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食香-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玉娘静静的听着,冯幺妹这个名字,她还是头一次听说。
“老冯家这个姑娘啊,人长得水灵,手也巧。我记得啊,她那个时候好像还给你祖母做过一双鞋,是不是啊娘?”
李氏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
“反正啊,后来这亲事没成。冯幺妹嫁给了别人,你二婶嫁到咱们家来了。”刘氏烦躁的挥了挥手,“当年啊,我就觉得这里头有事,好好的,那冯幺妹怎么嫁陆家去了呢?陆瘸子可配不上冯幺妹!”
“娘~”李氏的脸然不大好,杜玉娘就拉了刘氏一下,示意她别再说了。
刘氏回过味儿来了,连忙道:“我去看看外头都收拾好没。”她一边说一边给女儿使了这个眼色,意思是让她安抚一下老太太。
等刘氏走后,杜玉娘就忍不住问李氏关于张氏和那个冯幺妹的事情来。
李氏也没想瞒着杜玉娘,就道:“当年啊,确实是相看得冯幺妹。说起来,这个冯幺妹跟你二婶是同村人,两个人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在的。本来呢……唉。”
这里头的事儿,李氏不好跟杜玉娘细说。
当年冯家和杜家,都挺看好这门亲事的,哪成想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张氏跟杜河浦滚到一块儿去了,被张家人抓个现行。李氏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认了这门亲事,而冯幺妹也因为这个事儿受到了伤害,最后年纪大了,没办法,被迫嫁给了同村的陆瘸子。
听说过得并不如意。
李氏虽然说得含糊其辞的,但是杜玉娘听明白了。前世她什么腌臜的事情都见过,张氏李代桃僵这点把戏,还真不够她看的。
看来张氏能嫁进杜家,是张家人使了手段的缘故,否则的话,以张氏的品性,杜家不可能娶她。
“算了,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都是命啊!”李氏当年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怎么好好的,老二会抱错了人?只是事后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祖母,您别想太多了。说到底,还是点心方子惹的祸,要是没有这个事儿,二婶也不能想出这么个主意。”
李氏的气儿一直没顺当,听杜玉娘这么说,心里也不曾舒坦一分。
“到底是她眼皮子浅,见不得别人一点好!嫁进这个家里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家中的一份子。”
杜玉娘很想说:要不然就分家吧!
可是她不能说,也没有资格说。
先不说祖母会不会同意,单是自己老爹那一关,就难过。
“您想那么多干什么,反正这方子在我脑袋里,她也抢不走!等出了正月,家里的事情就多了,到时候她想躲懒也不成,人一忙起来啊,就没时间想东想西的了。”
李氏听了杜玉娘的一番话,不住的点头。虽然心里还生气,但是却感觉到几分欣慰。
至少玉娘比以前懂事多了。
至于老二媳妇儿嘛,唉,只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二房南屋。
杜河浦和张氏对峙着,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搭理谁。
杜小枝姐妹三人,全被他们给赶了出来。
只有杜安兴在。
杜河浦发了好一阵脾气,本来是想动手打张氏的,结果被杜安兴给拦了下来。
杜安兴问他:“我娘不是故意的,爹你不能光听我大娘胡说八道,就定我娘的罪啊!再说,我娘就算想要点心方子,也没错啊,这个家没分呢,凭什么那东西让大房独得了!玉娘像是会做吃食的人吗?没准这方子就是我祖父留下来的。”
杜河浦听到这几句话,非常震惊。
他一直以为,儿子也向自己一样,全心全意为这个家而努力。
努力读书,努力挣钱,努力把这个家发扬光大。
这个家,不是他们的小家,而是整个杜家。
现在儿子居然跟他说,那点心方子是爹生前留下来的。
爹有什么东西,他会不清楚?老爷子撒手闭眼的时候,他们兄弟俩都在近前呢!
交待的清清楚楚的。
“好好的孩子,让你教成这样?”杜河浦觉得,在这个家里,只有自己媳妇有这种“分”“裂”思想,如果不是她,儿子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爹,您不要什么事情都怪我娘好不好。在这个家里,我祖母什么都听玉娘的,事事依着她。就因为她,我娘挨了你几顿打了?”杜安兴也不是要替张氏讨公道,他就是觉得,杜河浦没心没肺的样子,让人看了生气。
“你这么掏心掏肺的对人家,人家是怎么对你的?”
杜河浦觉得真是反天了!
儿子现在也敢跟他讲大道理了?
“你娘藏私房钱,这就是不对!”
“你怎么知道大房没藏私房钱!地里那么多出产,随便拿一些出去卖,您知道?还是人家大房告诉你了?”
张氏觉得儿子的话太对了,“就是!你现在去翻大房的包袱,一准儿也能搜出钱来!说什么是大嫂的陪嫁,都是幌子!”
杜河浦竟是无言以对了。
张氏见他说不出来话,顿时觉得心里生出了底气来。
“那方子,大房必须拿出来。”
第六十三章 拼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方子。全本小说网,HTTPS://。m;
“那方子是玉娘的,娘怎么说的,你全都忘了,还是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杜河浦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他对张氏的不满,也累积到了,眼看着就要暴发出来。
“我就是没往心里去,怎么着?你娘偏心大房都没边了,我凭什么非得听她的?再说杜玉娘那个样,像是会做点心的人吗?明摆着就是老太太偏心大房,要把老爷子留下来的东西给他们。”张氏现在可不怕杜河浦了,因为儿子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在她们这个小家里,儿子说话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你这个老娘们……”杜河浦本性并不懦弱,但这他跟张氏成亲这件事,可以说是误打误撞。
从男人的角度来说,他是觉得自己当初太冲动了些,结果张氏一个好好的黄花大姑娘,迫不得已的嫁给了自己。
杜河浦出于对张氏的愧疚,成亲以后一直对她多加忍让,久而久之,他像是习惯了一样,慢慢的变得对张氏言听计从。
或许在点心方子矛盾没有暴发出来之前,杜河浦没觉得张氏有什么不好。人无完人嘛,谁都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
但是自打张氏藏钱的事情被揭出来以后,她变了很多。
特别是玉娘的点心做出来以后,她简直像疯了似的。
杜河浦真的是气疯了,扬起手来又要教训张氏。
张氏有了儿子做依靠,根本不怕杜河浦。
“姓杜的,今儿你当儿子的面把话说清楚,你是不是不要我们娘几个了,是不是以后就跟你娘,跟你大哥过日子了?”
“我……”杜河浦的手就停在了半空之中。
张氏有些得意,她毕竟还是了解杜河浦的。杜河浦或许能不要她,不要几个闺女,但是却是一定舍不得儿子的。
“河浦,你咋还不明白呢!”张氏一见杜河浦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猜对了,无论什么时候,杜河浦都不可能不要儿子。而且就算是为了儿子,他也不可能不要这个小家。
张氏见他态度软化,也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在这个家里,只有我们才是你最亲的人。你大哥想的,跟你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张氏苦口婆心地道:“你看看,大房有什么好事想着咱们了?小枝翻过年都十六了,是不是该张罗亲事了?十一的书还要继续念,可是我瞧你娘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有这个打算似的。”
杜河浦怒声道:“张氏,你说这些话亏心不亏心?”他的性子是有些软弱没有错,但是他不糊涂,也还没到事非不分的地步。
“你老说娘偏心大房,偏心玉娘!这么多年过来了,娘对咱们什么样,你心里不清楚吗?十一他上最好的书院,一年就要二十多两银子!你四处打听打听,这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家,谁家孩子有这个待遇?”
“我……”张氏听到这个,也不免觉得有了几分理亏。
她反驳不了杜河浦的话。
李氏虽然偏疼杜玉娘几分,但是实际上,也不过是让她少干一些活,在吃的、穿的、用的上面,多给了她一些照顾罢了。说白了,李氏只是娇养杜玉娘,但是这个家在杜安兴身上花费的银钱,却远远比花在杜玉娘身上的要多很多。
“话可不能这么说。爹,你怎么知道祖母没把大头留给玉娘呢?那点心方子兴许就是祖父在世的时候留下来的。况且玉娘还没出嫁呢,谁知道祖母会给玉娘带多少嫁妆?”
张氏听了儿子的话,眼睛刷的一下亮了起来。
“就是这个道理,他爹,你可别被他们哄骗了。”
杜河浦气得跳脚:“放屁!”他的声音又大又怒,吓得张氏不由自主的缩了一下肩膀。
“那方子若是真是你祖父留下的,我还能不知道?况且玉娘是因为什么获得你祖母的宠爱,你不知道吗?”杜河浦的眼睛都红了,他伤心,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自己媳妇和儿子,都是这种事非不分的人。
杜玉娘能得李氏的欢喜,还不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把濒死的老爷子给唤醒了?
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喜爱和无缘无故的厌恶?
“爹~”杜安兴十分不赞同的道:“难不成在你心里,我还没有杜玉娘重要?你干嘛非要向着大房的人说话?”
“放屁!”杜河浦指着杜安兴道:“你还有脸说这个?我问你,你在书院念了这么几年书,前前后后也花了百十来两银子了吧?为什么把书念成这个样子?你到底因为什么被书院除名的?”
杜安兴一脸受伤的模样,“爹,你是不相信我?”这是他心里的痛。
杜安兴知道,自己就不是块读书的料!
小时候他只知道,读书能让他吃好的,穿好的,还不用下田干活。
长大以后,他就更知道读书能带给他什么了。
他向往的名誉地位,安逸生活,读书都可以带给他。可是,他不是读书的料,读了这么多年,不过是在混日子罢了。
杜安兴也下过工夫苦读,但是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情况下,他渐渐变得自暴自弃,干脆也不怎么上心了。
书院里什么人都有,一旦变得自暴自弃,自然免不了结交几个狐朋狗友。
日子一旦开始潇洒起来,再想回去,就难了。
杜安兴也是这样。
习惯了饮酒作乐,无拘无束的生活。又怎么会再愿意回去秉烛夜读呢!
这一切,杜安兴都心知肚明。
但这是他的事,他不愿意为别人知晓和窥探。一旦他们知道自己再读不下去书了,只怕也不愿意再供养自己。
那他花天酒地的钱要从何处得来?
“既然爹不愿意相信我,那我以后不读书便是了。”杜安兴理直气壮地道:“我以后也跟着你们下田,劳作,反正我就是不要读书了,也省得你天天怀疑我!”
张氏听了此话,愣了一下,接着嗷地一声扑向杜河浦:“姓杜的,我跟你拼了!”
第六十四章 上元节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张氏心中,儿子读书,是天大的事,是头等大事。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现在因为杜河浦的三言两语,儿子居然就不想读书了!这罪孽,可不就是杜河浦造的!张氏觉得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的希望因为儿子的这一句话,就全毁了。
“姓杜的,我跟你拼了。”
杜河浦没有想到张氏的反应会这么大,一时躲闪不及,脖子上被张氏抓了好几下。可他到底是个男人,力气比张氏大,一旦回过神来还手,张氏就不是对手了。
“你这个老娘们,你疯了!”杜河浦抓着张氏手,把她往旁边一推,张氏就被甩到了地上。
“我不活了……杜河浦,你这个挨千万的,你这是要毁了我儿子啊!”张氏嚎啕大哭,坐在地上撒泼。
她是真伤心!
张氏觉得儿子很聪明,读书很厉害。她觉得儿子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一定会考中举人老爷的!
现在为了杜河浦的几句话,儿子居然要放弃读书,放弃前程,这让张氏如何能接受得了?
杜河浦被张氏吼得怒火中烧,大过年的,还能不能让人消停了?
“张氏,你要是再这么不讲道理,你就给我滚回张家去!”杜河浦这会儿眼珠子都要红了,以前他怎么没发现,张氏怎么这么蛮横不讲理啊!他说什么了?
杜河浦吼完这句话以后,又朝着杜安兴大声道:“你也不用吓唬我,读书是你自己的事儿,你要是不愿意读了,那就回家吧!”说完他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南屋,直接离开了东厢。
张氏被吓傻了,脸上的表情活像是见了鬼似的。
杜安兴倒是显得很镇定。
本来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想走这一步棋的。现在看了,杜玉娘不识好歹,祖母也护着她,连爹也向着她说话。
看来不使些手段,是不行了。
“娘,你别哭了,地上凉,快点起来。”杜安兴走过去,把张氏扶了起来。
张氏委屈得直哭。
这次不是假哭,干嚎,而是真的泪如雨下。
她一是怕儿子以后真不读书了,二是怕杜河浦真的休了她。
“娘,你别哭了。”杜安兴有些不耐烦,但是这个时候却不能表现出来。
他的事情,还要他娘来帮他一把。
“儿子,你不能不读书啊!那池秀才都能考中,你肯定比他还强。”张氏的脸都哭扭曲了,她太伤心了,也太害怕了。
张氏紧紧抓住杜安兴的手,身子微微颤抖着,她就像落水的人,找到了能让她飘浮起来的木板一样,好像此时此刻,能救她,能安她心的人,就只有她儿子杜安兴了。
“娘,你放心,我不会不读书的!我都读了那么多年,这读书又不是儿戏,怎么能说不读就不读了呢?”
张氏这才止住了哭声,哽咽着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真!比真金还真!娘,儿子还要给您挣个诰命呢!”
张氏听了,心里自然欢喜,“好,好。我儿好志气……”
“娘,读书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咱们稍后再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方子的事。”杜兴安微微眯了眯眼睛,眼里闪过一抹戾气。
张氏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儿子,可是我假怀孕这事儿,他们都知道了,现在,咱还有啥别的办法?”
“这事儿,你听我的……”杜安兴悄悄的跟张氏耳语起来。
“这,这能行吗?”张氏心里直突突。
“有啥不行的!娘,你想想,那方子可值钱了!有了这钱,我可以再选一家书院,好好读书。等将来我考中了秀才,当了举人老爷,咱们就跟大房分开,有便宜可不能全让他们得去了。”
张氏咬了咬牙,“中,娘都听你的。”
这会儿,刘氏已经开始张罗做中午饭了。
早饭吃得不安全,大伙的情绪都不太好。特别是李氏,没吃几口,就被张氏气得吃不下饭了。
刘氏想着,中午干脆做点好吃的打打牙祭,就做了荞麦面的手擀面。
用大骨棒熬汤,等汤汁发白时,加入盐,就可以停火了。
这时将水烧开,便可下锅煮面条了。
面条煮熟后捞出来,直接放到大海碗中,将切好的葱花,姜末撒到面条上,浇上一大勺骨头汤,那香味扑鼻,勾得人口水都要淌下来了。
热乎乎的热汤手擀面,配上家里萝卜咸菜,味道简直不要太好!
李氏吃得很满意,全家人也都吃得开怀。
连刚哭过一场的张氏,也吃得舒坦极了。
杜玉娘太佩服张氏脸皮的厚度了!刚刚闹了一场,说了那么多狠话的张氏,这会儿怎么就还有脸到上房来端饭碗呢!
不过,张氏毕竟是她的长辈,这个话,还轮不到她来说。
“老二媳妇,这面条好吃吧?”刘氏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
张氏咔咔的嚼着萝卜,瞪了刘氏一眼。
“咋滴,我还不能吃饭了?”
刘氏冷哼一声,“我可没这么说。不过我是觉得啊,这有些人啊,脸皮太厚。明明把家里人当傻子似的,骗得团团转,做饭的时候呢,也不帮忙伸手,吃的时候,倒是吸溜得痛快!”说完,刘氏也不看张氏的脸色,就低头吃起面条来。
李氏觉得刘氏的话说得对啊,她这气还没消呢!
杜小枝的脸都要烧起来了,偏偏长辈们说话,她也不好插嘴说什么,再说,娘做的也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张氏这一次,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