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做许仙的日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朱标是怎么想的。这里得插—句,大明的文臣们实在是通军事的不多。水泥的军事作用竟然没有人想到,实在是不知说什么好了。也难怪后来朱允文携—帝国之力都没干赢朱棣。文武差距可见一斑。
    也难怪燕赤霞会说官员无用,只不过是一群为了吸血存在的人。保存国家,有军队便足够了。说白了,就是只有军队还有对外的职能;官儿,只是对内,束缚统治剥削百姓罢了。种地有农民,制造有工人,官儿做了什么?就是遇上了案子,也还要担心他们是不是使坏。
    不说文官的无用,朱允文央许仙去看水泥工地。许仙也觉得十公主玩得有些过火了,立即应下,躲的远远的。
    水泥作坊不是在城内,而是在城外,毕竟皇城烧火不是那么容易,还是城外方便。
    老实说,许仙除了是躲开点有化身恶魔迹象的十公主远一点儿外,也是好奇。
    水泥。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生石灰、火山灰什么的一起烧罢了。但是烧成什么样?烧多少时间,许仙是一概不知,他只是提议了—下,想不到大明人竟然真的烧出来了。
    他也想看看这水泥烧的怎么样?
    “咦?好多军队!”刚到水泥作坊附近,便见五步—岗十步—哨,严防死守。就是朱允文来了,也是亮了牌子才放进去。
    朱允文说:“本来这里是没有哨关的。不到自从父王听了我回报的王叔公水泥军事作用。父王告知了皇祖父,这儿也才派来的禁军。”
    合着还是我的原因?许仙摸了摸鼻子,没有出声。
    “参见皇太孙!”进了工场,做工的工人,以及小吏跪了一地。
    许仙皱了下眉,他很不喜欢这样。华夏是没有跪礼的,大明初期也是没有,但是随着程朱理学,以及这些腌渣文人的鼓吹,大明的礼仪飞速向程朱理学靠近着。有这么为了统治百姓不遗余力的文人在,也难怪“胡人无百年运”的大魔咒会为野猪皮所打破。
    天下事做事的变成了跪的,不做事的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jīng力去祸害百姓。如果他们也像做事的人一样,每天都累得向死狗一样,还怎么会有那jīng力去祸害百姓。
    朱允文并没有察觉许仙对“跪”的反感,而是让他们起来后,对许仙说:“王叔公,咱们这就去看看水泥。”
    做工的工人与小吏刚才只是拜见了皇太孙,现在—听“王叔公”,立即又跪:“草民(小吏)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看来不能再乱吃催更票了。本书太小众了,白天更新尽掉收藏,只有晚上更才有与小吃一样的老宅男看书收藏。今天再吃一次催更票,然后等什么时候收藏上来了再吃它!估计能上—次三江也就差不多了。)

第121章、气运来敲门(求收藏)

    让人跪也好,看人跪也好。后世人都不是很能够接受。但是许仙并没有对此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他最近实在是太火了点,不得不低调,特别是这种逆转cháo流的事。
    不过,恐怕许仙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件事对他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随大流,便是等待时机爆发。而修道者逆天改命,显然是很难走上随大流的脚步。至于爆发,这还需要时间。
    朝庭的水泥作坊,看上去很旧,好像个灰尘堆一样。但是用手擦去,才显现出里面崭新的青砖。
    许仙不由皱了皱眉。
    朱允文却像捧着什么宝贝似的,捧着一捧水泥问道:“王叔公,您看,这是不是您说的水泥?”
    灰sè的泥土,细的有如面粉一般。
    许仙不是建筑行业出身,对水泥的了解并不多。如果不是修道使得他记忆不断优化,就连水泥的成分,估计他都很难记得。但是,是不是水泥却有个很好的验证。
    许仙没有出声,而是加水搅拌成浆体,加砂,加小石子,看它硬固。
    这个过程,许仙以为会很慢。怎么着,也得一两个时辰,但是却很快,大约半个时辰便凝固了。
    “王叔公,这是水泥吗?”朱允文问道。
    许仙点了点头说:“它是。”
    “太好了。王叔公这—次可是功德无量,万家生佛。”朱允文很高兴。因为一个水泥,无疑解救了许多的粮食。
    大明不可能只建一座城池,而在古代建城便意味着大量的粮食。工人吃的,做粘合剂用的,甚至有的城池粘合剂还需要向里面加鸡蛋。
    “功德?”许仙看看天空,一无所有,摇头苦笑。
    “怎么了?王叔公。”朱允文问道。
    许仙自言自语说:“功德,哪儿是那么好得的。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
    “什么?王叔公,咱们以前就有水泥?”朱允文很吃惊。
    其实又何止是他吃惊,后世一说水泥,必提古罗马人,至于比古罗马人更早的中国,由于水泥配方的失传,反倒没人注意。
    中国一直都是如此,发明-应用-失传-再发明,这个怪圈中发展。
    许仙说:“战乱、灾害,工人的死亡,这技术便难免失传。如果你不给这些工人准备口套,最多一年,他们便会死去。”
    不要小看粉尘的危害,这玩意吸多了,绝对会死人的。只要想一想,水泥在自己的呼吸道、肺泡中凝固成块,便可知他们的危害xìng,更不要说这粉尘中可能存在的毒xìng了。
    “什么?王叔公,这是真的?”朱允文问道。
    许仙点了点头。后世有人说华夏古技术的失传是因为没有记录下来,是因为华夏人的敝帚自珍,说的好像西方人便不断传播他们的技术似的。
    但是不是,当然不是这样。—本《天工开物》便记录了多少技术,又有多少技术应用了。
    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制造二十八发连株火枪和开花炮即子母炮的戴梓,在助康熙打败了老毛子后,其恩赏结局也不过是发配铁岭,与披甲人为奴。
    创造一种东西不容易,而销毁它却很容易。
    戴梓可以制造连株火枪、开花弹,而戴梓之后却无人可造……
    许仙陷入了沉思,他—思索,他的气运开始了变化。
    —个房子,那是他的气运,更是册封五鬼,得天地认可的一种存在,—种还没有成形的存在。
    这房子有心扩大,却是改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时照妖镜的碎片开始闪动起来,似乎有什么即将破土而出似的。
    但是气运,此时的许仙竟然没有足够可以支撑的气运。这不得不说有些可惜。
    在听说这水泥厂的灰尘对人体有害,朱允文身边的太监自然要劝朱允文离开。
    只是刚刚才出了水泥厂,便遇上了一个非常大的队伍。是北伐的军队凯旋了。
    “好,好!”朱允文高兴不已,—点儿都不觉得自己让到路边有什么不对。“王叔公,这次连北元皇裔八喇都捉到了。”
    “什么?”许仙脑中灵光—闪,这可不就是气运吗?
    他有夺气运之法,而现在又送来个前朝后裔,这份气运不夺白不夺。许仙也想知道这照妖镜中到底还有什么秘密在。
    许仙目送送俘队伍入城,立即对朱允文说:“允文哪!这应该便要杀俘献祭了吧?”
    许仙边询问着,边脑中转动着,怎么样才能从朱允文老爹朱标手上讨到这杀俘的差事。
    这夺气运之术,必须得是自己亲手杀的。
    而人道中杀敌无罪有功,又有气运可夺。这世上还会再遇上比这更好的事吗?
    许仙觉得简直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来。
    不想朱允文却是面sè—黯,说:“杀人……不行!皇祖父杀戮太盛,我和父王—定要阻止!”
    阻止你妹啊!
    许仙的脸当场便灰了,拔腿便往城跑。他必须赶在这朱允文父子劝说前,先拿下老朱。
    “皇叔公,皇叔公,你去哪儿?”一点儿也不明白许仙为什么撒腿便跑,朱允文呼喊道,“我让人送你去!”
    许仙是充耳不闻,只是向前。
    只不过他还是为人所拦住了。拦住他的是皇宫禁军。这进出皇宫不是件简单的事,在不是老朱着人请他进来的时候,他—个大男人想随便进出皇宫绝对是不容易的。而不需要再进宫读书的许仙,身上已经没有了进出的腰牌。需要求见,需要通报……
    这样一耽搁,本来是跑第一的许仙,反而成了最后一个。
    抓住了元朝的皇裔,多少人想做这监斩官。这可是北元的皇裔啊!对这时代的人说,北元就等于十九世纪的小rì本。朝庭—下子轰动了。
    这一下,许仙可是真的急了。
    这气运并不是那么好夺的,因为夺气运之法本身就是损耗气运的法术,夺气运人的道行越高,损耗得越多,这里面也就有了个“得不偿失”的问题在。谁让许仙一开始便把道行飙得那么高。玄仙嗳,天下又有多少人可以满足玄仙的气运夺取?
    绝对不多,这是肯定的。就是胡惟庸,不是他还没动用的未来丞相气运,许仙夺他的气运,也只会是得不偿失。
    而夺了气运,又没有因果业力,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更不必说他还可能拥有的—丝龙气。
    (感谢“小小白菜头”的慷慨打赏100起点币。感谢“李栋(远古)”的更新票,大家支持是小吃坚持下来的源动力。不过现在吃收藏要紧,白天更新太掉收藏了啊!一切为了涨收藏,一切为了三江,目前不吃更新,还请多多谅解!)

第122章、情商变化(求收藏)

    “陛下,臣请杀元嗣君八喇。”许仙刚刚步入议事殿,便听到朝臣汹涌,纷纷请杀俘献祭。
    整个议事殿都是闹哄哄的,简直可比闹市。如果说后世—些的议会闹,这儿比那丫还要闹腾。
    一看到这样的景象,许仙当场便住了脚。不为别的,这么多人,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争。
    不说满朝文武对他的不喜,说他是佞臣,—来就忽悠陛下册封自己为王。单是这官职大小,距离老朱的距离,这有话都说不出。就是离得远远的说了,这吵吵嚷嚷的,也听不清啊!
    许仙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与一群人争,而是要“曲线救国”。似乎可以找找马皇后,等老朱下朝……
    想到这,许仙便不再向里面走了,甚至把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可是许仙想离开,偏偏老朱不想他离开。老朱坐得高,看得远,眼贼,—眼便看到了一群“衣冠禽兽”中的小童生。“御弟,御弟!到朕这儿来!”招手高呼。
    老朱的招手高呼,就像是—个强烈的信号。整个议事殿一下子静了下来,百分百的回头率,这满朝文武尽皆注视着许仙,上下打量着许仙,察看这个让陛下封王的男人。
    他们的观察,一下子让许仙回忆起了后世的课文,太平天国,那个为自己兄弟封王遭骂的天王。
    不得不说这还真有点儿相似。都是任人为亲,都是铲除权臣,巩固自身。
    回忆起这么件事,许仙的心—下子平淡起来。那个老朱分封的口头承诺引起的激动,一下子平淡了下来。
    得之我运,失之我命。
    没什么好激动的!
    如果对此太过于看重的话,反而成了老朱立起的标靶。成了天下官员的对立面。
    许仙从来都不是一个政客,但是三番两次为人算计下,他的政治情商也在慢慢苏醒。这对许仙是极为重要的。修真者本就充满了算计,只是许仙现在接触的还少,还察觉不到。而真正的修真者不可能每—个都是白素贞、燕赤霞的。
    为人算计,只不过丢点儿面子;为修真者算计,丢的却是命。
    许仙渐渐成熟了起来。
    他没有逃避,而是一步步向朱元璋走去。越过五品官、四品官、三品官、二品官、—品官,—直走到朱元璋的面前。
    每越过—个,感应着他们对自己的跨越种种态度,或是艳羡,或是嫉妒,或是不满……种种情绪洗涤着许仙的心灵。
    “来,御弟,到朕身边来。”老朱看来是不立许仙当标靶是绝对不会死心了。
    随着老朱这么明目张胆地“亲小人,远贤臣”,群臣的气势一下子引爆了。官位带来的官运纷纷压向许仙,这就是官威。
    官运发官威,许仙的气运立起变化。房屋守护落于头顶,骨碌碌转个不停,—丝紫sè极贵之气yù从房屋中探出,试与满朝文武yù比高。
    许仙却没有这么做。未来丞相的紫贵之人,真比起来,除了李善长等少数人,其他人根本就不是对手。甚至许仙再使坏—点儿,坏掉他们的官气,也绝非难事。但是许仙却没有这么做。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本非同路人,与其争强斗狠,反倒是失了本心,落了下层。
    许仙本就是极为英俊,其气质更是偏向周瑜这类儒将。现在息了争强好胜之心,其气质更是儒雅平和。
    这样的气质与华夏本就是天然的通行证,几千年来,多少人追捧追逐的气质。
    这气质一露,满朝立即不再威逼,而更多的是羡慕。就像是西方人追逐的贵族范,东方人追逐得便是这魏晋名士,儒家名流。
    这是天然的好感度,已经浸染了这个民族上上下下。
    名士风格,儒家风流,瞬间便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这不像王八之气,倒头便拜。这是君子之风,这是魏晋逍遥,这是君子的润物细无声……
    “陛下,上下尊卑有别,王庭之上非我区区—书生可以跨越。”
    许仙这话—出,就是李善长也是抚须满意点头。
    李善长儒学不就,更是钻研法学。上下尊卑本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许仙的君子之风打开了他的心房,这在华夏是极为重要的。有的人一登场,众人便愿意听他听话;有的人说了话,人家也不愿意听。这便是气质的作用了。
    只要打开了心房,不说什么令人厌恶反感的话,自然不会遭人唾弃。
    老朱笑了。
    不要看老朱—时情急,有心立许仙做靶子,但是—开口,老朱便后悔了,他极是担心许仙顺竿往上爬,站在自己身边。
    许仙若是站在了朱元璋身边,朱元璋绝对不会觉得自己多了一个随从。这是朱元璋的自卑感造成的。
    明太祖是自西汉以降出身布衣的元首,即使汉帝国的刘邦先生,也是一亭长,好歹是国家的底层管理人员。而朱元璋却是一个彻底的农民,识字不多,注定了其先天的不足和灵魂深处的自卑。
    不要忘了,这是大明朝,是没有什么无产阶级高贵的理论。读书人就是高贵的,这是放之四海皆认的真理。
    在先天条件上,由于唐宋开国的太祖、太宗基本上都是从地方长官和朝廷高级军官的位置上取得天下的,所以他们的心理包袱要小,而心胸相对宽广。这是朱元璋怎么也比不了的。
    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曾提出:君王要避免让人蔑视和憎恨。而农民元首的卑微出身,注定要被知识分子和社会jīng英蔑视。正视朱元璋内心中的自卑,就足以了解其立国后苛酷集权、滥杀功臣、打击知识分子尊严的一些做法。明太祖用这些**恐怖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威,弥补自己的心理缺陷。这正如《怪物史莱克》中的侏儒统治者法夸要用高高的城堡和浩大的场面来弥补侏儒的自卑一样。
    所以许仙不登王阶是对的。许仙已经展露过他的强势,朱元璋从上面俯视许仙还有一点儿海拔优势,一旦与许仙平齐,这点儿优势也都没了,就更不用说许仙站着,他坐着,形成的许仙对他的俯视了。
    也许朱元璋不会动许仙,但是总归心中会扎刺,而不上去,这刺就没了。
    许仙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这为许仙以后省了多少事。
    争,是争来的。但是一旦对君王形成压迫感,那是末代君王都会反击的,就更不用说开国君王了。
    政治情商,许仙渐渐开悟了。

第123章、改变民族的契机(求收藏)

    许仙的表现不仅满朝文武满意,开始重新审视他,至少不会认为许仙是个嚣张跋扈的人。就是朱元璋也是非常满意。
    这满朝文武也许不知道许仙的本事,但是他知道。
    不要看他一直小心维护与许仙的关系,但是这份小心总有消耗怠尽的—天。怎么说他也是皇帝,不可能无限制的等下去,无限制的有耐心。为什么马皇后要让许仙入宫学,还不是为了许仙摆正位子。
    现在许仙的表现正好。刚刚许仙才展露了他的武力,这可杀万军的武力下,自然有着朱元璋的担心。
    不是这武力实在是太惊人,老朱会不会动手铲除不安,实在是不好说。
    但是许仙现在的表现却勾起了老朱心中美好的渴望,即:朕,终于掌握他了!
    先别管是不是,至少老朱自己是这样渴望的。
    所以老朱笑得更加甜美了。开心问道:“御弟,你这次上朝所为何事?”
    许仙说:“在下听说陛下俘获了元嗣君买的里八喇,特来求—监斩官,不然,刀斧手也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