泥泞之中摸爬滚打,场面也是异常惨烈!

    那主裁也看呆了,旁边三五个甲士感受到弥散出来的杀气,竟然下意识抽出刀剑来,仿佛眼前泥地里拼斗的不是两个武举士子,而是两头充满了原始杀欲,在疯狂撕咬的猛兽!

    李秘扳住赵广陵的手臂,想要用十字锁来固定,赵广陵却是想用膝头撞碎李秘的脑袋,两人的目的都非常明确,也都不愿意更改策略,一时间是倾尽全力,便是周围两组人马都停止了比试,主裁都忘了继续,大家都在盯着这边,屏息凝神,生怕眨一眨眼睛,便要分出胜负来。

    李秘也是倾尽了全力,他曾经遭遇过数次三番的生死危机,心理素质磨砺得如泰山磐石一般,而对方显然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鸟,两人一出手,自是风雷涌动,惊心动魄!

    这厢看得目瞪口呆,两人已经滚出圈外,完全像两个泥人一般,木甲湿了之后格外沉重,又带着泥,两人的负重也就可想而知。

    照着规则,滚出圈外便算是输了,可主裁都看呆了,两人又是同时滚出去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判负,如此精彩的搏斗,便是主裁也不忍心打断!

    好在两人终于分开来,不再扭打,众人也有些失望,总觉着这样的比斗就该一直进行下去,如此才能尽兴。

    赵广陵也是心情大好,朝李秘道:“再来?”

    李秘哈哈大笑:“再来!”

    李秘如此一说,便快步闪到兵刃架前,刷一声便抽出一柄铁刀来!

    虽然这些铁刀都未开刃,如同铁板一般,然而李秘一捏刀柄,摆出个戚家刀的起手势,顿时便让人心头发寒,仿佛他手中乃是削铁如泥的宝刀一般!

    戚家刀乃是戚继光发明的绝学,无论是刀器本身,还是刀法技巧,都是克制倭刀术的上上之选。

    李秘修炼戚家刀也有不短时日,得了吴惟忠真传,又有张黄庭这样的高手陪练,加上实战经验也异常丰富,这么一手,便弥散出滔天的杀气来!

    那赵广陵也心头激荡,抽出一杆铜头棍来,呼呼舞出个棍花,漫提多潇洒!

    两人针尖对麦芒,又是战到了一处,乒乒乓乓斗了一阵,那铜头棍被一截截打断,李秘手中的刀刃也是歪歪扭扭,如同烧火棍一般,仿佛回炉让刚进门的学徒乱敲了一通那般!

    赵广陵丢了棍尾巴,又抽出一柄江南长剑来,李秘也丢掉那烧火棍,却是挑了一柄宋制式样的直刀!

    王世贞将戚继光那柄宝剑赠予李秘之后,李秘也开始修炼剑法,虽说是剑法,但与刀法却很接近,因为那柄宝剑是秦汉式的大剑!

    俞大猷是剑法棍法堪称无双,这赵广陵既然是俞大猷的传人,该是很轻易就能战胜李秘的。

    只是李秘的拳法和肉搏技法太过奇特,赵广陵是个痴迷武术的人,便想着掏光李秘的家底,要将李秘的底细都看穿,所以到底是留了三分力气的。

    此时一人是江南长剑,一人是宋制直刀,噼里啪啦一通乱斗,又是剑断刀折,也是忘乎所以,刀兵架上胡乱抓来就用,咔咔咔一顿乱打又换一件,那场地里也是残器遍地!

    两人也是越打越开阔,殃及池鱼,四周三四组正在比赛的人都被打散,纷纷躲避起来!

    两人根本就忘记了周围的场面,只觉着一股豪气充斥着胸膛,生出无穷尽的力气来,兵刃打没了之后,又是一顿拳脚。

    今番李秘也没再用柔术和关节技锁拿,两人拳拳到肉硬撞硬,木甲都打烂了,两人双拳鲜血淋漓,溅射到鬼面上,便如修罗一般,看得周围之人牙根发痒!

    众人见得如中了魔怔地两人,也是难以置信,便是老太君和楚定王,也不得不为之瞩目,伸长了脖颈,最后看的不尽兴,干脆让人将前面几组人都分开来,莫遮挡了他的视野!

    老太君也是个武道高人,知道这种事该适合而至,若此时停下来,对二人武道上的修为必然是天大的补益,可若任由他们打斗下去,可就真要走火入魔了!

    “快分开他们!”

    老太君是个武林高手,又哪里会看不出来,这两个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的传人,那可都是极其难得的人才,岂能让他们走火入魔!

    那些个主裁们听得此言,十几个人涌了上来,却是如何都分不开,最后只能集合众人之力,纷纷压了下去,才将两人都扑倒在地,就好像降服发怒的犀牛一般,想想也是后怕。

    此时李秘和赵广陵也都冷静下来,才感觉手脚已经麻木,似乎感觉不到躯体的存在,痛楚如潮水,如四面的空气一般包裹着他们的灵魂,明明很疼,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疼。

    与之相比,心胸之中一股浩然豪气却是让人久久回味,比那些痛楚要更加的深刻!

    周围的人见得终于收场,也是大松了一口气,比斗的是李秘和赵广陵,他们却是提心吊胆,人人出了一身大汗,此时平静下来,只觉得浑身冷飕飕的。

    人群之中也有人心生不满,毕竟李秘和赵广陵扰乱了场子,早该分出胜负的比拼,却是硬生生闹成这样,将所有人风头都抢了,有些个心高气傲的,自是要怨怼,此时便朝主裁问道。

    “这一场到底谁胜谁负?”

    那主裁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不是看热闹的,而是主裁,当下也有些结巴了。

    这些主裁都是护卫军中校尉,比寻常护卫军要更加的强悍,但到底也只是军伍出身,眼界有限,此时哪里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李秘此时冷静下来,也知道动静闹腾得太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便主动朝那主裁道:“是我技不如人了。”

    主裁也松了一口气,心说总算有个主动认输的,如此也就好办了。

    不过赵广陵也坐了起来,摇了摇头道:“不,是平局。”

    “平局?”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么死要么伤,如何都能分出个胜负来,可没听说过比武还有平局的!

    便是后世那些个拳击之类的比赛,便是最平淡的,最终也有计算点数,靠着点数判断胜负,哪里会有甚么平局!

    然而赵广陵却朝那主裁扫了一眼,逼视着他道:“说,是平局。”

    那主裁竟然如同被控制了精神一般,怔怔地点头道:“是,是,是平局,是平局!”

    众人见得此状,也是哭笑不得,老太君和楚定王却已经走下点将台,来到了此间,众人赶忙纷纷让开道儿来。

    老太君蹲下来,看了看两人的伤势,而后有些调侃地问道:“还能接着比么?”

    赵广陵看了看李秘,李秘又看了看赵广陵,二人几乎同时开口道:“能!”

    老太君也是哈哈大笑,伸手将李秘背后的泥抹掉,当她看到“丁十六”这个编号之时,手却是僵住了!

    因为她是看过编号簿的,若是别个的编号,她自然记不得这许多,可李秘和熊廷弼的编号,她却是特意记下来的!

    李秘开赛之时不温不火,她也没注意,后来打得乱哄哄一团,编号也被泥土遮掩,她直以为是哪家孩子,根本就没想到竟然会是李秘!

    沉默了许久,她才轻轻叹了口气,而后又去抹掉赵广陵背后的泥点,却见得他编号是“丙十三”,她脸上的震惊比适才发现李秘真身还要更加吃惊!

    因为这个丙十三是临时加进来的,她连身份都不知道,后来临近开赛之时悄悄问了楚定王,才知道的!

    漫说康老太君,便是楚定王见了这编号,也是心头大骇,而后脸色陡然一变,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朝二人道。

    “平局便平局吧,你们的甲衣都烂了,先下去换一身,横竖其他组别还需要比拼,你们先下去准备准备吧。”

    此时赵广陵却是嘿嘿一笑,朝楚定王道:“王爷,能不能找俩人抬着下去,实在没力气了……”

    楚定王也是微微一愕,而后便是哈哈大笑起来,适才他可是霸气十足,盯着主裁,说平局就平局,如今却是让人抬着下去,楚定王眼泪都差点笑出来,挥了挥手,便朝那宦官道:“来人,把这两个小混账抬下去!”

    两人被抬下去之后,甲士们赶忙收拾残局,为了提高效率,还发动那些个士子来帮忙。

    此时当他们一件件捡起那些个残刀断剑,才越发体会到二人这场打斗是多么的精彩绝伦和惨烈壮阔!

    不过康老太君的心思却不在此,回到点将台,便悄悄朝楚定王问道。

    “王爷,这个赵广陵到底是甚么来头?”

    楚定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着远处被抬走的那两个人,朝老太君道:“他呀,可是个有趣的小家伙……”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见如故赵氏裔

    康老太君看着赵广陵和李秘被抬走,便朝楚定王问起赵广陵的身份,然而楚定王却只是说那是个有趣的孩儿,康老太君便更是好奇了。

    楚定王看着老太君那一脸的期许,也终究是朝老太君问道:“老夫人适才可看出他的功夫套路?”

    老太君是何等的眼力,虽然早先没有注意,到了后来才被吸引了眸光,但终究还是看得出来的,便朝楚定王回答道。

    “该是俞大猷的传人,棍法名唤荆楚长剑,至于剑法,便是俞大猷的成名神剑,而拳法么,有点像少林的太祖拳,但比太祖拳要更加霸道……”

    楚定王闻言,也呵呵一笑,朝康老太君道:“老太君既然能看出这些,便该知道他的身份了。”

    “俞大猷的儿子?不可能,俞咨皋正在福建当都司佥事,断然不会出现在此地……”

    老太君兀自摇了摇头,然而沉默了片刻,却又陡然抬起头来!

    “难道……难道是……”

    她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然而楚定王却微笑着点了点头,眼望前方道:“是啊,就是那一家人了……”

    康老太君自然知道那家人,那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血脉!

    俞大猷和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比戚继光早生二十年,却又比戚继光晚死了差不多十年,按说活得久的才是更高明的那个,但实则不然。

    戚继光虽然同样战功赫赫,但他懂得变通,为了戚家军,他可以像其他官员一般迎来送往,甚至有时候为了军饷,可以给朝廷上那些官员送礼走后门。

    张居正就比较喜欢戚继光,而并不太喜欢俞大猷。

    俞大猷虽然战功彪炳,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但也遭遇了七次屈辱,四次贬官甚至罢免,还有一次入狱。

    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为达目的可以委曲求全,然而俞大猷却是刚正耿直,带着君子的傲气,如何都不肯委曲求全。

    这些或许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他的老师便是赵本学。

    这赵本学可是个奇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八世嫡孙,是泉州的大理学家,军事理论家,俞大猷后来能造出兵车来对抗骑兵,可以说最早就是受了赵本学的启蒙,这种兵车堪称坦克之祖,俞大猷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赵本学是俞大猷的师父,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俞大猷正是受到了赵本学的影响,才会不卑不亢,不愿意委曲求全。

    彼时戚继光到少林寺去求助,希望少林寺的武僧能够出面,组建一队僧兵来对抗倭寇,戚继光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很快就组建了僧兵团,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而俞大猷也曾经想要组建僧兵团,于是他便到少林寺走了一趟,由于他不像戚继光那么会说话,也没甚么孝敬,少林寺的大和尚便婉拒了他。

    结果咱们俞大爷只是呲笑一声,说你这少林功夫一点不正宗,不要僧兵团也罢,招募了你们这些僧兵,说不定还会拖老子的后腿。

    武僧们自是大怒,俞大猷正好教这些大和尚怎么做人,打斗过程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俞大猷的自述文集里,却记载了这么一段。

    “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明告众僧,皆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

    这段话其实是老俞同志写在自己日记上的,意思是老俞我听说少林有七十二绝技神马的绝活儿,从云中回来,正好路过,就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