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淘宝大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愔拿出了李世民给李靖的亲笔信,递给了他。李靖看完后,心里颇不以为然。他认为,指挥对草原部族的战争,他完全可以胜任,用不着一个毛都没有长全的孩子,来指手划脚。他也不认为,梁王能够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

    李靖今年60岁,已经是人老成精了。他的心理活动,自然是不会表露出来的。

    他很亲切地问道:“皇上让我和殿下配合,不知道您有什么计划?”

    李世民在军事上倚重李靖,对李靖十分尊重,私下的场合,他都是称呼李靖为靖兄。

    李愔要是按照辈分,可以称呼他为伯父。可是人家年已花甲,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样称呼也不合适。于是,他只能称呼官衔了。

    李愔恭敬地说道:“大将军,您是我大唐军神,父皇让我来这里,只是在一些细节上为大将军提供帮助的,军事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一切由大将军做主。

    我这次来,是为大将军通报一些草原上的情报。”

    随即,他介绍了草原上各大部族最新的动态,并且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他和李世民制定的狼王计划。

    李靖听了李愔的介绍,十分高兴。

    李靖是个军事天才,在政治上就相对较弱了。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曾派人通知他,求取他的支持。在改天换地的关键时刻,李靖选择了观望,没有支持李世民。这就成了他最大的政治败笔。

    李靖的军事才能在于,当两军对垒的事态已经形成,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及时调动部队,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总之是战场之内的事情,他是游刃有余的。

    对于战场之外的政治、外交策略,他就不擅长了。

    大唐和草原民族的战争的特点是,大唐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草原部族是游牧生活,他们随时移动,大唐对他们的行踪不易掌握。他们的军队都是骑兵,在大唐的漫长的边境线上,随时都可以发动进攻,大唐都是疲于应付。

    李靖对于草原部族十分头疼,因为他不知道人家何时来,从哪里发动进攻,仗打得被动憋屈。虽然,依仗着大唐雄厚的国力,加上包括李靖在内的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最终打退了草原部族的进攻,但是自身的伤亡很大,草原民族入侵经过的地区,百姓的损失也极其惨重。

    梁王李愔的计划,使得大唐军队行动,第一次能够在战争初期,就掌握敌人动向的状态下进行,这仗就好打多了。李靖当然是十分高兴了。

    李靖说道:“皇上和殿下的计划,臣完全赞同。臣这就调动部队,等候殿下的消息。”

    接下来,李愔等人就在临时大将军府住下来,专一等候前去卧底的契苾哲罗的消息。

    对于军事上的事情,李愔一概不参与,因此,每天白天,他都是在后院里,和杜荷、契苾乌云姐妹等人聊天玩耍。其中很多时间都是和契苾乌云在一起,充分享受爱情的甜蜜。

    一天上午,大将军李靖派人来请梁王,请他到前厅议事。

    原来,大将军李靖收到了皇上派人送来的一封密件,他打开一看,上面全是奇怪的数字。这些数字,他曾经听说过,叫做什么“阿拉伯数字”,据说是梁王从他师父那里学来的。

    信上的数字,一组一组的,排列倒是有规律,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送信的人告诉李靖,说找梁王一看便知。李靖就派人来请梁王李愔。

    李愔来到前厅,李靖问道:”殿下,皇上这封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请说您能够看明白,您看看,这信中说的是什么?”

    唐朝的通信方式,尤其是军队这样的重要部门,主要是派人骑马传递信件。

    通信员在长途行进过程中,容易遇到袭击,使得信件落入敌人手中而泄密。

    因为这次派遣契苾哲罗去铁勒部卧底,他们之间的消息传递都是绝密,李愔就想起了密码通信。

    有记载的最早的密码通信,是公元前405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已进入尾声。斯巴达军队逐渐占据了图是使雅典和斯巴达在持续的战争中两败俱伤,以便从中渔利。在这种情况下,斯巴达急需摸清波斯帝国的具体行动计划,以便采取新的战略方针。

    正在这时,斯巴达军队捕获了一名从波斯帝国回雅典送信的雅典信使。斯巴达士兵仔细搜查这名信使,可搜查了好大一阵,除了从他身上搜出一条布满杂乱无章的希腊字母的普通腰带外,别无他获。情报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呢?

    斯巴达军队统帅莱桑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条腰带上,情报一定就在那些杂乱的字母之中。他反复琢磨研究这些天书似的文字,把腰带上的字母用各种方法重新排列组合,怎么也解不出来。最后,莱桑德失去了信心,他一边摆弄着那条腰带,一边思考着弄到情报的其他途径。当他无意中把腰带呈螺旋形缠绕在手中的剑鞘上时,奇迹出现了。

    原来腰带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字母,竟组成了一段文字。这便是雅典间谍送回的一份情报,它告诉雅典,波斯军队准备在斯巴达军队发起最后攻击时,突然对斯巴达军队进行袭击。

    斯巴达军队根据这份情报马上改变了作战计划,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毫无防备的波斯军队,并一举将它击溃,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斯巴达军队回师征伐雅典,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李愔接过信来一看,说道:“大将军,这是密码通信。”

第102章 战争阴云() 
李愔给大将军李靖讲解了密码通信的原理。李靖真心叹服,他高兴的说道:“这真是个好办法。必须在军队中推广。”

    李愔拿出一个密码本,递给李靖,说道:“这个密码本,目前只有几个,我父皇手里也有。您可以找可靠的人,抄录一部分,派人送给各地的主要将领。

    不过,这次战事完了以后,请大将军组织人重新编写新的密码本。最好在军中组织一个专门的密码编制机构,每套密码使用的时间,越短越好。”

    李靖点头说道:“殿下考虑得很周到。”

    李愔说道:“大将军,父皇的来信,请您自行翻译。我就先告辞了。”皇上给大将军的信件,不是他能够看的。

    望着梁王的背影,李靖暗暗称奇。心道:“这位梁王,近来表现不俗,帮助朝廷解决了不少大事。能够想出密码通信这样的方法,聪明是不必说了。而且,知道进退,有眼力价,不简单啊。”

    李愔等人继续在大将军府等候消息,此时的铁勒部王庭,热闹非凡。

    草原上的三大部族,在大唐的北方从西向东,依次薛延陀部、突利部和铁勒部,其他部族散布在他们的周围。

    应铁勒部可汗契苾哲科的邀请,突利部可汗阿史那什钵苾来到了铁勒部王庭。

    阿史那什钵苾今年41岁,中等身材,面貌清秀,看上去与中原人无异。他的母亲是中原人,他继承的母亲的基因更多一些。他不仅外貌像中原人,自身也十分喜欢中原文化。在草原部族中,他是和大唐相对亲近的一位。

    他愿意和大唐交好,可是,突利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尴尬,夹在薛延陀和铁勒两大部族之间。而此时的大唐并没有强大到令四方臣服的地步,他必须自保才能够生存下去。

    今年草原上雨水不多,三大部族的日子都不好过,内部草场不足以养活自己的牲畜的时候,边界的纠纷就十分频繁。

    这次的三家会议,阿史那什钵苾是抱着解决草原边界纠纷的目的来的。

    10月的最后一天上午,铁勒部王庭。

    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突利部可汗阿史那什钵苾、铁勒部可汗契苾哲科,草原三巨头终于见面了。

    会议开始不久,突利部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就发现,夷男和契苾哲科两人好像是事先商量好了的,一再对他施加压力,逼迫他参加对大唐的战争。

    阿史那什钵苾目前面临的情况是:不参与他们的行动,就是与他们为敌,如果被他们夹攻,突利部面临着灭顶之灾。而且,今年的旱灾,草原上生活困难,内部矛盾较大,对外用兵,能够转移矛盾,同时,还能够解决粮食问题。

    经过仔细权衡,阿史那什钵苾决定参加这场战争。经过三天的谈判,草原三大部族达成了协议。

    薛延陀部出兵16万,突利部出兵9万,铁勒部出兵8万,总兵力达到了33万,推举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为总指挥。三方约定11月28日,同时挥军南下。

    契苾哲罗终于传来了消息。此时,距离战争爆发只剩下21天时间了,大唐面临着建立以来最大的一场对外战争。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户部尚书高静明、工部尚书皇甫睿,商量今年冬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型粮食储备库的事情。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尽管已经有了预期,可是增产的幅度,仍然大大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高静明拿着账册,激动的说道:“皇上,今年粮食大丰收啊,主要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自从大唐建立以来的、最好的年份的6成。土豆、红薯等辅助粮食的产量也十分惊人。

    今年是粮食新品种试种的第一年,明年大范围推广后,可以预见,粮食的产量至少还能够翻上一番。”

    “太好了。”长孙无忌等人都抚掌叫好。

    李世民满面红光,双目炯炯有神,显然内心十分激动。他立志要做一个千古一帝,开创华夏民族历史前所未有的盛世。最大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试想,百姓吃不饱饭,盛世何从谈起?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明显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现在跟做梦一样,往年,他经常头痛的就是,如何节衣缩食,度过春荒,让百姓少饿死些人。现在,竟然发现,自己已经开始研究粮食多了,大量增设仓库的问题了。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北方粮食丰收,就用不着南粮北运了,仅仅交通上消耗的节省,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简直是不敢想象啊。”

    房玄龄说道:“兵部的粮食储备充足,应付战争的需要,完全没有问题。臣这个兵部尚书,越来越好当了。”

    高静明更是高兴,他说道:“大家还记得吗?年初的时候,户部的库房里,就只剩下40000两白银的储备了。那时候,臣看着空空荡荡的库房,就直想哭啊。

    现在,臣这个户部尚书,是名符其实的有钱人了。

    这些功劳,太子和梁王殿下主持的科研所,功不可没。”

    李世民没有发表感慨,心里却对重臣们说的事情十分认同。他说道:“梁王弄的那个生石灰防潮的法子不错,你们工部要派员到各道、州进行指导,各地要建立粮食储备库,主要交通要道、重点战略位置要建立粮食转运站……”

    他们继续研究讨论。

    这时,侍卫总管马宣良进来了,递给了李世民一封信,然后退了出去。

    李世民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密码本,仔细地对照翻译后,说道:“高静明、皇甫睿,你们就按照商量的办法,尽快督促落实。先退下吧。”

    等户部尚书高静明、工部尚书皇甫睿退出以后。李世民严肃地说道:“边关传来可靠密报,草原三大部族首领秘密聚会,已经制定了入侵大唐的计划,战争就要爆发了。”

第103章 分别() 
大唐科研所。

    李凝儿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愔了,她很想他。她就问临时主持研究所工作的办公室主任黄琪。

    黄琪看见她就头疼,因为这是她第n次问他了。黄琪陪着笑脸说道:“县主(李凝儿),你就别问我了,我真是不知道梁王殿下去了哪里。”

    看到她失望的样子,他说道:“你哥哥(李旦)应该知道,大家都知道他们三人关系最好。你怎么不问问他呢?”

    李凝儿忽然哭了,而且哭得稀里哗啦的。她说道:“你们都欺负我,谁也不告诉我,我都去找了太子哥哥,他也不告诉我。

    梁王哥哥偏心,他出门带着采纱,也不带我去。偏心,哇……”小妮子哭得真是伤心。

    黄琪不知道如何哄她,就默默地陪着她。不知怎地,他也忽然有些想念起梁王殿下了。

    李愔是长安城的名人,他长时间消失,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都关注他的去向,但是,他们都没有得到一点李愔的消息。

    东宫。

    太子李承乾问长孙冲和安宁公主,说道:“表哥,安宁,六弟(李愔)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心里有些不满,语气上也带了出来。

    长孙冲和安宁的确不知道李愔的去向。看到李承乾不高兴了,安宁说道:“哥哥,臣妹觉得,六弟出门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不然他是不会不告诉你的。”

    长孙冲说道:“程处默跟着梁王殿下出去了,他是你的亲信,要不是特殊的原因,他一定会告诉你的。我猜想,一定是皇上派他出去的,我问过我父亲,他也不知道梁王殿下的去向。”

    李承乾点点头,心里好受了不少。他原来有些担心,李愔会因为上次为黄琪等人争功的事情,怪罪自己,因此才会出门不告诉自己的。

    他现在心里清楚了,一定是父皇李世民派梁王出去的。李愔是亲王,不是能够随便离开京城的。

    杨妃娘娘居住的承晖殿。

    杨妃娘娘很久没有看到李愔,心里十分想念。她派人到梁王府打听过,梁王府的人说他带着杨康等人出门了,究竟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她问过李世民,李世民说他去考察修路的事情,去了洛阳了,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她这才放下心来。

    这天,中书侍郎岑文本来看望她,她又问起李愔的消息。

    岑文本说道:“娘娘放心,皇上专门派人保护梁王殿下,他是不会有事请的。”

    杨妃问道:“愔儿去洛阳修路,要去多久啊?”

    岑文本一怔,随即想到,应该是皇上告诉她李愔去洛阳修路了。他说道:“长安到洛阳,这么远的路程,路上是要一点点勘察的,时间会长一点的。不过没关系,路上的地方官府都会照顾殿下的,娘娘不必担心。”

    杨妃心里好受了不少,说道:“这孩子,出门也不跟我打个招呼,出门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捎个信回来。”

    云中大将军府。

    李愔接到契苾哲罗的密信,说已经联络了铁勒部的两位长老,还有其他的几位小部族首领,但是,需要契苾乌云公主亲自出面去做工作。于是,他就前来向李靖辞行。

    当李愔说明来意,李靖担心地说道:“殿下,送铁勒公主去阴山,臣派人去就行了,大战在即,一触即发。边境上太危险了。”

    李愔说道:“这件事,还是我去吧,两位公主的事情我熟悉,我去边境,方便和她们沟通联络。”

    李靖说道:“好吧,臣派人护送殿下。”

    李靖派了一名校尉,率领500名骑兵,护送李愔等人前往边境上的韩庄县城。

    李愔等人走后,李靖拿出密码本,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长安。梁王殿下的安危,责任重大,他必须报告皇上事情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有事,这个责任他承担不起。

    当天夜里,李愔等人就来到了韩庄县城。

    进了县衙,李愔陪同契苾乌云姐妹,来到了县衙的后院。在院子门口,李愔说道:“早点休息吧,明天一早咱们就动身。”

    契苾乌云点点头,向院子里走去。李愔也转身往外走,忽然,背后传来了契苾乌云的叫声:“殿下。”

    李愔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契苾乌云站在那里,向他招手。

    李愔对程处默和杜荷说道:“你们先去休息吧。”

    杜荷笑着对他比划了一下,李愔不理他,径直走向契苾乌云。契苾高娃和采纱也识趣地进屋去了。

    李愔来到契苾乌云的身边,发现她眼睛亮晶晶的,仔细一看,美人竟然流泪了。

    李愔伸出手去,握住了她冰冷的小手。契苾乌云一下子扑进了他的怀里。李愔脱下身上的大氅,将她的身子裹住,默默地抱着她。

    契苾乌云无声地哭着,李愔心里也很难过。这位可怜的少女,国破家亡,小小年纪就要背负复国救母的责任,压力太大了。

    这些天来,李愔成为了她的依靠,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可是,明天就要分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契苾乌云无比伤感。

    北方的初冬的夜晚,已经异常地寒冷。两位少年紧紧依偎,心里都是一团火热。

    第二天一早,李愔等人护送着契苾乌云来到了边境线上。

    这里是一片荒凉的戈壁,砂石堆里,零星的枯黄野草,在寒风中无声地摇曳,一派凄凉景象。

    在伤感的告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