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犹在红颜改-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那位救命恩人叫冯自忠,我跟随他,一是因为他的侠义相救,更重要的是他要走的路让我热血沸腾,那是我正想要的生活。冯大哥曾加入了安徽巡抚招募的新军,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都不是迂腐之人,他们的言行带动了冯大哥,冯大哥开始了解很多洋人的东西,一些新思潮也是那时在他心中扎根的。冯大哥经常会和我说起这些,如何革新,有志青年如何为了民族大义闯出新的天地,这都是我所向往的,于是,志同道合的我们从认识后就一直在一起。”邱枫兰不再继续说下去。
“那你们在一起都干些什么呀?看书读报,讨论政局?”丁思琴似乎不想放过邱枫兰生活中的任何细节,硬要追问清楚。
“嗯,琴儿,有些事情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况且你还小,我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邱枫兰的态度很坚定。
丁思琴失望的撇撇嘴,“我才不小呢,是你刚说的,我长大了!哼,不想说,我还不想听了呢!”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手指颤巍巍的摸进另一只手袖中,拿出一个精美的物件有些忐忑的说:“枫哥哥,这是我亲手绣的香包,送给你!”
“好美呀!丫头!你都会绣香包了,是专门给我的吗?呵呵,真的想不到!想不到!”邱枫兰惊喜的拿着手中的彩色海棠绣花香包,如获至宝,细细的抚摸着那包面上的一针一线,好像那些绣线都是金丝银线。
“才不是呢,我绣了很多,都送人了,只差你没送了!”丁思琴害羞的辩解道。
“嗯,好好好!不是特意的,琴儿,我也有礼物要给你,走,我带你去看。_free_t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一章:入学在即,一时心起惹人怒
(全本小说网,。)
这段时日童卿卿温习的效果很好,这也多亏了丁思朗的陪伴,今日就要测试,丁思朗反倒比童卿卿紧张。一大早用过餐,思朗就拉着卿卿急切的问“准备好了吗?别担心,我会在窗外陪着你的,一定不要紧张!你会通过的!”
“思朗哥哥,你就放心吧!成竹在胸,我不会紧张的。你就不要在窗外等我了,这样我反而会不安,难以全心投入测试。”童卿卿信心满满的仰头看着丁思朗担忧的模样,安慰他道。
“卿卿,咱们走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日你就可正式入学了。”丁青山夫妇边走向童卿卿,边提醒去学堂测试的时间要到了,他们该出发了。
童卿卿想到明日可能就要入学了,心里甚是高兴,坐在马车上心里直想赶快到学堂,她可是有两月未进过学堂了,比起家里的舒适,她更期盼那里紧张而有趣的生活,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有严肃的先生,性格各异的同学,想想就有意思的很。
马车停在了学堂门口,这所学堂是光绪三十年,由当地绅士顾彦聪与其父顾肇熙及柳宗堂等发起创办的。光绪三十二年,学使唐景崇为学校题词“象勺腾华”。学堂原名为木渎镇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添设了高等班,更名为木渎公立两等小学堂。
下了马车,不等丁青山夫妇站定,丁家兄妹就拉起童卿卿向内走去。小学堂并不大,院内布局紧凑,极赋江南特色,翻墙黛瓦,与民居不同的是,其建筑格局较为规整,入门后是礼堂,穿过礼堂是一个小荷塘,葱绿的植被点缀着池塘四周,池中游弋着数条颜色各异的金鱼。
池塘后就是两层教课楼,一楼为初等小学,丁思琴就在这里上课,二楼是高等小学。教课楼后是后花园,蜿蜒的竹林小径内掩映着各色花卉和几个石桌石凳,极为隐蔽,僻静,两侧是长廊,花园后方是一排房间供先生们备课,小憩。
到了学堂,丁家兄妹各自到课室上课,丁青山夫妇带童卿卿到后花园的先生房内准备测试,先生很和蔼,姓周,名永定。周先生只留童卿卿在房内,丁青山夫妇在屋外的石凳上等候,频频探头透过房间的窗户向内探望。测试有笔试,有背诵,对答解释,只见卿卿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一一作答。整个测试时间并不长,但是极规范,题目从历史、地理、算数到传统的国文、读经讲经每科几题。
测试结束后,周先生告知丁青山夫妇,童卿卿背诵对答方面几乎没有问题,笔试的各科成绩需要稍后各科老师批改了,午后来领取结果,如果过关,今日即可办理入学,明日进课堂。
回到丁府后,童卿卿测试完毕神清气爽的回到自己的清荷园。一进园子就看到张顺正在擦拭廊柱,小蝶在旁边看着和他有说有笑的,时不时还帮他涮洗抹布,两个人都背对着她,没有注意到回来的卿卿。
“真的!真的!俺小时候,还没进童家时,在山里跟着舅舅生活,雨天一过,俺们那里的男孩子都跑出来漫山遍野的找‘天牛’吃!”小蝶怕张顺不相信,急急的解释道。
“那‘天牛’真的能吃?那可是虫子呀!这个名字也从没听说过。”张顺听着小蝶的话疑惑的脱口而出,并没停下手上的伙计,仍旧卖力的挥动着手臂用手中的抹布细致的擦洗着。
“是真的!张大哥!俺像是骗你的吗?俺们山里人都管那种虫子叫‘天牛’,黑壳,头顶两根长须子,俺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怎么叫,‘天牛’可好吃了,山里人穷,平日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吃,抓到它以后在火上烤一会儿,你就会闻到满院的香气,真的!可香了!俺们一群孩子流着哈喇子,围着那个烤‘天牛’的小孩,可羡慕了!因为他是抓的最多的,可以第一个吃‘天牛’。俺们就那样盯着他,看他用两根长树枝夹着‘天牛’两面翻烤,它的黑壳在火上被烤的劈啪作响,最后烤好了大家分着吃,嘬着那里面的肉,美得很!”
小蝶绘声绘色的和张顺描绘着她童年的幸福画面,那是在她进童府前的记忆里为数不多的温馨场景,似乎是被她刻意的保留在记忆深处,每每想起都能乐上好一阵,不愿忘却。其实那些‘天牛’硬硬的壳下能有多少肉,并不能真正果腹,但是那就是穷孩子们的‘零食’,更是他们极大的乐趣!
“好啊!你一连串讲了这麽多,说的我都饿了,该不该罚呀!”童卿卿在一边静默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
“小姐!你何时回来的?”小蝶被童卿卿的话吓了一跳,扭头惊讶的问道。张顺也吓得一愣,手指松了一下,手中的抹布向下一滑差点落地,他赶忙抓紧。
“呵呵,我回来半天了,看你和张顺聊得开心就没打扰呀!而且还用了家乡话,看来你和他佷熟呀!”童卿卿今日兴致极好,故意要调侃小蝶,平日小蝶跟她学过一些学堂的雅语,又是在洛阳城里,布店里也时常有达官显贵光顾,她说话就也和卿卿一样文绉绉的,只有见到了身份相似,又及亲切的人,她才会少了刻意,不自觉的流露出山野孩子的纯真心性。
“卿卿小姐,她是看我一个人干活,就好心过来帮我了,您别怪罪她呀。”张顺羞涩的红了脸,忙替小蝶解围,不过他并不担心童卿卿会真的责怪小
蝶。相处了这些时日,卿卿的善良,随和令张顺对这个新主子十分敬佩。
“小姐,你不是去测试了吗?哦!看你的样子,一定是不错吧!”小蝶突然想到了今日她家小姐的头等大事,冲卿卿挤眉弄眼调皮的问道。
“嗯,不愧是小蝶,了解我,等下午就知道最后结果了,今日起得太早,我先回房休息会儿,午餐时再叫我吧。”说罢,童卿卿买着悠闲地步子朝内室走去,还不忘回头冲小蝶做了个鬼脸。小蝶看着自家小姐哭笑不得,这个卿卿经常说话做事一本正经,偏偏有时又出乎意外的调皮,她还真是看不透。
下午成绩果然出来了,毫无意外的通过了。是丁思朗帮童卿卿看的,他下了课直奔后院,由于周先生知道他是卿卿的表哥,他顺利的拿到了成绩,由于父母交代过,还直接帮童卿卿办了入学堂的手续,领了书本。
“卿卿,哥哥真的不想告诉你这个消息,可是,可是”丁思朗一回府父母没见,就满心欢喜的到清荷园找童卿卿,想第一个告诉卿卿这个好消息,可是等见到了她,思朗突然又改变了主意,想逗逗这个可爱的表妹,便一脸难色,故作犹豫的说道。
“怎么了,思朗少爷!我们家小姐不会没有通过吧?”小蝶抢在童卿卿前,急切地问道。倒是童卿卿一瞬间呆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心里想着无数的可能,难道是我的字迹不好?都怪自己从小练习时定不下心,笔法总是一般!不过思前想后,她也没有注意到丁思朗说话时轻挑嘴角调皮的一笑,她也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个哥哥还会拿这种大事开玩笑。
“本来是没过的,不过周先生说,你只要把前些日子我陪你温习时,你欠我的那些许诺都兑现了,就能去上学了!”看童卿卿当真了着急的样子,丁思朗颇为不忍,赶紧说道。不过此话一出,连思朗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好你个丁思朗!亏我还叫你哥哥!你连这个事都能拿来逗我,还算计我不理你了!小蝶,把他给我轰出去,以后不许让他再进来!”童卿卿气得涨红了脸,竟然上当了,非得好好惩罚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不行。
“我的好妹妹,你消消气,就饶了哥哥吧,你看,这就是你在学堂上课要用的书,瞧瞧,哥哥都给你领回来了,赶紧看看吧,很多明日就得用呢!这样好吧,我以后帮你补习你未来前的课就当赔罪如何?”丁思朗没等左右为难的小蝶反应,就忙上前把身后藏着的一包书恭恭敬敬的放在童卿卿面前的圆桌上,边说边把包裹解开,翻动起里面一本本暂新的课本,递给卿卿看。
童卿卿看了那些课本竟被吸引过去,果然不在计较表哥肆无忌惮的玩笑,专注的翻开面前一本本书,点头默许了表哥要给她补习课业的话。
“卿卿,其实高等小学比你之前读的初等在课业设置上是极近似的,除了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外,只多了个图画,你很快就适应了,不需要过渡期。”丁思朗开始为童卿卿普及高等小学堂的课业事宜,认真地为她做着上课前的准备。卿卿充满对新生活的好奇,侧耳倾听着,思朗也讲得面面俱到,难得的认真,就这样一直到了晚餐时分。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二章:新同学忙结识,观祭礼心震撼
(全本小说网,。)
入学第一日,除了童卿卿,丁家兄妹和她一样满心欢喜。三人到了学堂,卿卿进了课室,表哥、表妹却还扒在课室门外向内张望,直到快开课,才匆匆跑回各自的课室。
第一节课为读经讲经,每一日的读经讲经课都安排在了第一节,这是给卿卿做入学测试的周永定,周先生的课。周先生一进课室,就把童卿卿叫到身边,“同学们,这位就是你们以后的同学——童卿卿,从外地转学而来,你们以后要互助有爱!大家欢迎新同学!”卿卿看到自己大约有二十多个同学,其中只有五、六个女子,他们都热情的向她问候,她也回以温暖开心的笑:“谢谢大家!以后就是同学了,请大家多关照,我会努力的!你们以后就称呼我卿卿即可,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同学们看她落落大方,亲切自然,都对这个新同学颇有好感。
童卿卿的任课先生有七位,分别教授必修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以及选修课手工、商业等,其中有几位先生一人教授两门课业,就如周先生既是他们读经讲经的先生也是中国文字的先生。这些课程设置基于“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的宗旨。
这里的初、高等小学堂都是一个年级即为一个班。在学时安排上:高等小学每周36课时的学时,比初等多了六个学时,读经讲经课所花学时与初等小学堂皆为十二学时,占总学时比例最重。这是由于虽是中西结合的新式学堂,但并没有像外国学堂设有宗教一门。官员及文人皆认为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学失其本则无学,政失其本则无政。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
儒学仍然被认为是学业的基本内容,经书内容上:初等小学堂讲授《孝经》、《四书》、《礼记》节本,高等小学堂讲授《诗经》、《书经》、《易经》及《仪礼》之一篇,皆是儒家经典。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学堂要举行一次祭孔仪式,这一日正是初一,童卿卿他们上完第一堂课就要准备一会儿在前院礼堂举行的祭孔仪式。
一下课,几个性格开朗点的同学们就围到童卿卿课桌旁,簇拥着她,“卿卿,你好!我是刘安然!就称我安然吧!”一个皮肤白皙,眼睛乌黑明亮,身材高挑的男同学微笑着友好的向她介绍自己,“我是郑翔!”“我是蔡骏!”没等卿卿回话,大家已经开始陆续的自我介绍了,倒是班里的几个女同学没有一人挤上来,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你们还不快去礼堂,一会“释奠礼”就要开始了,耽搁了小心先生训话!”一位眼眉伶俐的女同学肃然的喊道,说着作势就疾步向外走去,大家见状也都匆匆跟上。
“她是肖梦君,别看她凶,其实人挺好的,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第一个和她打招呼的同学刘安然在童卿卿身后跟着解释道,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教室。
“安然同学,我们那里的学堂也有祭孔典礼,典礼过程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等等,包括歌、舞、乐献礼,就是不知和你们这里的一样吗?都由谁做典礼的布置、献礼呀?咱们要做些什么?”童卿卿一脸茫然的望向高她半头的刘安然详细的询问道。
“和你们的差不多,只是我们这里都由先生带领咱们高等小学堂的各年级学生轮流操办,其余学生只用按年级排成队列跟在后面,在需要行礼时照做即可。轮到的学生里,有被专门选定的典仪官负责主持整个流程,还有专门负责布置礼堂、祭台的,服饰搭配,献歌,献舞的,献乐部分由先生们负责,今日轮到四年级的学生负责典礼了,咱们得下次了,你不用担心。”刘安然和童卿卿说着,已经进入了礼堂。
礼堂里布置的肃穆大气,杏黄色的灯笼、深红色的地毯,童卿卿被眼前的古朴、而震憾。虽然礼堂里人头攒动,但卿卿一眼便看见了礼堂高台上的丁思朗,他笔直的站在台子正中,神情俨然,他的两侧各整齐站着十来个学生。注意到一道目光投来,定睛一看,是卿卿,思朗对她调皮的眨眨眼,又恢复到刚才的神态。
等全体同学都列队站好后,全场肃静,“释奠礼”正式开始。丁思朗是这次的典仪官,礼堂里响起他高昂嘹亮的声音,他从容不迫的主持着整个典礼,手势、动作沉稳而有气魄,目不斜视,端正威严,看上去像是多次参加,已经对整个流程轻车熟路。童卿卿看着眼前的这个表哥一举一动,和她认识的那个判若两人,不觉有些愣神。
“马上乐舞就要开始了。”在童卿卿后排的刘安然伸手悄悄拽了拽卿卿的衣服,小声说着,示意她精彩的部分就要到了。卿卿赶忙回过神来,专注着台上的仪式。
共有九个舞生,身着飘逸舞衣,东西各两排共四男四女相向而站,左手执龠,以龠为舞具,取吹之器以立声之意;右手执羽,秉羽则取饰物以立容之意。乐曲未响起时,舞生各自双手在胸前相交,合成“十”字形作为预备姿势。乐声响起,第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共十二人分站高台两侧,所唱歌词多出自《论语》、《诗经》、《大学》、《周礼》、《尚书》等古籍。唱完一句歌词,乐曲奏毕一节,舞生正好完成一组动作,舞姿优雅而刚劲,形如石刻雕塑颇具风骨、气节。乐生共十五人,演奏的乐器有古筝、古琴、笙、笛、箫等,所揍曲子按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依次分别为《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最后两首都为《咸和之曲》。场面壮观,古朴娴静,乐曲古朴纯正、典雅悠扬。
整个“释奠礼”就在献祭品,行礼仪,歌、乐、舞相交替中进行着,台上的学生一招一式都严肃而认真,童卿卿看着他们在这样的仪式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极盛时代,想起夫子严立的“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八目,作为立身、处世的大宗旨,心中颇为感叹夫子的高深。
“卿卿姐,今日学堂过得还好吗?喜欢这里吗?”丁思琴一放学就等在学堂门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