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园似锦-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燕儿也给隔壁钱家送了满满一盘炸知了,毕竟昨天人家钱武姐弟也是贡献了两罐子知了猴的。钱武回去的时候一只都没带走,就打着这主意呢。谁叫小草做饭好吃呢,带回去他娘毛氏又不会弄,即使会弄也舍不得费油去给他们炸知了当零嘴。不能不说,钱武这家伙,平时看着没啥心眼似的,鬼点子多着呢!

    余家院子里,帮忙采摘蔬菜的闺女媳妇都来了,闻着香味有平日里跟柳氏关系不错的媳妇,笑道:“大海嫂子,你小闺女又捣腾出什么新鲜吃食了,香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柳氏拨出一些放在一个小盘子里,端过来请她们品尝。刚刚经历过灾年,知道食物可贵,那媳妇顶住了香味的引诱,摇头道:“大海嫂子,你可千万别把我们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它要是闹腾了苦得还是我们。赶紧端回去,不知道这么香的美食在面前,对我们是酷刑般的煎熬啊!”

    柳氏笑瞪了她一眼,道:“馋虫被勾起来也没事,又不是什么金贵玩意儿。听到树上蝉的叫声了吗?这些就是蝉刚从地里爬出来,还没脱壳的幼虫,晚上林子里一捡一个准儿,回来洗干净用盐腌一下,煎熟了就能吃!”

    去年的蝗灾,从余家放出了蝗虫能吃的消息,几乎家家都抓了不少回去当饭吃,省了不少粮食呢。蝗虫用火烤一烤都吃了,还怕什么知了幼虫?

    那媳妇子见食材不金贵,便不再客气,捏了一个填入口中,顿时一种异样的鲜香在口中崩裂开来,比过年的时候炸的小鱼还要好吃!她眼睛一亮,笑容满面地道:“味道真不赖,晚上让我们当家的带着几个孩子也去逮一些回来,煎出来给小兔崽子们解解馋。”

    其他几个姑娘媳妇也放弃矜持,一人尝了一个,晚上捉知了猴的队伍又壮大了不少。柳氏在让她们多尝一个,她们却是不肯了。余家刘家人加起来十几口,几个孩子能抓多少知了?人家都不够吃呢,她们就是再想吃也得控制一下了,哪能跟孩子们争口吃的?

    更何况阳郡王还在呢,他现在可是唐古凌驾于县令之上的存在,整个唐古十村八乡都是人家的封地,她们也就是他的属民,至少在郡王面前留个好的印象吧?

    她们所顾虑的阳郡王,却隐含着吃货的本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几种口味的炸知了上。他最爱的居然是麻辣口味的,不光有金黄的色泽,外壳香脆,里面鲜嫩,干香味美,麻辣的口感,仿佛嘴巴里每一个味蕾都在跳动,让他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不得不说,皇家人似乎都有吃货的基因,太上皇是个资深吃货,阳郡王也不遑多让。不知道皇上在他喜欢的美食面前,是不是也褪去尊贵雍容的武装呢?余小草在心中yy着。

    朱俊阳一直在余家磨蹭到吃过午饭才回去,昨天小白猎到的野兔,中午的时候成了余家的盘中餐。吃饭的人多,余海又杀了一只自家养的兔子。

    宰杀外面猎来的野兔时,余家的宠物小狍子,还能欣然围观,在旁边跑来跑去好不欢快。可当它看到余海从它平时的小伙伴中,挑选了一只,利落地抹了脖子扒了皮后,吓得躲在余小草的屋里瑟瑟发抖,就连它最爱的灵石水拌青草,它都一口没敢吃,生怕主人像对待那只兔子一样,把它宰了炖汤喝。

    也不知道这只小狍子是不是喝多了灵石水,发生基因变异,自从三年前被带回余家,就再没长过个头,保持着没满月的小狍子体型,瘦瘦小小的一只,现在抖得仿佛寒风中的落叶似的,看上去可爱又可怜。

    等余小草发现小狍子两顿没吃饭,缩成一团没精打采的小模样,以为它病了呢。经过小补天石一提醒,才知道这家伙被吓坏了,忙抱在怀中安抚着:

    “小不点,别怕!没有人会吃你的,你这么小,身上没二两肉,杀了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我向你保证,没有我的允许,家里没有人敢动你的!!不过在外面,你可得把眼睛睁大点儿,小心被别人抓去熬汤!!”

    小狍子似乎很清楚小主人在家中的地位,她说没人动它,那它在家中肯定是安全的。至于外面,它才不会让陌生人近身呢,它现在跑步的速度像风一样,连小黑和小白都追不上它,谁还能逮得住它?不过,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狍子见了余海,都会绕道走,生怕他看自己不顺眼,把它给宰了。

    转眼间,到了秋收时节。朱俊阳跟着余海父女又来到了余家的庄子上,庄子后面小山上的草木开始渐渐转黄,偶尔一两株枫树,在金黄翠绿之中显示出它耀眼的风采。地里的豆荚金黄,饱胀得仿佛要被撑破肚皮似的,田里收割的佃农们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庄头王茂才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的笑容,陪在东家父女身边,解释道:“往年我们也种过大豆,结出来的豆荚只跟拇指差不多长短,今年的豆荚比中指还长,而且豆粒比剩的种子要大上一圈。保守估计,这大豆亩产要比往年翻一番!”

    种大豆虽然余小草并没有刻意去给佃农们育种,可夏天的时候雨水不算很多,勤劳的佃农们怕黄豆减产自家受损失,同时也怕东家对他们能力产生怀疑明年不佃给他们地种了,都卯足了劲儿地伺候庄稼,挑水浇地除草捉虫,做起事来一丝不苟。井水里有灵气,浇灌出来的大豆自然产量比较高。

    在地里奋斗了四五天,家家的大豆都颗粒归仓。过秤一称,最好的人家亩产竟然达到了四百斤!黄豆的产量低,是庄户人家不愿意种的主要原因,往年最好的时候亩产才不过一百六七十斤。可现在,产量何止翻了一番啊!最差的人家,亩产也达到了三百斤左右!跟小麦的产量差不多了!!

    本来对东家女儿要求种黄豆不看好的佃农,此时心服口服。跟着新东家后,除了第一年的灾年,春季和秋季都获得了大丰收。佃农们觉得是东家的气运旺,所以带动了庄子的运势。以后跟着东家,绝对能吃饱穿暖奔小康……

    朱俊阳买的田地,离余家的庄子不太远。他准备秋收后,把田地换到跟余家相挨着,这样余小草帮他照顾起来,就方便多了!是的,阳郡王对种田几乎一窍不通,他让派过来的管事,有什么事就去请教余家父女,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

    就如收过玉米之后,阳郡王就跑京城去报告好消息去了,那八百多亩地的耕种播种管理……都是管事的和余小草共同决定的。有余小草在,他肯定放心,他的地产量也绝不会低了!朱俊阳就是有这样的信心。

    果不其然,这八百多亩地平均亩产三百多斤,说出去估计没人能信!他让管事的做好详细的记录,自己整理成折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姓杨的老狗,你不是说玉米的丰收跟余家跟余小草没有关系吗?马上用数据打你的脸!亩产三百多斤的黄豆,你见过吗?京城皇庄上也种了几十亩黄豆,产量要是能比得上爷买的八百亩地,老子郡王的封号拱手相让!!

 第三百五十三章 开店准备

    朝堂上,阳郡王送来的折子,再次掀起风波。刘尚书用颤抖的手接过皇上看过的折子,仔细地把数据看了又看。上等良田,产量三百八十斤;中等田,产量三百三十斤;下等田,产量也达到了二百九十斤的高产!!

    刘尚书老泪纵横:“皇上,老臣无能!皇庄都是上等良田,亩产才不过一百九十斤上下!!这余家人果真是个人才啊,皇上!”

    朱君凡看向都御史杨成瑞,似笑非笑地问道:“杨御史,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事实数据面前,杨御史自然没什么理由再阻止皇上对余家人的封赏。他思忖了片刻,道:“如果这折子属实的话,臣心服口服。”

    这话说的,好像人家阳郡王为了给余家造势,故意虚报数据似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无不暗暗摇头,这杨御史品性的确不咋滴,到这时候了还在给自己找台阶。

    你也不想想,余家是阳郡王什么人?能让那个冷心冷肺的黑脸郡王,甘愿冒着欺君之罪去包庇?再说了,余家即使拿了封赏,也不过七品小官,还是隶属户部的小农官,碍着你杨御史什么事?至于像水蛭似的叮住就不放吗?

    工部尚书又出来和稀泥了:“或许因为种子品种不同,所以才造成产量上的差别。臣以为,如果想要真正比出个公平公正的结果,应该用一样的种子,一样的田地……”

    有了解情况的官员,纷纷递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工部尚书的孙女正跟杨御史家的孙子议亲,难怪会帮他说话。

    这时候,武将那边上了折子,说是西北边关不太稳定,元朝余孽分成了东辽和西辽两大部落,在边关蠢蠢欲动,偶有战事,要求加派人手云云……关于余家的事,再一次被揭过去。

    唐古镇郊外,余家的庄子里,此时正一派忙碌。大豆收回来后,佃农们忙着耕田施肥,准备进行小麦的种植。

    朱俊阳长身玉立,站在余家庄子的地头上,对给佃农们发小麦种子的余小草道:“现在种冬小麦,开春就种不了玉米了吧?我提醒你一句,皇上对于玉米是很重视的,准备在北方普及玉米这种高产作物的种植……”

    余小草冲他笑笑,道:“我知道,要普及玉米种植的话,种子肯定是不够的,应该一步一步来!咱们种熟了玉米的,自然要担当起培育玉米种子的重任!但,这跟种冬小麦并不冲突啊!”

    朱俊阳目露诧异,充满疑问地道:“怎么不冲突?我向你们家佃农打听过了,种了冬小麦,明年初夏才能收割。开春哪来的田地再去种玉米?”

    余小草冲他挑了挑眉,得意地笑道:“你听谁说玉米必须春天种?等冬小麦收割后,再种一茬玉米,在秋收时收获。玉米收割后,再种上冬小麦,正好能接上茬。如果现在不种冬小麦的话,田地就要闲上至少四五个月,不是浪费资源吗?”

    朱俊阳略一思考,觉得挺在理儿。余小草说了,玉米普及后,顶多算是粗粮,一季玉米一季冬小麦,粗粮细粮都有了,老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他便把自己那八百亩田地也交给她,让她帮着挑选种子,自己连夜整理了一份奏折,发往京城。不久,京郊的皇庄也开始的冬小麦的种植。

    这时候,小麦的种植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了。余小草只负责让小补天石在小麦种子上释放灵气,其他的事宜自有佃农们完成。此时,父女俩正忙着应付周围慕名而来买豆种的乡亲们。

    余家的庄子,大豆大丰收,产量高大四百斤的消息,已经在唐古悄悄传开。口耳相传,后来竟传成了,余家大豆的种子是阳郡王从西洋带回来的新高产品种。

    此时豆油的压榨工艺已经渐渐完善,豆腐、豆芽还有一些豆制品,也悄然爬上老百姓的餐桌,豆油压榨过的豆饼,豆子磨成的豆面,都是贫苦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食物。豆子产量的翻倍提升,能够改善不少人的生活,诱惑不可谓不大。

    阳郡王田地上收获的大豆,是要运往京城的。余家庄子上的产出,余海父女除了留够明年的种子外,都平价销售出去了。何为平价销售?就是按照市面上良种的价格,一文钱没加卖给了那些贫苦的百姓,余家在附近几个村子赢得了好口碑。

    忙完了庄子里的事,余小草开始包袱款款,往府城而去。距离院试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家中有几栏猪已经达到二百斤,可以出栏了。也就是说,府城的卤味铺子应该开始筹备起来了!

    这次跟她一块儿去府城的,还有余海和刘虎夫妇。筹备开铺子,自然不是那么简单,铺子的整修,材料的采买,后厨用具的购置……都需要人手。

    之所以让大姑和大姑父跟着,一是因为铺子的前期工作确实缺人手,二是因为卤味铺子要跟刘家合作。余家出钱出方子,刘家人出力,利润二八分成,刘家二余家八!

    余彩凤是见识过码头卤猪头销售火爆的场面的,对于余家卤菜的技术她丝毫不怀疑。他们只是出点力,就能分到两成的利润,简直占了大便宜了。几番推辞后,在余海的劝说下,终于收下了弟弟一家的好意。

    从东北身无分文来到唐古,弟弟不但治好了她男人的病,还不时接济他们。别的不说,光这两年帮弟弟卖西瓜,他们手上盖了房子送了小方平去学堂后,还剩下一百多两。这对于以前手上最多存款不超过五两的他们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了。现在,弟弟家在府城开铺子,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还给了优厚的分成,这怎能不让她感激感动?

    余彩凤临行前把一家人召集在一起,对孩子们道:“咱们现在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全是因为你们大舅,以后你们要像孝敬我跟你爹似的,孝敬你们大舅舅妈。”

    刘俊平这个半大小伙子,这两年把余家对他们的恩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郑重地点点头,道:“大舅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们永世记在心上!”

    余彩凤想了想,又道:“以后铺子要是在府城发展起来了,到时候我和你爹肯定是要把你们接到府城来的。要是咱们的卤菜卖得好了,就会面临许多前来打听方子的,你们千万要记住,厨房重地。万万不能让其他人进去!!更不能为了利益,泄露咱们赖以为生的方子,要是让我知道你们打方子的主意,休怪当娘的不认你们!!”

    小方平被娘亲的语气和表情吓住了,连连点头。刘燕儿忙道:“娘,你放心吧,我和我哥我弟,绝对不会当白眼狼的!再说了,铺子也有咱们家的份子,谁会做这杀鸡取卵的事?”

    敲打过自家儿女后,余彩凤夫妇跟着弟弟和侄女去了府城。府城的院子只请了附近一个老头儿看门,每天给打扫下院子。半年没怎么住人,四人洗洗刷刷忙乎了一整天,才收拾停当。

    前面的店铺一溜五间,从中间隔开,一半三间的做卤菜铺子,另一半两间的做酱菜铺子。余小草手中不少做酱菜的方子,余彩凤又有一手做大酱的好手艺,这么大的店面光做卤菜生意的确浪费了。

    余海和刘虎在前面忙活店面的整修,后面的厨房改造由余彩凤和余小草姑侄俩负责监督完成。厨房挺大,里面两个灶台住家使用肯定绰绰有余,可要是卤菜的话,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所以,首先要把灶台扩充一倍。

    然后,按照小草的意思,在厨房的角落里修了个烤箱。烤箱是用青砖垒砌的,四周的墙壁类似权贵人家取暖的火墙,底下明火加热,中间的位置挂上秘制好的鸭子,热力透过墙壁反射到鸭子上,把鸭子烤熟。这样烤出的鸭子,皮层香酥、肉质鲜嫩、色彩鲜亮、气味芳香。

    在府城主持工作的珍馐楼大掌柜,知道余家要在府城开卤味铺子,也抽空来拜访。看到后厨的烤炉之后,大掌柜说笑道:“余姑娘,你这是跟珍馐楼打擂台啊!凭着你层出不穷的新菜式,我们珍馐楼可不是对手!”

    余小草笑道:“哪能吶!你们的果木烤鸭,我可是有份子的,我能做出自己跟自己打擂台的事?我做的这种烤鸭,跟果木烤鸭味道略有不同,而且我们每日只定量销售十只烤鸭,影响不到珍馐楼的生意的!”

    大掌柜抚着颌下长须,道:“价格呢?余姑娘准备如何定价?”

    “放心吧,价格只比珍馐楼低一两。我们不会随意定价,扰乱市场的!”为什么比珍馐楼低一两,人家珍馐楼是什么档次,人家无论从用餐环境还是名气,都比你一个小卤菜店高大上多了。你跟人家定一个价,还想卖出去吗?

    价格低这么一点,又不刻意压低价格恶意竞争,再加上限量销售的噱头……大掌柜的眼光,能够预想到卤菜店开业后的火爆。

    ——————————————

    下面是感谢时间:书友hgq2t9gp、yoo、书友o7spoqsa、钢。d、晨曦、英、战飞燕、jcycdm谢谢你们送的红包。红包满五百,今天晚上九点之前会加更哦!

 第三百五十四章 那场噩梦(红包五百加)

    红包满五百加更送上!

    ————————————

    卤菜店开业前夕,小石头余舤和同窗们被荣轩书院一起打包带到府城。为什么院试前的这段时间,余小草没有给小石头开小灶?那是因为书院给临考的学子们统一集训呢!

    白天,先生们给学子们安排了密集的考前训练;晚上,袁院长把小石头叫到自己家中,给他批阅文章,指出优缺点,讲解改进的方法。小石头这段时间成绩突飞猛进,对于院试更有信心了。

    从旁边的角门进入内院,小石头循着香味来到厨房,看到了在里面忙碌的二姐和大姑。今天,是余小草试验烤炉效果的日子,她从热气冲天的烤炉里,取出一个色泽焦黄,散发出诱人香味的烤鸭。火光映照着她满意的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