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嫡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三姑娘用了晚饭再回去。”

    静和唇角微微勾起一个笑容说道:“劳烦你传话,就说我多谢四婶婶的好意。”

    青杏又福了福退了出门,沿着抄手游廊走着,那三月里阳光虽好,见那拂面的春风轻轻扬起抽条的柳枝。

    芳兰抬起手拨开嫩柳,抬眼望了望天际刺目的日头,转身扎进了正院。

    杨氏正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一个小丫鬟跪在地下为杨氏捶着腿。

    芳兰见了,放轻脚步进了暖阁,示意那小丫鬟退下,自己跪在那个位置,一下一下为杨氏捶着腿。

    她多年在杨氏身边服侍,深知杨氏喜好,力道的拿捏恰到好处,前头那小丫头自然不能及,不过一会子杨氏便察觉出了不同来,睁开了眼睛。

    她见是芳兰在一旁服侍,神色倒也还温和,指了指一旁的锦杌说道:“快坐着罢。”

    芳兰谢了恩,缓慢地站起来坐在那小杌子上,不觉红了眼眶:“太太的恩德,奴才几辈子也报答不完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3回 曹道婆的算计

    (全本小说网,。)

    她拿了帕子按了按眼角继续说道:“奴才是太太陪嫁来的,本想着守着太太过一辈子,谁知天公不见怜,太太膝下空虚,即便有个记名的奎三爷,旁人不知道,奴才是知道的,这些年奎三爷受人教唆,与太太不亲,常偷偷跑去庄子上见顺姨娘,将来怕也难养熟。奴才如今有了三老爷的骨肉,满心里只想着把孩子生下来,叫他认太太做娘,也就报答了这些年太太对我的恩了。”

    杨氏面上神色颇为复杂,眼瞧着她自己一年一年老去,奎行又不跟自己一条心,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芳兰肚子里这个了,她叹道:“别说这些伤心话了,你好好将养着身子就是最大的忠心了,”又体贴地问,“下红可止住了?”

    芳兰点点头,“幸好太太为奴才请了大夫开了安胎药,已经止住了,今早大夫来诊了脉,说是已无大碍。”

    她顿了顿,又说道:“前日曹道婆说的事,太太心里可有计较?”

    杨氏不由想起那几日她连连做梦,梦见早夭的麟儿,把话说给芳兰听,芳兰便建议她请曹道婆来,她们的一场对话:

    那日曹道婆说:“太太今日连连梦见早夭的麟儿,是因他们的魂魄这么多年一直游荡在世间,不能早生极乐罢了。”

    杨氏追问为何麟儿不能早登西方,是否需要做几场法式?

    曹道婆则笑的幽沉,“三界之间,有因必有果,以往出现这种事是因孩子的父亲母亲所犯杀孽过重,想来是因侯爷久经沙场,沾了血戾之气的缘故,带累了自己孩儿的缘故,这种罪孽是做多少法式都难以超度的。”

    老爷手里有多少人命杨氏不知,她却下意识地回想起当初的琼姨娘,难道是因为她谋害了旁人的孩子,这罪孽累的自己的孩子至今不能再投胎么?她忙又追问道:“还请道长指条明路,解救那受苦的孩子,无论花多少银子都无妨。”

    曹道婆念了声‘无量天尊’,才又道:“也有一个法子,太太近来夜不能寐,是因为逝去的两位小公子寻到了机会可以转生世间,才频频给太太托梦。”

    ‘哦?’杨氏一脸不解,“什么机会?”

    曹道婆便又补了一句,“太太身边必然有带孕之人,小公子是想托生于那带孕之人腹中,得以重生,这可是个机会,只要用原生之母与今生之母的血液做祭来几场法式,就可保万无一失。”

    杨氏自然想让她早早夭折的孩子重新来到这人世间,故而她留了心,排查了一番,果然发现芳兰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她几乎是深信不疑地以为,芳兰肚子里的就是她那早早夭折的孩子,很快她托曹道婆办了一场法式,芳兰也全力配合。

    只因她看重那孩子,想等着出了仨月再散出消息。

    一切都好好的,偏那日芳兰竟似有要滑胎的迹象,杨氏急的很,忙叫了曹道婆来。

    曹道婆掐指一算,眉毛拧成了两根麻花,她又问了问杨氏先前两位公子的情形,顿时大惊失色,说是府中有小人作祟。

    杨氏忙问小人是谁,曹道婆便说必须让她到每个人的住处查看一番,才能确定。

    故而杨氏借着上巳节众人出去游玩踏春的时候,让曹道婆到府里来四处走了一趟。

    “怪不得三太太始终坐不住胎,原来是因这院子里有一尊镇山太岁的转世之身!”曹道婆晃悠着手中拂尘,右掌立在胸前,面上难掩惊恐的表情。

    “镇山太岁是谁?谁害了我儿?”杨氏很是关心这个问题,连忙问。

    “贫道经过沐云斋门口时,手中罗盘抖个不停,只觉罡风阵阵,想来沐云斋中所住之人阳气太旺,命根过硬,”曹道婆说着面上露出些许恐惧之色,“听说沐云斋是徐三姑娘的住处,不知这位三姑娘与三老爷的属相是何?”

    “我家老爷属猴,三丫头属猪。”三太太一颗心提留到了嗓子眼上,连忙答道。

    “那就是了,猪猴相刑,只因三老爷年长三丫头几十岁,阳气旺也就罢了,可却叫这小妮子克住了子孙运,太太算算,是不是自打三姑娘出生之后,您便再无消息?”曹道婆说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杨氏一看果然如此,她不由吃惊地心脏扑通扑通狂跳,点头又问,“可是我家老爷有一庶子,这又怎么说呢。”

    曹道婆微微闭目,面上一派高深莫测:“那庶子生母生下孩子必然过得十分卑微,庶子抢了她生母的运势才苟活一条性命,可即便如此,这位庶出的小爷与老爷太太也不会多亲近,且将来定是不成器的。”

    经过芳兰这一段时间有意安排,杨氏这会子精神早已不大好,况且早早夭折的那两个孩儿是她心头的病,听到曹道婆这话,她已然是走火入魔。

    她不仅相信了她夭折的孩子还能回到世间,更相信徐三姑娘是老爷的克星,恨不得除之后快,早把徐静和为她女儿济王妃调理身子的情分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她虽然想算计徐静和,可徐静和到底是堂堂正正的侯府嫡女,绝不是可以随便打发谋算之辈,况且这丫头心思敏捷,城府又深,连精明的姚氏都不是她的对手,如何除掉徐三姑娘就成了杨氏最大的烦恼。

    而芳兰又成了她所有秘密的知情者和最佳诉苦对象,杨氏轻轻叹了一口气,蹙紧两弯细细的眉,说道:“我本想与老太太去说说,三丫头不详不可长留府中,可老太太是个要名声好面子的,只怕不会强迫着三丫头远嫁出京。”

    芳兰不由暗暗攥紧手中的烟灰紫色绣花帕子,一手轻轻捂住小腹,眸中满是恐惧忧愁之色,“可这是老爷太太的最后一点骨血,曹道婆已然做过法式,若是保不住,夭折的小少爷便要魂飞魄散,再不可能回到世间了。”

    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杨氏心里就揪的难受,抬手按在头上的二龙抢珠抹额轻轻揉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4回 五老爷的噩耗

    (全本小说网,。)

    “奴才自然晓得太太的难处,心里着急罢了,”芳兰打量着她的神情,站起身上前为杨氏整了整身下的姜黄色底鲤鱼菊花纹锦枕,又慢慢说道:“奴才想着,府中二姑娘没嫁,三姑娘做妹妹的也没有越过去议亲的理儿,太太是顾及体面的,四太太却是浑不吝的,不若太太为二姑娘寻一门亲事,以此为交换让四太太去同老太太提,到时您在一旁吹吹风,岂不是好?”

    “这倒是一石二鸟之计,”杨氏动了心,想起姚氏对徐三姑娘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就觉得可行,她顿时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即就让杨氏去老太太面前告状去掉徐静和这个祸害!

    “你觉得我去喜春苑同四太太说合适?还是请她过来?”杨氏又问芳兰,眼睛中闪着光芒。

    芳兰想起励行来,若是二姑娘能有一门好亲事,大爷也会高兴不少,到时候四太太也会高看她一眼,于是她笑道,“不如奴才去把四太太请来,路上试探着些四太太的口风,也免得到时候摊了牌让太太难做……”

    杨氏目中流露出感激之色,握住她的手道:“那就有劳你了……”

    二人正说着话,忽而听到外头有人跌跌撞撞地朝这里跑了过来,嘴里嚷嚷着:“太太,太太,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杨氏面上就有一种被人戳破了隐私事,扯下了遮羞布的惶恐与恼怒,立起身来愤然叱骂那个丫鬟道:“糊涂东西,谁教你的规矩,如此慌张乱闯主子的屋子?!”

    那个来传话的丫鬟显然吓住了,缩着手脚站在门口忘了说话。

    芳兰见是同在杨氏身边当值的雅兰,一面上前为杨氏抚胸顺气,一面给雅兰使眼色让她噤声。

    雅兰懦懦地等候着。

    半晌杨氏平顺了呼吸,方才冷眉问道:“说罢!怎么又成了锯嘴的葫芦?”

    雅兰方才回禀:“方才老爷身边的何管事送信进来,说是咱们五老爷殁在任上!”

    殁了?!

    杨氏大惊,与芳兰对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有着错愕和惊诧。

    徐五老爷徐兆瑞,可以说是老侯爷徐泓先和徐老太太最喜欢的孩子,自幼聪敏早慧,十二三岁上便能和老侯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因老侯爷原配发妻为他生育了两位公子,老侯爷原本预备着让第三子徐兆宽走科举的路子,谁知还不等徐三老爷高中进士,前头两位公子已经一死一伤,爵位落在了徐兆宽身上,他被迫走上了军功仕途。

    徐三老爷没有完成的事,徐五老爷不仅完成了,还完成的很好。一路上顺顺当当通过了童试、秋闱、春闱,点了庶吉士,在翰林院修了两年的书,又调了外任,前途比徐兆宽还要不可限量。

    听说徐兆宽已经暗地里打点好,等今年过年徐五老爷在地方上便满了三年任期,到时候回京述职便可调入六部任职。

    徐五老爷自己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勤勉理政,吃住都在任上,连过年过节都不回京探望老母亲,就这样一个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谁知竟英年早逝了。

    当中最伤心的就属徐老太太了,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纵是再坚定的意志,再冷硬的心肠,也不禁哭成泪人一般。

    徐三老爷念及幼弟,也是凄怆摧心,食不知味,日渐消瘦,却还不得不打迭起精神处理后头的事。

    因徐兆瑞是在贵州任上,为了剿灭山匪巨盗才被敌方的流箭射中,听说徐五老爷负了伤后,只简单包扎一下,依旧顽强抗敌,不知这箭上涂了苗人特有的毒药,大军得胜还营的时候,徐五老爷突然发起高烧,几日功夫就殁了。

    因他经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欣欣向荣,皇帝念他功勋素著,又舍生取义,追封为他为吏部侍郎,光禄大夫,皇帝还破格给了谥号‘勇’字,因为徐兆瑞之事,皇帝念及徐老侯爷当年的功绩,又简拔了徐兆宽入兵部为兵部尚书。

    大悲大喜,徐兆宽按捺住心中悲伤,接旨谢恩,意图加倍勤勉报答圣恩。

    府中遍设灵堂,张挂白幔,树木也贴了白纸,外院也搭起了守灵的灵棚。

    徐家三位太太忙前忙后,迎送来往吊唁的宾客,因有圣上嘉誉,又有徐家大女婿济王爷亲临吊唁,阵仗极为浩大。

    红白喜事最能看得出荣宠盛衰,京城众人看得明白,安庆侯府如今在京城中炙手可热。

    因徐五老爷的遗孀吴氏即将携带幼女返回京中,静和还要陪着母亲给即将归家的徐五太太并独女徐六姑娘徐静媛收拾院子。

    徐静和对于这个五叔印象并不深,上一世里,她记得徐兆瑞也是英年早逝,只是当时没有引起这样大的波澜,加上当时二房低调的很,跟着众人走了下过场也就过去了。

    让她感触最深的还是徐老太太,那病骨支离的模样与当初自己初见她时雍容华贵,霸气内敛的真定郡主相差很远,可见是天下父母一般心肠,可怜天下父母心!

    于公于私,静和每日都会去敬和堂请安,安慰徐老太太,服侍她老人家进药吃饭。姚氏看的明白,这几日来来往往吊唁探望的都是达官显贵,看到静和在一旁照顾,难免都会夸赞一两句,于是没几日,徐二姑娘也被母亲逼着上敬和堂来服侍。

    这一日,静和特意准备了参麦团鱼、当归墨鱼卷和三仁茯苓包子,温温热热地送到敬和堂,对症徐老太太因连日伤心落泪导致的脾肺损伤。

    才刚进了院子门,就见徐四太太姚氏和静绮也端着食盒来请安。

    静和依着礼数屈膝向姚氏请安,姚氏亲亲热热地拉着她道:“你有心了。”

    静和微微笑着,请她一道往敬和堂去。

    玛瑙见了她们三人,便迎了出来,传话说三太太在里头同老太太说话,让她们二位在抱厦略等片刻,说完又暗暗递给姚氏一个眼风。

    姚氏知道事情必然有古怪,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5回 杨氏恶意的提亲

    (全本小说网,。)

    静和自然也感觉到敬和堂奇怪诡异的氛围,她望着地上的泥金的青石砖,双手交握,唇角珉起,鬓边一缕金流苏坠子摇摇晃晃,在她白皙的面庞上投下一抹剪影,显得安静又美好,只是那眼角却闪过一丝狡黠。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玛瑙才出来请她们二位进门,又去隆福居请二太太,去抱素斋请大太太。

    静和随在姚氏身后进了左边的暖阁,行了礼坐下,屋内无人说话,一时间气氛十分肃重。

    徐老太太依旧高坐上首,屋中又留出了几个位置,不多时周氏与江氏也到了。

    似乎她们二人也察觉到这诡异的气氛,又或是因为府内才料理过一桩重大的白事,每个人脸上都显得无精打采,彼此的一番厮见也简单凌乱。

    静和的视线在屋中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坐在三太太杨氏身后的芳兰身上,她的小腹已微微凸起,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似的,待她定睛再看过去,芳兰又恢复了那副低眉顺眼的模样。

    “今儿把你们叫过来,是有个事儿说说,”徐老太太面色干瘦蜡黄,似大病一场的老妪,蜷缩在一件黛青色妆蟒暗花缂丝褙子里,她似乎气力不足一般,深深吸了一口气,视线在周氏与静和母女身上逡巡,最终落在杨氏身上,道:“你说罢。”

    杨氏接过话来,说道:“这几日家里接连有祸事发生,我心中担忧,便请了荐福观的曹道婆来家里瞧了瞧风水,看看是不是需加一块泰山石压一压邪祟。”

    她说到这里时,颇为迷信的周氏也跟着点点头,可杨氏的后来几句就让她恨不得扑上去抓挠她那张冷漠高傲,涂了浓浓脂粉的脸。

    “曹道长说,是因家中有镇山太岁在,故而男丁或死或伤,就是咱们发现的迟了,才导致大哥和五弟枉死,二哥又病成这副样子,我家老爷这两日身上也有些不适。曹道长还说必得将那邪祟远远送走,才能保得家宅平安,人丁兴旺!”杨氏说着偷觑默然安坐的徐静和,后者依旧面色平静如不波的古井。

    二姑娘已吓得脸色煞白,被母亲搂进怀里。

    大太太一面环顾室内众人,一面问:“三弟妹口中的邪祟是?”

    杨氏眸中蓄满了狠厉,凌然指向静和,断声道:“就是三姑娘徐静和!”

    周氏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就要扑上去理论,却被身旁的江氏拉住,周氏嘴里说道:“三弟妹休得胡言乱语,我女儿好好的,怎么会是邪祟?”

    江氏则劝说着周氏道:“二弟妹莫慌,且听三弟妹把话说完,没准……没准儿是误会一场!”

    姚氏显然并不相信静和是邪祟克男丁,不然为何徐兆坤和徐励行都没事?

    只是她想想三房提的条件,为静绮做媒,对方是庆国公府上的三爷……

    她想起瑾老姨娘说的话,如今二房羽翼已成,能借着三房收拾掉二房,也是好事一桩,反正昧着良心的事儿她也做的多了,不差这一件。

    想到这里,姚氏扶着椅子扶手站了起身,说道:“三嫂,您这话什么意思呀?静和毕竟是咱们家的亲骨肉,府里才有了一桩白事,难道又要添一桩白事不成?”

    这话就给杨氏一个台阶继续说下去,她为人一向冷漠,想做出怜悯之意也不容易,正在酝酿感情的时候,芳兰站了起来,“我们太太又岂是那般狠心之人?怎忍夺去三姑娘性命去,我家太太知道后,再三再四地恳求了曹道长,曹道长为我们太太一片诚心所感,到底指点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也不需要三姑娘性命,只要三姑娘能远嫁出京,再由曹道长来府里作几场法式,就可祛除邪祟,恢复府中的瑞气了!”

    徐老太太不动声色地看了芳兰一眼,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