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食香-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事儿杜安兴心里清楚,八成是自己老娘在暗中做什么手脚了!
因为张氏就是那种不能看到别人比她过得好的人!
杜安兴心里打着小九九,他娘~的这个性格,可以利用一下,大有可图!
于此同时,在西屋,杜河清和杜河浦这哥俩,就着晚上的剩菜和饺子,正喝小酒呢!
与其说是喝小酒,还不如说是杜河清陪着自己弟弟在喝闷酒。
杜河浦觉得,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他从小性子有些弱,平时做事没主意。
老爹还在世的时候,没少说他。
他头上有个有闯劲儿,能干的哥哥,跟他一比,自己处处落下风。
连娶媳妇也是。
大嫂刘氏,娘家是五石村的。她爹是木匠,手艺好,家里条件也好!她上头有四个哥哥,特别疼她,所以刘氏出嫁的时候,嫁妆不少,当时在村里,也算是头一份了。
到了他自己这会儿,娶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媳妇不说,结果还娶回来一个母老虎。
他是真后悔啊,当初如果自己不做那件糊涂事,现在……
唉!
“哥哥,我真羡慕你!真的。”杜河浦有些醉了,说出来的话没头没脑的。
杜河清不愿意让他在大过年的想这些烦心的事,所以一个劲的给他灌酒。
睡吧,睡吧,睡醒了就好了。
庆余十四年的大年三十夜,杜家人心思各异~
第二十五章 王氏母子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年初一,串门走亲戚,拜年。/全本小说网/https://。/
杜家是外来户,此地并无亲人。
杜家在村里的人缘还是不错的,除了里正和几个上了年纪的族长需要去拜会以外,几个关系处得不错的人家也得去看看。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跟邻居打好交道,还是很有必要的。
拜年这种事情都是小辈,同辈之交,向李氏这般年纪,辈份,基本上是不会出去拜年的。
去拜年的人,也多为男性,或者家中幼童。十岁以上的女孩儿,就算是大姑娘了,即便是在乡下,也不会轻易抛头露面的。
谁知道拜年的时候,会碰到多少外男啊?
所以杜家一向是由杜河清,杜河浦兄弟俩去里正,族长家拜年的。等从这几家回来,再带上杜安康,小虎子,到几个有来往的邻居家去拜会。
至于杜安兴,他是从来不会去拜年的。人家是读书人,要温书呢!
杜河清哥俩走了没多久,家里的大门就被人推开了。
正在节日里,各家各户为了方便拜年,都不拴大门。
刘氏听到动静迎了出去,见到来人时,却是微微一愣。
来的人是王氏和池英杰。
虽然池父死了多年了,但是这多年杜,池两家是有来往的。特别是池英杰中了秀才以后,王氏动了让两家结亲的念头,所以来往的相反要比前两年更频繁一些。
本来刘氏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英杰那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虽然他相貌一般,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学问也好。最重要的是,他已经考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将来没准儿能鲤鱼跃龙门。
万一这孩子当了官,那自己闺女可就是官家太太了,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
自己生的闺女,就算没在她身边长大,她也是一样知道那孩子的心思。
玉娘长得太好,怎么可能甘心当个乡下村妇?若是能嫁给英杰,当然是最好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将来英杰不能当官,只守着一个秀才的名头,去私塾里教教书,给商铺记记账,当个账房先生,那也是份不错的营生。
王氏这个人,刘氏还是了解的,是个要强的,但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她是看着玉娘长大的,自然知道玉娘娇贵,将来两个孩子成了亲,在活计这方面,也不会太难为孩子。
刘氏想得挺好,却不想女儿说啥也不同意这门亲事,还搬出了去世多年的老爷子,说池英杰是个短命的!
应该不能吧?
可池父不就是早亡吗?
这些念头,在齐氏脑中一闪而过。
她只微微愣了一下,就马上反应了过来,脸上也带上了笑容,十分热情的迎了过来。
“秀枝,你可真是稀客啊!”王氏闺名王秀枝,虽然杜、池两有一直有来往,但是她毕竟是个寡妇,平时不好登门,到了年节的时候,就更不能去别人家给人添晦气了。
所以王氏能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来杜家,也实属难得。
刘氏是个颇为精明的人,当下想到,池英杰年纪不小了,只怕王氏这是来探口风来了。
唉!
这事儿闹的。
“大娘,过年好。”池英杰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新做的石青色的直裰,头也梳得一丝不苟,用一块方巾系住,显得十分利落。看上去,倒比往常精神了几分。他手里拎着个竹篮子,上面还盖了一块挺喜庆的花布。
到底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
刘氏也是欢喜的。
她热情的把母子往屋里让:“快快,进屋说,外头冷。”
三人这才往上房走来。
杜玉娘早就听到声了。
她拉着李氏道:“祖母,您可千万记着祖父的叮嘱,不能答应这门婚事!反正我肯定不会嫁池英杰的,死也不嫁。”
说完这句话,杜玉娘转身就回里间了。
李氏坐在炕上直咧嘴,这孩子,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不过,这也证明了玉娘的决心。看来她是说啥都不会嫁池英杰了!
可惜了。
李氏也觉得,池家这门亲不错,知根知底啊!
也罢!反正老头子的话,就没出过差错。
玉娘跟老大还有一个赌约呢!再等等看成吧!
反正玉娘年岁还小呢,不急于一时。
就在这个时候,刘氏带着王氏和池英杰进了东屋。
“大娘,过年好!”王氏见了李氏,连忙就要跪下磕头。
刘氏吓了一跳,她知道婆婆的为人,知道婆婆不愿意受这些过,连忙一把扶住王氏。
李氏也吓了一跳,等她缓过神来的工夫,大媳妇已经把王氏扶住了。她松了一口气,看向王氏的目光里,就带上了两分考究。
“这是干啥,吓老婆子一跳。”李氏只道:“你也不是第一天认识老婆子,我可不是地主婆,咱家不兴这一套。”
王氏有些尴尬的起身,“我是多少年没来了,忘了,您别怪罪。”
李氏只道:“哪里的话,快坐。”
王氏像想起什么似的,道:“英杰,快给你祖母拜年。”
刘氏皱眉,这个王氏是怎么回事?
这就喊上祖母了?
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此时李氏和刘氏这对婆媳心中,对王氏的看法都有了一些改变。
池英杰把自己带来的篮子放到一旁,彬彬有礼的给李氏作揖,几乎一揖到底。
李氏笑眯眯的受了,真说起来,池英杰这秀才,有一半的功劳在他们杜家身上呢!
池父刚死的那两年,孤儿寡母的日子难熬,还要受着亲戚的打压,生活实在艰难。
那个时候母子俩想吃顿饱饭都难,哪儿有闲钱供池英杰读书呢!
还是李氏做主,让大儿子时不时的帮衬着一些,甚至最初那几年,池英杰的读书束脩都是他们杜家掏的。
就冲池父和杜河清的交情,他们杜家人能做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杜家之所以能在杏花沟站住脚,全凭这股子义气和良心!
所以池秀才这个礼,李氏当得!
“好孩子,快起来!”李氏打量了池英杰两眼,一本正经的道:“瘦了,是不是读书太辛苦了?”
池英杰觉得受宠若惊,连站在一旁的王氏眼睛也亮了起来。
第二十六章 周旋
(全本小说网,HTTPS://。)
王氏想得有点多,她觉得李氏这个态度,分明就是关心孙女女婿的态度。全本小说网;HTTPS://。m;
想来杜家应该也跟自己一样,有结亲的念头吧?
想到这里,她的笑容就更真诚了几分,说话也像带了底气似的,“大娘,英杰很用功的,每天苦读,特别努力!他现在啊,就等着沉淀两年,去参加秋闱了。”
有点王婆卖瓜的意思。
池英杰的脸有些发红,哪儿就有娘亲说得那么快了。先生说了,他资质有限中秀才也是侥幸,还要在勤学苦练几年呢!
兴许,他这辈子就是个秀才了呢?
想到这儿,池英杰的脸又白了白。
玉娘心气高,要是自己考不中举人,她会不会不嫁给自己啊!
池英杰心里发慌,毕竟两个人的事,都是当初父母戏言,作不得真。真要是掰扯起来,这娃娃亲的事,当初说的是他和安康,可谁能想生下来的都是男娃啊!好不容易大娘(刘氏)生了玉娘,可惜爹又撒手走了。
从始至终,两个人的事儿就一直没有定下来过!池英杰觉得,这事儿就像是镜花水月似的,太不真实。
可娘说,她一定会让杜玉娘嫁过来,给自己当媳妇的。
池英杰也不知道想到什么,脸又红了起来,连李氏让他坐下的话都没有听见。
王氏连忙上前拉了他一下,替儿子解围:“这孩子,想什么呢!”
池英杰有些羞涩的笑了笑,安安静静的坐到一旁。他的目光,忍不住往里间望去,可惜只能看到一个厚厚的帘子,根本看不到他日思夜想的人。
玉娘过了年就十三了吧?虽然小了点,但是可以先成亲,后圆房啊!
池英池想得很多,却不知道他无意间的几个眼神,让自己在李氏和刘氏心中的印象,又打了几分折扣。
这孩子看着也不像是个老实孩子啊!他明知道里间是玉娘的闺房,还这么直勾勾的瞧着,也太失礼了吧!
李氏脸上,多少带出了一点不高兴。
王氏根本看不出来。
主要是她太自信了,觉得凭借两家的交情,凭着自己儿子的秀才功名,让杜玉娘嫁到他们家,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前世的王氏,也确实成功了。
杜玉娘和池英杰虽然没有成亲,但是却是正儿八经的定过亲了,所以池英杰死后,杜玉娘才会被冠上命硬,克夫的名头。
躲到里间的杜玉娘,一直在密切的注意着外面的动静。外面暂时的沉默令她有些不解。
在杜玉娘的印象中,无论是刘氏,还是李氏,都是十分热情,擅长热络气氛的人。有这两个人在,怎么就冷场了呢!
杜玉娘并不知晓,此刻池英杰正有些失礼的盯着里间看,恨不能透过帘子,见到她的倩影。
王氏到底是谨小慎微生活多年,还是很会看人脸色的,她很快反应过来,李氏似乎很不喜欢儿子这般失魂落魄的模样。
也是啊,名分未定,这样有些失礼啊。
王氏想当然的觉得,李氏是在为杜玉娘的闺誉着想。等他们把这件事情说开了,两个孩子的事情定下来,就不会这样了。
王氏悄悄的拉了自己儿子一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人还没娶回来呢,就把儿子的魂给勾走了,这要是把人娶回来,还不定怎么媚~惑儿子呢!
王氏心里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她转身把放在地上的篮子提起来,揭开上面的红布道:“大娘,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家里艰难,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王氏挎了一篮子鸡蛋来!
“哎哟,他婶子你也太客气了。这鸡蛋留着给英杰补补身子,可不好拿来给老婆子吃。”
王氏连忙道:“大娘,我也拿不出别的东西来,这鸡蛋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新鲜着呢!您可别嫌弃。自打英杰他爹过世以后,你们可没少帮着我们娘俩,这情分,哪里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了!这一篮子鸡蛋,难道还抵不上这么多年咱们俩家的情分?”
王氏这话说的,倒是有几分坦诚之意。她这个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好的!只是她的一生太坎坷了,先是丧夫,自己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儿子养大。好不容易儿子有出息了,也该成亲了,却突然横死!
也难怪王氏到后来,会变得歇斯底里,几近疯狂。
她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只好把一切的罪过都推到了杜玉娘的身上。
杜玉娘想到这儿,不由得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对王氏的怨恨也少了一些。
前世的种种,她不想再追究了。
王氏也是个可怜人,只要今生她不再来招惹自己,过去的,就过去吧!
这会儿,李氏已经让刘氏收下了鸡蛋,王氏眉开眼笑,觉得气氛还不错,就想提一提两个孩子的事。可是说这种事情,哪儿有当着孩子的面儿说的?
王氏转了转眼珠,就问道:“怎么没看到安兴啊!是不是又在读书呢?”
李氏点了点头。
王氏不由得赞道:“还是大娘会教孩子,咱们杜家的孩子,个儿顶个儿的都是好的。”那个杜安兴到现在连个童子试都没过,也是够笨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个读书人,是杜玉娘的堂兄,将来没准儿也是儿子的助力。
“英杰,你去找安兴聊聊天去,你们都是读书人,有话说。好不容易过个年,能轻松一下,别在屋里憋着了。”
王氏有意支走自己的儿子,想要跟李氏说说两个孩子的事。
娘俩出来之前,都在家里商量好了。
池英杰一听,马上起身,若有所思的看了自个儿老娘一眼,才有些窘迫的跟李氏和刘氏行礼,“我去看看安兴。”
虽然他和杜安康也是同年,但是杜安康不是读书人,还早早的成婚了。所以池英杰自认为他跟杜安康无话可说。
池英杰刚要往外走,却见蓝色格子布门帘一挑,从外头,走进了两个人来。
走在前面的是张氏,她身后,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穿着一件梅红色的袄子,梳着一个单螺髻,上面还带了朵绢花。
那少女面皮发黄,五官十分一般。
池英杰只看了一眼,便挪开了目光。
第二十七章 扔出去
(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有人进来了,池英杰便不好执意出去。//全本小说网,HTTPS://。)//
毕竟张氏也算是他的长辈,大过年的,肯定要先给长辈拜年的。
池英杰很有礼数的后退了两小步,拱手行礼,“婶子过年好。”
说实话,池英杰长相很一般。
他是中等身材,人有些消瘦。生得一张细长条脸,眉眼倒是不丑,但是鼻头太大,显得人有些憨笨。大概是少年人火气旺盛,他的脸上生了许多痘疮,红疙瘩一个连着一个,像是永远也不会消退似的。有些地方已经留下了黑黑的痘疤,开成一个个小坑洞,看着让人不喜。
单论长相,池英杰真的很一般,非常一般!
而且他的家世也不怎么样,他是被寡母拉扯大的,家里只有几亩薄田。
但是,他是学问好啊,还是秀才呢!天下读书人那么多,可不是谁都能考中秀才的。
她大哥就不能!
所以,在杜小叶这个小村姑的眼里,秀才很了不起,池英杰也很了不起。
可是杜小叶知道,池英杰中意的人是杜玉娘!
她不忿,凭什么?
张氏也同样不忿。
凭什么好东西都送到杜玉娘面前!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偏心她,两个孙子他都不看在眼里,更别说其他几个孙女了。
好东西紧着她用,也就算了,难道连好亲事也得紧着杜玉娘?
张氏不服气,非要争上一争!她有三个闺女呢!除去最小的小碗,小枝和小叶都有机会争上一争。
早在王氏和池英杰上门的时候,张氏便听到了动静,她之所以没有马上过来,是因为在屋里做两个女儿的思想工作。
论年纪,大丫头跟池秀才更相当一些,可是这丫头平时挺听话的,今天却说什么都不肯跟她到上房去。还是二丫头乖巧一些,她可是比杜玉娘还大一岁呢!
张氏完全没有自觉的觉悟,她觉得自己生的闺女不比杜玉娘差,甚至要比杜玉娘强多了!
所以,她忙不迭的把杜小叶打扮了一番,带着人来上房了。
这才有了方才那一幕。
张氏一进屋,目光就落在池英杰的身上,看见他彬彬有礼的向自己问好,心里就更欢喜了!
要是真能抢了杜玉娘的亲事,得了一个秀才姑爷儿,那她可真是既报了仇,又得了实惠,再好也没有了。
“这是英杰吧?一年多没见着,瞧着可又出息了不少。可是见瘦啊,平时得多吃点饭,读书累,可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