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军,你马甲掉了-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峥把脸埋进燕喃发丝间,“真想把你揣兜里随身带着。若阿白真的就是苗疆来的人,那他肯定知道你是圣女,这人倒是有些奇怪,想来应该有其他目的,可办事又妥帖,还愿意将燕子令交出去,若说没有目的,又为何一直对我们隐瞒身份?”
燕喃点点头,这些日子来,阿白为他们做了不少事,和金豆、钟永一样,俨然已成为元峥的得力手下之一。
若不是她察觉那苗疆来的老者有意隐瞒身份,当不会想到阿白身上。
元峥低声道:“此人为人作风倒是正派,不过或许还在蛰伏,看来我把他留在我身边是正确的。我回去查查他下晌有没有出门,再找机会试探他,且先看看他有何目的再说。”
若能将此人收归己用,倒是不错。;
aa2705221
第368章 查证(为金仙+5更)
燕喃又想起元峥拿走的黑色耳钉,遂问:“对了,上次你拿走的那小布袋,里头是黑玉做的耳珰,给小六看过了吗,可是和燕子令同一种玉石?”
元峥也险些将这事儿抛在脑后,闻言才从胸口掏出那小布袋来,“差点忙忘了,晚间给小六悄悄看过,他认为,这和制作燕子令的黑玉是同一种材质,但是二者也有区别,你这耳钉的玉质,比制作燕子令的黑玉更加光亮且坚硬,似乎是将黑玉里的某种玉质提纯后的结晶。”
俞六当初为了复刻林府的那块燕子令,曾将真的燕子令在手头把玩许久,对燕子令的那种晶莹黑玉印象极为深刻,他又天生擅长辨金玉,想来不会判断错。
燕喃立时清醒过来,睡意全无,从元峥手头接过布袋,坐起身,将黑色耳钉倒在手掌心,映着微弱的烛光仔仔细细看起来。
元峥也坐起靠她身边,问她道:“你这是哪儿来的?”
“是我在那个世界的时候,从一个集市上淘来的,当时只觉漂亮,没想到会和燕子令有关!”
她琢磨着小六的话,比燕子令的黑玉更加纯粹?
按照梁湛所言,这燕子令是历代圣女之血融进黑土后凝结成的血玉,而更加纯粹的意思,是玉石的组成血液成分更高?
她阴差阳错间得到这耳钉,和这一世重回大梁,似乎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如果说燕子令是打开宝藏的钥匙和地图,那这耳钉有什么用?
燕喃爬起身,她还要确定一个更大的怀疑。
她从妆台里掏出那化妆包,将黑玉耳钉重新放回布袋,再放到化妆包内。
这化妆包有这聚宝盆一样的本事,是不是和黑玉耳钉有关系,明日就能知道了。
元峥伸手从她手上取过化妆包,好奇无比地将那包袋子上头的拉链拉开来,再拉回去,再拉开来,再拉回去,越拉越觉这个开关实在有意思。
“你这袋子,将来有空了交给小六研究研究如何?”元峥反复将拉链开开关关,“这东西想来可以用在许多地方。”
“嗯。”燕喃见他瞬间变身好奇宝宝的模样,托腮抿唇,若有机会带渊哥哥去那个世界看看多好,她笑着在他腿间一划拉,“在那个世界,还可以装在裤子上这个地方呢!”
“这里?”元峥下意识夹紧腿,用这东西拉在这里,若不小心夹到肉,得多疼啊?
“哈哈哈哈!”燕喃见他变了脸色,知他定然想错了,忍不住笑倒在桌上捧腹,断断续续道:“是,缝裤子上。“
她比划着说不清楚,”等小六……能做个一模一样的出来,我给你……缝条裤子……”
元峥见她取笑自己,花枝乱颤,放下化妆包就俯身将她抱起往床上放去,一本正经道:“给我缝裤子,那你知道尺寸吗?”
燕喃一面推他一面娇笑求饶:“四爷,好四爷,饶了我罢……”
……
元峥浅尝辄止,自不敢闹燕喃太晚,加之第二日还有正事,依依不舍离了燕回阁,二人各自歇息不提。
第二日,不用上朝,他继续在各卫所巡察。
而忠亲王那边昨日派出去查证贞庆道观失火一事,很快就有了结果。
永宁帝将差使交给了忠亲王,忠亲王将差使交给了皇城司。
于是,在查证结果出来之后,忠亲王同唐侯一起进宫面圣,汇报情况。
这两人,忠亲王不用说,元峥本身就是他的人,而唐侯为了将和亲的任务转嫁到安阳头上,自然也是不遗余力地彻查安阳与金焕私会一事。
结果自然在元峥预料之中。
所有的调查情况都很明确。
道观中的道姑和道观外街巷中均有人见过金焕,所以,安阳与金焕在吕祖殿中私会,属实。
这个永宁帝根本就不怀疑,皇后从宫女口中审问出的情况早转告过他。
元峥昨日确实在西三厢巡察,且是前日晚间就定下的安排,不存在刘渭所说早早预谋暗害寿阳的情况。
在被烧毁的吕祖殿中,发现火油的痕迹,说明确实是有人纵火。
元峥所捡玉扣确实是北蛮皇族所有,货真价实。
元峥和手下曾追着几人跑出贞庆道观后头的街巷,还一直追到河边,有不少人目睹,和元峥所说追击北蛮人吻合,属实。
熄火队在大火燃起一刻钟的功夫后才姗姗来迟,仅一街之隔却花费如此多时间,确实不合常理。
西三厢的卫队曾包围贞庆道观,属实。
以上为所有查证点,人证物证俱在。
永宁帝半眯着眼,一面回味着昨儿个新晋妃子的味道,一面听二人一一禀报,觉得岁月甚是静好。
这二人都忠心耿耿,又办事给力,实在不错。
如此看来,整个事件很清晰了,元四说的没错,定是有人与北蛮相勾结,北蛮人才会那么巧地出现在寿阳与金焕相见的地方来纵火!
而唯一和北蛮在此事中能扯得上关系的,也就是刘渭了。
可刘渭?
会是他吗?
永宁帝自个儿摇摇头。
刘渭跟了他三十年。
刘渭进宫那年就已经十九,别的宦官都是白白净净一张鸭蛋脸,就他留着把胡须,老被人嘲笑。
而他则无意中见过刘渭写的字,一笔狂草写得豪放不羁,颇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味道,他便点了此人为身边近侍。
后来助他登基,发挥出领兵之才,待他又忠心不二,他便试着让他监军去了西羌边境。
刘渭果然不负他厚重,击破西羌,收复西川,洮州,一路立功不断,他这才放心让他掌了枢密院,这一掌就是十年,从未有一事负过他的期望。
也不对,他在幽州被擒,说到底,枢密院该负大责。
虽说察情是前方的事,为何刘渭不早些将林九渊调回北地来做先锋兵?
永宁帝越想越纠结在沦为阶下囚的耻辱记忆里,越想越觉得刘渭此前太不作为,失了准备,这才害他被擒。
想来想去,竟连刘渭此前的那些好都有些盖住了。
永宁帝有些忿忿,“依你们看,朝中和北蛮勾结的会是何人?”
忠亲王和唐侯面面相觑,皆垂首不敢言语。;
aa2705221
第369章 疑神疑鬼
“连你们都不肯为君分忧吗?”永宁帝有些恼怒:“这些证据都摆在这里,朝中定是有人和北蛮相勾结!当初朕困于北地,让你们查!你们一个个倒好,什么头绪都没有,朕到现在连北蛮人是如何知晓朕踪迹的都不知道!
“身为臣子,拿着朕的俸禄,连谁想害朕都查不出来,不觉得惭愧吗?”
忠亲王和唐侯见他越说越来气,忙起身跪地。
忠亲王腿脚不便,只能在榻前跪下,唐侯则跪到殿中,二人皆是有苦不能说。
当日官家被抓,定是有人通风报信,这点基本是毋庸置疑的。
可官家自个儿回来之后认定是太子干的事儿,二话不说将太子给软禁起来,这下头谁还会去查?
谁还敢去查?
就算查出实证来,毕竟是父子,最多也就家罚了事。
将来换代之时,太子重新出山,查这事儿的人不得捧着自个儿脑袋去迎新君?
还有可能是一大家子的脑袋!
如今出了新证据指向刘渭,官家这才又把当时的怨气发泄出来。
他的愤怒他们也能理解。
毕竟当时以为是儿子干的好事儿,自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再发泄再撒气也不能自己断了后。
可如今发现这事儿后头可能另有其人,那些被压下去的火又全部统统冒上来。
唐侯瞟了忠亲王一眼,刘渭此回,恐怕不保啊。
他对刘渭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偶有因为禁卫或城防的事儿有嫌隙,官家也能很快给另一方吃了亏的补上。
所以相处还算和平。
但他对刘渭身为宦官却统领大梁三百万禁卫之事,却始终有些不舒服。
眼见刘渭这墙要倒,他也没打算去帮扶。
而忠亲王和官家兄弟情深,想来关系更长久一些,此时该站哪一边,他也大约有了数。
想通此点,唐侯微抬头,恭敬道:“启禀陛下,臣不敢妄自揣测,但臣请彻查枢密院院使刘渭。”
说着一叩到底。
这样,也算是还元峥替唐依脱身的人情罢!
大殿之中,“刘渭”两个字第一次清晰无比地被扔出来,掷地有声。
永宁帝虽也有那个念头,可真要怀疑到刘渭头上,他比谁都不是滋味,心内又一番交战,看着忠亲王喃喃道:“正道,你的意思呢?”
忠亲王清清嗓子,难得地严肃起来,看着永宁帝道:“臣不敢妄言。刘枢密使向来对我大梁忠心耿耿,在陛下困于北地之时,也曾劳心劳力奔波于太子阶前,不曾懈怠过!不过……”
他说着,又欲言又止。
唐侯听得眉毛一跳,杀人不用刀啊!
忠亲王面上字字句句说刘渭忠心大梁,却又提他在太子跟前奔波,明摆着要把刘渭推向斩首台!
太子当时有登基打算,甚至都让人开始着手拟诏,这可是这位官家的大忌!
果然,永宁帝的面色一下暗下来!
是啊,他当时回来之后,只顾着和太子清算,却忘了朝中那些得知他被囚之后就一窝蜂投奔太子的墙头草们!
“不过什么?”他捏紧拳头背在身后追问。
“不过此次倒是查出来一件奇怪的事。”
“什么事?”
“西三厢当时去贞庆道观的有五队人,结果只回来四队,有一队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是去了哪儿?死了还是不见了?”永宁帝也蹙起眉来,“总要有个下落吧?”
“没回卫所,也不在道观之中。”忠亲王自己也犹疑着,满脸皱纹都爬了起来,“如此看来,倒是有可能护着北蛮人逃走了。”
永宁帝哪还会去细想忠亲王这话里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消失的北蛮人,消失的卫队,想想都觉得可疑!方才对刘渭还念着的一丝旧情荡然无存,拿起龙案上一柄玉尺一拍,冷冷道:“查!先去卫所点兵,找那队侍卫,再查刘渭和北蛮有无瓜葛!给我彻查!”
忠亲王坐在竹轿上,旁边伴着唐侯,二人缓缓往宫外走。
唐侯不是擅长拍马屁的人,即使眼见着忠亲王要扳倒刘渭,权势又要扩大,也说不出一些讨好谄媚的话,只默默跟在旁边。
倒是忠亲王先开了口。
“这件事交到大理寺那头,侯爷可算轻松下来了。”忠亲王又恢复了弥勒佛模样,笑呵呵道。
唐侯微微笑,“辛苦王爷了!”
“俞弈的行刑日,是八月初一?”忠亲王忽然问。
“官家改为初二。”唐侯不知忠亲王为何问起这个来,抬眼看了他一眼。
“嗯。”忠亲王叹口气,“可惜啊,本事是本事,又是个叛国的。八月初二。”
他半眯着眼,“倒是巧了,正好初二元四这小子要带兵赴衡水。不然让他们这样的后备将领去看看叛国贼的下场,也算是警醒警醒。”
唐侯心一跳,也不知官家和忠亲王说过多少,不敢贸然开口。
忠亲王到底知不知道官家想用俞弈来钓出林九渊?顺便试探试探寿阳口口声声说是林九渊的元四,究竟是不是!
可忠亲王却在这时候让元四去衡水。
他什么意思?
是不知道官家想拿俞弈试探元四的意思呢?
还是明明知道,且也知道元四会有什么动作,而想保护元四?
唐侯想不通这一点,忠亲王这个人,看着比谁都简单,实则没人敢说将他看透过。
但唐侯有自己的坚持。
不管对方有多少心眼,他只管凭心行事,俞弈,就算官家这次钓不出林九渊而非要他死,他也要拼死保下这条命来。
刘渭宫里的线报去的很快,快得只比圣旨慢了那么一丢丢。
当刘渭得知官家连问都没问过自己,就下旨彻查之时,终于搞明白,元四的目的不是先捏造栽赃再让官家查他。而是先一点一点加炭燃起官家的疑心,再从那一丁点怀疑中下手,让官家自个儿去查证。
他下意识想站起身,却双腿发软,手撑了撑椅把,颓然靠在椅背上。
“大人!”两位师爷不敢慌也不敢乱,忙上来抢扶他:“您且安心,官家只说查,也没说就要给您治罪!您人正不怕影子斜,让他们查去又如何?莫非还能将个北蛮人窝藏在府中不成?”
刘渭缓缓摇头,目光呆滞,再狠不起来,“你们不懂,我怕的不是他们查出证据,而是,官家对我的疑心呐!”
aa2705221
第370章 彻查
刘渭如此一说,俩师爷登时醒悟过来。
刘渭爬到现在,靠的是什么,是官家的信任和宠爱,有这君臣之情在,就算查出来吃空饷也不怕,最多填补些银子出去,让官家骂骂消消气。
而若是没了那情分,只怕,指不定哪块瓦掉下来就能要人命!
“那大人……”
“扶我起来。”刘渭伸出一只手,咬了咬牙,“我要进宫,面圣!”
刘渭跪在长庆宫外时,大理寺已兵分两路,一路去西三厢卫所点兵,一路去查抄刘府。
永宁帝开始时仍在气头上,还不肯见刘渭。
后来听说他一直跪在日头下,摘了官帽请罪,想到三十年种种,又有些不忍心,着人将他带进殿来。
“你可知罪?”永宁帝一见刘渭头发鬓角已斑白,身上头上满是汗,跪得双腿走路打颤,佝偻着背,也再不复当年之姿,也有些唏嘘,心登时软了几分。
“让陛下忧心,臣罪该万死!”刘渭一叩到地,颤着声带着哭腔道:“臣已花甲,有幸伺候陛下三十年,得陛下厚爱,从不敢忘本忘君,一心为陛下为我大梁奔波征战。然越老越糊涂,恐做事严谨不够,周正难全,若有错漏之处,愿受陛下责罚!可臣万万没有叛国叛君之心,万万没有啊陛下!臣本就是无根之人,此生也犯不着为后人留什么荣华富贵,只需好好忠于陛下您一人即是,又怎么会得了陛下厚爱又不满足呢?”
永宁帝被他说得心酸,想他说的也是,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宦官,叛国求荣对他有何好处?挣下金山银山也花不完带不走啊?
他面色和煦几分,摆摆手叹口气,“起来罢!你也别多心,不过是例行搜查,确实有人见过北蛮人出入那道观,而偏偏你叫人去的那卫队又失踪了一队人,和纵火的北蛮贼子实在脱不开干系。”
“陛下!”刘渭脑袋发懵,他总算知道为何永宁帝会忽然这么生气了,究竟是谁红口白牙地胡编乱造,把他卫所失踪的那队人和北蛮人给牵连起来?
元四,一定就是元四!
给他挖了好大一个坑啊!
刘渭恨得牙痒痒,眼皮一挤,滚出几滴泪来,“陛下明鉴,那卫所确实失踪了一个卫队,臣也在找,决计和北蛮人没有关系!”
他跪地往前匍匐到永宁帝阶前,“那卫队是在道观里头失踪的,那道观里头说不定有古怪啊陛下!”
“那道观早已查过。”永宁帝皱起眉,他不喜欢事情往复杂的方向发展,“道观里的几个姑子连功夫都不会,除此之外再无他人,能有什么古怪?莫非你也要说什么鬼神那一套?”
刘渭无法,他也不知失踪的那卫队究竟去了哪儿。
要说被元四给拿下吧,可那会儿元四的人都在熄火队,道观中又确实没有其他人,他也打死都想不通是怎么回事,更没法跟永宁帝解释了!
“你放心。”永宁帝也说累了,抬手示意他起身,“起来喝口茶,等着吧,若没问题,你就安安心心回你的枢密院待着去,回头再歇几天,找个园子好好乐一乐,这事儿就过去了。”
刘渭抬起袖子抹抹泪,谢了恩坐到旁边方凳上,屁股下跟针扎一样,怎么坐怎么别扭,忐忑不安地等着外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