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兰氏轻轻袅袅的进了拂风苑,李峤和李殊颜听话的跟在她身后,兰氏眼中景致玲珑错落,几乎看花了眼。腊月间,院子除了应季的各色寒梅,花厅里居然还摆着几盆摇曳生姿牡丹,红黄相间,十分艳丽!这鲜花是在暖房里培养出来的,也叫“薰花”,需昼夜不停地摊火,保持温气,才能让花儿得以绽放如夏,这得费多少财力心力?
兰氏心底一丝妒忌涌上心头,她虽然得意,到底知道大房是庶出。便有心要来三房走动走动,姚氏会不会见她不说,见了也说不上话,只好借着孩子的由头,来李殊慈这里探一探。李殊慈见兰氏过来,站起身微微一福,兰氏赶紧还了一礼,“哎哟,可不敢当。”
说着连忙将一双儿女让到身前,不好意思的笑说:“这两个孩子顽皮惯了,自从上次见了五姑娘,就非说喜欢五姑娘,今日就非缠着我要过来……”
李峤和李殊颜脆生生道:“五姐姐好!”
李殊慈的态度十分礼貌客气,手下倒了两盏茶,一杯推给兰氏,微微一笑:“请坐。”
兰氏笑靥如花的坐下,打发莺儿带着李峤和李殊颜在一旁玩。李殊慈抬眼看她,兰氏看着李殊慈色如远山的长眉和一双乌黑璀璨的眼睛,便觉得有些尴尬,连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条帕子:“这是我做的针线,姑娘不嫌弃便留着用……自从进府,承蒙老夫人照顾,一直想做点什么为老夫人尽孝,却不知老夫人喜好如何,便想请教姑娘一二……”
兰氏绣的帕子灵动异常,确实是好手艺,帕子一角绣着的白色花朵,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周氏默不作声任由兰氏胡为,真没有后手等着?李殊慈认真端看,这种针法……她蓦然觉得熟悉,忽然想起从老夫人处拿来的那个蓝底白昙的荷包……
李殊慈心念一动,面上显露出浓浓的兴致,道:“这帕子手艺如此精湛,如此灵动的针法,不知兰夫人师从何人?”
兰氏一听李殊慈如此称呼,心中一喜,虽然加上了一个兰字,所代表的意义和夫人完全不同,却是将她敬如长辈的意思!兰氏顿觉身心舒泰,颇有些推心置腹的真诚,道:“不敢当五姑娘如此夸奖,小时我和爹娘在黄州住过一段时间,我家虽是小门小户,爹娘却也请了绣娘认真教导我。不过可惜,后来祝师傅离开了黄州。说来惭愧,我所学,不过是祝师傅的万分之一罢了!”
“祝师傅?”李殊慈心中愕然,居然真有这么巧的事情,难不成真的是江嬷嬷在黄州的老姐妹,如今芝兰绣坊的大师傅祝含英?而兰氏也在黄州呆过,这事情,未免也太凑巧了……“那倒是可惜了……祝师傅的技艺如此精湛,在黄州一定很知名吧?”
兰氏似乎很怀念,说道:“正是,当时我年方十岁,祝师傅也不过才二十岁左右,年华正好,那是就已经小有名头。只是她命苦,爹没了之后,老娘病的也十分严重,还有弟弟妹妹也全靠她操持。是个十分好强的女子。后来老娘也没了,她便决定离开黄州。我还记得她来我家告辞的时候,如兰花一般安静的伫立在那里,阳光洒在她的额头眉眼上,真是个美人呢!”
李殊慈已经可以确定,兰氏口中的祝师傅就是如今名动上京的芝兰绣坊的大师傅兼东家。“她是去投奔亲人了吗?”
兰氏一笑,“这我倒是不清楚了,我当时年纪还小,倒是隐约听别人说起,祝师傅在黄州时因为手艺的关系,人缘很好,还曾得到一位上京来的贵公子相助,有人猜测两人心生爱慕,祝师傅一定是到上京来投奔那位公子了。”兰氏咯咯一笑:“若真是这样,倒是一段千里姻缘呢。”
李殊慈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兰氏被勾起了兴趣,拉着李殊慈说了半晌绣技,李殊慈道:“祖母心静,不太喜欢过于奢华的东西,兰夫人不如孝敬些针线便好。冬日寒冷,祖母偶有头痛,不如就做个抹额吧……”
兰氏见李殊慈说话和气,又东拉西扯的一阵,才满意的带着李峤和李殊颜走了。
李殊慈心中产生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祝含英和江嬷嬷是旧识,她到京中投奔一位爱慕的公子,又和宫中的贵人们有几分来往……这中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前世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真的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吗……
第80章 大祸临头
傍晚的暖阳直直照射其上,可宫内却似乎比宫外更加寒冷。李殊慈不觉想到:这宫里,是天下阴谋最繁盛的地方,是人心最凉薄的地方。宣武门外车马止步,接下来到太极殿的路,需要众人徒步走过去。李殊慈跟着姚氏下了马车,感到背后有一道冰冷的目光投射而来,李殊慈站直身子,大大方方的朝李姝乔回望过去,眼中,只有无边无际的平静。
太极殿端正宏伟,宽阔异常。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带家眷进宫饮宴,这一趟,老夫人年岁已高,李唯清请了恩典。所以随行女眷只有姚氏和李殊慈。但身为祥瑞使者的家眷,周氏虽然抱病,李姝乔李姝雯姐妹还是被允许进宫参加饮宴的。
祥瑞是李唯承顺天意接到的,护送祥瑞进宫自然也要他来完成。李煜和李唯清带着众人被引入大殿之内,李唯承则单独被一位公公引到他处,为祥瑞出场做准备。
除了上首空着的两把雕龙画凤的明黄椅子,殿上足足设了百余个席位。李殊慈微抬双眸在大殿中扫视一眼便垂下。大殿中的席位之上,几乎已经坐满了人,只剩帝后和诸位皇子公主没有到。按照席位的尊卑顺序,李家和曹家身为左右丞相,百官之首,分列两侧,因此距离上首十分的近。
李殊慈一眼望见对面坐于席间的赫连兄妹,二人的脸上几乎是用同样兴奋的神情望着她。若不是此时身在太极殿,李殊慈真想扶额以示无奈,这样的表情神色,生怕比别人看不出你有阴谋诡计吗?李殊慈只好朝这对兄妹点点头,赫连韬和赫连瑜才满意的收回了视线。
李殊慈在母亲身侧刚刚坐稳,便感觉右侧的席上有人落座,李殊慈抬头一看,正撞入一双清冷的双眸之中。
儒王薄唇轻抿,深不见底的眼下,凝着一颗墨色的泪痣。李殊慈只觉得心脏像被一只大手紧紧抓住,咚咚狂跳的了两下,在她还没来得及反应,是应该点点头,还是应该报以微笑的时候,儒王金晟已经转过身去,好似只是随意一撇,根本没注意看到了谁。
席上众人并没有等多久,朱大官的声音响起,“帝后到!”
煦文帝携着王皇后从殿外稳步踏入,玄黑金纹的龙袍凤服将二人包裹在威严慑人的气势当中。李殊慈的目力极好,王皇后的面上虽然铺了厚厚的脂粉,头顶带着闪亮夺目的凤冠,却仍然掩不住久卧病榻的憔悴,眼白发黄,面颊松垂。王皇后身侧,跟着已然封妃的沈嘉怡,她落后半步,轻扶着王皇后的手臂,面色红润,锦绣华衣,如牡丹芍药般旖旎娇艳,和王皇后的气色形成及其显眼的反差。
帝后落座,煦文帝眸光在居高临下的扫视一番,这才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道:“年夜盛宴,不必拘礼,平身吧!”
崇南舞乐风气兴盛,宴席才一开始,那份纷繁热闹的阵势便已让人招架不住,舞姬乐师叮铃作乐起舞,煦文帝起先提了一杯酒之后,席间交杯换盏,笑谈着近日上京发生的大事小情,自然,谈论最多的,还是马上要入眼的祥瑞到底是何等模样。
左边席位户部侍郎钱中信,举着酒杯同李煜说话,微微弯着腰,态度极是谦和。因有乐声杂谈纷乱,钱中信的声音略微抬高,李殊慈在他们身后听得清清楚楚,钱中信道:“沈尚书真是有苦说不出啊,家里出了不肖子孙,关键时候,还得老的出头替儿孙顶缸!为了将功补过,接下了那块烫手的山芋,还向君上保证,在开春之前,查出上年的那笔亏空……君上说了,若是查不出,便由沈家补了……”
李殊慈目光闪烁,心中猜测:“户部就相当于朝廷的钱袋子,掌管户籍财经一应事物。而吏部、户部、礼部曾受左相曹诚的管辖,其中遍布曹诚门生,钱中信在此处与祖父提起这些事,言外之意又是什么呢?难道沈家此次接下这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过错,还另有目的?”
李殊慈朝对面沈豪望过去,正巧见沈豪狠狠的瞪了一眼干瘦嶙峋如湖石一般的严御史。严御史的一张铁嘴虽然得罪了九成九的人,但有煦文帝撑腰,他的硬骨头,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啃得动的!李殊慈嘴角不由挑起一丝笑意。眼光一错,却看见沈渊眼中带着几分经意的目光看着她,面上的笑容凝固来不及收回,沈渊朝她微微点头致意,李殊慈垂下头,胸口像堵了一团东西,不上不下,难受至极。
钱中信今日似乎格外热情,几乎是不停嘴的说着闲话。李煜纵然身为当朝右丞,却一直秉承中庸之术,以煦文帝的圣意为首,从不违逆。在朝下很少与朝臣私下往来,结交过甚,这是李煜的为臣之道。钱中信也不在意李煜的漠然回应,自说自话道:“倒是您这位长子,听说之前在任上政绩不错,民声也好,还有个清廉的美名,往后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李殊慈听着钱中信一口一个长子,心中不由冷笑。真是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理!在世族中,嫡庶不可僭越,如今这些人却刻意忽略,咬住一个“长”字大做文章。前世的李殊慈就从没想过有一天李家会被庶子鸠占鹊巢。现在她已经明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个世间的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深冬寒冷,大雪不断,今晚仍然没有月亮。太极殿外挂满宫灯,将黑暗的夜色照亮些许。李殊慈往上位的方向看去,显见王皇后已有疲惫之色。好在吉时已经近在眼前,怡妃伺候在一旁,无微不至。
朱大官面上带着笑,在煦文帝耳边道:“君上,吉时已到。”
煦文帝点点头,朱大官站直身体,搭在臂上的拂尘轻轻扬起,殿上众人都是耳目聪明之辈,见此情形自发的安静下来。朱大官中气十足的喊道:“吉时到,迎祥瑞!”
话音刚落,十六人抬金光灿灿的撵座之上,一块人高的物什蒙着朱红锦布入殿而来,只露出工匠事先雕刻好的基座,李唯承垂着头,躬身跟在祥瑞之后小心翼翼的踏上太极殿。百官夜宴,万众瞩目。李唯承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祥瑞停放在大殿中央临时设置的三层汉白玉殿基上,百官分列两侧,一片肃静,煦文帝和皇后从首位款步走下台阶。
李殊慈站在众人之后,看见儒王跟在煦文帝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过来,在锦衣华服的人群中,在神色各异的众多面容里,明明他面无表情,李殊慈却觉得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光华,能够驱散所有笼罩在大安宫中的阴私和寒冷,连走在他前面威慑十足的帝王都难以夺去他一丝一毫的光彩。
这样的一个人,却注定与皇位无缘。因为她的母亲德妃,虽贵为四妃之首,身上流着的却是前朝皇族的血脉。所以,不论他多么贤德睿智,不论他多么合适做一个帝王,也无缘大位,他这一生的荣耀,也只能止于此了。
李殊慈暗叹一口气,想起那个交易,她是不敢敷衍儒王的,但其它时候,她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她不想参与宫廷之中的纷争,也不想陷入另外一个未知的泥潭中去。那些表面上的平静,也仅仅止于表面上而已。
李殊慈愣神的片刻,帝后已经到了祥瑞跟前,朱大官亲自上前揭了红布,四周响起一片惊叹之声,人高的厚重青石,半面平整,半面嶙峋。青石上的斑驳能让人一眼望见它所经历过的沧桑岁月,半面平整处,镌刻着一龙一凤,飞舞盘旋,满是腾空兴旺的意味。
沈豪头一个道了声好,后面一片赞叹之声紧跟着响起。太极殿中一时间热闹无比,人人都在挖空心思想说几句吉利话,几位内阁翰林恨不得现场赋上几首诗。
众人呼声,笑声,赞叹声告一段落,朱大官从一旁候着的小宦官手里拿过明黄卷轴,抑扬有致的宣读了大赦天下的旨意,百官跪拜,山呼万岁英明。煦文帝也很满意,既然天降祥瑞,自然预示着天下太平,他自然要顺应天意,大赦天下,以示君恩。
李唯承强自按捺心中的兴奋,想偷偷抬头瞄一眼煦文帝,看看是否还有另外的圣旨宣读,为他加官封赏。
然而,就在这庄严肃穆又喜气洋洋的的氛围之下,一声惊咦传入众人的耳朵,只见众多跪拜的人中间,突兀的站着一个人,傻愣愣的看着祥瑞长大了嘴巴,正是赫连韬。
煦文帝跟赫连霆的情义摆在那里,也一直很喜欢赫连韬的性子,将他当做子侄看待,见他如此也不怪罪,好奇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赫连韬仿佛如遭雷击,连忙跪拜在地,道:“君上……”
第81章 皇后暴毙【第二更】
赫连韬嗫嚅两下,什么话也没说出来。他一脸吃了苍蝇般的难看脸色,众人都好奇的朝他望过去。他从小便在皇室之中走动,皇室诸人都知道他是个跳脱的性子,什么时候有过吞吞吐吐?当下便都来了兴趣,全都将目光投向他所在的位置。
煦文帝面上依然带着温和笑意:“你有什么话,说了便是。”
赫连韬还是犹豫,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眼中流露出大丈夫视死如归的豪气,道:“君上,这祥瑞……这,不是啊!”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什么什么?什么不是?煦文帝也愣了:“你说什么?”
赫连韬一脸无奈:“君上,这,这块石头是……不是什么天降的……是我闲来无事找人镌刻成形的……”
整个大殿轰然炸开!旨意也宣了,天下也赦了,现在居然说这祥瑞是假的!六皇子金曜哈哈大笑一声,上前捅了捅赫连韬,蹲下身在他耳边小声道:“我说你开玩笑也不分个场合吗!这么大的事赶紧说清楚了,要不回头被收拾了我可帮不了你!”
赫连韬哭丧着一张脸道:“我说的都是真的……君上,不信您看看,为了不冒犯皇威,这金龙是三爪,雏凤是八尾……”
众人都是头一回看见这祥瑞,红布一掀就光顾着叫好称赞,哪里有人去留意这龙凤是几爪几尾?此时全都齐齐看向那块石头,这一看,直吓得冷汗齐流。这下六皇子也傻眼了,所有人都懵在当场!
谁不知道真龙是五爪,真凤是十二尾,雏凤也有九尾。煦文帝的衣袍上金线所绣的真龙便是五爪,而皇子们用的龙形佩饰也只能是四爪。那刚刚他们的对煦文帝拍的马屁又算什么?所有人都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煦文帝此时面无表情,脸上的温和笑意已经消失,“还不赶快将事情说清楚!”
赫连韬看向煦文帝:“君,君上,实不相瞒,这样的石头还有三块……分别镌刻的是貔貅,麒麟,玄龟……古经史上有云,这五大瑞兽能护佑地脉灵气,我一时兴起,便想镌刻五瑞兽,保佑我朝兴旺,因当时只找到了四块一般大小的青石,所以便将龙凤镌刻一处……却没想到,居然被李大人误当做天降祥瑞带回了京城……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好……”
众人听得直翻白眼,你这么为朝廷着想,谁能说出半句怪罪的话来?怪就怪捡到石头的人瞎了眼了!
而此时这个瞎了眼的李唯承,听闻此言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他一见此物便兴奋的昏了头,哪里有想过仔细看看这龙凤有什么问题!赫连韬的话一出口,李唯承知道所有的幻想都已经化作泡影,他哪里受过这样的打击,呆愣愣的跪在原地,傻了一般!
众人又将目光齐齐投向煦文帝,煦文帝的眼中怒气渐盛,一脚踹在李唯承脸上,厉声喝道:“李唯承!你该当何罪!”
李唯承登时被踹的口鼻流血,浑身一个哆嗦瘫在地上。众人只见他衣服下摆湿了大片,一股恶臭传来!众人又是惊愕又是嫌弃,齐齐往后退。煦文帝此时见他一副怂样,恨不得一脚直接将他踢死!
就在这时,一旁的怡妃惊叫道:“娘娘,娘娘您怎么了!”
王皇后脸色煞白,眼睛直勾勾盯着前方一动不动,忽然身体一颤,噗的喷出一口血来。直喷了怡妃满头满脸,怡妃吓得尖声惊叫,下意识的后退一步,顶着满身的血点软倒在地。王皇后身体僵硬,直直的向后倒下,太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个箭步冲上去,堪堪扶住,“母后!母后!”
一瞬间,所有人睁大眼睛凝固在当场,殿上众人简直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都呆呆的望着此时发生的一切,回不过神来。煦文帝面色及其难看,怒吼一声,“太医!太医都死了吗!”
几个太医这才战战兢兢的从人群中钻出,扑到王皇后的身前。煦文帝指着王皇后身边的宫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