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园似锦-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余小草带着草帽,在玉米地里帮着浇水。小金猫从远处的山林里,仿佛一道金色的闪电般,朝着这边窜了过来。小补天石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一丝丝欣喜:【主人,主人!大事不好了!!】

    余小草没放在心,有啥不好的大事,让你那么激动那么高兴?

    【主人!我现在的灵力恢复到能够跟鸟兽沟通了!】小金猫跳余小草的肩膀,略显炫耀地道。

    “恭喜,恭喜!”余小草心道,你能跟鸟兽沟通,那是好事啊,有什么不好的?

    小金猫似乎不满意余小草心不在焉的反应,用爪子的肉垫挠了她脸颊一下,道:【认真点!!真是不得了的大事!!】

    “有话说,有屁放,别卖关子,好吗?”余小草忙得都快直不起腰了,没时间跟它打哈哈。

    小补天石不爽地哼了一声,道:【林的鸟儿都在往南边飞,你知道为什么吗?】

    “往南飞?这还没到天气变冷的时候啊?难道旱灾加剧了,动物们有预见性的迁徙?”余小草有些紧张了,毕竟天灾来临时往往会伴随着人祸。要不要在镇再买个大点的宅子,一家人都搬过去。镇有官府的人在,应该不会乱起来吧。

    小补天石晃了晃脑袋道:【不是,旱灾更严重!!】

    余小草更紧张了,掐着小金猫的脖子,用力摇晃着,焦急地道:“你能不能把话说全乎了?不要只说半句,吊人胃口好吗?”

    小金猫被她掐得直翻白眼,在她手心里化作一团金色的雾,从她的指缝飘出,又重新在旁边凝成只金色的小猫。余小草做贼般地像四周看了看,没发现有其他人,才重重地舒了口气,在心提醒小补天石以后千万不要再青天白日地变化了,免得被当成妖怪给烧了!

    小补天石又翻了个大大大白眼给她:【还用你说?本神石早已用灵力探过了,四周没有人!】

    没等小草继续追问,它又郑重其事地道:【我从那些鸟儿口得知,南方有一群数目可观的蝗虫,在朝着咱们这边飞过来。鸟儿们去南边,是为了饱餐一顿!】

    蝗虫?对了,她隐隐记得,蝗灾一般都是伴着旱灾而来,有所谓的“久旱必有蝗”“旱极而蝗”的说法。南方旱情较重,所以蝗灾先从南边而起。

    余小草不淡定了,蝗灾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发生蝗灾,数以千万的蝗虫将吞食禾苗、啃食树木,农作物和山林完全遭到破坏,给人们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蝗虫趋水喜洼,会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东山村这边也是干旱地带,这些蝗虫应该只是路过。可蝗虫过后,留给人们的只有饥荒和灾难。

 第二百七十六章 善意谎言

    余小草看着还未完成灌浆的玉米,眉头紧紧皱成一团。要是蝗灾来临的话,一切植物都难以幸免,这些玉米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收获了,要是被蝗虫祸害的话,损失不可估量。

    先不说她们家的经济损失吧,朝廷和小郡王都殷切地盼望着这茬玉米丰收,在京城小面积地种植玉米,将来渐渐把玉米这种高产作物推广到全国,尤其是北方和西北地带,更需要这种不挑土地还高产的作物。

    再说她们家吧,十来亩地全种了玉米,要是被祸害了,那这一季就白忙活了!余小草估摸着,以皇上仁政爱民的作风,应该不会让她们家白白地给朝廷种地,很有可能高价回收她们家的玉米当做种子。

    别的余小草不敢保证,要说种植方面,没有比她更能耐的了。那些京城的官员,虽说拿了她的种植心得,可毕竟是头一年种,哪里比得上她前世种玉米的经验丰富?再说了,她手上的灵石水,比任何肥料都要管用,种出的玉米个头又大,味道也好。其他人休想种出一样的玉米来!

    小郡王也说了,等玉米丰收后,要帮她们家请赏。皇上御赐的东西,先不说荣耀不荣耀了,价值上肯定也不会低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要是遭了蝗灾,她们家绝对损失惨重!不行,她得想尽一切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

    “小补天石,你知道蝗灾什么时候能到咱们这儿吗?”余小草深深吸了口气,逼着自己冷静下来。

    小补天石和她心意相通,察觉到她的心中的紧张和不安,也随着郑重起来:

    还好,蝗虫来临之前,她们至少还有两天的应对时间。小补天石不是有催熟植物的技能吗?从现在开始,能收多少玉米算多少吧!

    当余海挑了一担水过来的时候,余小草快步迎了过去,小心地看看四周,神秘兮兮地把余海拉到一旁。

    余海见女儿神色很是严肃,目光中透露着焦急不安,连声问道:“草儿,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爹,你相信这世界上有神仙托梦示警吗?”余小草装作一副忐忑的模样,小声问道。

    余海想起两年前小草撞破头昏迷后,说她曾经游历过地府,并且跟阎罗王和一个财神模样的神仙说了话。难道,小闺女又遇到神仙了?

    “相信啊!咋滴啦?你梦到神仙了?”余海紧张不已地看着小女儿。小女儿的早慧,村里一些长辈都说她有可能是天上的童子托生的,怕是养不大。因为总有一天,天上的神仙会把她带走的。难道……

    “爹,我刚刚在浇水的时候,突然失去意识栽倒在地。那个传授我种植和厨艺的神仙,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余小草编得跟真的似的,脸上的表情真诚中透着一丝焦虑。

    余海也为之不安起来:“啥消息?神仙不会是想带你走吧?草儿,你是爹的好闺女,千万别答应神仙跟他走啊!你要是去了天上,爹和娘这辈子都别想再见到你了!”

    余小草额角几滴冷汗洒落,老爹的脑洞开得比她还大。哪里有什么神仙?她怎么可能被带到天上?

    小补天石在心中提醒她原则性的错误。

    余小草在心中冲它翻了个白眼:“有没有神仙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是没见到,也不想见到!”

    说完就不再理睬一再跟她强调有神仙的小补天石,而是安抚急得眼眶发红的老爹:“爹,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可人家神仙没有要带走我。他告诉我两天以后,会有一场百年难遇的蝗灾降临我们东山村,让我们早做打算。”

    “什么?!”余海虽然没有经历过蝗灾,可蝗虫的危害却听说过。他小时候,就听村里九十岁高龄的高爷爷说过蝗灾后的凄惨景象。那真是哀鸿遍野,易子而食啊!

    跟余小草一样,余海首先想到自家试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没到成熟的时候。要是耽误了朝廷的差事,他们家肯定要遭殃的!就是朝廷看在天灾的份上,饶恕了他们。可小郡王不远万里到西洋弄来种子,又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几乎天天来东山村视察,以他重视的程度,肯定会很失望很生气的。怎么办?怎么办?!

    余小草眼睛转了转,道:“爹,您别急!神仙给我一个法术,能够催熟玉米和土豆。不过这种法术是一次性的,用完了就没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玉米和土豆给催熟了,我们全家这两天辛苦些,把玉米和土豆先给收了!”余海听了,微微松了口气。

    余小草犹豫了片刻,道:“爹,咱们要不要把蝗灾的消息告诉村里人?要是他们问这消息哪里来的,咱们咋说啊?”

    余海咬一咬牙,道:“这个你别管了,我去跟村长大叔说!!你先去把中间的几亩地玉米催熟了。小心点,别让人看到!”

    余小草点点头,道:“爹,你放心吧!玉米秆这么高这么密,钻进去谁也看不到的!”

    余海目送小女儿进了玉米地,低下头思索片刻,一跺脚,朝着村长家飞奔而去。小女儿说了,蝗灾在两天后来到。时间就是粮食,时间就是生命啊!

    到了村长家,余海气喘吁吁地推开了大门。在院子里喝茶的村长,诧异地看着余海上气不接下气一脸焦急的模样,倏地站起来,连声问道,出啥事了?

    “村长,大事不好了!蝗灾马上要降临了!!”余海没等气喘匀,就喊了这么一嗓子。

    村长又是一惊,大惊失色地问道:“怎么回事?蝗灾?大海,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余海重重地吸了两口气,把自己编好的故事,磕磕巴巴地讲出来:“我在西山下挑水,看到一只浑身雪白的麋鹿,便想着能不能把它抓住,改善改善伙食。谁知追到半山腰,遇到一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者。这只麋鹿居然是他的坐骑。老者告诉我,两日后会有一场灾难降临在咱们唐古一带。我又追问了一句,他才高深莫测地说,这场灾难是百年难遇的蝗灾。他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才让麋鹿把我引过去,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村长,您看这事靠谱不?”

    余海果然跟余小草是亲父女啊,都是编故事的一把好手。

    村长在院子里焦急地来回转悠了几圈。他知道余海的为人,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要是真如那白胡子老者所言,蝗灾降临的话,那他们春季作物可就别指望收获了!

    东山村土地贫瘠,多是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沙土地。可村里种田的人家并不少,大多种的都是番薯这种高产的作物。距离番薯收获,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不能等到那时候了,能收多少是多少吧!

    村长敲响的警钟,把全村人召集起来,把余海的“遭遇”重复给村民们听。最后,他道:“以余海的为人,他肯定不会拿这等大事忽悠全村人。至于那白胡子老者说的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真如他所言,咱们现在立马去抢收。虽说番薯会减产不少,总比全都喂蝗虫了强!现在征求你们的意见,愿意相信的就抢收,不相信的随你们!大家要想好了,蝗灾过后颗粒无收,半年的心血可都要白瞎了!”

    余海目前在村里的公信力,仅次于村长。绝大多数东山村村民,都表示信服,当即回到家中拿了农具去地里收番薯去了。村长叮嘱大家,收番薯的时候,把番薯秧也收回来,饥荒的时候也能当粮食的。

    家里没有地的,着急慌忙地去把自家园子里种的菜抢收起来,存在地窖里。家中是草房子的,也忙着囤积稻草,等蝗灾之后修缮房子。

    也有些不太相信的,想要观望观望。譬如张氏,她家菜园子里,有好些菜没长成呢,现在收了亏大了。万一余海遇到的白胡子老头不靠谱,那这些菜苗不都败活了吗?

    存在侥幸心里的张氏,只把那些成熟的蔬菜收了,菜地里还留了一小半的菜苗。余大山提出,去镇上买些粮食过来屯着。万一真发生蝗灾了,到时候粮价肯定一路飙升。

    张氏觉得大伏天,粮食容易生虫子,便只给了余大山买一百斤粗粮的银钱。

    像张氏这样抱着侥幸心理的,还有那么几个,都是心疼地里的番薯没长成,或者菜地里的菜还小的。

    当然也有个别心思不正,嫉妒余海能力,跟他不对付的,觉得他纯属扯淡,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三光(二更来了)

    余家根本没时间去顾及这些人的反应,每个人恨不得自己有八双手。()

    老余头自从听说有蝗灾,一直在念叨着粮食,粮食,粮食!不顾自己身子尚未完全恢复,跟余海一起赶着家的马车,往返于镇和东山村之间,采购一大家子吃用的粮食。不但家腾出来作为仓房的几个厢房,都填满了粗粮细粮。还悄悄地在镇的房子里,也储存了几百斤粮食。

    刘虎带领着家的其他人,在余小草的指挥下,掰着已经成熟的玉米,并且一筐一筐地用驴车往家运。

    余小草小心地避着别人,在小补天石的灵力下,一批一批地把玉米催熟。小补天石现在的能力,一下能催熟一亩田,一小时发功一次。一直到晚,十亩地的玉米才全部都催熟了。接着是一亩地的土豆。

    刘虎放着盖了半截的房子,带领一家五口奋战在玉米田里。除了刚刚六岁的小方平,其他人都是干活的好手。连小草大不了多少的刘燕儿,掰起玉米来,也能顶大半个承认劳动力使唤。

    柳氏派余航跑了一趟码头,让他把在码头做生意的余小莲叫回来,顺便把余海碰到老神仙指点的话,学给大舅母娘俩听。韩氏听后,顾不帮小莲收摊,急匆匆地往家赶。柳家种了十几亩番薯,得连夜把它收回来。现在的番薯只长到跟拳头那么大,但收一点是一点,总被蝗虫祸害了强。

    柳氏则带着两个女儿,抢收院子里的蔬菜。收回来吃不完,可以做成干菜。想要消灭蝗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蝗虫过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蔬菜吃,是收回来烂掉,也喂蝗虫强!再说了,有灵石水在,能够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能顶一阵子。

    老余头和余海父子,把家的仓房填满后,马不停蹄地加入到掰玉米挖土豆的阵营去。爬蝗虫提前到来,余家人晚也不休息,砍玉米秸秆。家里喂着两头牲口,还有些兔子什么的,都需要草料。玉米秸秆也要运回家储藏起来。

    这样连天加夜地干了两天两夜,才把田里的庄稼颗粒归仓。连刚刚种下地的番薯秧子,也拔了回来。幸好余家盖的房子大,房间较多,两个院子里的厢房,全部腾出来当粮仓用了。家里的菜园子里的蔬菜,整整堆满了一间房。一家人把房间门锁得紧紧的,门窗的缝隙也都用泥土给堵。一切绪后,辛苦了两天的余家人才舍得合眼睡个安稳觉。

    在得到消息的第三天早,听到村里一阵喧哗。余小草一家出来一看,南边一片黑灰色的云,铺天盖地地漫卷过来。黑云常常见,像这样几乎贴着地面的阴云,东山村的村民们还是头一次见。

    深灰色的云越飘越近,村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蝗虫,数不清的蝗虫!快,快把每收完的粮食和菜抢收回来!!”

    这两天,一些心存侥幸的村民,只把番薯收了一部分回来。接下来的两天平安无事,又让一些人松懈下来。还有一些已经收回番薯的村民,心生抱怨,说若是蝗灾的消息是假的话,害他们少收了一半的粮食。

    现在再去看那些慌了神的村民,这些人又心庆幸,庆幸自己听了村长和余海的话,把粮食都抢了回来。而那些没听从村长话的村民,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再想去抢收,他们的速度哪里敌得过蝗虫飞行的速度?还没摸到地里呢,蝗虫已经来到跟前了。

    果然是百年难遇的蝗灾,蝗虫铺天盖地地飞过来,形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数以亿计的蝗虫大军,一边飞行,一边奉行着“三光”政策——吃光、啃光、咬光!所过之处,植被被啃食殆尽,所有绿色一概不放过,连树皮也给啃了一层下去。有些稍微幼嫩的树苗,也难逃蝗虫的毒手,只剩下可怜的一小节树干,无助地颤抖着。

    蝗虫大军很快来到东山村,它们落在村口的老榆树,老榆树顿时仿佛被用灰褐色的幕布密密实实地盖了一层,树干、树枝、树叶,全都落满了蝗虫,啃食树叶的沙沙声,清晰入耳。

    东山村很快被蝗虫所覆盖,地、房子、农具……到处落满了可怖的蝗虫,连空都被拍着翅膀的蝗虫所占领。人要是想出门的话,一脚下去能踩死十几只蝗虫,人要用衣物包住头脸,否则蝗虫撞击在身的感觉,也不好受!

    那些没有把粮食和蔬菜收回家的村民们,纷纷发出悔恨的哭嚎声。他们的粮食,几乎在一瞬间,被数不尽的蝗虫覆盖了,再去抢收的时候,只剩下可怜的根部了。

    怎么办?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面临的将是缺粮、饥荒和无尽的苦难。余小草看着他们绝望的样子,忍不住喊了一嗓子:“蝗虫是可以吃的!多抓些,用盐腌也能顶一阵子了!!”

    村民们这才恍然记起小时候谁没烤过蚂蚱吃,烤得焦黄的蚂蚱吃在嘴里香喷喷的,蝗虫也是一样啊!于是,全村的村民们齐动员,有用竹筐的,有用麻袋的,有用渔的,把地落的蝗虫往里面扒拉。

    余小草家院子的菜地里,还有些烂菜叶子,吸引了不少蝗虫过来。密密麻麻的蝗虫趴在地,菜叶子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消失着。

    刘方平小盆友裹得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他勇敢地第一个冲去,一手抓了一只蝗虫,往他大哥手里拿着的袋子里塞。余家下也都动员起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口袋,往里面飞快地抓着蝗虫。

    地爬的、天飞的,蝗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肯定吓晕过去。余小草这个傻大胆儿看了,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柳氏见小女儿手臂的绒毛都竖起来了,以为她害怕呢,便道:“草儿,你要是害怕,在屋里待着,咱家也不指着蝗虫做口粮。”

    余家储存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