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1881之崛起-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的点数保证不使一个人掉队。唯一的声音,是带着战败的回忆朝大海行驶的驳船发出的阵阵颤动声。土耳其军完全被méng住了,他们继续向空空如也的堑壕发shè榴霰弹和子弹。
关于敌人对这个计谋的懊恼,那时不在这个半岛的穆斯塔法?基马尔说得很清楚:“要是我在那里,要是英国人真的那样溜走而没有损失,我将把我的脑袋打得开huā。”但他的德国盟友欣赏这次军事行动的技巧。《福斯报》军事记者发出的通讯写道:“只要战争不息,苏弗拉湾和澳新军的撤退,将在所有战略家眼中,成为前所未有的杰作。”
1915年,差不多有五十万协约国士兵被运到加利bō利,伤亡人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远征军包括四十一万英国部队和七万九千法国部队。英国伤亡人数共计二十一万四千,法国为四万八千,协约国伤亡总计二十六万两千人。土耳其军参战的至少有五十万人,据官方记载,有二十五万一千人遭受伤亡,但这些数字值得怀疑。其他估计协约国伤亡人数的数字要高得多,但不管怎么说,虽然协约国伤亡惨重,但土耳其陆军也损失了不少jīng锐,在未来的对土耳其的战役中,联军所冒的风险减少了。
第两百二十三章 东线战事
第两百二十三章东线战事
法国在西路溃败,英国在巴尔干半岛铩羽而归,那么三巨头之一的俄国呢?
俄国的军事计划是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制定的,所以计划规定无疑的对法国极其有利。那就是要俄国在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发动攻势向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推进,以迫使德国分散兵力在东西两线打仗,首尾不得兼顾。
事实果然如法国人所料,德国首先在西线发动攻势,大举进犯比利时,直直向着法国首都巴黎扑去。于是,法国开始催促俄**队立刻向东普鲁士发动进攻。
俄军总参谋长信守了诺言,在战争总动员后的第二周,八十万俄军就做好了战斗准备,其中的百分之七十组成两个集团军立刻就上了前线。
自负的德国原本以为,动作迟缓的北极熊尚未准备就绪,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来调动兵马。没想到俄国人在开战后的第二周就向东普鲁士发动了进攻。因此按照史蒂芬计划行事的德国人在在东线只有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
以一个集团军的力量硬抗两个集团军,无疑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德国的第八集团军只得向西退去,从而令俄国指挥官误以为是德军抵挡不住己方的攻势了。也对,二比一的人数优势,也不怪俄国指挥官会有这样的想法。
从8月17日到20日,俄军在一系列战斗中获胜,特别是8月第一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与德第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遭遇,德军被击败,并被迫向西全线撤退。这时俄军如果全力追击,并部署正确的话,德第八集团军将难逃被歼的厄运,德国的东大mén就毫无遮拦地敞开在俄军面前,德军的败局亦无可挽回,也许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提前数年结束。
可是,俄国和德国并不是领国,在西边还要通过一大片的欧洲土地,这样俄军缺乏充分食物、补给和运输工具的弱点就暴lù出来了。
法国人可以调派出五千辆重型卡车经过公路输送物资,但是这个年代的俄国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更多的还是以畜力和火车来运送东西,汽车就比较少了。
在突入东普鲁士不久俄国人忽然发现他们的补给和弹yào没有跟上,部队开始饥饿疲劳,完全无法继续作战下去。
尤其是在兵员素质和指挥上,俄国人有着致命的硬伤,那就是两个集团军配合不到位,相互之间距离太远,留出了一条一百二十多公里的空隙。
德国人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第八集团军的霍夫曼上校立刻拟定了逐一击破的作战计划,建议马上向俄国第二集团军的左侧翼发动进攻。
“这个计划的可行xìng很大,不过如果俄国的第一集团军赶来救援,倒是个不xiǎo的麻烦。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抵挡俄国人的优势兵力呢?”
德国第八集团军的参谋长看了作战计划后还是有所犹豫。
“不会,据我所知这两个集团军的头头一直不和,所以就算俄国的第一集团军是要赶去救援,也不会很快的赶去。”
霍夫曼上校立刻回答道。
正在两位jiāo谈之时,传令兵送来了一份报告。“这是我通讯兵刚刚截获的俄军电报,上面有俄军两个集团军的调动情况,是用明码发的。”
原来在俄军步步紧bī,德军节节败退之时,德第八集团军的无线电侦察部队破天荒地截获了第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将军的明文电报,电报立即被翻译为德文,内容如下:本集团军(指俄第1集团军)由于补给车辆未到,3天内暂停前进,需要等待辎重军需列车的到来,故目前不能进行联合作战”。
“用明码发的?”参谋长感到万分惊奇。
“会不会是俄国人的yīn谋。”
包括参谋长在内大部分的高级军官都非常怀疑这是俄国人布置下来的圈套。因为用明码来发电报,这在军事上是明显的常识xìng错误,俄国人难道傻到这种程度了吗?
“不,不,俄国人才不会搞什么yīn谋,因为俄国野战军是不搞密码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密码方面的人员,俄国人一向以工作效率低下、纪律húnluàn而著称,出这样的错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过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一位参谋部中的俄国问题专家一语道破天机,引得周围的德**官一片哗然,要是连这样的军队都打不赢,那么真是侮辱了德意志的战旗。
当然事实又是一个模样。早在1901年,俄国的盟友法国就派出一位名叫卡蒂埃的少校军官帮助俄军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无线电通信和密码联络制度。1902年又将当时一种极为机密的加表密码送给俄陆军和海军,俄国人亦钭其视为珍宝,只复制了一份并锁在彼得堡的一个保险箱里。
在一战开战前才将这一新式密码jiāo给西北方面军统帅日林斯基,日林斯基深知德军无线电侦察的水平很高,所以在开战时就决定弃用俄军的老式密码,这种老式密码早已被德军掌握。但是日林斯基却并没有将新密码都发给两个集团军,而是只发给第第1集团军将老式密码销毁。
新密码本身并无问题,其编制得新颖、复杂,且一直未使用过,要想破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成就的,但问题却是:第第2集团军却没有;即使想用老式密码来联系,第第2集团军发来的老式密码电报却无法破译。这样一来,俄第第1集团军之间根本无法用无线电进行联系!在战斗进行到8月20日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当时两军相隔100多公里,中间是马祖里湖,既无公路也无铁路,无法做到有线通讯,只能依靠无线通讯。
当双方都看不懂对方电报的时候,只好向方面军司令部请示,方面军司令部不知是由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官僚义义作怪,竟命令两集团军可以使用明文电报联络,于是就有了那份奇怪的明文电报。
第8集团军完全停止撤退,8月23日,德军临阵换帅,由素以勇猛著称的兴登堡将军统率,他一上任,即批准了霍夫曼上校的作战方案。
德国第八集团军开始行动,他们用两个师的兵力去牵制俄国第一集团军的二十四个师,而主力部队则迅速运动到俄国第二集团军的两翼,接着还派出一xiǎo股部队吸引俄国第二集团军追击。
德国的xiǎo部队很快的被俄军打败,并且开始撤退,俄国第二集团军司令以为这是德国第八集团军在全线撤离,所以开始追击。
事实上,为了避免同时和俄国两个集团军同时jiāo战,德国人没少干全线撤退的事情。
因为根据电报德国人知道至少在三天内不必担心俄第第2集团军,所以德国人显得很冷静,他们耐心的布下埋伏静等俄第2集团军的到来,并且还决定在歼灭了俄第第1集团军。
此时的局势虽然对德军很有利,但也并非一点风险都没有,这时候如果俄第1集团军突然大举进攻,德军留下牵制的那两个师根本无法抵挡,一旦俄第第第第1集团军的“死地”。
8月25日上午,兴登堡将军正在犹豫不决时,德第8集团军的无线电侦察电台又及时截获到一份俄军明文电报,这份电报是由俄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发给所属第4军的,内容为:本集团军将继续进攻。8月25日到达威柏林——萨劳——诺基坦——bō塔伦——诺尔拿堡一线。8月26日到达梅拉乌——艾伦堡——热道恩一线”。
兴登堡将军立即召集作战会议研究这份电报,结果德国人发现俄国佬的进攻速度之慢简直就象蜗牛爬行一般。照此发展,德第第2集团军。
兴登堡将军顾虑顿消,立刻下令继续实施歼灭作战计划。yòu饵部队yin*俄军进口,口袋阵开始收口,最后围而歼之。
俄第2集团军上当,一头钻进包围圈。这个时候俄国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官萨姆索诺将军受到了骑兵的侦查报告,说德军的阵线在己方两翼出现,很可能是要包夹己方侧翼。
萨姆索诺将军大吃一惊,连忙请示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请求部队暂停追以免受到德**团的夹击。
此时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安然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远的一个指挥部里,等本不知道部队的真实处境。
第两百二十四章 机枪破坏器
第两百二十四章机枪破坏器
此时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安然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远的一个指挥部里,等本不知道部队的真实处境。
他盲目自信,认定德军在继续退却,把萨姆索诺夫将军的请求看成是怯懦的表现,不许其撤退,强令俄第2集团军继续“追击”德军。也许在他想来,同样是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即使有埋伏也不可能令第二集团军覆灭吧。
8月26日夜间,德军开始向继续西进的俄军展lù他们锋利的獠牙。虽然兵力相同。但是德国人无论是在单兵素质上还是装备上都胜过俄军。饥困jiāo加的的俄军在这一天就显出颓势,仓惶后退。
8月27日,德军集中六百mén大炮和一千二百tǐng机枪发动总攻,萨姆索诺夫将军开始不断发报,请求俄国第一集团军迅速来援。结果他收到的消息是第一集团军还远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面对德军的猛烈攻击,士气低落被饥饿和恐慌萦绕的俄**队迅速后退,然后后退变成了溃败。结果九万人被俘虏,
就这样,到第2集团军全军覆没,10万人被俘,10万人战死或受伤,5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将军独子走进森林举枪自杀身亡。
直到此时,在失去了萨姆索诺率领的俄第2集团军的消息后,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才关心起了俄第第一集团军立刻去寻找已经不复存在的俄第二集团军。
不过,根本不用俄国第一集团军去了,德第第2集团军的战斗后,又神速通过军列专线将主力调回,并将蜗牛之师,俄第1集团军团团围住。第第1集团军由于士气低落,装备低劣,又无外援,很快土崩瓦解。至第1集团军伤亡14万5千人,俄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只身一人逃回俄国,而德军仅伤亡1万人。
至此,65万人之众的俄西北方面军不复存在,东线战场以德军获胜而告一段落。在整个欧洲战场来看,德军暂时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jīng力对付西线的英法联军。
次战役史称“坦伦堡之役”,是历史上第一次利用无线电侦察情报来进行重大战争决策并获得成功的战例。“坦伦堡之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通讯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谁如果做不好,谁就有可能象俄西北方面军一样,由胜而败不过瞬间之事。
俄军虽然在东线北段被德军击败,不过在东线西南段却xiǎo胜了奥匈帝国的军队。1914年8月中旬,正当德军大举进攻法国之际,俄国在发动东普鲁士战役同时;发动加利西亚战役。
俄军西南方面军伊万诺夫总司令误判奥匈军主力展开在利沃夫地区,实际上在该地以西约100公里;计划以该地区为主攻方向,以第第8集团军形成大包围态势,歼灭奥匈军主力。奥匈方面。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为总参谋长在德国催促下,也决定发动大规模进攻,以第第第第5集团军于bō兰境内卢布林、海乌姆地区。奥匈统帅部指望东普鲁士德军南下接应。奥匈未发现俄国西南方面军左翼第8集团军集结;因而削弱了利沃夫以南的防御力量。俄奥双方都力图实现自己的进攻计划,双方都不明当面敌情,结果导致一场大规模hún战,遭遇战成了主要作战样式。
第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23~2第4集团军退守卢布林以南。第第4集团军攻击,退至海乌姆西南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一线。但向利沃夫进攻的俄第第8集团军配合下;以第3集团军的14个师,强渡格尼拉亚利帕河,
9月3日占领利沃夫。奥匈军退至戈罗多克地区。俄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向戈罗多克方向展开全面进攻,将奥匈军赶过桑河。21日俄军停止追击。至此,俄军控制了加利西亚大片地区。东普鲁士德军没有南下接应。总计俄方损失约23万人,奥匈损失40余万人。奥匈帝国多次反攻但是均已失败而告终。
另一边,在西线,德国人在攻克法国首都巴黎之后,一路西进,被阻挡在了勒芒一线。为什么军力强大的德军会在士气大降的英法联军面前止住前进的脚步呢?
原来当德国人用买来的巨型攻城炮还有毒气弹大批杀伤协约国士兵的时候,英国人也研究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机枪破坏器。
所谓的机枪破坏器,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装甲堡垒。他不怕机枪的疯狂扫shè,可以越过宽阔的壕沟,夷平长满倒刺的铁丝网,并且其中还载有机枪可以掩护士兵冲锋,因而人们把这种武器,称为“机枪破坏器”。
但是,这种武器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受权威人士的重视,很多将军对它的能力和作用估计过低,陆军大臣干脆把它叫做:“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坦克见自己的发明受到冷落,他并不气馁,继续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机动灵活,但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这件事被当时的海军大臣邱吉尔知道,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并暗地里为它筹集资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资料,不久,便生产出一个新模型。
以后,又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制造出48辆“机枪破坏器”。由于他是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的一种武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武器用坦克的名字来命名。
在此期间,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气弹,再加上以前在烈日要塞使用的穿甲弹,在战场大量杀伤协约国士兵。无奈之中,英军司令海格将军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准备把这种新型武器运用到战场上。这样,坦克第一次使用在了战斗之中。
其实,这种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驾驶员的训练也很不到位,结果所造成的事实就是只有18辆坦克开到了战场,其他的都在途中损坏掉了。
最后,大约只有十辆坦克轰轰隆隆一颠一颤的向德军阵地开了过去。
德国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陆地怪物,眼见就连机枪也shè不透壕沟也阻挡不了他们,顿时被吓坏了,惊慌失措之下纷纷开始放弃阵地逃跑。
坦克的首次出击就取得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战果。一辆坦克率领一个班的步兵就攻占了一座村庄。另一辆都去了一条战壕,并俘虏了300多名发呆的德国士兵。
就当英国人在为他们的秘密武器在沾沾自喜之时,德军阵地突然也出现了这种“陆地战舰”。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德国人的坦克就是从罗凯那里购买到的TK1型轻型坦克,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shè火力、高度越野机动xìng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车,可以压制、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摧毁工事。
相比于英国那简陋的机枪破坏器,无疑的,罗凯卖给德国人的五十辆坦克才真正配得上陆战之王的美称,因为英法两国的75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竟然奈何不了这种大家伙。
就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也不是说颗颗都能令这种坦克停止前进,而且以英法联军的炮兵的命中率,要想直接命中也不是易事。
本来德国人是不想这么快亮出他们的王牌的,但是看到英国人迫不及待的用出了他们的新式武器,所以立刻决定还以颜sè。
于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德军依靠坦克的突破,很快的就占领了大片的英法联军阵地。三天后,英法联军继续后撤,在bō尔多一线抵挡住德军的攻势,双方开始陷入僵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